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

來源:文萃谷 4.51K

餈粑曾是信陽老百姓過年家家户户必備的食品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歡迎大家的閲讀

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

  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一

今天早晨我醒來時,忽然聞到一股糯米的清香,趕緊下牀一看,啊!原來是我的大廚媽媽在廚房大顯身手,我走到廚房湊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做香噴噴的餈粑!

只見媽媽把電飯煲裏的糯米取出,我嚐了一口新鮮出爐的糯米,咦,怎麼有鹹味?媽媽説:”在蒸糯米的時候,必須撒上少許鹽,這樣的餈粑才香!“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媽媽把雪白的糯米倒在桌子上,攤成長方形,然後用刀背拍一拍,再用刀切出你喜歡的形狀。這樣圖形們就可以下鍋炸了!

我等待的僅僅是幾分鐘,但就像等待了近幾年一樣!終於,美食上桌了,看看吧:金黃金黃的外殼,要下去一大口,啊,又酥又香又有味兒!裏面懦懦的糯米冒着熱氣,快把我的舌頭給香掉了!

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真是百吃不厭!有興趣的大家也可以體驗一下哦!不説了,趕緊吃!

  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二

每到臘月底,老家都有打餈粑的風俗。去年回老家過春節時,我終於知道了怎麼打餈粑。打餈粑的前一天晚上,爺爺就把糯米用井水浸好,爸爸和叔叔準備了打餈粑的工具,有木槌、石臼,還有印餈粑的模板。第二天天沒亮,奶奶就起牀把糯米蒸熟,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打餈粑了。

叔叔用一個臉盆盛滿蒸熟的糯米放在了石臼的裏面,爸爸和姑父他們兩個人用木槌搗糯米,你一下我一下。大約十分鐘後,糯米被打成了糊狀,完全沒有米的樣子了。然後把搗爛的糯米挑到一個竹製的簸箕裏,簸箕下面鋪有一層石膏粉,這樣餈粑就不會粘在手上或其他東西上了。爺爺把那一大團餈粑捏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媽媽和姑姑就把那小塊的餈粑捏成圓形。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就把餈粑放到模板的裏面,模板的底部刻有一些美麗的圖案,因為餈粑是熱的,非常容易變形,模板上的圖案就拓在了餈粑的上面。等餈粑冷卻後把它取出來擺在木板上,模板上的圖案就固定在餈粑的上面,有動物、繁體字、風景畫等,非常美麗。我們有的打,有的捏,有的印,一下子就過去了九個回合。

中間有幾次我都想學爸爸的樣子去打餈粑,但都輪不到我。到了最後一個回合時我再也忍不住了,大聲説:“等一下,等一下!我也要打餈粑!”爸爸説:“行,讓你嘗試一下,只要你能打好,回家我讓你玩五個小時的電腦!”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笑着説:“説話要算數。”

我好不容易舉起了木槌,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下去,但再也拿不起木槌了,因為上面粘了很多糯米,木槌一下變得重了很多。我抱着木槌往後拉,卻因為用力過猛摔了一跤,爸爸他們看了都哈哈大笑。我邊揉屁股邊説:“現在不能玩電腦了,回家還要治屁股!”

以前我雖然每年都吃餈粑,但從不知道打餈粑原來這麼難。以後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勞動果實。

  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三

今天是星期天,吃過早飯,我和媽媽還有媽媽的同事一起乘車來到蒲團鄉的一家農院裏,我們此次來的主要任務是打餈粑,雖然我吃過餈粑,但是餈粑是怎樣做成的,我還真不清楚,今天我可要弄個明白。

這家農户是媽媽同事的老家,家裏的爺爺奶奶非常熱情,讓人感覺到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樣。很快,我們準備打第一桶餈粑了,我仔細地詢問了做餈粑的程序,先要把糯米洗淨,放在温水裏泡上幾個小時,糯米泡好後放在一個大木桶裏用旺火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個大石臼裏,用特製的木棒反覆搗。大人們開始打餈粑了,熱火朝天的,我也忍不住加入了打餈粑的行列,我們一邊搗一邊圍着大石臼轉,剛開始搗起來非常輕鬆,慢慢地搗碎的糯米變得越來越黏稠了,搗起來越來越費勁了。但是大家還是很賣力的用勁搗,餈粑終於打好了,大家齊心協力地把餈粑從石臼里拉了出來攤在桌子上,我一看,好大一塊餈粑喲!還冒着熱氣呢!我們品嚐着自己親手做的餈粑那味真是又香又甜,軟糯可口!我們在勞動中享受着生活,體會着快樂!

我喜歡快樂地生活,親身體驗各種有趣的事情,這讓我感覺生活是無比美好的!

  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四

大年三十這一天早晨,我起得特別早,因為我要親眼目睹一下爸爸媽媽是怎樣打餈粑的。

只見媽媽將洗淨,泡脹的糯米倒進一個木桶裏,蓋上木蓋,放在鍋裏用大火不斷地蒸,蒸得粒粒熟透後,爸爸捧出熱氣騰騰的木桶,媽媽提着盛有水的小塑桶,招呼隔壁一個大哥哥一起打餈粑去。爸爸先將木桶裏的糯米飯倒進一個專用的石臼裏,接着用特製的大木棒使勁壓糯米飯,而後反覆捶打,媽媽手快速地沾一下水,見縫插針地把石臼裏的糯米飯糰弄勻。

不一會兒,爸爸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接着換上大哥哥來捶打。隨着“邦邦”聲,兩人不斷地輪換着。我看得心癢癢的,也想上前試一試,我使出吃奶的勁拎起木棍,可木棍一放下去就再也拔不上來了,糯米的粘性太強了和木棍牢牢黏在一起,看得圍觀的人哈哈大笑。這是爸爸告訴我打餈粑要快、準、穩、狠,手中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也要快。爸爸接過我手中的木棍和大哥哥一直捶打,直到不見飯粒為止。

然後在一塊大砧板上撒上一層炒好的黃豆粉,再將打好的糯米糰倒在砧板上,將糯米糰壓扁,做成薄薄的大圓餅,大如籮筐口,最後在表面撒上芝麻,根據個人口味撒上白糖或紅糖,這就大功告成了。我趕緊切了一塊雪白柔軟的餈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你看了是不是也很想嚐嚐呢?

  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五

印象中的餈粑並不是什麼稀罕之物,每到要吃餈粑的時候幾乎家家户户都收藏着幾斤餈粑,如今我已經記不清吃過多少回餈粑,也從未數過吃了多少個餈粑。要説餈粑的味道,不僅僅是香甜可口軟滑細膩,也藴含着家鄉的鄉土味

餈粑的做法很簡單:糯米泡半天以上,濾幹水,放置在木甑裏蒸熟,爾後倒入石臼舂爛至膠狀,在幹靜的器具上撒些糯米粉,將舂爛的糯米至其上揉搓,捏成小團或餅狀,還可以用特殊的模具印成各種圖案,置通風乾燥處陰乾,陰乾後可浸泡在水中,能長時間保存。別小看這小小的餈粑,光他的吃法就有好幾種呢:用炭火鐵夾烘烤這吃,用油炸着吃,煎着吃……想到這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甜酒餈粑。那次我冒着風雪回家,手是冰冷冰冷的,腳也好不到哪去。那時我就在想,如果風雪再大些我怕是一動也不想動了,光説這些有什麼用,還是趕緊回家吧!好不容易回到家裏,我就被一股莫名的香味引到餐桌。我納悶是什麼東西這麼香?定睛一看,呀!原來是甜酒餈粑。我迫不及待的端上來就是一口,彷彿所有的寒冷都被温暖代替,留下的只是一陣暖意,一種透徹心骨的暖意,還有那甜酒和餈粑巧奪天工的美妙融合,咬上一口,軟軟的,綿綿的,滿嘴全是糯米沁人心脾的'香味,外面的還一個勁的往裏湧……我是多麼希望此時此刻有一碗甜酒餈粑擺放在我面前,來驅散我所有的寒意,融入我身體中的一部分。甜酒餈粑吃了不單單是叫人温暖一陣,它還有着其他作用:糯米有着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等,中老年人、孕產婦和身體虛弱者吃了能很好的補氣養血。

看來,小小的一塊餈粑不僅融入了家鄉味,也把外出打工人們的心融進去了,我愛吃餈粑,更愛生產他的家鄉。

  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六

我的家鄉湖南有許多美味,如醬板鴨、米糖、臘肉、豬血丸子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餈粑。

每年春節前夕,我的家鄉家家户户都有打餈粑的習俗,因為餈粑象徵着豐收、團圓和吉祥,也是送給客人的最佳禮品。

別看餈粑小小的一個,做出來可不容易。首先,把米放在水中浸泡一天以上;接着把米放進木桶中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米飯放入機器中攪拌成泥;再在乾淨的容器上灑上幹米粉,把攪拌成的泥放在容器上揉搓,分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放在有印花的圓圓的模具裏壓一壓,等壓出形了再把它倒出來,這樣,一個餈粑就做好了,如果覺得不好看,還可以在餈粑中間用可食用的紅色色素點上幾點。這時,你肯定想吃了吧?可是還不能吃,還要放陰涼乾燥處風乾,風乾後放在水中泡起來,就能保存上幾個月。做餈粑也是聚會的好時機,大人們不停地忙碌,小孩子也不閒着,忙來忙去地幫大人拿東西,這個場面可真是熱鬧得無法形容。

餈粑做好了就要吃了,吃餈粑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煮着吃、蒸着吃、煎着吃等等,其中最過癮的就是烤着吃了。冬天的湖南很冷,一家人經常在火爐旁坐着烤火,在火爐上搭個鐵架子,把餈粑放在鐵架子上烤,烤餈粑時火不能太大,要不就會只把外皮烤焦,而裏面還是硬的,要慢慢地烤,不停地翻,不能太急,等到餈粑脹得像個包子時就烤熟了,如果你要吃甜的,可以在餈粑里加些糖,這時你也不能急於下口,要不會燙到口舌的。咬一口餈粑,那真是裏軟外香,色香味俱全,讓人百吃不膩。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嘴饞了吧,那就快來我的家鄉品嚐美味的餈粑吧!

  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七

我家住在江漢平原沙洋縣黃金村。這裏沒有什麼秀美奇麗的風景,有的是肥沃的土地,有的純樸的民風民俗。

俗話説,“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這話一點也不假。我們的家鄉一過臘月初十,年的味兒就顯現出來了。你聽:“嗷、嗷——”那是殺年豬時,大肥豬的哀嚎;“啪、啪……”“咚、咚……”這是做餅子時揉麪和擀麪皮兒發出的聲音;“哈哈哈……”那是農家女發自內心的歡笑聲。

説到過年的一些習俗,我更忘不了老家打餈粑。

説起餈粑,大家也許一點兒都不陌生。

餈粑是用蒸熟後的糯米飯放到石槽裏用石錘搗成泥狀製作而成,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我們家鄉打餈粑,一般是提前近一個周泡糯米,爺爺告訴我,泡糯米必須是用“臘水”浸泡,立春後的水浸泡就不行了。臘月裏“打餈粑”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高高興興的,親戚鄰居都來相互幫忙。我們小孩子們都知道,一做餈粑就快要過年了。這一天,最高興的就是我們小孩子了,蒸糯米飯時,我們小孩子總要守在灶台邊。“媽媽,糯米飯怎麼還不熟呀?”這是弟弟急切的聲音。“去去去,一邊站着,媽媽都不急,你着什麼急?”這是我對弟弟違心的訓斥。其實,我已經把口水都嚥了好幾遍了。

“飯熟了——!”媽媽一陣歡快的叫聲,讓我們立刻興奮起來。媽媽給我和弟弟各盛了一碗糯米飯,還加上白糖。“哇,味道真是美極了!”

得到極大的滿足後,我又隨着糯米飯冒出的熱氣一路追逐,來到打餈粑的現場。只見爸爸、鄰居家的叔叔們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們脱下厚厚的棉衣,高捲袖管,一同躍躍欲試的樣子。糯米飯倒進了小缺裏(聽爺爺説,過去打餈粑用的都是石臼)爸爸、叔叔們開始搗起來,當糯米搗成膠狀時,在一旁的爺爺趕緊把缺裏膠狀的東西扒出來放在門板上,可能是由於太燙的原因,爺爺不停地用冷水沾手,還在手上沾上點米麪。已成膠狀的糯米泥在爺爺的手下不住地揉着,不一兒會,糯粑就做成了。爺爺做的糯粑大多是長方形。

“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吃餈粑?”饞貓式的弟弟天真地問話,引得滿堂哈哈大笑。

我們家鄉的餈粑,在吃法上大多以煎為主,還有炸、炒、煮等做法。但是,不管是哪種做法,那味道真是好極了!

朋友們,你説我家鄉的餈粑怎樣?來嚐嚐吧!

我愛我家鄉的餈粑!

  家鄉的餈粑經典作文八

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美味。糖醋排骨、油炸雞翅、骨頭湯……在這些美味佳餚中,我唯獨情有獨鍾於“糯米餈粑”。

先看看做糯米餈粑所需要的材料吧:糯米粉若干(適量即可)、麪粉少許、糖少許、食用油少許、喜歡吃芝麻還可以加芝麻。

糯米餈粑的做法:先要把糯米洗淨,放在温水裏泡上幾個小時,糯米泡好後放在一個蒸鍋裏用旺火蒸熟,然後把蒸熟的糯米放在一個大石臼裏,用木棍反覆搗。搗糯米是個需要時間和體力的工作,要一邊翻一邊搗,反覆將糯米搗爛成團,糯米糰會變得非常黏,並且完全沒有米粒。這樣就做成了製成基礎餈粑了。搗好後把餈粑從石臼里拉出來攤在桌子上,在桌子上抹上食用油,防止糯米黏住桌子,先揉勻,並分成均勻的圓坨,再用雙手揉捏蹭壓做成一個圓形的餅,最後拿一個大板子一壓,糯米餈粑就做好了。

一般是用炭火烤,這樣叫叫燒粑粑,用青菜湯下粑粑片,叫煮粑粑,與臘肉炒,叫炒粑粑。粑粑做得多,一時吃不完的就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內,這樣可以儲藏2到3個月都不會壞,有些愛講究的土家人,還用蓼竹葉包成1對1對的,還在粑粑內放芝麻和糖,吃起來又甜又香,俗名叫“蓼葉子粑粑”。特別好吃。

餈粑的樣式有很多。

有的在餈粑上印一條魚,那是表示人們年年有餘;有的再餈粑上點上四個點,那是表示人們四季發財;有的在餈粑上印五個五角星,那是表示人們熱愛祖國……

餈粑不但樣式繁多,而且形狀也不拘一格。圓形代表家人團團圓圓,永不分離;方的則表示土家人方方正正,直直爽爽。

不同的形狀代表不同的寓意,不同的顏色代表不一樣的意義。

白色代表一個人的純潔;紅色代表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青色和白色代表清清白白……在過去,餈粑更是拜年不可或缺的禮物,俗話説,“拜年拜年,粑粑上前,”因為餈粑是團圓、圓滿、元寶等的象徵,表示對主人家的恭喜和朝賀,沒有餈粑,再重的禮物似乎也不夠分量,不成敬意。

看着我介紹,我都餓了,先不説了,我先去吃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