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牀,星漢西流夜未央。”註釋翻譯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1.83W

《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這個曲調以前沒有過記載,因此據説就是曹丕開創的。曹丕的《燕歌行》有兩首,是寫婦女秋思,由他首創,所以後人多學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調做閨怨詩。

曹丕《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牀,星漢西流夜未央。”註釋翻譯及賞析

  原文: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羣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何為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牀,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註釋:

①本篇屬《相和歌辭·平調曲》。燕是北方邊地,征戍不絕,所以《燕歌行》多半寫離別。 ②搖落:凋殘。 ③鵠:天鵝。 ④慊慊(qièqiè):空虛之感。淹留:久留。上句是設想對方必然思歸,本句是因其不歸而生疑問。 ⑤煢煢(qióngqióng):孤獨無依的樣子。出自《楚辭.九章.思美人》:“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⑥援:執,持。清商:樂名。清商音節短促,所以下句説“短歌微吟不能長”。 ⑦夜未央:夜已深而未盡的時候。古人用觀察星象的方法測定時間,這詩所描寫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間,牛郎星、織女星在銀河兩旁,初秋傍晚時正見於天頂,這時銀河應該西南指,現在説“星漢西流”,就是銀河轉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⑧爾:指牽牛、織女。河梁:河上的橋。傳説牽牛和織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見,烏鵲為他們搭橋。作品譯文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羣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遊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濕了我的衣裳。拿過古琴,撥弄琴絃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那皎潔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牀,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牽牛織女啊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麼罪過,被天河阻擋。

  賞析:

這是曹丕《燕歌行》二首中的第一首。《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於《相和歌》中的《平調曲》,它和《齊謳行》、《吳趨行》相類,都是反映各自地區的生活,具有各自地區音樂特點的曲調。燕(Yān)是西周以至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名,轄地約當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遼寧西南部等一帶地區。這裏是漢族和北部少數民族接界的地帶,秦漢以來經常發生戰爭,因此歷年統治者都要派重兵到這裏戍守,當然那些與此相應的築城、轉輸等各種搖役也就特別多了。拿最近的事實説,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伐烏桓的戰爭,就發生在這古燕國的北部今遼寧省興城一帶。反映這個地區戰爭徭役之苦的作品,早在秦朝就有“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骨相撐拄”的民歌,到漢代更有了著名的《飲馬長城窟》。曹丕的《燕歌行》從思想內容上説就是對這種文學作品的繼承與發展。郭茂倩《樂府詩集》引《樂府解題》説:“魏文帝‘秋風’‘別日’二曲言時序遷換,行役不歸,婦人怨曠無所訴也。”又引《樂府廣題》説:“燕,地名也。言良人從役於燕,而為此曲。”這樣來理解作品的內容是正確的。《燕歌行》不見古辭,這個曲調可能就創始於曹丕。這篇作品反映的是秦漢以來四百年間的歷史現象,同時也是他所親處的建安時期的社會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下層人民疾苦的關心與同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