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藥學專業知識二》考點:硝基呋喃類抗菌藥物

來源:文萃谷 1.01W

硝基呋喃類藥物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真菌和原蟲等病原體均有殺滅作用。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硝基呋喃類抗菌藥物的執業藥師考點吧。

執業藥師《藥學專業知識二》考點:硝基呋喃類抗菌藥物

一、藥理作用與臨牀評價

(一)作用特點

機制——敏感菌可將其還原成能抑制乙酰輔酶A等多種酶的活性產物,進而干擾細菌代謝並損傷DNA。

廣譜,不易產生耐藥性。

口服吸收差;

血漿藥物濃度低(尿液濃度高)。

(二)典型不良反應

嘔吐、食慾減退和腹瀉;嚴重者可發生周圍神經炎。

(三)禁忌證

新生兒、妊娠婦女、腎功能不全及對硝基呋喃類藥過敏者。

(四)藥物相互作用

1.與肝毒性、神經毒性、可致溶血藥物合用,增加毒性。

2.丙磺舒和苯磺唑酮均可抑制呋喃妥因的腎小管分泌,導致後者的血漿濃度增高或血清半衰期延長,而尿濃度則降低,療效亦減弱,丙磺舒等的劑量應予調整。

二、用藥監護

(1)與食物同服,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2)應用呋喃唑酮期間和停藥後5日內,禁止飲酒,以免引起“雙硫侖樣”反應。

三、主要藥品

1.呋喃妥因

【適應證】尿中濃度較高,腎小球濾過為主要排泄途徑——

(1)急性單純性下尿路感染。

(2)預防尿路感染。

【注意事項】

(1)療程應至少7日,或繼續用藥至尿液中細菌清除3日以上。

(2)長期應用6個月以上者,可能發生瀰漫性間質性肺炎或肺纖維化。

2.呋喃唑酮

——主要治療細菌性痢疾等腸道感染、賈第鞭毛蟲感染及陰道滴蟲病等。

3.呋喃西林

——僅作外用。

例題:

1、正確的抗菌治療方案需考慮(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種類 C、抗菌藥作用特點 D、以上3項

2、膽汁中藥物濃度最高的頭孢菌素類藥物是:( )

A.頭孢曲松 B.頭孢氨苄 C.頭孢哌酮 D.頭孢呋辛

3、下列情況有抗菌藥聯合用藥指徵( )

A、慢支急性發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嚴重細菌感染

C、急性腎盂腎炎 D、急性細菌性肺炎

參考答案

1---3 D C B

拓展:其他重要考點

第一節 中藥製劑的劑型分類與選擇

一、中藥製劑的原料

製備中藥製劑的原料包括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總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二、中藥製劑的劑型分類

(一)按物態分類

(1)液體劑型:如合劑、糖漿劑、注射劑等。

(2)固體劑型:如丸劑、片劑、顆粒劑等

(3)半固體劑型:如軟膏、貼膏等

(4)氣體劑型:氣霧劑、噴霧劑等

(二)按分散系統分類

(1)真溶液型液體制劑:如溶液劑、芳香水劑、甘油劑、醑劑等。

(2)膠體溶液型液體制劑:如膠漿劑、塗膜劑等

(3)乳濁液型液體制劑:如乳劑、靜脈乳劑等

(4)混懸液型液體制劑:如合劑、洗劑、混懸液等。

(三)按製備方法分類

1、浸出製劑:如湯劑、合劑、酒劑等

2、無菌製劑:如注射劑、滴眼劑等

(四)按給藥途徑與方法分類

(1)經胃腸道給藥的劑型:如糖漿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等以及經直腸給藥的灌腸劑、栓劑等。

(2)不經胃腸道給藥的劑型:包括注射給藥的劑型;呼吸道給藥的劑型;皮膚給藥的劑型;黏膜給藥的劑型等。

三、中藥製劑的劑型選擇

1.根據藥物性質:一般而言,對於在胃腸道中不穩定、或對胃腸道有刺激性、或不被胃腸道吸收的藥物、或因肝臟首過效應易失效者均不宜設計為口服制劑。

2.根據臨牀治療的需要

通常不同劑型、不同給藥方式藥物的起效時間快慢為:靜脈注射大於吸入給藥大於肌內注射大於皮下注射大於直腸或舌下給藥大於口服液體制劑大於口服固體制劑大於皮膚給藥。

3.根據生產和“五方便”的要求

第二節 中藥製劑衞生與穩定性

一、製劑衞生

(一)中藥製劑微生物限度標準

《中國藥典》通則對非無菌藥品微生物限度標準作出瞭如下規定。

1.製劑通則、品種項下要求無菌的製劑及標示無菌的製劑和原輔料應符合無菌檢查法規定。

2.用於手術、燒傷或嚴重創傷的局部給藥製劑應符合無菌檢查法規定。

(二)中藥製劑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徑

中藥製劑在製備的各個環節均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其主要途徑包括原藥材、藥用輔料、製藥設備與器械、製藥環境、操作人員、包裝材料等。

二、中藥製劑的穩定性

(一)影響中藥製劑穩定性的因素

中藥製劑的不穩定主要是由於藥物的化學降解反應,主要有水解、氧化、異構化、聚合、脱羧等,其中水解、氧化是主要降解途徑。

1.易水解和易氧化的藥物類型

(1)水解:易發生水解反應的藥物主要有:

①酯類藥物:酯類藥物製成水溶液時要特別注意pH的調節。一般而言,溶液鹼性愈強,水解愈快,如穿心蓮內酯在pH7時內酯環水解極其緩慢,而在偏鹼性溶液中則水解加快。

②酰胺類藥物:一般較酯類藥物難水解,如青黴素等。

③苷類藥物:如強心苷、洋地黃酊。

(2)氧化:易氧化的藥物分子結構類型主要有:

①具有酚羥基或潛在酚羥基的有效成分,如黃芩苷等。

②含有不飽和碳鏈的油脂、揮發油等。

2.影響中藥製劑穩定性的因素

(1)處方因素:

①pH:以H+和OH-為催化劑的反應,稱為專屬酸、鹼催化反應。

②溶劑、基質及其他輔料的影響:對於易水解的藥物,有時採用非水溶劑如甘油、乙醇或丙二醇等使其穩定,有時加入表面活性劑,利用所形成膠束的屏障作用而延緩水解。

(2)製劑工藝

(3)貯藏條件:①温度;②光線;③氧氣和金屬離子;④濕度和水分;⑤包裝材料。

3.製劑的包裝與貯藏要求

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裝,例如棕色容器或黑色包裝材料包裹的無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密閉:防止塵土及異物進入。

密封:防止風化、吸潮、揮發或異物進入。

熔封:防止空氣與水分的'侵入並防止污染。

陰涼處:貯藏温度不超過20℃。

涼暗處:在避光條件下貯藏且温度不超過20℃。

冷處:貯藏温度為2℃~10℃。

常温:貯藏温度為10℃~30℃。

(二)提高中藥製劑穩定性的方法

1.延緩藥物水解的方法

(1)調節pH;(2)降低温度;(3)改變溶劑:在水溶液中很不穩定的藥物,可用乙醇、丙二醇、甘油等極性較小的溶劑,以減少藥物水解;(4)製成乾燥固體

2.防止藥物氧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2)避光;(3)驅逐氧氣:通入惰性氣體(氮氣、二氧化碳);(4)添加抗氧劑;(5)控制微量金屬離子;(6)調節pH。

第三節 散劑

散劑係指原料藥物與適宜的輔料經粉碎、均勻混合製成的乾燥粉末狀製劑。

一、特點:易吸濕或易氧化變質的藥物、刺激性大的藥物、含揮發性成分多且劑量大的藥物不宜製成散劑。

二、分類

散劑可根據醫療用途、組成、性質及劑量等進行分類。

(1)按醫療用途分類:可分為內服散劑和外用散劑。

(2)按藥物組成分類:可分為單味藥散劑和複方散劑。

(3)按藥物性質分類:可分為普通散劑和特殊散劑。特殊散劑又分為含毒性藥散劑;含低共熔成分散劑;含液體成分散劑。

(4)按劑量:可分為分劑量散劑和非劑量散劑。分劑量散劑按單次劑量分裝;非劑量散劑按多次使用的總劑量包裝,患者按醫囑自己分取劑量應用。分劑量散劑多為內服散劑,而非劑量散劑多為外用散劑。

三、散劑的質量要求

(一)散劑生產與貯藏的有關規定

1.除另有規定外,內服散劑應為細粉;兒科用及外用散劑應為最細粉。

2.製備含有毒性藥、貴重藥或藥物劑量小的散劑時,應採用配研法混勻並過篩。

3.多劑量包裝的散劑應附分劑量的用具;含有毒性藥的內服散劑應單劑量包裝。

4.除另有規定外,散劑應密閉貯存,含揮發性藥物或易吸潮的散劑應密封貯存。

(二)散劑的質量檢査項目與要求

粒度:用於燒傷或嚴重創傷的外用散劑,除另有規定外,通過七號篩的粉末總量不得少於95%。

外觀均勻度:應色澤均勻,無花紋與色斑。

水分:除另有規定外不得過9.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