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師應偉平:把握人生財富的兩把鑰匙

來源:文萃谷 2.07W

導語:理財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生的財富,但是這個財富不僅僅表現為金錢,它更包括金錢積累過程中,個人的成長;不為衣食所困的物質自由;為家人創造的安全感;而不是一生病就回到解放前,一遇困難就焦慮不安。踏入社會7年,從月薪1200塊到年薪60萬,再到現在自主創業,理財規劃師應偉平給我們的兩個經驗是規劃自己,規劃金錢。

理財規劃師應偉平:把握人生財富的兩把鑰匙

大家好,我是理財規劃師、營銷管理諮詢師應偉平,很高興做客隨手記週一理財日。踏入社會7年以來,我經歷了月薪1200塊,也嚐到了年薪60萬;幫人打過工,也自己在做老闆,不同的經歷和學習讓我在投資理財方面有了很多自己的看法,總結起來有兩點:一是規劃自己,二是規劃金錢。

我出生於醫生世家。我的母親是一名中醫,哥哥在南京軍區184部隊醫院做醫生,舅舅、表哥在家鄉開診所,全部加起來,家族裏共有6名醫生。

受家族及母親的影響,我大學唸的是臨牀醫學專業,在醫院實習了一年,上過手術枱,在婦產科做過剖宮手術、順產手術……按照這樣發展下去,不久後我將很有可能成為一名身着白大褂,救死扶傷,受人尊敬的'醫生。但天生外向、敢闖愛折騰的我終究還是決定遵從內心的想法,趁年輕,到大城市去看看。所以畢業後,我選擇隻身來到上海打拼。

蕭伯納説,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制定一個計劃,並嚴格按照它來執行,這就是一種現實的自我控制。我曾在第一財經的《中國職場好榜樣》,江西衞視的《聞香識男人》等電視節目中這樣評價自己:喜歡過嚴謹的生活,計劃盡善盡美。現實生活中,我也努力嚴格要求自己。

比如一到上海,我就給自己定下了123計劃:第1年在這個城市活下來,接下來2年接觸商務,最後3年時間找到將來創業的原型;第7年自主創業!現在七年過去了,很高興地看到,我創辦的公司已經步入正規,且健康穩健地不斷成長。

嚴謹、有計劃的生活讓我對自己的錢瞭如指掌,更衍生出了對財務、經濟的濃厚興趣。在方太集團工作期間,我就自學經濟學,最後被中南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錄取。隨後,我考取了全球投資業最嚴格、含金量最高的CFA證書(特許註冊金融分析師),國家理財規劃師等資歷,現在一直在中國理財頻道做特邀嘉賓。

在做節目的時候,觀眾經常向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我每個月都月光,怎麼辦?生活壓力好大,感覺自己扛不住了怎麼辦?對此我想説,不管何時,你的收入多少,我們都要把自己的錢按用途進行劃分和存留。

通常我們在做規劃的時候主要參考“4321定律”,即將收入的40%用於住房,30%用於生活花銷,20%用於儲蓄,10%用於保險。但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境遇千差萬別。從月光到年薪60萬,再到現在自主創業,我這一路走來得出的經驗是,如果不能確保每個賬户都能“分一杯羹”,那麼就把錢分為活命的錢、應急的錢和閒錢三部分。

我才到上海那會兒,月薪只有1200元,我的規劃是:350元繳房租,儘量到學校食堂吃飯,每月只需150元,走路上班,電話費100元,這樣每月還能剩下600元。那麼這600元應該怎麼分配呢?

200元靈活使用,比如購買生活必需品、書籍等。另外400元用於定存。當時我是放在銀行活期,現在隨着投資渠道的多樣化,大家有更多的選擇。比如隨手記每週一推出的貨幣基金活動,它具有三個顯著特點:風險小;隨時可提現;收益高出銀行活期20多倍。綜合風險性、靈活性及收益率三方面考慮,都是存放閒錢的不錯選擇。

就是靠着對金錢的規劃,當年雖然在上海這種物價一流的城市領着1200元的工資,我還是能在急需用錢的時候不至於囊中羞澀。

最後我想説,理財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生的財富,但是這個財富不僅僅表現為金錢,它更包括金錢積累過程中,個人的成長;不為衣食所困的物質自由;為家人創造的安全感;而不是一生病就回到解放前,一遇困難就焦慮不安。祝願大家都能實現這個目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