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輔食添加誤區整理

來源:文萃谷 2.79W

新手父母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常常會不小心進入一些誤區,下面這些誤區大多數爸爸媽媽都會犯,一起來了解一下!

寶寶輔食添加誤區整理

  1:不許上桌吃飯

提倡讓孩子上餐桌吃飯,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環境,讓他有更多的自己吃的體驗。孩子的很多行為是在模仿大人時學來的,上餐桌使他看到的不僅僅是更多的飯菜,重要的是看到大人怎麼吃,怎麼交談,這種潛移默化的“身教”在孩子腦海中存留的影響是深遠的。

  2:多種輔食搭配,認為營養更豐富

準備給寶寶添加輔食,微信裏看了一些文章,發現不少“營養餐”,各種食材搭配在一起。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並不好。為寶寶添加輔食要注意避免過敏反應,那些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雞蛋,要和其他食物分開。輔食種類最好是一樣一樣加,這樣才可以及時發現寶寶對什麼過敏。

  3:孩子曾對雞蛋過敏,他從此不能吃雞蛋

並不是一次對雞蛋過敏,這個孩子就永遠不能再吃雞蛋了。出現過敏反應,通常的作法是中止引發過敏的食物,等寶寶8個月或1歲後再慢慢適應。其間要用替代該食品的其他食品來補充營養素的不足,比如用雞肝來替代雞蛋,用豆漿或特製豆奶來替代牛奶。對雞蛋過敏的孩子,可以到1歲左右再少量多次地添加直至孩子適應。少量多次接觸雞蛋蛋白(即過敏原),可以使孩子逐漸適應雞蛋,慢慢地不再對雞蛋過敏。

  4:煲湯可給寶寶提供最好的營養

據檢測,湯中蛋白質含量僅為肉中的3-7%;脂肪僅為37%;無機鹽僅為25%。與肉相比湯的營養並不高。而且孩子胃容量小,喝湯喝入的大量水分佔據了大部分胃容量,必然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量,長此餵養必然影響孩子生長。

  5:添加泥糊狀食品後不減奶量

嘗試添加輔食階段,吃多少奶可以隨意,一般不會餵過量。添加2-3周之後,泥糊狀食品就應該替代一頓奶,這是輔食添加起始階段非常重要的一步。添加泥糊狀食物的同時逐漸減少奶的攝入量,才能更合理的提供嬰兒所需的營養。

  6:強迫進食

脾胃虛弱的寶寶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能力較低,不想吃還非讓吃,會使得胃內容物長時間不排出,而這會抑制攝食並引起飽感中樞興奮,從而引起厭食。強迫進食會造成厭食,而長期厭食必然導致貧血、營養不良、消瘦、免疫低下等疾病的發生。

採用追着喂、哄着喂或打着吃、罵着吃,看似截然相反的兩種手段,但結果是一樣的。孩子因為吃得過多消化不良,就會對吃不感興趣,甚至反感。另外,長期單調的飲食也會讓孩子感到索然無味,進而厭煩進食。家長應該從色、香、味、形和品種、口味上不斷調整飲食,

  7:瓶裝泥狀食品當“菜”吃

瓶裝泥狀食品既有科學的'搭配又能保證熱卡和營養素的量,每日吃多少是有嚴格的計算的。如果為了省錢拿它當菜配以家庭製作的粥或麪條,就極有可能減少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重要營養素的攝入量而造成營養不均衡。而且,打開的瓶裝食品保鮮期僅為48-72小時,我們不可能在更長的期限內食用它。因此,拿它當“菜”吃的作法是不妥的。

  8:腹瀉、便祕的寶寶不能加泥糊狀食品

腹瀉指寶寶大便次數和性狀的改變。添加菜泥或果泥後孩子大便中夾雜了一些菜中的纖維或食物的顏色,甚至大便比平時稀,次數也多了一些,這是剛開始添加泥糊狀食物時的一種常見現象,你要允許他去逐漸適應。如果寶寶的情緒好,食慾好,你就大可不必擔心。只需把給孩子添加的食物做得更細軟一些,並注意少放油就行了。如果出現膿血便或腹瀉同時孩子還發熱,那就有可能是吃了不乾淨或已變質的食物,應及時上醫院請醫生診治。

便祕指大便硬結、排便困難,靠不吃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用食物調整孩子大便才是一個安全可行的辦法。一般情況下柑桔類、瓜類、油脂類均可利於排便,如西瓜、甜瓜、黃瓜泥,蘿蔔、青菜、紅薯、海帶等。要注意的是蘋果泥、蘋果汁有可能使大便變硬,對便祕的孩子暫時不要喂蘋果。

  9:無規律進食

在寶寶4-6個月每次喂泥糊狀食物後尚可餵奶,而等寶寶7-9個月後,就要用2餐輔食來替換2頓奶了,希望他能定時定地點定量的吃飽。否則,這會導致胃腸道飽與飢的節奏不規律,進而影響消化和吸收。等孩子到10-12個月後,一日三餐已成為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作法是讓孩子定時坐在固定位置上進餐。

不到吃飯時間孩子要吃的怎麼辦?最好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跟他玩一會兒或出去走一走。這是為了讓孩子體驗飽和餓的感覺。孩子不好好吃飯,邊吃邊玩怎麼辦?一般情況下調整食物的色、香、味、形,改善進餐氣氛會讓孩子專心吃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