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

來源:文萃谷 2.47W

一、問題的提出人的語言能力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為了生活、學習、工作和交流的需要,而逐漸形成的。人們學習語言的過程,是一個自發、自覺和不斷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在使用中潛移默化,自我完善的過程。其中,目的和動機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也應當是同樣的。

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

一個中學生,外語學了好長時間,但卻始終上不去,事倍功半,不是不想學,而是不會學,不善學,對別人和老師產生了過強的依賴性。他們大多課堂上是認真學的,課後也能很好地完成作業。但是我們的課堂教學,由於要兼顧到所有學生,不可能所教的內容符合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如果我們得學習僅止於滿足課堂上所學的,那是遠遠不夠的。每個人的學習目的和動機都不相同每個人自身的悟性和學習能力也不一樣,也不可能每個人都具有相同的外部學習條件,這種個性之間的千差萬別必然導致不同的學習結果。所以最理想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實事求是地根據自己的各種條件,科學地採取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事半功倍地學習。經過六年國小的學習,每個學生都應當已經具備了自學所必須的基本素質。美國當代教育心理學家J.S.布魯納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他主張採用“發現學習”的方法,即“發現法”。因此培養、發展和提高中學生的自學英語的能力,是我們中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

二、學習語音

語言首先是有聲的語言,文字不過是記錄聲音的符號。自學外語第一步要解決的就是語音問題。語音又分為語音和語調兩部分,不可偏廢。有時候語調比語音更重要,同樣的內容用不同的語調和語氣説出來,意思甚至完全不同。從大的方面説來,語音有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的區別。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選取一種。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大,在政治、科技和文化等諸方面對其他國家有一定的影響力,實際上講美國英語的人要的大大多於講英國英語的人。美國英語又被稱為美國普通話,在全美範圍內,人們講的英語大致上都差不多,不會產生任何交流上的困難。英國的RP英語即使在英國本土,也只有約百分之十一的人講,其它地方人講的多是方言,常有人學了英語到了英國發現難以與人交流的情況當然,想學“正統”英語的人又當別論。

以前囿於有限條件的限制,學外語的人講得多是有音沒調的英語。中國人聽上去講的是外國話,外國人聽上去講的是中國話,非常生硬。因為那時候在未開放的條件下無法同外界進行交流,那些沒有出國國的老師講得就是這樣的英語,一個傳一個,也就這麼“以訛傳訛”了。如今是改革開放的年代,科技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收音機,錄音機,復讀機,廣播電視教學,各種學習條件和教學媒體,可謂應有盡有。純正的語言可以隨時聽到看到,再也無需擔心學的對不對,準不準的問題。學生既可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正確的發音,也可以通過復讀機將自己的聲音錄下來,然後在與復讀機上的原音進行比較,或者在電腦上比較自己錄音的聲波與原錄音的差距,更可以同學之間互相糾正,共同提高,或者請老師幫助,進行強化訓練。這裏有幾點要注意,一是要儘可能地模仿語音和語調,二是語速一定要接近自然,甚至在平時練習時要稍稍超過正常的語速,三是要大聲朗讀,大聲説,四是從一開始就有意識地注意語音規則,為以後的讀和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語法學習

精通一門語言,實際上就是完全掌握其語法規則並能運用自如。所謂正誤,當然是指其是否合乎語法規則,考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考得語法知識。在學習外國語的過程中不重視,甚至有意識的避開語法,淡化語法,至少不是一種全面的認識,他會是我們學了很長時間卻進展不大,久而久之,失去學習這麼語言的興趣。外國語就是外國語,沒有大量耳濡目染的客觀條件,就不可能在短期內拋開語法象母語一樣自然習得,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學語法可以使我們少走若干彎路,是我們迅速學習一門語言的重要途徑。語法是人精確。會考試題中的首字目填空一項失分較多,與不少同學語法知識掌握不好不無關係。對於國中生來説,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全掌握常用事態的用法。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甚至有人這樣説,,學好了動詞的時態,英語就算掌握了一半。時態的使用中有一些錯誤是我們中國人常犯的。我們學英語通常從一般現在時開始,一開始我們就可能要犯錯。因為,不少人認為動詞就是表示動作的詞。實際上,英語中動詞有動作動詞和狀態動詞之分。一般現在時只表示現在狀態,和經常的,反覆的動作,換言之,一般現在時並不總是表示現在。這一點決不是每個人在一開始就非常清楚的,從一開始就混淆了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的界限。在學習時態時,對第三人稱單數一般現在時動詞要加-s或-es, 就是一個難點,要刻意長期練習才能熟練掌握。除了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其它事態的構成都要用到時態助動詞。這也是初學者不容易克服的一個困難,因為中文沒有這種情況。最難掌握的恐怕石現在完成時了。往往初學者都會被告知這樣一句話:“現在完成時用來表示一個發生在過去,對現在或將來有影響的動作”。這話可能譯自英語語法書上的原文,翻譯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關鍵是我們怎樣理解這句話。什麼才叫“對現在或將來有影響”?怎樣理解這句話?你記得這件事,你知道這事發生在過去,這算不算影響?不能每説一句話或每做一道題,都停下來去想一想這句話,更何況能不能想通這句話,又當別論。假如丟開這句話,告訴學生記住要與現在完成時連用時間狀語,(大約也就是十個左右,)學生用錯的可能性就會小得多。時態總是同時間密切相關,準確判斷時間使用對時態的前提。任何關於時態的練習只要抓住兩個要素:一是動作發生的時間,時間決定時態;二是主語,主語決定動詞的單複數。時間的確定不外乎三條:一是給了明確的時間狀語,二是要根據上下文進行判斷,三是要用邏輯推理。明白了這些,在學習動詞時就可以少走不少彎路。有必要提醒一下學生,國中生犯得最多的錯誤是濫用過去完成時。因為他們不知道,“過去的過去”是需要一個判斷的根據的。國中主要學習常用時態。這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如何培養中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