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秦論》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95W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秦論》教學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秦論》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歷史資料提煉觀點的方法。

2、瞭解本文的語言特色:排偶句的運用。

3、認識賈誼對秦代暴政的批判──“仁義不施”是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是一篇史論,而大半篇幅用於敍述秦王朝興亡的歷史過程,實際上是以史實作論據,論證秦的迅速滅亡是由於“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因此,教學重點應是最後一段。

史論敍史不同於史傳,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主觀色彩;本文又是用駢體寫的,這種色彩就表現得更為明顯,要講清這一點就很難。此外,還要考慮到本文的背誦量較大,要使學生既能背得順暢,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

  2、教學方法:

課文練習只要求背誦最後三段,也是出於不增加學生負擔的考慮,但從教學的需要來看,背誦全文是大有好處的。為此,擬採用誦讀教法。

背誦應有嚴格要求,但個別地方可以放寬。如第2段列出九國的順序是“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而第5段則是,“齊、楚、燕、趙、韓、魏、宋、衞、中山”。據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東六大國置前,三小國置後,至於六大國中孰前孰後並無一定的準則。背誦時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順序不可。其次,第2段還列出20個人名,是舉例性的,不過是作此隨手拈出(例如樂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類),背誦時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順序。總之,要從總體着眼,只要不違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計較個別字眼,當然,關鍵的字眼決不容許出現錯誤,這是背誦長文(千字以上)的原則。

  3、課時安排:

本文擬用3課時誦讀。

第一課時:簡介作者及《過秦論》寫作意圖,分析全文佈局,誦讀第1、2兩段。

第二課時:誦讀第3、4段。

第三課時:誦讀第5段。

  【預習安排】

  1、朗讀課文2~3遍,要求字音準確:

補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 合從(zòng)翟景(zhái)將數百之眾(jiàng)鏃(zú)笞(chī) 膏腴(yú) 萬乘勢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問題:

⑴ 本文是一篇史論,為什麼大半篇幅是敍事?作者這樣敍事有什麼目的?

⑵ 文章將秦統一全國的過程劃分為幾個階段?為什麼這樣劃分?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作者和《過秦論》寫作意圖

賈誼的《過秦論》共有上、中、下三篇。我們學的是上篇,文中概括敍述了秦王朝的興亡過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後指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它迅速滅亡的根本原因,這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了中篇,作者對這個觀點作了分析,並進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顧“天下之嗷嗷”,繼續實行暴政,“重之以無道”,然後從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則:“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這是作者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責秦王朝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君主──子嬰的過失。

《過秦論》鮮明地表現了賈誼的政治立場。

賈誼(前200~前168),西漢政論家、文學家。洛陽人。18歲時以能讀詩書、善屬文,為郡人所稱譽,廷尉吳公薦於漢文帝,被任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嬰排擠,貶為長沙王太傅。後為樑懷王太傅。32歲時鬱郁而死。

賈誼生活在西漢初期,由於此前經過500多年的戰爭破壞,社會經濟凋敝,人口減少,所以他極力主張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評時政。《過秦論》就是為宣傳這種主張寫的。論“古”是為了説“今”,這是讀本文時首先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

  二、粗略分析全文佈局

1、先按表達方式將全文分為兩部分:

⑴ 記敍部分:寫秦王朝的興亡過程(前四段)。

⑵ 議論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最後一段)。

2、再分析記敍部分的層次,可分兩大層。

⑴ 興起的過程(前三段)。

⑵ 滅亡的過程(第四段)。

  三、誦讀第1段

在誦讀練習中以提問方式明確本段的內容要點:

1、秦的地理優勢;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統一天下;

3、基本國策(耕戰、連衡)及成果。

史實補充:

1、“外連衡而鬥諸侯”──這是跟上文“內立法度……修守戰之具”相對應而言,其實這是後來的政策。有些“教參”上甚至把它跟連衡政策的創立人張儀聯在一起,這是不正確的,張儀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後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見,史論敍史不同於史傳,重在“會意”。

2、“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記·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東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這是秦以“詐力”奪取諸侯土地的一個突出的例子。按:這是秦取河西地的開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獻河西地少樑(今陝西韓城南)。

  四、誦讀第2段

提問:本段敍述了哪幾位秦國國君時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即孝公之後,始皇之前的五位國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莊襄王死於前247年,其間長達90年,作者是怎樣敍述這90年間的歷史的?

討論後,歸納如下:

1、將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間的事情集中到一點上來寫:秦的領土日益擴大引起諸侯恐懼,以諸侯反襯秦。孝文、莊襄二朝則一筆帶過。這是從總體上看。

2、寫秦擴大領土,按南、西、東、北四個方位説,顯出其軍事力量無比強大;寫諸侯,按“合從締交”“約從離衡”“從散約解”的順序説,並極力渲染其聲勢,以反襯秦人困諸侯之易(“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這是從局部來説的。

3、統觀此段敍史,近乎藝術概括方式,本質是真實的,但客觀的歷史過程並非如此。

史實補充:“合從締交,相與為一”──蘇秦説六國從親,約在前334~前332年之間,其時蘇秦任從約長,並佩六國相印。“秦兵不敢窺函谷關十五年”。這是第一次合從。前318年,蘇秦再次約從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為從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年表》中作“五國”)。這是第二次合從。此外,前298年,魏、齊、韓三國曾聯合攻齊。還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於河外,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內了。從上述史實可以看出,所謂“九國之師”只是一種籠統的説法,這也説明史論敍史跟史傳的不同。

背誦要求:

1、可以從“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衞、中山之眾”直接過渡到“嘗以十倍之地”;

2、“於是六國之士……制其兵”這一段可略讀。

  五、留作業

背誦第1、2段;準備誦讀第3、4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背誦第1、2段。

用提問過渡:本文題目是“過秦”,這兩段説到秦的過錯沒有?(沒有,雖然也表現了秦的“詐力”政策,但在鬥爭中使用“詐力”是每一方都會有的,只是看誰用得更好。)既然如此,這樣寫有什麼作用呢?(為下文作鋪墊,以統一過程中的強大跟後來的迅速滅亡做對比。)所以,下段就先説秦的過錯。

  二、誦讀第3段

1、先默讀一遍,説説秦始皇的過錯是什麼。

2、找出寫過錯的那一層(“於是廢先王之道……陳利兵而誰何”)試用幾個字來概括秦始皇的對內政策。(愚民、弱民、以民為敵。)

3、劃分全段層次並答問:

⑴ 首句寫秦始皇統一全國,只有一個意思,卻連用四句來表達,為什麼?

這是中國空前的統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鋪排;極言秦王朝的無比強大。

⑵ 次寫擴大版圖,有什麼作用?

仍是極言秦王朝的強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彎弓而抱怨”一句,是用來烘托秦始皇的威勢,可算是虛寫。如要實解就會出現矛盾,前218年,張良曾僱力士刺始皇於博浪沙,誤中副車。

⑶ 寫秦始皇的對內政策這一層的要害是什麼?

“不施仁義”,為結論張本。

補充解釋:“誰”“何”都是疑問代詞用如動詞,由此引申出“呵問他是誰”的意思。

以上二小層可合併為一層:寫秦始皇對內、對外的政策。

⑷ 末句寫始皇的設想,有什麼作用?

反襯秦王朝滅亡之迅速。

(説明以上內容可以在分層誦讀中依次討論。誦讀和討論是交叉進行的。在全班學生基本成誦之後,再提出下面的問題。)

4、本段在全文結構中有怎樣的作用?

上文寫秦日益強大,為統一奠定了基礎,本段寫統一後的措施説明秦已從攻勢轉為守勢;正因為措施不當,才導致了它的迅速滅亡,所以下段接着寫它的滅亡,作者“過秦”之意盡在其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