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教案及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21W

教學設計理論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各個構成要素進行整體的、系統的規劃和安排,赤壁賦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的赤壁賦教案資料,歡迎閲讀

赤壁賦教案及教學設計
  赤壁賦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蘇軾的有關情況。

2.比較閲讀《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之戰》。

3.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

2.瞭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美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導入——

餘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蘇東坡突圍》,這篇文章主要講述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後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作者認為這段煉獄般的經歷讓蘇軾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餘秋雨寫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昔日多少豪傑。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枕還酹江月。

寫作背景——

熙寧九年十月,王安石變法受挫,變法動向發生逆轉,一些投機新法的分子,結黨營私,傾軋報復,耿直敢言的蘇軾成了官僚們政治傾軋的犧牲品。元豐二年四月到達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證是蘇軾的一束詩文。原來在蘇軾的詩文中曾流露過一些牢騷,表示過對新法的不同意見,也鍼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無非是“緣詩人之義,託事以諷”,這些就成了遭受彈-劾的把柄。那些奸佞的小人誣衊他“銜怨懷怒,恣行醜詆”“指斥乘輿”“包藏禍心”,把他投入大獄。一時親友驚散,家人震恐。蘇軾在獄中遭受詬辱折磨,有時感到難免一死,曾寫兩首詩與弟弟訣別,有“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的詩句。幸虧親友的營救,當時的宋神宗也不想殺他,這年年底,結案出獄,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的名義被貶謫到黃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黃州,蘇軾一住就是五年,在這裏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築屋,躬耕其中,號“東坡居士”。蘇軾在黃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這樣殘酷的打擊感到憤懣、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脱。同時,在他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強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現了曠達自適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介紹賦的有關知識。

賦是一種專事鋪敍的用韻散文,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以鋪陳為能事。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

題解

(1)關於蘇軾

蘇軾,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蘇詢,弟蘇轍均以文名著稱,而以蘇軾成就最大。文壇歷史上稱他們父子為“三蘇”。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中進士,受到當時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讚賞。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實行變法,蘇軾因反對新法而外調杭州通判,轉任密、徐、湖州知州。元豐二年因諷刺新法的詩句,而被捕下獄,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因築室於東坡而自號東坡居士。哲宗繼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親政,蘇軾再一次遭貶到惠州,後又到瓊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還,途中在常州病逝。

(2)蘇軾的文章如波瀾迭出,變化無窮,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在他的筆下都表達得新鮮貼切而又明白曉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赤壁賦》用古代散文的筆調寫賦,敍事,寫景,抒情,説理渾然一體,想象豐富,哲理深邃,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我們的課文所選是他的《前赤壁賦》。

(3)介紹賦的有關知識。

賦是一種專事鋪敍的用韻散文,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講究文采,以鋪陳為能事。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求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象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文賦的佳作。

課文正音——

屬(zhǔ)客 窈窕(yǎo tiǎo) 鬥(dǒu) 馮(píng)虛御風 棹(zHào) 和(hè)歌 愀(qiǎo)然 扁(piān)舟 無盡藏(zàng) 相藉(jiè)

內容結構——

本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回答,文章的重點便轉移到生態度問題的論辯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極情緒,同時也反映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覺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之中,滿腔的悲憤寄寓在曠達的風貌之下。這就是它成為名篇的原因之一。

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盪舟,把酒誦詩。置身於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傑,不過是過眼煙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荊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説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着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着哀歎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課文落實——

(1)學習第一節

①重點字詞

Ⅰ一詞多義

(1)如

A.縱一葦之所如 (往)

B.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好象)

C.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比得上)

D.如期完成 (按照)

(2)屬

A.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 (通“囑”,勸酒)

B.屬予作文以記之 (通“囑”,囑咐)

C.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隸屬)

D.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 (親屬)

E.舉匏樽以相屬 (通“囑”,勸酒)

F.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類)

Ⅱ通假字

(1)舉酒屬客 (通“囑”,勸酒)

(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通“憑”)

Ⅲ特殊句式

(1)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狀語後置)

②內容分析

第一段,寫了蘇軾遊歷赤壁的時間、地點,並寫了赤壁的山光水色。

時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點:蘇子與客泛舟於赤壁之下。

景:風——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露——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舟——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蘇軾這寥寥幾筆,就寫出了長江赤壁風月露舟的絢麗景色,請同學們邊讀邊體會作者的豪邁雄渾的氣魄、簡潔明快的文筆、朗朗上口的節奏。

③誦讀指導:要求讀出停頓、延長,掌握其中的節奏。注意:敍述的句子——平緩;描寫的句子——注意意境,在整體感受的基礎上進行誦讀;抒情的句子——注意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要讀出這種情感來。

? 例如:下列句子誦讀時哪些地方需要延長?請同學找出來。

明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兩句話,是意境的基礎,與下文一致的語氣應該是平靜的。)“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誦讀,體會延長的作用,感受欣賞美景後的興奮。)“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誦讀時,應體會延長所表現出的壯闊激盪的情感。)

④從誦讀中導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可以邊誦讀,邊體會內容,邊醖釀感情。例如: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月亮從東山後面露出了臉,到鬥宿和牛宿之間就徘徊不前了,一“出”,一“徘徊”,寫得多麼生動形象!月亮就好像是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行動遲緩,常常在那裏駐足,俯瞰人間。

縱一葉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一個“縱”把一葉扁舟在長江上順流而下,自由自在地隨江勢漂流的情景描繪得生動、逼真,同時也寫出了作者在船上隨江而行的激動心情——小船呀,小船,你就像我那久被壓抑的心,在這大江裏終於得到了解放,你隨意前行,愛怎麼漂就怎麼漂吧!同樣,那個“凌”字用得也是非常巧妙的,它既是客觀的描述,寫出了小船在萬頃無邊的水面上騰越前進,也寫出了作者當時的主觀心情:現實生活中的苦惱和煩悶都讓它見鬼去吧,我的小舟凌空飛翔,我的心情是激越壯美的。

? 在導讀中,仔細理解作者此時的主觀感情-色彩,誦讀時可用重讀或延長讀音等方法加以突出。

(2)學習第2節

①重點字詞

Ⅰ詞類活用

(1)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使動)

Ⅱ特殊句式

(1)客有吹洞簫者 (定語後置)

②教師引導:如此幽美的自然環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請在此段找一個詞概括。 作者寫了飲酒放歌之樂後,接着寫誰?簫聲如何?請找四個詞概括,並分別組詞。明確:哀怨、思慕、啜泣、傾訴

歌是歡樂的,而簫聲卻如此悲愁。此處有一個問題,從行文看,“主樂客悲”是明顯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卻説作者“力求排遣苦悶”,這個矛盾應該怎樣解決?請大家認真思考之後討論,用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假如有難度,可結合提示中“作者運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手法”這一句話思考。最後,引導學生認識到客的苦悶就是蘇子的苦悶,問答的過程其實就是蘇軾自身思考、排遣的過程。 就在此處,作者的心情由樂轉悲了。

③誦讀提示

第2節,注意這個樂極生悲的轉折點。(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一位客人吹起洞簫,悲慼的簫聲使大家“樂甚”的心情陡轉,一下跌落到情緒的低谷,都隨着簫聲悲傷、痛苦。誦讀時,注意三個階段:第一,讀“樂甚”句,語速要快一些,這樣可以表達快樂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句,語速可以逐漸放慢,情緒由快樂轉為平靜。將這句話作為下文“生悲”的過渡。第三,讀吹簫客人倚歌和之,傳出悲涼曲調時,語速要放得更慢,並且要注重重讀的字。如“可讀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④其實,作者的心情變化不僅僅體現在本文中,而是貫穿在被貶到黃州後的所有作品中。我們來共同感受一下。投影兩詞:《卜算子》和《定風波》。

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②。時見幽人獨往來③,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④。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於元豐三年(1080)二月到達,初寓居定慧院,五月遷臨皋亭。本詞當作於這期間。定慧院:一作“定 惠院”,在黃岡東南。

②漏斷:指夜深。古代用壺滴漏計算時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與幽囚之人的意思。此當為蘇軾自指。

④省:覺察、理解。

⑤宋黃庭堅《跋東坡樂府》評本詞雲:“語意高妙, 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

詞中表現作者寂寞孤高的心情。或以為隱射刺時之作,如清張惠方言《詞遜載:“鮦陽居士雲:缺月, 刺微明也。 漏斷,暗時也。幽人,不得志也。獨往來,無助也。驚鴻,賢人不安也。回頭,愛君不忘也。無人省,君不察也,‘揀盡寒枝不肯棲’,不偷安於高位也。‘寂寞沙洲冷’,非所安也。”按這是清常州詞派所謂“作者未必然,讀者何必不然” (譚獻《復堂詞話》)讀詞方法的先導。其體會發揮,已超出原作本意了。

定風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③,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④,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瀟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⑤。

[注]①元豐五年(1082)在黃州作。②沙河:蘇軾《書清泉寺》:“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餘將買田其間。”③芒鞋:草鞋。④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⑤瀟灑:指風雨。近人鄭文焯《手批東坡樂府》:“此足微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直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

教師簡述如下:第一首詞作於公元1080年初貶黃州之時。寫出了蘇軾經歷人生重大打擊後孤苦淒涼而又驚魂未定的感覺,與本文表達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詞寫於公元1082年三月,此時的蘇軾已經能夠坦然面對甚至享受人生的風雨了,最後一句最能概括全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而這些情感變化合在一起恰好説明了蘇軾抒寫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蘇軾的人生是真實的人生。

(3)學習第3節

①重點字詞

Ⅰ一詞多義:固

A.固一世之雄也 (本來)

B.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險固)

C.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使動,使……穩固)

D.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頑固)

Ⅱ通假字:

(1)舉匏樽以相屬 (通“囑”,勸酒)

(2)山川相繆 (通“繚”)

Ⅲ詞類活用: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名作狀)

(2)順流而東也 (名作動)

(3)侶魚蝦而友麋鹿 (意動)

Ⅳ特殊句式:

(1)何為其然也 (賓語前置)

(2)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

②誦讀提示

第3節,客人説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暫,歷史無情。比起氣勢宏大、生命悠長的長江來,人類顯得多麼渺孝可悲!誦讀這一段時,第一,讀曹孟德橫槊賦詩,周瑜鏖兵赤壁時,要讀出英雄當時的氣勢,同時,也要把對英雄的仰慕之情讀出來。可以這樣讀:“月明星檄…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對這兩個反問句要誦出他們當年躊躇滿志、英姿勃發的情感。讀“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橫槊賦詩”句,讀出當年英雄的氣魄——“舳艫千里,旌旗蔽空”,語速放慢,字字千鈞。第二,讀出轉折。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半句肯定上文,後半句驟轉,讀成“而今/安——在——哉”,強調英雄不在了,突出心情的悵惘空虛。第三,讀“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羨長江之無窮”這句時,要突出悲哀感歎的心情。

(4)學習第4節

①重點字詞

Ⅰ一詞多義

(1)適

A.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享有)

B.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到)

C.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 (女子出嫁)

D.少無適俗韻,性本愛山丘 (適合)

E.適得君府書,明日來臨汝 (剛剛,才)

F.適大病,不能行 (適逢)

(2)逝

A.逝者如斯,而未嘗為也 (流逝)

B.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通“誓”,發誓)

C.淑爾遠逝,往來翕忽 (去,消失)

D.時不利兮騅不逝 (跑)

(3)曾

A.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副詞,用來加強語氣,常與“不”連用,譯為“連……都……”)

B.曾不知老之將近 (副詞,用來加強語氣,常與“不”連用,譯為“連……都……”)

(4)苟

A.苟非吾之所有 (假如)

B.欲苟順私情 (假如)

(5)雖

A.雖一毫而莫取 (即使)

B.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雖然)

②誦讀提示

第4節,蘇軾的一番話表現他力求排遣苦悶、聽任自然、樂觀曠達的情懷。誦讀時要注意感情的轉折,語速要平緩。

(5)學習第5節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不知東方之既白”,誦讀要點是經過蘇軾的勸導,大家轉悲為喜,要讀出轉折和歡快來。

7、鑑賞重點

(1)構思精湛、縝密、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合。

散文貴在以意貫穿全文,本文抒情脈絡清晰、明瞭,由月夜泛舟的舒暢,到懷古傷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歡快。整個情緒的轉換由喜轉悲為樂,線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瀾。作者由遊起興,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開始的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為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而哲理的簡述,則畫龍點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達了蘇軾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

(2)善用比喻,語言優美形象。

作者寫上以風物之美,給讀者以無盡的藝術享受,如開篇,作者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織組成了一個“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讀者陶醉其中,組者還藉助誇張,想象,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把洞簫那種悲咽低迴的哀音報表縣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聞其聲,幾乎也要悽然落淚。

(3)“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前赤壁賦》是散文和韻文的結合,既有傳統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筆法。句式有長有短,既整齊又參差,同時又以賦的形式出現,如通篇換了12 次韻,以主客問答的形式表達作者的思想,主張,也採用了不少對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韻文的聲韻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暢。可以説這是蘇軾對賦體的一個創新和突破。

  赤壁賦教案篇2

《赤壁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瞭解作者蘇軾,瞭解蘇軾的人生感悟,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

2、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藝術特色;

3、探討本文中的人生哲理,從中得到啟發。

教學重點:1、學習和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掌握本文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導學生體味其用詞的精練準確和生動形象,培養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鑑賞優美、形象的語言的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詩情、畫意、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學方法:串講+探究、鑑賞

課時:2課時

課前準備:

1、 學生準備(1)利用學習小組蒐集相關資料,瞭解作者蘇軾的生平,着重瞭解被貶赤壁這段經歷及與之有關的材料,瞭解赤壁的歷史,關於賦的簡單知識等。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籍解決字詞問題,並歸納文章的字詞。

2、教師準備(1)若用多媒體教學,收集資料,製作好多媒體教學課件。

(2)準備好相關的鞏固練習課前課中課後的資料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是由不連續的.幸與不幸組接而成的。當不幸降臨時,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是自怨自艾,消極的躲避還是樂觀豁達的積極面對呢?其實所謂幸與不幸,是與非,只是看問題角度不一樣而已。當我們學會珍惜不幸的價值時,它就是我們人生的財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赤壁賦》,是一篇面對人生不幸的文章,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處於人生底谷的蘇軾是如何去面對的。

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並稱“三蘇”。21歲中進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難造就了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學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創了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我們今天要學的《赤壁賦》,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寫作背景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台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後,被貶黃州團練副使。在這裏,為排遣內心鬱悶,他經常來赤壁磯遊覽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後寫下了前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些名篇。《赤壁賦》在我國文學藝術史上有着深遠的影響。

四、關於賦這種文體

?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賦”。賦體出現於戰國後期,到了漢代才形成確定的體制,這是賦的淵源。賦體的流變大致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各個階段。

? 關於賦的特點:賦在藝術表現上注重鋪陳、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內理。在語言上使用新奇美麗的辭藻。另外賦也講究聲韻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與詩歌的韻律、節奏結合在一起。藉助長短錯落的句子,靈活多變的韻腳以及排比、對偶的調式,形成一種自由而又謹嚴、流動而又凝滯的文體,既適合散文式的鋪陳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詩意

五、解讀課文

(一)聽錄音朗誦或齊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詞的讀音與朗讀的節奏。

(二)理清思路,學生討論回答

全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洞蕭吹奏的極其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間的問答,文章重點轉到關於人生態度的論辯上。全文有詩情、畫意,哲理,表達了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寫夜遊赤壁的情景,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清風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在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盪舟,把酒誦詩。置身於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遺世”“羽化”之樂,不禁飄飄欲仙。從而為全文定下了一個悠揚和諧的基調。

第二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簫聲起,悲意生。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新婦泣,六個比喻,渲染蕭聲的悲涼,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為悲涼,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第三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傑,不過是過眼煙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散盡。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第四段,寫作者丟開個人的愁懷,欣賞大自然美妙風光和豁達開朗的心情,(“蘇子”的回答,照應文章寫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説明世界的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不變的,用不着羨慕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着哀歎人生的短促,而應保持曠達樂觀的態度。)

第五段,寫客人轉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脱

感情的變化是;樂--悲--樂

1、 具體品讀課文

(1)、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根據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圖景。

①掃除這段文中的疑難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經,望,農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遊於赤壁之下:狀語後置句,應為:於赤壁之下游.於,介詞,在.下,方位名詞

興:起,同風雨興焉

屬:zhǔ,通囑,意思是勸,請

②師生討論

師:作者在這段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圖畫,現在我們要給這幅圖卷命名,應該叫什麼?

生討論;泛舟赤壁圖、月夜江水圖、秋江風月圖等

總結選用(秋江風月圖-板書),那這副圖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生:清風、水波、月 師板書

問: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為什麼寫得賽似仙境?

生討論,師總結:作者的這一段描寫藴涵着一種深沉雋永的詩意,一下子把人帶進了詩的國土,沉醉在山水風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領略那深藴的人生意義。這種境界和意藴是過去的賦從來沒有表現的。

(一寫夜遊之樂 。作者以傳神的筆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麗、靜謐以及與客人夜遊的逸興。本段寫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風”、“水波”和月出後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遊人自由愉悦的心緒,又為後文對“水”、“月 ”的變與不變的議論作了鋪墊。)

(2)全班齊讀第二段。

講解疑難字詞句,分析。

這段作者描寫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的簫聲。簫,素來是憂傷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悶的犧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變化是否太突兀?悲從何來?(師生討論)

師:我們先來理作者情感的變化線索。作者從樂字引出歌來,“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指《詩經?陳風?月出》詩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為什麼蘇軾在船中誦讀“明月之詩”裏的“窈窕之章”?

從扣舷而歌的歌詞看,顯然是從《月出》詩裏生髮出來。“流光”指江面上閃爍盪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麼?“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兒,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糾兮”麼?“渺渺兮予懷”表現臨風悵惘 ,思緒黯然,不就是“勞心悄兮”麼?但這歌詞與單純的民間情歌有所不同,這裏的“美人”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表現的是政治的感慨。悲從何處來,來自作者遭受貶謫後的苦悶,看到江水之闊,面對宇宙之大,難免產生知音何處,而發出天各一方之歎,在遊賞之“樂”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這“樂”本就屬於苦中作樂,借山水而暫時排遣其內心的鬱悶。所以從“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進一步引出憂患 整個人生的哀思來。這是由樂到悲的第一層心境。 由樂到悲的第二層心境是通過什麼來寫呢? 生:客人的洞簫聲。 師:如何寫簫聲?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連用了四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簫聲的幽怨悲涼。使人如聞其聲,幾乎 也要流淚。

師:經過吟詩與吹簫的描寫,使“泛舟”的快樂氣氛向悲哀轉化,完成了 兩段之間的過渡。這一過渡自然圓轉,不露一絲圭角,使讀者不知不覺地為這種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傾聽下面的對話。

六、課後作業佈置;

1、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

2、預習課文後三段,思考教師留下的思考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體會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點,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

一、複習第一課時所講內容,串起課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對美景,客卻借簫聲奏出了不和諧的音響,並使“蘇子愀然”。那麼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討論)

明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於觸景傷懷,有感與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麼個一世之雄隨着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生命短暫,有志無為者,惟有羨長江之無窮,哀人生短暫,表現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注意思想。

通過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諭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在由他們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週二人。更見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師總結過渡:作者因景而樂,因情傷悲,那麼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轉喜?

生討論,師點撥:作者從眼前的自然景物出發,得出了自己觀於天地人生的認識。説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和不變的一面。

水 月 人

變 逝者如斯 盈虛如彼 生老病死

不變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 代代相承

師總結:悲和喜其實只是一念之間的情感,關鍵在於對問題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個無窮寶藏,可以作為人們的精神寄託,所以蘇軾認為人對自然萬物,不該取的不取,該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須臾而羨其無窮,而要使無窮的自然萬物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這樣議論最後又回到樂上來了。

2、 延伸思考討論

(1)、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生討論: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歎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筆法百篇》中説:“篇中所言,不過隨時行樂,惟“美人”二字,則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學們的討論中,從現實出發來思考,對這一段還可還有許多問題: (蘇子聽任自然的觀點,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卻是應該爭取的;聲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聽、看而存在,此處是否反映了蘇軾唯心主義觀點?“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也是不對的。)

3、教學小結

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舒暢心情,然後通過客人的簫吹奏幽怨的聲調,引起主客之間一場問答,轉移到關於認識態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任務的興亡和現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後歸於豁達樂觀。表現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這也是課文的感情線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於景物描寫中,滿腔悲憤寄寓曠達的風貌之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