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美術《下雨啦》公開課教案範文

來源:文萃谷 2.16W

教材分析:

一年級美術《下雨啦》公開課教案範文

雨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現象,下雨時,我們不難看到孩子們在雨中奔跑、嬉戲的情景,在兒童看來,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動的事情。

教材把《下雨啦》安排在第7課,對於大部分北方地區來説,這時正是秋季,秋日的小雨清涼纏綿,能夠給孩子帶來創作的靈感和真實的體驗。教材中還提供了一些和下雨有關的情景圖片,是要引導學生悉心觀察,豐富聯想,引發回憶。這是一節繪畫練習課,一般説來,孩子們創作的內容大致會偏重於兩類,一是表現雨:用長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線、點表現出雨的大小,畫出自己對雨的感受;二是表現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現人、動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動,有的可能是真實的回憶,也有的可能是建立於真實基礎上的想象。教材中出示的學生作品在這些方面可以給學生帶來某些啟發。

學生在進行本課題的創作時,一般會涉及到描繪下雨時的某種“場景”或“情節”,和前幾課的創作相比,畫面內容會更加豐富,往往容易把握不好畫面的'構圖,教學時,教師應該在這方面對學生進行初步的引導,可以通過分析優秀作品幫助學生提高認識,使學生在下筆前有意識地區分畫面表達的主次,安排畫面,以便能更好地藉助畫面表達自己的情感。

教學目標:

1.選擇長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線條表達出對雨的感受。

2.回憶下雨時的感受,表現出下雨時的真實情景或自己的想象。

3.體驗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自己感受的樂趣。

教具、學具:

l.電腦多媒體、課件、手偶機器貓、構圖對比作品。

2.讓學生觀察下雨時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徵。

教學方案:

一、引導目標,激發興趣。

引入主題

教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樣物品,誰能説出它叫什麼?什麼時間用的?(出示雨傘)學生自由發言、拿我再出一個謎語,大家能猜出來嗎?

(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數不清,剪不段,落到天裏秧苗綠。落到水裏看不見)

二、引入課題,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可真聰明!你們這麼可愛,我就給你們變個魔術,看,烏雲密佈,電閃雷鳴

隨着風在空中變成了無數的小水滴,漂漂灑灑,大滴大滴地落如大地的懷抱,這就是雨,雨滴越來越大,漸漸的連成了線,地上有了水的漩渦。今天,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小畫筆把下雨的美景描繪出來,願意嗎? 學生:願意。(興趣盎然)教師:下雨啦。(板書:下雨啦)

二、充分感知,探究畫法

(一)創設情景,發散思維

引導學生討論雨中的感受。欣賞雨中的樹,花,草,建築......

(二)討論雨的畫法

1.教師問:你這麼喜歡雨,那你細心觀察過雨點像什麼嗎?

2.根椐學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畫出雨點的各種樣子。(邊聽邊畫)

3.教師問:學生們的想象真豐富,大雨和小雨有什麼不同?

4.在黑板上的“小雨”中,添加雨點,放大雨點,畫成大雨。(邊畫邊做分析)

5.教師問:同學們觀察的都很仔細,那你猜猜,雨點都到哪去了?落下來以後是什麼樣子。

6.小結:小朋友們真是細心的好孩子,你們對下雨的情景觀察的真仔細,相信你們一定能把這幅畫畫好。如果你們總做這樣細心的孩子,去觀察大自然,你會發現更多更美的景物呢!我們隨時都可以用我們的巧手去描繪它們。

(三)對比分析,討論構圖

教師:老師己經把美麗的雨景畫了下來。(出示範畫一)瞧,這隻小青蛙在雨中唱歌呢!老師還有一幅唱歌的小青蛙,(出示範畫二)比一比哪一幅更漂亮?為什麼?(學生回答)

小結:通過這兩幅作品,我們可以發現,畫畫時不要畫的太小,要畫在畫面的中間,而且顏色搭配要漂亮。

(四)引導學生用繪畫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1.教師:老師畫的雨景己經讓大家欣賞過了,現在我想聽聽你準備畫些什麼?

2.學生討論交流。

3.小結:同學們描述的雨景真美,老師真想馬上就看到你們的作品,快用你們的小畫筆把它們畫下來吧!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賞析,資源共享

把學生完成的作品貼在展示台上展示。學生互評。

教師在全班學生面前對錶現大膽、畫面生動有趣的作品進行表揚,以帶動全班學生整體表現水平的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