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原文、註釋、賞析

來源:文萃谷 8.01K

[晉]陶淵明

[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原文、註釋、賞析

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2。正夏3長風急,林室頓燒燔。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4。迢迢5新秋夕,亭亭6月將圓。果菜始復生,驚鳥尚未還。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7。總髮抱孤念,奄出四十年8。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9。貞剛自有質,玉石乃非堅10。仰想東户時,餘糧宿中田11。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12。既已不遇茲,且遂灌我園13。

註釋

1、“戊申”,晉安帝義熙四年(408)。李公煥注:“靖節舊宅居於柴桑縣之柴桑裏,至是屬回祿之變,越後年徙居於南里之南村。”丁《譜》曰:“柴桑舊宅既毀,移居南村,有《移居》詩。”霈案:此詩未言“舊居”、“舊宅”,所言為“草廬”,即“草屋八九間”之“園田居”也。然是否在上京難以考定。淵明辭彭澤令歸隱“園田居”之大後年即遇火,故首二句曰:“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指辭官歸田事也。

2、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意謂草廬寄於僻巷之中,甘心隔絕貴人之華軒,不與之往來也。華軒:華美之車。古《箋》:“阮嗣宗《詠懷詩》(其六十):‘緼袍笑華軒。’”

3、正夏:當夏。《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4、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丁《箋註》引程傳:“‘一宅無遺宇’者,對‘草屋八九間’而言也。‘舫舟蔭門前’者,謂如張融權牽小舟為住室也。”霈案:張融事見《南齊書》本傳。舫舟:方舟、並舟。蔭門前:蔭於門下,蓋屋室燒盡,惟餘柴門及門前舫舟也。

5、迢迢:丁《箋註》:“《古詩》:‘迢迢牽牛星。’迢迢,高貌。潘岳詩(《顧內》):‘迢迢遠行客。’迢迢,遠貌。此句之迢迢,又引申為長意。”

6、亭亭:李注:“高也。”《文選》張衡《西京賦》:“狀亭亭以苕苕。”李善注:“亭亭、苕苕,高貌。”

7、中宵佇遙念,一盼周九天:意謂中宵難寐,久立遐想;秋夕月明,一顧盼則遍覽九天。佇:久立。九天:《楚辭·離騷》:“指九天以為正兮。”王逸注:“九天,謂中央八方也。”

8、總髮抱孤念,奄出四十年:意謂自總髮時即已懷抱孤念,耿介而不羣,至今已四十多年矣。總髮:猶束髮、總角。古代男孩成童時束扎髮髻為兩角,因以代指成童之年。《後漢書·李固傳》:“固弟子汝南郭亮,年始成童,遊學洛陽。”李賢注:“成童,年十五也。”男子二十而冠,可見總髮在十五歲或稍長。《陳書·韓子高傳》:“子高年十六,為總角,容貌美麗,狀似婦人。”是十六歲為總角也。孤:特也。孤念:不同流俗之想。奄:忽。出:超出。此二句決當連讀,意謂自總髮以來忽已超過四十年矣。四十年:不可釋為四十歲。淵明《連雨獨飲》“自我抱茲獨,僶俛四十年”可為確證,意謂自“抱獨”(猶“抱孤念”)以來努力四十年矣。若釋“四十年”為“四十歲”,則自出生以來即已“抱獨”,即已“僶俛”,顯然不通。茲以“總髮”為十六歲,“奄出四十年”為四十一年,十六加四十一為五十七,戊申年五十七歲,下推至淵明卒年丁卯,恰為七十六歲。與《遊斜川》所記年歲相合,決非偶然。

9、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意謂四十餘年間,形跡隨大化而遷移變化,心靈卻獨能長閒,而無塵俗雜念也。意猶《歸園田居》其一:“虛室有餘閒。”《連雨獨飲》:“形骸久已化,心在復何言。”形跡:行與跡,形體與行跡。化:指事物不可抗拒之變化規律,參看《形影神》注。靈府:《莊子·德充符》:“不可入於靈府。”郭象注:“靈府者,精神之宅也。”

10、貞剛自有質,玉石乃非堅:意謂自有貞剛之本質,相比之下玉石乃非為堅也。貞剛:王粲《車渠碗賦》:“體貞剛而不撓,理修達而有文。”貞:堅定。

11、仰想東户時,餘糧宿中田:古《箋》引李審言曰:《初學記·帝王部》引子思子曰:“東户季子之時,道上雁行而不拾遺,餘糧宿諸畝首。”《淮南子·繆稱訓》高注:“東户季子,古之人君。”直案:《呂氏春秋·有度》高注:“季子,户(季子),堯時諸侯也。”仰想:慕想。仰:企慕,《詩·小雅·車轄》:“高山仰止。”宿:積久也。宿中田:積于田中,任人自取也。

12、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意謂無憂無慮,只須耕作。《莊子·馬蹄》:“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民能以此矣。”《淮南子·俶真訓》:“含哺而遊,鼓腹而熙。”高注:“鼓,擊。熙,戲也。”案:“鼓腹”,示已食飽。

13、既已不遇茲,且遂灌我園:意謂既不遇東户、赫胥氏之時,且獨自躬耕隱居耳。灌園:《史記·鄒陽列傳》獄中上書曰:“是以孫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集解引《列士傳》:“楚於陵子仲,楚王欲以為相,而不許,為人灌園。”

賞析:

何焯《義門讀書記·陶靖節詩》曰:“形骸猶外,而況華軒。所以遺宇都盡,而孤介一念炯炯獨存,之死靡它也。”然尤可注意者,“仰想東户時”數句,與《桃花源記》參看,可見嚮往原始社會之真淳樸素,乃淵明一貫想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