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生命的意義讀後感大綱

來源:文萃谷 2.8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追尋生命的意義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追尋生命的意義讀後感大綱

一:作者沒有用大量筆墨放在奧斯維辛的酷刑、苛責及死亡,而是通過幾個事例説明了獄中生活的殘酷與磨難。

獄中經常進行的“換營”,病弱及無力工作的俘虜被淘汰送往煤氣間或火葬場,淘汰的方法是全體俘虜羣毆或分隊格鬥,想想都覺得血腥;俘虜沒有名字,只有編號,這編號就刺在皮膚上,或繡在衣褲上,在換營隊伍即將離去時,如果有可能,每個人都會盡可能想辦法弄到另一個“號碼”來代替他加入換營行列。按照作者的描述,這些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之前基本都是社會精英,道德感很高的人。在這屠宰場一樣的集中營裏,人被剝奪了尊嚴,道德就成為最沒用的東西,每個人想的是自己或朋友儘可能活下去,為此不惜採取各種卑鄙的手段。

文明的行為只會發生在文明的社會,文明的社會會催生文明的行為,惟願世界越來越美好。

二.什麼樣的人能活着走出集中營呢?

作者説他們中的精英都沒能挺過奧斯維辛的磨難。活下來的是三類人:

第一類就是“酷覇”們。一般來説,這些人是俘虜中最殘暴的人,由納粹警衞挑選出來或者他們毛遂自薦,他們的個性恰恰適合擔當這酷虐的角色。如果工作不力,他們還會被刷下來,因此他們格外賣力,打起人來,比納粹警衞還狠。因效忠納粹,他們在獄中的待遇格外好,成為俘虜們羨慕的對象,只是不知道出獄後這些人境況如何。記得幾年前看過《朗讀者》,女主角因做過納粹看守而受審,估計“酷覇”們後來的日子並不好過。人真的不能為了一時一事的好處,做喪盡天良的事情。

第二類存活下來的人是那些為了生存毫無顧忌,或偷或搶,甚至不惜出賣朋友以自保的俘虜,因為唯如此才能活下來。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那些劫後餘生的人都不願意談論獄中的經歷,因為不堪回首,因為再也不能接受過去的自己,沒有那段經歷的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就連這本書的作者最初也想匿名出版的,但考慮到真實性才是其最大的價值,作者才鼓起勇氣,公開陳述他的信念。

第三類人是像作者一樣,儘快認清現實,適應環境而僥倖生存下來的人,如作者所言,帶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為了讓納粹和酷覇相信自己能做苦工而不會被送往煤氣間,他每天用玻璃刮臉,腰桿挺直,以使自己看起來氣色良好,完全能勝任工作;作者還利用自己心理醫生的特長幫助酷覇,分析他在愛情和婚姻上的難題,提出治療建議,以此博得酷覇的關照,躲過了幾次被送往煤氣間的厄運;就餐時還能得到豌豆湯,得以度過了黑暗無光、忍飢挨餓的日子。

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即使在夾縫中,仍能攻破縫隙,露頭喘息,找到自己的天空。

三.人的適應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

被投入奧斯維辛的猶太人,入獄前大多生活水平較高,從他們入獄後被收繳的飾物就可以看出來。入獄後,最初的反應是震驚,等他們一步步被剝奪了人的所有權利,才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活着走出集中營成為他們的唯一的目標。為此他們忍受各種各樣的身心折磨:無法刷牙、一件襯衫穿半年,直到毫無襯衫的樣子、一連幾天不能洗澡、用臭鞋當枕頭。而就是這樣惡劣的生活條件竟然治癒了作者的淺睡易醒症。等俘虜們適應了這樣的生活之後,他們就進入了獄中生活的第二階段:冷漠,就是情緒死亡的狀態。因為冷漠是自衞的`妙招。每當有人死去,眾俘虜一哄而上,挨着那餘温未散的屍體,有的搶到一盤吃剩的馬鈴薯、有的搶了死者的外衣,有的換下死者的木鞋,還有一個因抓到一根繩子高興萬分的,全然忘記了身邊的死者。

人一旦冷漠,現實就變得模糊起來;俘虜們一切的心力和情感都關注在一件事上:活命。每天傍晚,當俘虜們由工地返回營區時,常常會鬆一口氣地歎道:“又活了一天”。

此時有些俘虜們開始在飢餓中畫餅充飢,談論自己喜歡的美食以消解自己的飢餓感,但這種方法事與願違,被想象中的美食挑動起來的味蕾絕不滿足於每天只發一次的麪包,這些人往往是最先掛掉的。反倒作者的做法比較英明:即使一片面包也分次吃完,在遇到任何難處的時候,他都會拿出一點麪包來,放到嘴裏大聲咀嚼,靠食物所給的安慰支撐下去。

慢慢地俘虜們將獄中生活常態化了,他們開始了苦中作樂,以在絕望、孤獨的集中營生活中,遁入過往的生活,找到一個避難的港口。於是獄中出現了“宗教熱”、“招魂術”,大家聚在一起看夕陽,甚至還有藝術節,節目有歌曲、詩朗誦、講笑話。

第一次聽説奧斯維辛還有藝術節,真的印證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話:人無論任何境遇,都適應得了。

四.意義療法的由來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作者通過自己在集中營的親身經歷和自己的觀察,發明了意義療法。他發現,即使在奧斯維辛這樣極端的環境中,人仍然有選擇的自由:儘管有人選擇做“酷覇“;有人選擇苟且,但仍然有人選擇將自己僅餘的麪包讓給別人,並行走在各房舍間安慰別人。這些閃耀着人性光輝的行為讓作者明白: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最後的自由——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而恰恰是一個人的選擇決定了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事實上,每個日子,每個時刻都在為人提供選擇的機會。寫到這裏,我明白了吳伯凡每年讀這本書的理由,所有的生活內容都是有意義的:忙碌而積極的生活,其目的在於使人有機會了解創造性工作的價值;悠閒的生活,使人有機會體驗美;而既缺乏創意、又忙碌的生活,則使人有機會提升人格情操。人生的痛苦也有其意義,就像集中營的生活,使人體會生命的脆弱與堅強、人性的殘暴與悲憫。作者則將獄中所受的一切苦難看作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平靜地迎接每一場苦難。

意義療法在現實生活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其中一個例子,我印象深刻。一位夫妻恩愛的老先生因妻子去世鬱鬱寡歡,作者寥寥數語讓老先生從痛苦中解脱出來。他説:“你和妻子感情深厚,如果你先她而去的話,她會怎麼辦”?老先生説:“她會很痛苦。”作者説:“對啊,現在你妻子不用遭罪了,由你代替她了。”老先生頓時覺得他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追尋生命的意義》告訴我們一個事實:我們不該追問人生有何意義,而該認清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問:我們要為自己的人生賦予什麼意義?

我們終將發現生命的終極意義,就在於探索人生問題的正確答案,完成生命不斷安排給每個人的不同使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