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範文

來源:文萃谷 2.45W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待決囚徒維克多·弗蘭克爾先生。他通過那段非人的經歷,找出生命絕處逢生的意義,把煉獄般的痛苦譜寫成愛與希望的樂章。不過200餘頁的小開本,是弗蘭克爾生命的奉獻,字字閃爍着人類大師的智慧,句句能夠觸動人類的靈魂。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範文

一口氣讀完此書後便開始摘抄,抄寫了近40頁讀書筆記仍不捨得擱筆,恨不得抄完整本書。真心覺得每個人都值得讀讀此書,可能你我的收穫並不相同,但是,相信看完此書你一定會有收穫,收穫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力量。

閲讀此書前已經多次聽説過弗蘭克爾,我一直很想知道,作者如何能夠在集中營裏得以僥倖生存?

在集中營裏生存下來的人是二十八分之一,不足4%!而存活下來的人中,很多是那些掌握一定權力和資源的囚頭,就是同為囚徒卻被挑選負責看管囚徒的人,這些人的生活甚至比入獄前更好,而這些人的殘忍甚至超過了看守。作為一般囚徒,很多人被焚燒爐吞噬,很多人身染惡疾喪命,但也有很多人是因為失去了生命的意義,無力支撐自己活下去,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能夠生存下來,確實有太多僥倖。作者在回顧集中營生活時,也細數了哪些命懸一線的事情,讀來印象特別深的有四次僥倖。

僥倖之一:挺直腰板救了他的命。在到達集中營後從火車上下來,囚犯們便被分成左右兩路,在囚犯並不知情的情況下,黨衞軍憑感覺挑選相對年輕力壯的人,右側一路去勞動,而左側一路直接去了焚燒爐。因為怕黨衞軍查出自己身上藏匿的揹包,作者使勁挺直了腰板,恰恰是這個動作救了他一命,之前正在猶豫的黨衞軍軍官最終確定讓他進入了右側的.隊伍。

僥倖之二:傾聽博得了囚頭的好感。在去往工地幹活的路途中,作者認真地傾聽了大囚頭的愛情故事和婚姻煩惱。作者以專業的視角對他的性格進行了診斷,並給與他基於精神療法的建議,以此給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甚至博得了他的感激。在生活中得到了大囚頭的不少關照,比如可以睡在前五排,可以逃過恐怖任務,甚至能夠得到一碗有豌豆的湯,這都有助於作者保全自己的生命。可見有一技之長關鍵的時候能救命。

僥倖之三:順其自然讓其逃脱了死神。運送病號去休息營往往是去了焚屍爐,當作者被安排執行這樣的任務後,擔任主任醫生的獄友要幫他換下來,這樣做意味着有人替他送命。作者不希望這樣做,希望一切都順其自然,哪怕是赴死。他跟朋友們認真做了告別,給家人留下了遺言。但幸運的是,這次運送真的是去了休息營,而留在原集中營的獄友們卻因為饑荒幾乎全部喪生。

僥倖之四:解放的前一晚被死神遺忘。被解放的前一天,國際紅十字會趕到集中營,囚犯們終於盼到了解放。黨衞軍一下子變得那麼友好,還安排卡車要把他們送往瑞士交換戰俘,犯人們開心地坐上了卡車,奔向自由。而作者和其他幾個人卻被遺忘,沒能擠上離開的卡車,絕望的幾個人在集中營度過了最後一夜。過後才知道,命運跟犯人們又開了個玩笑,坐上卡車的獄友全部被納粹焚燒,作者再次僥倖與死神擦肩而過。

作者遭遇的僥倖是能夠生存的必要和前提條件,但要想活下來,最重要的自身有愛、保持幽默和生命的意義。

對妻子的愛是生命最重要的支撐。不管經受身體的疼痛還是看守的折磨,不管是在清晨的霞光中,還是在漆黑的冬夜,作者始終在思念着自己的妻子,思想停留在妻子的身影上,想象中妻子會迴應他的話,讓他真切感悟到:愛是人類終身追求的最高目標。

藝術和幽默給生命注入了活力。在作者妻子24歲生日那天深夜,一曲小提琴奏出的舞曲,將昏睡中的作者喚醒,喚醒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他的靈魂。除此之外,幽默是靈魂保存自我的另一件武器。幽默能夠減輕了磨難帶來的傷害,使人漠視困苦,超脱於悲慘境遇。可能有人覺得在集中營還能有幽默?作者通過他的經歷和視角,給我們呈現了有價值的幽默。作者與獄友約定,每天都要給對方編至少一個好笑的故事。比如,預測人們離開集中營後的一次聚餐中,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在女主人分湯的時候央求女主人能否“從鍋底給舀一勺”。作者通過這些自編的幽默故事讓自己保持了快樂起來的能力。

感恩沖淡了痛苦的濃度。在充滿磨難的集中營有何恩可感?正因為生活中充滿痛苦,所以一件很瑣屑的小事也會給囚犯們帶來快樂,甚至是人生極大的快樂。作者記錄了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轉往另一個集中營的經歷:在轉往其它集中營的火車上,有人發現火車正在去往毛特豪斯集中營的橋上,這是個死亡集中營,但是火車並未停靠而是直奔達豪集中營,一個沒有“爐子”的集中營,囚犯們因此在車廂裏跳起歡樂的舞蹈。還有一個場面是人們在掛着冰柱的棚屋裏捉蝨子,因為燈還亮着,人們就感激不盡。

生命的意義給了他挑戰的力量。作者在被關押期間,一直在思考如何從磨難中獲得的意義,經常想象給學生們介紹囚犯心理學,也利用自己的所思所想救助過獄友。當他的《醫生與靈魂:意義療法導論》手稿被沒收後,重寫這本書的渴望幫其戰勝了各種極限磨難。作者確信,在巴伐利亞集中營那漆黑的獄中重寫那部被沒收的書,幫他避免了傷寒熱可能帶來的心血管衰竭的危險。

作者並未過多着墨於磨難,但我們透過作者的片段回憶,依然能感受到磨難的觸目驚心,而作者居然能夠在這樣的磨難中保留自己選擇的權力,這是多麼強大的生命力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