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大綱

來源:文萃谷 2.73W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1

這本書是著名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的一本著作,它是從心理學角度,對人在極端環境下的心理髮展做出的觀察。弗蘭克把自己和同事被關機集中營的獄友當成樣本進行一個心理學視角的觀察。作者在這種極端的生命體驗中,開創了意義療法,對心理學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幫助人們找到了絕處逢生的意義,戰勝極端痛苦。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大綱

進入集中營的人,先後會經歷個階段的心理髮展過程。第一階段,恐懼和震驚,他們還抱有一絲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出去,至少相信結果不會這麼糟糕。第二階段:冷漠、無動於衷的階段,即情緒死亡的境界。這個階段的犯人目睹慘狀已無動於衷,絲毫激不起噁心、恐怖或憐憫的情緒,他們冷漠寡情,感覺鈍化、自覺什麼都不在乎。這個階段的冷漠,其實是因為自我防衞所必需。第三階段:恢復。他們從極度緊張的狀態中鬆弛下,已經相信自己已經自由。這種感覺在心理學上叫"人格解體"

作者通過分析集中營的犯人,發現一種在心理學上非常偉大意義的"意義療法",即幫助精神崩潰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適度的緊張感對於人的精神健康是必要的,因為當下狀態跟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能夠喚起人們潛在的鬥志,召喚着人們去完成還沒有完成的任務。人對意義的這種追求,就會讓人產生一股精神動力,即便是在集中營這種極端環境下,犯人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仍然主要取決於他自己的內心。想要恢復犯人內在的力量,就必須讓他們看到未的某個目標,這一點對於任何遭遇厄運的人都適用。

在書中,作者提出找到生命意義的三個方式。

第一:從事某項事業取得成功。直接追求成功並不會給你帶幸福,因為追求成功的觀念容易引發一個後果,就是人們會以自己的不成功或者不幸感到羞恥,反而會加重人們本身的不幸福。

第二: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不是要我們控制生命中發生的事,而是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的情緒和行動。在面對人生必經的苦難時,它提醒我們,人性只有藉此機會才能得到考驗和昇華。

第三:去愛某個人,幫助愛人實現他的潛能。愛是人類終身追求的最高目標,所以它自然也是人們找到生命意義的一個方式,只有在深愛着一個人的時候,你才能完全瞭解這個人,瞭解他的本質,瞭解他的潛能。可以説,愛是直達另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唯一途徑。所以,通過愛,你能夠幫助對方認識到他的潛質,從而實現他的全部潛能。

不得不説,人們一直擁有自我選擇的自由,是選擇拋棄生命還是把苦難當你磨刀石,把忍受痛苦轉化成對內在力量的考驗。不同的選擇使人生具有了不同的意義。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將困苦的環境看成自己道德完善的機會並進行自我超越,達到人生意義的新高度。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2

《活出生命的意義》是王姊妹送給我們的一本書,它的作者是從死亡集中營中倖存的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看了這本書,不由得激起我關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什麼是存在?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意義?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讓哲學家、心理學家們長篇大論來談論的問題;然而,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回答的問題。只要我們活着,我們就在以各種方式回答這些問題,否則我們便枉稱為“人”。

世間萬物,不外乎三種。

一種不在意自己的存在,那是無生命之物。當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直衝向木星之時,它不會作出任何避免毀滅的動作。

第二種,為自己的生存而奮鬥,那是有生命之物。任何生命體都會做出趨利避害的行為,包括植物。樹木雖然不會走路,但它們的根系會選擇朝水、肥充足的方向生長。雖然有些物種似乎有“自殺”的行為,比如鯨會集體在岸邊擱淺,但都是事出有因,並非真的不想活了。史鐵生曾説,若鯨真會自殺,人類就應該去買鯨的作品來讀,因為會自殺的物種一定是有思想的(大意如此)。

第三種,就是我們人類了,我們是為存在的意義而活着的。所以,雖然我們與動植物同屬有生命之物,但並不是時刻都為存在而奮鬥。有時,有人會因為覺得人生沒有意義而自殺;有時,有人會為了比自己生命更有意義的事去主動赴死;也有人,可以在最艱難困苦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只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生命有意義。

有人會説:人生其實沒有意義,但為了活下去,我們得為我們的人生找出些意義。的確,當我們處於後現代社會的時候,“意義感”的缺乏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為什麼當人類能夠成功應對各種疾病的今天,自殺卻成為越來越突出的問題?

笛卡兒説:“我思故我在”,存在反而成為結果,先有思後有在,存在就變為依靠“思”而不能獨立的依附者。所以,這句名言可以有好多變體:“我賺錢故我在”、“我行善故我在”、“我有老婆(老公)故我在”、“我有子女故我在”、“我愛故我在”等等,總之就是對自己是否存在沒有了信心,只能依靠外在之物來證明內在之存。

究其根源,實在是人類遠離信仰而致。當人不再相信人是上帝所造之後,人就只是無目的、無意義的隨機過程的產物,因此人的存在就失去了根本的意義!試想,一隻猴子抓起一把沙子隨意撒出去,無論沙子組成什麼圖案,那堆沙子都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因為其存在毫無目標。若是沙畫藝術家,用一把沙子精心做出精美的圖案,那這堆沙子也就有了意義和價值,因為是藝術家帶着某個目標而做成的。當然,藝術家可能會因為不滿意或是各種理由,把他們所做的畫抹去,但就在沙子逐漸形成圖案的過程之中,沙子就已經實現它們的價值和意義了啊。所以,大衞在《詩篇》139篇感言:“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雖然,從自然過程看,似乎只是無數個精子中的一個與卵細胞形成受精卵進而在母腹內生長髮育的結果,但這一過程其實都掌握在造物主的手中,每一個胎兒都是奇妙可畏的創造物,這就已經決定了胎兒的意義與價值,何需再從外部尋找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呢?

有一首歌常被一些人誤當成讚美詩,就是《感恩的心》。然而,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就證明了它並非基於基督教世界觀,就是“我來自偶然”,而基督徒的信心則會説“我受造奇妙可畏”,我是來自必然的。而更奇妙可畏的,是我們蒙神的'救贖,竟是在萬古之先就決定了的:“神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

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裏賜給我們的。——提後1:9”當我們確認我們的生命因此而充滿了貴重的價值與奇妙的意義之時,我們就再也不被世上各種患難和勞苦愁煩所困住,也不會再為各樣的誘惑所搖動,我們的心靈可以歸回安息,不再以外在之物證己之存,而我們所作一切,只為榮耀真理,而不必為自己證明什麼,不必為自己實現什麼價值。

讀完《活出生命的意義》,掩卷長思,我似已明白,卻又似仍有許多不明白。然我已知我意義與價值之所在,不在於我做出什麼事,而在於生命放在我身上的計劃與目標。當我從前想做點什麼的時候,是為了證明自己還有價值;但我現在想作點什麼的時候,為的就不再是自己的價值,而是真理的榮耀。當我在牀頭有所思想,思想有所得的時候,那就是真理的榮耀!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3

在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曾覺得它十分“雞湯”,一度想放棄不看。但又想我與它的相遇也算得上是緣分吧,於是便將其看完。幸好,它也沒有讓我失望。

作者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也是個心理醫生。書的前半部分提及他在集中營的經歷,後半部分則介紹他的意義療法。也正因他前半生的經歷,才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書中每一個字所包含的分量。正如書名所言,意義療法的目的在於幫助人們找到生命的意義。它突出的是人作為主體所應具有的價值和尊嚴。在弗蘭克爾看來,人是要主動地去尋找和追求其生命的意義的,而不僅僅是滿足本能和慾望的需求,或者是去適應社會和環境。

一、擁抱生命

在弗蘭克爾看來,人主要關注的是其生命的意義,這是人的本質。而在對意義的追求遭受挫折時,人往往就會通過追求權財、追求享樂來得到替代性補償。或者乾脆誤以為他們所追求的就是那些具體而實質的東西。因為錯把非目的作為目的,甚至飲鴆止渴,故最終造成的恰是他們生命的墮落與流失。

而在集中營的環境下,只有看到生命的意義,人才有機會生存下去。而人在遭受痛苦時,也是能看到其意義的;正因為看到痛苦背後的意義,所以才有了承受痛苦的勇氣。陀思妥耶夫斯基説,“我只害怕一樣——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在弗蘭克爾看來,這些痛苦其實都是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的契機。這看起來很“雞湯”,其實不然。作者的意思是,“即使在遭受痛苦時,人們也有可能找到意義——假如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話。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麼有意義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無論這種原因是心理的、生理的或政治的。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與其説是英雄行為,不如説是自虐。”

意義療法也能讓人正視死亡。人的生存值得與否,這其實是一切問題中的根本問題。這是個人心中生命與死亡之間的較量,正如《人都是要死的》這部小説的主角福斯卡所説,“這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氣,或很多愛,才能相信人的行動是有價值的,相信生命勝過死亡。”而在弗蘭克爾看來,生命是要勝過死亡的。生命是短暫的,是必然要消逝的,但也是可以被儘量開發的。人們曾經經歷過的、曾經做過的一切事情,這些永遠都不會被否定,也永遠不會被忘記。從這個層面上説,他是永恆的。作者指出,“曾經存在”是最為確定的一種存在。“人們一般只看到生命的短暫,而忽視和忘記了它過去的輝煌,在那裏他們收穫過自己的生命:信守的諾言、付出的愛及勇敢而有尊嚴地忍受過苦難。”

在生命與死亡之間,弗蘭克爾選擇了擁抱生命。

二、承負自由

意義療法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心理分析,但弗蘭克爾着眼的是生命的意義。用他自己的話説,“雖然意義療法試圖喚醒患者潛意識中的某種東西,但其方法不僅僅限於講患者的活動限制在個人潛意識中的本能事實,而且還關注諸如存在的潛在意義以及對意義的追求。”在這方面,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可謂是分道揚鑣。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是無意識的,而這往往指的是人的本能和慾望。因為這些本能和慾望受到外界的壓抑,所以才會產生各種症狀。這無疑是在暗示壓抑慾望是惡的。這套理論的潛在觀點其實就是説人是受制於本能和慾望的,它只承認人的動物性,而否認人作為人所應具有的主體性。而弗蘭克爾則提出人應當是有更高追求的,在內不能受制於本能,在外不能受制於環境。

書中説到,就算經歷了集中營那樣的環境,人仍然可以葆有其人性的光輝。這是作為人所不能抹滅的尊嚴。客觀環境是外在加與的,但在如何去面對環境方面,人應當是自由的。他在不能選擇自己所處的環境時,其實可以選擇自己面對環境的態度。

作者舉到罪犯的例子。他説,“完全解釋一個人的犯罪相當於開脱他的所有罪過,不是把他看成是一個自由而負責的人,而是有待修復的機器。即使是罪犯自己也厭惡這種解釋,反而更願意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無論他們當時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環境,在是否選擇犯罪這一點上,他們是自由的。

這些話真是給今天那些心理分析家、公知和民主控們狠狠地抽了一巴掌。他們總會為罪犯的行為尋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從而替他們擺脱責任。而他們最喜歡的方式就是把一切都歸咎到政府與體制身上,而罪犯往往是無奈的、被逼的。公知們通過追溯犯罪原因的方式,從而消解掉了罪犯的責任,把它嫁接到外界上去。而罪犯其實只不過是那些公知們進行反體制的工具罷了。在這裏,受害人往往也就成為了真正的無辜者。反對體制,無非是因為體制違反了人性、抹滅了個體。反體制其實只是關懷生命個體的途徑或工具罷了。而那些公知的行為無疑是把工具和目的弄反了,為反體制而反體制,個人反成了犧牲品。在這其中,他們並不把罪犯當人看,抹滅了他們作為人的主體性。

三、儘性俟命

其實,就算面對再惡劣的環境,遭遇再殘酷的命運,人也是可以選擇去捍衞其作為人的生命尊嚴的。當然,人並非十全十美,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畢竟只是少數。但也因為有這少數,我們就不能否認的確有這樣的人存在。因為這樣的人只要有一個,就足以能夠讓我們相信,無論這世間多麼險惡和醜陋,也還有一些如金子般赤城高貴的心靈。對此,弗蘭克爾更是喊出,“成為這樣的少數人!”我們不能去要求其他人,但至少可以對自己提出這樣的要求。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是能夠超越XX的,他們在本能與環境之間,能夠有“我”存在。這是人作為人所應具有的價值與尊嚴。而無論最終的命運如何,人皆可傲然挺立於天地之間,上不愧天,下不尤人。

這也讓我想起了幾千年前古人那些鏗鏘有力的話: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讀懂了這些話,才算是真正讀懂了儒家,才算是讀懂了中國的士。其實對於行道,他們早已絕望。然而對他們來説,仁就是其生命的意義。也正因如此,才有捨生取義之説。生命本來就是為了去實現其意義,去實現它的莊嚴與崇高。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已經有無數的先人走在了我們的前面,他們是光一般的存在。儘管弱小、儘管微茫,但只要有,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就永遠是前仆後繼。正如張雨生所唱,“即使再寒再冷的雨夜裏也有一盞小燈火,別放棄希望。”

最後,我想以錢穆先生的一句話作為此文的結尾:

“不要以為這個社會是黑暗的,須知光明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眼中,我們當用眼中的光明照亮這個社會。”

《活出生命的意義》讀後感4

最近讀了弗蘭克爾著作的《活出生命的意義》,書中描述的二戰期間集中營內黑暗恐怖的生活和作者對於生命的態度強烈震撼了我的內心。弗蘭克爾是猶太人,是著名的心理學家,1942年,他被納粹關押到曾被稱作“死亡工廠”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哥哥、妻子,不是死於牢獄,就是被送進了毒氣室,而他自己也在漫長的囚獄生涯中,遭受了我們難以想象的身心折磨。重獲自由後,僅用了9天就完成了這本書。

集中營內的非人生活將囚犯從活生生的人變為一個個號碼,除了自身赤裸的軀殼以外,喪失了所有一切。在這種極端扭曲的現實中,集中營內有退行到禽獸一樣的行為,但依舊有人走過一個個屋子安慰別人、把自己最後一塊麪包給別人,閃耀人性的光輝。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有一樣東西你是不能從人的手中奪去的,那就是最寶貴的自由,人們一直擁有在任何環境中選擇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自由”。作者在一無所有的狀況下,發現人擁有選擇人生態度的自由,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他自己本來可以安全地逃亡美國,但為了照顧父母他選擇留了下來。在集中營裏,他懷着強烈的求生慾望期盼有朝一日能夠活着與妻子重逢,並完成自己的心理學著作,他從這強烈願望中汲取力量,支撐他活了下來。當一個人領悟到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就有意想不到的無窮無盡力量,能夠毫不畏懼地經受任何艱辛困苦。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弗蘭克爾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取得了飛行員駕駛執照,一直到80歲還攀登了阿爾卑斯山。

弗蘭克爾以其切身經歷告訴我們:生命在任何條件下都有意義,即便是在最為惡劣的情形下。如果磨難不可避免,那就把磨難作為自己獨特的任務,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認識到自己對所愛的人或者未竟事業的責任,就永遠不會拋棄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充實和豐滿,需要我們為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而快樂地努力與奮鬥。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努力找尋和體驗生命的意義,過有意義的人生。作為國家電網的一名員工,我們應在這個平台上充分發揮自身的才能,在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就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許在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困難和失敗,我們並不是一定要避開它,要相信,我們一樣可以從中找到它的意義,而那時候,也一定會有個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強大的自己,來面對和克服那些使我們焦慮和恐懼的事情。而經過這樣的選擇和努力,我們,會收穫更大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