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土地的誓言》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82W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戰爭正處於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內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作者懷着難以抑制的思鄉之情寫下了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即使犧牲也要保衞祖國,使祖國得到解放,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衞祖國的感情。今天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編輯整理的七年級《土地的誓言》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土地的誓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本文出現的生字和關鍵詞語;理清文章結構;反覆朗讀,領會作者的情感。

2.能力目標:分析本文出現的關鍵的意象;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

3.價值觀目標:激發自己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增強對日本帝國主義無比憎恨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充分發揮聯想和想像。

2.多讀、多體會。

3.在腦海裏形成畫面。

教學難點:

努力引起學生的心靈共鳴。

 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手段與教具:

多媒體影視系統演示。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

1.課前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找出生字生詞,掃清閲讀障礙,增加詞彙積累。

2.藉助有關資料瞭解作者及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東北作家羣。

3.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有關“九·一八”的歷史知識,以開闊視野,激發學生了解歷史的熱情和愛國主義感情。

 課堂設計:

 一、整體感知:

㈠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由台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一詩導入。

㈡介紹作者及背景

(學生介紹,老師補充,展示有關文字。)

㈢朗讀練習,整體感知

1、認知性聽讀

(要求:學生合上書,帶上耳機,用心去聽,去感受作者那難以遏制的思鄉之情,在腦海裏形成畫面。)

2、打開課本,速讀課文,結合課前的'預習,掃除文字障礙。如有疑難,小組內解決或請老師幫忙。

3、感知性朗讀

讓學生反覆誦讀課文,以便學生充分領會本文的詩意和情感。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品味精華)

㈠品析文中關鍵意象。

本文眾多的意象如列錦般排列在一起,密集的意象紛至沓來,不斷衝擊着讀者,從而在文章中形成一種氣勢和力度。這便是作者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思念故鄉時,故鄉的一切——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事一物,無一不奔湧而出,這些意象就構成了一個立體的充滿了細節的活生生的“關東原野”。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想像體味這些意象,力求將它們還原為真切的感受和活生生的形象,從而在學生的頭腦中再造出一個美麗富饒的“東北大地”!

(展示一些有關東北特有的景色、物產的資料。)

㈡品析精彩語段,通過揣摩語言感知文章寫作特色。

認真閲讀“當我躺在地上的時候……原野上怪誕的狂風”一段,分組合作探究下列問題:

1.作者在這段話中列舉出哪些東北特有的景色、特產?

2.作者用了大量的詞形容東北地區的種種事物,你覺得哪些詞語用的好,能夠引起你豐富的聯想?

3.有人説這段話排列的詞語過多,不夠簡潔,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刪掉,比如“紅玉的臉朧,黑玉的眼睛”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為什麼?

㈢積累、記憶、體會課文濃郁的抒情性。

你覺得這篇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動你?找出來,讀一讀,背一背。

 三、引發聯想拓展延伸。

學生再次聲情並茂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土地的眷念之情,體現作者濃郁的抒情風格與獨特的抒情方式,以富有力度與濃度的情感打動人心。

同時配樂《在松花江上》

  [課後反思]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紀40年代寫於九·一八事變十週年的一篇散文,抒發了作者對淪亡國土強烈的思念之情。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滿着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影視手段展示了“九·一八”之後,東北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慘狀和悲痛,讓這些畫面直接感染學生。從他們的眼神可以看出,這些畫面已經撞擊到學生的心靈,心中便產生了強烈的震撼。我覺得這種方法很直觀,能直接地讓學生進入情境之中,這就更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作者那種眷念鄉土的深情。另外,這篇課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讀文章,在教學中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也便於學生充分領會本文的詩意和情感。

尤其是最後一次的配音朗讀,更是達到了較好的效果,作者那傾訴式的語言表達激情,以富有力度和濃度的情感打動了每一位學生,同時也從內心激發出了熱愛故鄉故土的深情。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表現和自我完善。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意味着正視學生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我們應尊重人的情感,理解人的情感,從人的情感出發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思想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學生的自身情感,一切從教育者的主觀願望出發,學生不被當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來對待,沒有自我,沒有主體意識,沒有完善的精神和情感。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呼喚的只有健康情感、主體精神和創新精神的人。因此,以情感為紐帶,讓學生在情感的驅動下主動積極地接受思想教育,比冰冷的道德説教更具實效性。教育必須從“動情”到“曉理”過渡,而不是相反。

  [教材分析及有關設計説明]

本文幾近於一首散文詩,其間充溢的是眾多鮮明的意象和豐沛激越的情感。而學生由於年齡所限,根本沒有家園之痛,民族之恨這些經歷和體驗,但他們有着樸素的感情,也有豐富敏感的心靈。因而在教學之前,通過影視手段展示“九·一九”之後東北人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慘狀和悲痛,讓最形象的畫面最直接最強烈地撞擊學生的心靈,使之產生強烈的震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