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藥師《藥物的結構與藥物作用》試題

來源:文萃谷 1.13W

導語:將具有相同藥理作用的藥物的化學結構中相同的部分就叫做藥物基本結構。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藥物結構的相關考題吧。

執業藥師《藥物的結構與藥物作用》試題

  一、最佳選擇題

1、以下胺類藥物中活性最低的是()。

A、伯胺

B、仲胺

C、叔胺

D、季銨

E、酰胺

2、離子-偶極,偶極-偶極相互作用通常見於()。

A、胺類化合物

B、羰基化合物

C、芳香環

D、羥基化合物

E、巰基化合物

3、有機藥物是由哪種物質組成的()。

A、母核+骨架結構

B、基團+片段

C、母核+藥效團

D、片段+藥效團

E、基團+藥效團

4、含硝基的藥物在體內主要發生()。

A、還原代謝

B、氧化代謝

C、甲基化代謝

D、開環代謝

E、水解代謝

5、在藥物分子中引入哪種基團可使親水性增加()。

A、苯基

B、鹵素

C、羧基

D、烴基

E、酯基

6、關於藥物的分配係數對藥效的影響敍述正確的是()。

A、分配係數適當,藥效為好

B、分配係數愈小,藥效愈好

C、分配係數愈大,藥效愈好

D、分配係數愈小,藥效愈低

E、分配係數愈大,藥效愈低

7、以下哪種反應會使親水性減小()。

A、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反應

B、與硫酸的結合反應

C、與氨基酸的結合反應

D、與谷胱甘肽的結合反應

E、乙酰化結合反應

8、為了增加藥物吸收,降低藥物酸性,可將羧酸類藥物製成()。

A、磺酸類藥物

B、醇類藥物

C、鹽類藥物

D、酰胺類藥物

E、酯類藥物

9、可被氧化成亞碸或碸的為()。

A、酰胺類藥物

B、胺類藥物

C、酯類藥物

D、硫醚類藥物

E、醚類藥物

10、以下説法正確的是()。

A、酸性藥物在胃中解離型藥物量增加

B、酸性藥物在小腸解離型藥物量增加

C、鹼性藥物在胃中吸收增加

D、鹼性藥物在胃中非解離型藥物量增加

E、酸性藥物在小腸吸收增加

  二、配伍選擇題

1、

A. 普羅帕酮

B. 氯苯那敏

C. 丙氧酚

D. 丙胺卡因

E. 哌西那朵

<1>對映異構體之間產生強弱不同的藥理活性的是()。

<2>對映異構體之間產生相反的活性的是()。

<3>對映異構體之間產生不同類型的藥理活性的是()。

<4>一種對映異構體具有藥理活性,另一對映體具有毒性作用()。

<5>對映異構體之間具有等同的藥理活性和強度()。

2、

A. 苯妥英

B. 炔雌醇

C. 卡馬西平

D. 丙戊酸鈉

E. 氯黴素

關於藥物的第I相生物轉化

<1>生成羥基化合物失去生物活性()。

<2>生成環氧化合物後轉化為二羥基化合物的是()。

<3>形成烯酮中間體的是()。

<4>發生ω-氧化和ω-1氧化的是()。

<5>經過脱鹵素代謝的是()。

3、

A. 氫鍵

B. 疏水性相互作用

C. 電荷轉移複合物

D. 範德華引力

E. 共價鍵

<1>磺胺類利尿藥和碳酸酐酶結合是通過()。

<2>抗瘧藥氯喹可以插入到瘧原蟲的DNA鹼基對之間()。

<3>烷化劑類抗腫瘤藥物產生細胞毒活性的原因是可與鳥嘌呤鹼基形成()。

4、

A.鹵素

B.羥基

C.巰基

D.硫醚

E.酰胺

<1>二巰丙醇可作為解毒藥是因為含有()。

<2>可被氧化成亞碸或碸的是()。

<3>易與生物大分子形成氫鍵,增強與受體的結合能力的是()。

5、

A.

B. 卡馬西平

C. 雷尼替丁

D. 呋塞米

E. 葡萄糖注射液

<1>體內吸收取決於胃排空速率()。

<2>體內吸收取決於溶解速度()。

<3>體內吸收受滲透效率影響()。

<4>體內吸收比較困難()。

  三、綜合分析選擇題

1、藥物代謝是通過生物轉化將藥物(通常是非極性分子)轉變成極性分子,再通過人體的正常系統排泄至體外的過程。藥物的生物轉化通常分為二相。

<1>第I相生物轉化引入的官能團不包括()。

A、羥基

B、烴基

C、羧基

D、巰基

E、氨基

<2>第Ⅱ相生物結合中參與反應的體內內源性成分不包括()。

A、葡萄糖醛酸

B、硫酸

C、甘氨酸

D、Na+-K+-ATP酶

E、谷胱甘肽

四、多項選擇題

1、以下關於第Ⅰ相生物轉化的正確説法是()。

A、也稱為藥物的官能團化反應

B、是體內的酶對藥物分子進行的氧化、還原、水解、羥基化等反應

C、與體內的內源性成分結合

D、對藥物在體內的活性影響較Ⅱ相生物轉化小

E、有些藥物經第I相反應後,無需進行第Ⅱ相的結合反應

2、以下藥物屬於PEPT1底物的是()。

A、烏苯美司

B、氨苄西林

C、伐昔洛韋

D、卡託普利

E、依那普利

3、以下藥物易在胃中吸收的是()。

A、奎寧

B、麻黃鹼

C、水楊酸

D、

E、氨苯碸

4、參與硫酸酯化結合過程的基團主要有()。

A、羥基

B、羧基

C、氨基

D、磺酸基

E、羥氨基

5、藥物和生物大分子作用時,可逆的結合形式有()。

A、範德華力

B、共價鍵

C、電荷轉移複合物

D、偶極-偶極相互作用

E、氫鍵

  答案部分

  一、最佳選擇題

1、

【解析】:C。一般伯胺的活性較高,仲胺次之,叔胺最低。季銨易電離成穩定的銨離子,作用較強,但口服吸收不好。

2、

【解析】:B。在藥物和受體分子中,當碳原子和其他電負性較大的原子,如N、O、S、鹵素等成鍵時,由於電負性較大原子的誘導作用使得電荷分佈不均勻,導致電子的不對稱分佈,產生電偶極。離子-偶極,偶極-偶極相互作用通常見於羰基類化合物,如乙酰膽鹼和受體的作用。

3、

【解析】:C。化學合成藥物中的有機藥物、天然藥物及其半合成藥物都是有機化合物,這些藥物都是由一個核心的主要骨架結構(又稱母核)和與之相連接的基團或片段(又稱為藥效團)組成。

4、

【解析】:A。芳香族硝基在代謝還原過程中可被CYP450酶系消化道細菌硝基還原酶等酶催化,還原生成芳香胺基。

5、

【解析】:C。藥物分子中引入羧酸後可增加其水溶性。

6、

【解析】:A。脂水分配係數可以反應藥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藥物的吸收、分佈、排泄過程是在水相和脂相間經多次分配實現的,因此要求藥物既具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

7、

【解析】:E。ABCD四個選項中的結合反應都是使親水性增加,極性增加,而乙酰化反應是將體內親水性的氨基結合形成水溶性小的'酰胺。

8、

【解析】:E。羧酸成酯可增大脂溶性,易被吸收。酯基化合物進入體內後,易在體內酶的作用下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羧酸,利用這一性質,將羧酸製成酯類前藥。

9、

【解析】:D。硫醚與醚類化合物的不同點是前者可氧化成亞碸或碸,它們的極性強於硫醚。

10、

【解析】:B。通常酸性藥物在pH低的胃中、鹼性藥物在pH高的小腸中的非解離型藥物量增加,吸收增加,反之都減少。

  二、配伍選擇題

1、

<1>【解析】:B。抗過敏藥氯苯那敏,其右旋體的活性高於左旋體,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離芳環近,對藥物受體相互作用產生空間選擇性。

<2>【解析】:E。(+)-哌西那朵具有樣作用,而(-)-對映體則呈拮抗作用,即(+)-對映體是受體激動劑,而(-)體為受體拮抗劑。

<3>【解析】:C。右丙氧酚是鎮痛藥,而左丙氧酚則為鎮咳藥,這兩種對映體在臨牀上用於不同的目的。

<4>【解析】:D。丙胺卡因為局麻藥,兩種對映體的作用相近,但(R)-(-)-對映體在體內迅速水解,生成可導致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的鄰甲苯胺,具有血液毒性。

<5>【解析】:A。對普羅帕酮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言,其兩個對映體的作用是一致的。

2、

<1>【解析】:A。如果藥物分子中含有兩個芳環時,一般只有一個芳環發生氧化代謝。如苯妥英在體內代謝後生成羥基苯妥英失去生物活性。

<2>【解析】:C。卡馬西平,在體內代謝生成10,11-環氧化物,這一環氧化物是卡馬西平產生抗驚厥作用的活性成分,是代謝活化產物。該環氧化合物經進一步代謝,被環氧化物水解酶立體選擇性地水解產生10S,11S-二羥基化合物,經由尿排出體外。

<3>【解析】:B。炔烴類反應活性比烯烴大,被酶催化氧化速度也比烯烴快。若炔鍵的碳原子是端基碳原子,則形成烯酮中間體,該烯酮可能被水解生成羧酸,也可能和蛋白質進行親核性烷基化反應;若炔鍵的碳原子是非端基碳原子,則炔烴化合物和酶中卟啉上的吡咯氮原子發生N-烷基化反應,這種反應使酶不可逆的去活化。如甾體化合物炔雌醇則會發生這類酶去活化作用。

<4>【解析】:D。抗癲癇藥丙戊酸鈉,經ω-氧化生成羥基丙戊酸鈉和丙基戊二酸鈉;經ω-1氧化生成2-丙基-4-羥基戊酸鈉。

<5>【解析】:E。氧化脱鹵素反應是許多鹵代烴的常見的代謝途徑。

3、

<1>【解析】:A。藥物與生物大分子通過氫鍵相結合的例子在藥物的作用中比比皆是,如磺酰胺類利尿藥通過氫鍵和碳酸酐酶結合,其結合位點與碳酸和碳酸酐酶的結合位點相同。

<2>【解析】:C。電荷轉移複合物的形成降低了藥物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能量,例如抗瘧藥氯喹可以插入到瘧原蟲的DNA鹼基對之間形成電荷轉移複合物。

<3>【解析】:E。烷化劑類抗腫瘤藥物,與DNA中鳥嘌呤鹼基形成共價結合鍵,產生細胞毒活性。

4、

<1>【解析】:C。巰基有較強的親核性,可與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發生加成反應,還可與重金屬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硫醇鹽,故可作為解毒藥,如二巰丙醇。巰基還可與一些酶的吡啶環生成複合物,可顯著影響代謝。

<2>【解析】:D。硫醚與醚類化合物的不同點是前者可氧化成亞碸或碸,它們的極性強於硫醚。因此,同受體結合的能力以及作用強度有很大的不同。

<3>【解析】:E。構成受體或酶的蛋白質和多肽結構中含有大量的酰胺鍵,因此酰胺類藥物易與生物大分子形成氫鍵,增強與受體的結合能力。

5、

<1>【解析】:A。

<2>【解析】:B。

<3>【解析】:C。

<4>【解析】:D。生物藥劑學分類系統根據藥物溶解性和腸壁滲透性的不同組合將藥物分為四類:第I類是高水溶解性、高滲透性的兩親性分子藥物,其體內吸收取決於胃排空速率,如、依那普利、地爾硫卓等;第Ⅱ類是低水溶解性、高滲透性的親脂性分子藥物,其體內吸收取決於溶解速率,如雙氯芬酸、卡馬西平、匹羅昔康等;第Ⅲ類是高水溶解性、低滲透性的水溶性分子藥物,其體內吸收受滲透效率影響,如雷尼替丁、納多洛爾、阿替洛爾等;第IV類是低水溶解性、低滲透性的疏水性分子藥物,其體內吸收比較困難,如特非那定、酮洛芬、呋塞米等。

  三、綜合分析選擇題

1、

<1>【解析】:B。第I相生物轉化,也稱為藥物的官能團化反應,是體內的酶對藥物分子進行的氧化、還原、水解、羥基化等反應,在藥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藥物分子暴露出極性基團,如羥基、羧基、巰基、氨基等。

<2>【解析】:D。第Ⅱ相生物結合,是將第I相中藥物產生的極性基團與體內的內源性成分,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經共價鍵結合,生成極性大、易溶於水和易排出體外的結合物。

四、多項選擇題

1、

【解析】:ABE。第I相生物轉化,也稱為藥物的官能團化反應,是體內的酶對藥物分子進行的氧化、還原、水解、羥基化等反應,在藥物分子中引入或使藥物分子暴露出極性基團,如羥基、羧基、巰基、氨基等。第Ⅱ相生物結合,是將第I相中藥物產生的極性基團與體內的內源性成分,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或谷胱甘肽,經共價鍵結合,生成極性大、易溶於水和易排出體外的結合物。但是也有藥物經第I相反應後,無需進行第Ⅱ相的結合反應,即排出體外。其中第I相生物轉化反應對藥物在體內的活性影響最大。

2、

【解析】:ABCDE。PEPT1典型的底物為二肽、三肽類藥物,如烏苯美司(二肽)。由於β-內酰胺類抗生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伐昔洛韋等藥物有類似於二肽的化學結構,因此上述藥物也是PEPT1的底物。B選項屬於β-內酰胺類抗生素,D、E屬於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3、

【解析】:CD。弱酸性藥物如水楊酸和巴比妥類藥物在酸性的胃液中幾乎不解離,呈分子型,易在胃中吸收。弱鹼性藥物如奎寧、麻黃鹼、氨苯碸、地西泮在胃中幾乎全部呈解離形式,很難被吸收。

4、

【解析】:ACE。參與硫酸酯化結合過程的基團主要有羥基、氨基、羥氨基。

5、

【解析】:ACDE。非共價鍵鍵合是可逆的結合形式,其鍵合的形式有:範德華力、氫鍵、疏水鍵、靜電引力、電荷轉移複合物、偶極相互作用力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