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3.76K

《我是什麼》本課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敍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與人的利弊關係。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了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設計,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結合課文語句及詞語認讀“浮、雹”等11個生字,會寫“衝、曬、池、浮”四個字。

2.通過朗讀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瞭解課文大意。

3.能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用詞的精美。教學重點:認讀書寫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精美

 教學過程:

  一、揭題讀題

1.今天我們再去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拿出你的小手指跟老師一起寫課題,指多名讀題

2.如果加上一個標點符號,你會加什麼?師板書“?”,指名再讀題,全班齊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3.“我”倒底是什麼呢?它就藏在我們的課文裏,相信會讀書的小朋友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

1.示自學提示:a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與同桌一起讀讀生字,交流下難記的字;

c.想想“我”到底是什麼。

2.生自學,師巡視。

3.自學展示:

a.出示詞語,不帶拼音生自讀,指名讀,每行請兩名,難讀的師領讀正音。(温和、暴躁、灌溉、淹沒、莊稼、機器、沖毀、災害)

b.男女生賽讀

c.開小火車認讀其中的生字,請四列。

4.回答“我”是什麼?板書:水

 三、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讓我們都做一做水娃娃,一起來變一變他會變成什麼呢?指名讀,其餘仔細聽,找找答案,做上記號。指名説板書:雲

2.水娃娃能變成雲,真是太神奇了,那你們能不能告訴我水娃娃是怎麼變的呀?讀讀課文,找到後馬上劃下來。指名交流,出示第2、3句話,誰來讀讀書上的句子——還有誰想讀?

3.小水珠變成的'這些點兒實在是太小了,課文中用了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極小極小

這些極小極小的點兒(板畫)要想連成一片,那得要多少這樣的點兒呀?——無數,無數是什麼意思呢?指名説

4.現在誰想讀讀這兩句話?指兩三名讀

5.這些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就成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雲,你見過怎樣的雲?

是呀!雲還有好多衣服呢!讓我們穿上各種衣服吧!(欣賞圖片)

a.晴空萬里,蔚藍的天空中我們穿上“白衣服”,心情真舒暢

b.天灰濛濛的,陰沉沉的,因為我們穿上了“黑衣服”

c.瞧,在清晨和黃昏,這個時候我們又換上了“紅衣服”,分別被稱為“朝霞”和“晚霞”

6.讓我們穿着這些衣服,來讀讀書上的兔子。

自由讀,指名讀,賽讀

7.當你們變成雲後還能把自己的衣服變得這麼多姿多彩,真美,咱們一起美美地讀讀第1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1、漂浮在天空的雲還會變呢!雲會變成什麼呢?自己先去讀讀第二段吧!讀完後思考這個問題:

我是雲,我會變成()、()和()。指名説,説完整。

老師根據回答板書:雨,雹子,雪

2.你是從哪些句子中找到會變成這些雨,雹子,雪的?

指名讀,出示句子。

3.你想變成什麼就讀哪一句

指名讀誰能變成雨來讀?想變的都起立讀

誰能變成雹子來讀?你見過雹子嗎?圖片感知,齊讀

誰能變成雪花來讀?

4.聽着你們讀,老師也想讀,仔細聽,安靜地聽我讀完最後一個字(故意把三個動詞讀混)

指名評議,多媒體強調這三個動詞,解析為什麼要兩相對應。

5.看來,我們生活中的東西重量不一樣,它們掉下來的姿勢也不同,所以用的動詞也不同,你能用你的聲音表示出來嗎?

6.我們又變成了這麼多的東西,你能誇誇自己嗎?請用上這樣的話:有時候我變成了……,有時候我變成……

7.學了這兩個自然段,你一定更瞭解你自己了,再自己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吧,這次要求你能美美地讀。看看你是否真的讀懂了,大作業本最後一題,獨立完成。

 五、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四個生字:衝、曬、池、浮,觀察生字結構有什麼特點(左右結構),説説左右結構的字書寫要注意些什麼(左窄右寬)。

2.同桌之間説説你有什麼要提醒對方的,指名説,説最容易錯的地方。

3.師範寫,講解注意點:

浮:右半部分被豎中線對分

4.生描紅臨寫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重視閲讀。閲與讀,低段一二年級則是更重視於“讀”,以“讀”促情,以“讀”促悟。

讀,有眾多方法: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賽讀……不勝枚舉,這種種讀法能讓學生用有趣的讀法來理解課文。但在教學中,我一直在思考:學生是真的想讀嗎,還是隻是迫於教師下達的讀一讀的“命令”?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為人師的我們都瞭然於心,真心想讀,想展示自己的確實有,但大部分學生還是為了完成讀的任務來讀的,針對這一現象,我在課中進行了一定的嘗試,想了一些方法來讓學生樂於讀,發自真心地想讀。但就在這個方面上,我覺得我在引導語上下得功夫還是隻是皮毛的,如何在老師的引導語上再作雕琢,如何讓學生樂於掉進老師“陷阱”中,並且讓他們“樂不思蜀”,在這些方面我還是要再仔細思考的。本課中我的引導語是起到了讓學生自願去讀的作用,但學生的朗讀效果卻還不盡人意,他們的讀中缺少了一種品,缺少了感情,缺少了對文本的理解,上升的空間還不夠明顯。思考後覺得我的引導語還是過於簡單,過於直白,過於沒有內涵。“運用引導語要注意,教師必須把閲讀的目的要求告訴學生,使學生閲讀目的明確;除了如此,教師必須進行閲讀前的情感激發,調動學生閲讀時的情緒,使學生具有積極的情緒狀態。”如此下來,學生才會更好地閲讀,而我只做到了後半條,沒有做到前半條,在以後的課上,我要針對這兩點再多作努力,不僅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激發,還要做到閲讀前的明確指示,幫助學生更好更愉快更有價值地閲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