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大綱

來源:文萃谷 2.75W

本次語文試卷由三部分組成:積累與應用;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基本與會考題型相吻合。但這次考試首次要求100分鐘來完成試卷,對某些學生的確由一定難度。現就這份考卷及本校學生完成情況作一些分析。

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大綱

一、數據分析

本次考試,我班共有59名學生參加考試,數據分析如下:

從以上數據可看出學生掌握情況還較好,大面積學生都能較好地掌握語文知識。但這次考試高分與低分相差較為明顯,這可能與知識掌握和考試時間短有關。

二、考卷與考情分析

本次試卷兼顧基礎與提高,試卷由積累與應用;閲讀能力;寫作能力,三大板塊組成,分別考查學生知識積累能力、語言應用能力、體驗感悟能力。同時這份試卷充分體現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原則,特別注重語言的實際運用。

就從學生答題情況看,積累與應用部分學生完成得較好,閲讀能力部分其次,寫作能力完成得較差。這可以看出學生對於語文基礎積累還是較為重視,閲讀部分學生主要問題是回答不準確,語言表達較不規範。如第16題大部分學生是回答了“難受”字樣,卻沒有回答

“無可奈何”這個感受。寫作能力部分完成較差,有一部分學生只是倉促作答,甚至有一部分學生作文沒有完成,這可能是與學生平時動筆較少、閲讀面不廣和考試時間較短有關。很多學生都不能構思非常完整,邏輯條理非常嚴密清晰地完成作文,表達中心,只是天馬行空地想到哪,寫到哪,文章文采也較差。

三.反思與經驗總結

1、狠抓語文只是積累,讓學生每天多讀、多想、多記,日積月累積少成多。

2、要充分利用教材培養學生閲讀能力。教材中的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妙文!如果在教學中注重課文例文作用,那麼學生就會根據這些例子的字範作用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突破學生閲讀障礙瓶頸。同時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整體感知能力,並告訴學生雜把握文章主旨基礎上聯繫實際分析。

3、文言文教學要強化。要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整體感知文章大意,讓學生主動認知文言實詞、虛詞,引導學生誦讀詩文,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語感。

4、作文教要定格。今後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寫定格作文,按照三大文體有條不紊的訓練,作文既要在“通順”上下功夫,也要在文體上強調,杜絕學生寫“三不像”的文章,可根據每冊每單元訓練重點,進行作文訓練。還要培養學生“有感而發”、“文為心聲”的作文習慣,寫自己真正感受過的內容,一定會更加得心應手。

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 [篇2]

本次期會考試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區調考,可以較為全面地考查我校本屆學生語文的真實情況

一、試卷分析

本次月考試卷與2015年會考試卷比較,題型基本沒變。

基礎部分(1、字音 2、字形 3、填詞 4、病句 5、語段)

略讀部分(6、整體上的要點概括7、微觀上的內容把握8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辨析) 文言文閲讀部分(9、實詞10、虛詞、11、內容理解)

12、文言翻譯13、默寫

精讀部分(14、梳理行文思路及要點概括15、品析表達效果16、詞句理解及內容探究

17、作品感受)

綜合性學習及口語交際(18、綜合性學習19、圖表題20、口語交際)

試題難度係數0.71,難度並不是很高。基礎部分題目意思指向明確,避免了學生審題答題的誤差,選項正誤明顯。略讀題稍有難度,在選項上設置了個別模稜兩可的答案,令人猝不及防。淡化了文言文的閲讀理解,強調了文言的翻譯。特別對精度部分的回答的表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可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熟悉會考題型,以及答題方式等,因此在評卷上標準較嚴,一些可給可不給的分數都按從嚴要求扣了分。

作文部分沒有在身體上設置障礙,可寫範圍較寬泛,學生有可寫內容,好動筆。

二、學生各題得失分情況及原因分析和教學建議

相關數據

薄弱點:4、12、15、16、18題

在基礎部分的第4題出現大規模的失分現象,這一點是始料不及的。在這一題中,幾個例句的類型都是比較常見的,學生在做此題時往往是一掃而過,憑印象去做的選擇,而沒有仔細分辨,暴露出做題不細緻的缺點。教學建議:除了對病句類型進行歸納劃分外,還要鍛鍊學生分析病句原因,對例句的成分進行簡單的劃分。

第6、7題得分情況不太好,建議在平時教學時稍帶傳授一些説明文與議論文的文體特點,並在做題時做一些實際可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比如對每個選項都在文本中找到相關的依據,這樣可以有效地進行信息篩選。

第12題是失分重災區,應該説在現在降低文言文閲讀難度的情況下,文言翻譯肯定是要具有區分度的。翻譯不僅要求大意要正確,對個別的重點字也是要求一定要翻譯正確。教學建議:在平時傳授新課、訓練的時候,要逐字逐句翻譯到,將字字落實的要求貫徹到位。特別是對具有文言語法現象的句子要拿出來一一過關的翻譯。對文言語法現象要歸納。在做題的具體指導方法上,首先要求學生答題前擬定答案,再看自己的翻譯中體現出了特殊的文言語法現象沒有,如果沒有,就要反覆揣摩,直到找到這些用法為止。然後將翻譯後的句子還原到原文中去,看看與前後文的文意是否能吻合,不要出現文意不通順的情況,如果不通順則要進行修改,直到符合現代漢語習慣後再填入答案。

第15題,對重點詞語的品析上錯誤的原因有這樣一些:沒有分開分析,不明白題目要求;對重點詞語缺乏深度的理解分析,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分析缺少過渡,直接跳過分析,直接空談主旨,缺少一個對問題“為什麼”的思考。教學建議:品析詞語時聯繫上下文來分析,按照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順序來進行思考。先答詞語本義,再聯繫人物性格特點和事物特點進行分析,最後落腳到作者的情感態度上來。這個題的解題思路要在常規教學中得到體現。

第16題,是區分度最大的一個題目,這一題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對答題的方式要求也很高。對此題的教學建議是:首先認真審題,扣住發問詞,明確答題方向。如果問題不是問句形式的,就先將題目轉換成問句形式,再扣要點。從不同角度來草擬答案後讀答案,從與問題的切合度、詞性、語序、用語準確、表達恰當等角度來反覆推敲答案,最後再作答。

第18題的問題主要和此次評卷標準有關,問題不大。具體可操作的做法是:將主題轉換成選題時,注意不要用問句的形式,以主題關鍵詞作為選題定語這一形式來組織語言即可。

此次作文的年級平均分為35.5分,此次作文評卷的切入分為35分,比照這個分數,我們學生的作文分數僅僅達到基本水平。出現的問題有這樣一些:對主題的闡釋不夠到位,即沒有講清楚“為什麼”;論述的段落份量不夠,即局部段落的論述被架空;對核心立意的挖掘還不夠,即缺乏由現象到本質、由事例到觀點的深度思考;對素材的積累還不夠,即語言材料缺少鮮活,沒有時代特點。原因分析:寫作教學進度沒有完成,構段能力不足;素材積累不夠,寫作時捉襟見肘;寫作思考的時間不夠,認識較膚淺;生活閲歷不夠,寫作視角狹窄。教學建議:在前面的基礎上,繼續完成議論文寫作的教程;着手開始積累、運用素材的訓練;作文的訓練要有時間保證,後一階段一半的時間要用於作文教學上;作文訓練課每次以解決一個知識點為目標,力求一課一得;訓練方式以提綱、片段、小作文、大作文等形式出現,反饋要快,在多次修改糾正中落實寫作能力;進行主題閲讀,以加深學生對某一類主題內涵的挖掘;目前還是以訓練入格的文章為主,適當進行審題訓練。

三、後階段教學設想:

1、隨着最近幾次區教研室調考試卷的出台,會考考點也較明晰地反映出來了,大家要充分學習、分析和研究。要有明確的考點意識,將考點落實到平時的常規教學和訓練中去。

2、常規教學中,將課本材料按考點分類規劃:重視課內部分的積累,字詞、古詩文、實詞等熟記於心;現代文重點篇目,精彩段落也要熟讀成誦,讀時要重視關鍵詞語、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係。

3、新課授課的備課和練習注意將會考的考點整合進去,其中包括:樹立行文思路、概括內容要點、品析重點詞語、探究作品主旨等,即在課上落實第6、7、14、15、16、17題的考點。

4、平時訓練要點在於解題思路、答題方法、答題規範,平時訓練中要演示學生擬答的典型情況,指導學生推敲答案、評價答案。

5、文言文、作文的教學設想見上,不再贅述。

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 [篇3]

本次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測試卷總分120分。試題結構完全符合會考形式,分三個方面:第一積累運用;第二閲讀理解;第三作文題。該試卷知識涵蓋面較廣,試題設置難易適中,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語文素養。選取的閲讀材料,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我從三方面談談我校九年級此次語文考試的情況:

一、數據分析

本次考試,我校九年級共有3個班,80名學生參加考試。

及格人數34人,及格率65%。

優秀率1.3%。

全級語文平均分68.22分,各班級基本平衡。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所學語文知識。但這次考試中,學生個人高分與低分相差較大,最高分97分,但也有得16分的,這可能與其學習習慣和知識掌握有很大關係。

二、各題得分情況

(一)積累運用30分,共9個小題。

1-6題是選擇題。得分率分別是95.1%、85.65%、73.3%、37.4%、73.2%、51.9%。字音題答的最好,字形題次之,關聯詞和病句考查得分一樣,標點符號和句子排序得分最差。

7.名句默寫得分很好,達到97.3%。

8.名著《水滸傳》的考查,得分為65.8%。男同學做的教好,女同學得分較差。

9.材料分析題,得分率為83%.21。

(二)閲讀40分,分四部分。

10.古詩鑑賞,得分率68.03%。

12-14題,課內文言文《出師表》,11、13題,為詞語解釋和句子翻譯,得分較高,在70%以上。12小題虛詞“於、之、以、故”的考查,得分最低,為27.13%。15-18題,為記敍文體考查,分別為詞性、品析句子表達效果、文章主題理解,得分不高。19-22題,為説明文閲讀,除20小題,考查以《詩經》開頭的作用,學生回答較差,得分率在32.47%。

(三)作文50分。

全年級平均得分40.5分,優秀作文大約20篇,很多同學沒有把握好題意,不是很認真,構思簡單粗糙,下筆隨意。主要問題有:中心不突出,泛泛而談;結構混亂,行文無章;語言枯燥,無感染力;書寫不規範,卷面不整潔。

綜上所述,我們分析有以下原因:

(1)審題不仔細,比如:需要從兩方面回答問題的題,很多同學只答了一個方面,有的甚至問題沒看清楚,就做了與題目要求不符的回答。

(2)回答問題“拈輕怕重”,無頭無尾的情況普遍存在。

(3)語意表達欠通順和準確。部分同學能夠理解文意,但在回答問題時,表述不規範,前言不搭後語。

(4)閲讀分析的能力較低,有部分同學讀不懂文意,答題東扯西拉,答非所問,有個別同學的答案不着邊際,與要求相去甚遠。

三、下一階段目標:

(一)要進一步夯實語文基礎知識,紮紮實實的搞好常規教學,注意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二)要交給學生閲讀及答題的技巧。特別是現代文的閲讀,無論是精讀還是泛讀,訓練學生通過概括文章或片段的內容來把握文章的主旨,訓練的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抓住關鍵詞或關鍵段進行推敲,從而理解文意。

(三)作文教學要堅持審題訓練,要進行定格訓練,同時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注意細節,思考人生,張揚個性。

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 [篇4]

本次考試質量分析採取抽象分析的方法,抽樣試卷份數為40份,選上、中、下各兩個試場。

(一)書寫(共4分)

多數學生書寫規範,卷面整潔,基本功較好,但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一些學生的書寫缺乏應有的基本功。有的態度不夠端正,書寫潦草,甚至亂塗亂改。

2.錯別字現象嚴重。一是學生長期誤寫而造成的習慣性錯誤。例“矛盾”的“矛”字,總是少寫一撇。

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部分學生的書寫基本功差,另一方面是由於考生缺乏嚴謹的思維品質,心氣浮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語文教師要讓學生“能正確地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選擇題(共12分)

本題共6個小題,從內容上看主要考查了字音、標點、成語、病句修改,語序排列,文言實詞虛詞的運用。

由於注音、文言實詞虛詞、成語錯誤較明顯,因而得分率較高,標點部分C項中的“活的儀器”應加引號,表示特殊含義,學生普遍不能發現。病句選擇中的D項較特殊,“態度”已隱含了正反兩面,前後表達一致,因而是正確的。語序部分考查的邏輯事理關係,既要考慮總分關係,分説部分還應考慮與總説中的“頭腦”、“眼光”表達順序一致。

(三)非選擇題(共138分)

第7題訂正錯別字中“寒暄”的暄常用但不常寫,許多同學不易發覺。

第8題默寫都是名句,平時練習過多次,正確率很高。只有極少數同學將“伊人”的“伊”寫成“依”,“燕歸來”中的“燕”誤寫為“雁”,“撓曲”的“曲”寫成“屈”,“萬户侯”的“侯”寫成“候”,究其原因有二:不能理解意思及粗心。

第9題詩歌鑑賞題。本題第一小題具體説明“微風”如何貫穿全詩,失分最高。多數同學不能領會題乾的要求,答非所問,有的答成對“微風”的'賞析;部分同學雖能領會,但分析不全面。

第10題名著閲讀,內容緊扣課文中的名著節選,正確率很高。

第11題專題與綜合實踐活動。第2小題不少學生不能領會題幹要求,只描述物候現象而不揭示規律;第3小題審題不清,沒有圍繞“高下”兩字舉例。也有少數同學積累不夠,自己胡編亂造詩句。

閲讀理解共43分,考查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文言文《入木三分》,難度中等,主要錯誤是第13題和第15題,對13題中的“祕”、“盈”兩字解釋不準確、不到位;15題中第一小題有4個詞語“使”、“恐”、“蔽”、“幼令”是主要採分點,多數學生對“使”的理解錯誤,普遍譯成“讓”,實際上應是表假設的連詞假使、倘使等。

第二篇考查的是小説閲讀。第17小題審題不清,概括安娜的形象特徵,很多學生未答;對作用的表述也不全面。第18題沒有聯繫原文作分析。第19題對於五個“一會兒”的作用,部分同學沒有回答修辭手法,部分同學只停留在本意上,誤解為安娜一天的活動頻繁,沒有結合語境分析出人物的複雜情感。令人高興的是第20題,本題正確率較高,學生基本能理解“暖意”和“極至”的含義。

第三篇考查的是課外散文閲讀。難度超過前一篇,失分率較高。試題的設置不但注重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更有對文中細節性語句的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文本信息的提取、對重點詞語的理解,以及學生聯繫現實、知識遷移的能力。第22題對“幽靈”的理解以及對第23題句子含義的理解,學生均沒能抓住文中“那是一種心靈的真實”,“正是這種對自然的神聖感和敬畏,約束着我們的行為”等句子來理解。第24題實際上是考查學生對主題思想的把握,體會作者的情感和態度,必須結合課文第2段、第9至11段才能分析全面,不少學生離開原作,“自我發揮”;第25題部分學生所舉事例與原作缺乏聯繫,因而對“如何評價”的回答顯得較偏激。

(四)作文(共60分)

文題“永駐心間的那縷陽光”,立足於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素材,選材範圍廣。題幹中“陽光”是個比喻義,首先要還原出本義。然而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選材構思,“永駐”要能在感悟中體現出來。不少同學立意明確集中,敍事條理清楚,行文自然流暢,且有很強的描寫意識,寫出了文質兼美的文章。但存在的問題也很多,主要表現在:

1.對主題的把握偏差。不少學生將“陽光”理解為自然界的陽光;對文題中的“永駐”沒有體現出來。

2.選材不精,不夠典型,有雷同現象。不少學生選材低幼化,還有不少學生選取李白、司馬遷、王昭君、汶川大地震等,文章缺少精彩的描寫和深刻的挖掘,空喊口號。

3.新八股和套題作文的出現。不少考生濫用題記,而且語言很羅嗦。有的同學不從自己的生活中選材,背幾段關於鄉村生活的片斷(如江南、周莊、同裏),堆砌幾段關於李清照、項羽、屈原等歷史人物的優美文字,貼上一段開頭,再附上一段結尾,湊成一篇矯情的文章,讀來味同嚼蠟,令人生厭。

教學建議:

(一)注重“雙基”,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

1.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課本的“例子”作用,依託課本,做好閲讀寫作訓練、口語交際訓練,規劃好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力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課堂教學要回歸本色,做到“和諧高效”,注重“思維對話”,發展並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

3.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話要清清楚地説,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完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教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法知識,做到不寫病句,不説錯話。

(二)多讀巧寫善積累,訓練要有針對性。

“多讀”首先要讀課程標準推薦的名著,其次要用好《同步閲讀》、《早讀課本》等,充分發揮優質語文學習資源的作用;再次,要讀報刊雜誌和經典時文,擴大視野。“巧寫”就是要結合閲讀教學提高學生寫作技巧,可寫片斷,寫開頭和結尾,可仿寫,可創寫。“善積累”,宋代大學問家朱熹雲:“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可見,積累就是寫作的源頭。積累要有持久性,要有精品意識,要養成習慣;可摘抄,可批註,可寫感想。另外,訓練要精,要結合學生實際,要有針對性。

(三)課內、課外結合,樹立“大語文”觀。

語文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綜合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杜絕“為考而教”的功利思想和做法,要站在課程標準的高度用好教材,開展好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四)加強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寫作教學要有計劃性和科學性,要結合學生實際,有明確的訓練目標和訓練重點。

2.要講究科學的方法,提高效率,“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教者可發揮“名家名篇”的示範、引路作用,讓學生“先學後創”;教者可進行基本功訓練,如審題選材立意的訓練、寫作技法的訓練、書寫規範訓練等;教者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感受生活,從而抒發自己獨特的感悟。

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質量分析 [篇5]

本次期會考試,我們九年級年級卷面分數較之月考有一定進步,但聯考排名27名,這其中固然有閲卷尺度的把握問題存在,而且表現的較為明顯,但仍然給我們整個備課組敲響了警鐘,讓我們感受到極大的壓力。下面我從小分的角度對本備課組的考試質量進行分析:

首先,我先來分析一下本次考試失分最嚴重的部分——現代文閲讀的議論文版塊。這一版塊滿分14分,組內平均得分4.08分,最高得分也不足五分,比月考的得分率還要低一點。這其中有一些客觀原因存在,比如學生接觸議論文是進入九年級以來開始的,並且與大量的古詩文的背默交差進行,實際用於議論文教學的時間是很少的,同時會考試題是一篇帶有議論文性質的散文,閲讀難度很大,其中的16題、20題我們教師在做題時也存在一定爭議,學生短時間內很難辨析清楚。在試題設置方面,連帶性題目較多,19題論證方法及其作用連帶3分,20題選擇並簡述根據連帶4分,學生只要第一分的選擇做錯後面的分數盡失,損失慘重。至於閲卷尺度的問題這裏我就不再多説。實際上,在考前我們備課組用前兩年的會考模擬題進行過一次單獨的議論文測驗,得分率在70%上下。

從教學的各環節來看,我們在進行議論文的閲讀訓練前,整理彙編了議論文知識點資料,印發給學生;選出了兩到三篇代表性文章作為課文精講;然後又印發了由易到難的一系列閲讀訓練給學生。應該説,幾個基本環節是到位的,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閲讀訓練從教師的本意出發是不願作為回家作業佈置的,因為語文題目往往沒有固定模式與規律,答覆雜些也可以,答簡單些也可以,認真做一篇文章半個小時不多,胡亂做幾分鐘就能搞定,九年級階段學生的課業負擔很重,我問過很多學生都是把語文作業放在最後完成的,就是因為他們認為語文作業認真做時間是沒底的,應付起來卻很快。可是把閲讀訓練都放到課堂上來完成又很不現實,閲讀訓練與古詩文複習時同時進行的,課時的至少四分之一要留作前一天古詩文複習篇目的默寫,剩下的30分鐘有做的時間就沒講的時間。速度快學生應接不暇,教師也來不及精批,速度慢進度又不允許,訓練的面也太小,真是捉襟見肘。

針對以上的現實,我們準備在今後的閲讀訓練教學中採取以下的做法:

1、 訓練篇目精中選精。每種文體的每種類型精選一篇,這一篇必須是課上完成,教師批改打分,課上精講,這個時間必須想辦法保證,備課組內基本統一。

2、 課後作業加強針對性、可控制性。比如對當天精講過的訓練題當中錯誤率較高的題目,設計相同或類似的題型讓學生回家完成,因為剛剛講過,大部分學生掌握了答題思路,覺得有思考方向,會認真完成,這對鞏固知識點、規範答題語言大有幫助。還採用過“堂堂練”的方式,針對課上精講的知識點,當堂訓練,課下馬上批出來訂正,鞏固知識點效果很好,也很能檢測出學生聽課的認真程度。但,題量一定要少,最多三四道。

3、 一些有規律可循的題目,和一些嚴格參照知識點的題目,一定要把考點、規範表述方式落實到位,程度差的學生甚至可以讓他背出來套用,比如,首段設問的作用?常考,答案也基本一樣。這類題目就可這樣解決。

記敍文的閲讀,存在的問題基本上與議論文的是相同的,這裏就不在多説。

其次,是我們得分的保證部分文言文部分。這一部分因為範圍相對固定,題型相對固定,複習操作性強,一直是我們拿分的基本面。本次考試文言文部分的複習範圍在整個會考複習範圍中所佔的比例是:27篇古文篇目的一半,13篇;30篇古詩鑑賞篇目的三分之二超過,共23篇。包括的年級是預備、七年級、以及九年級上。

1、 默寫,滿分12分,最高10.87分,最低9.59分,平均10.5分。這説明儘管複習範圍很大,時間緊迫,但組內的每位教師還是盡了最大努力把背誦默寫的內容落實到位了。但針對會考而言,仍有一分的上升空間可抓。

2、 課內古詩閲讀鑑賞,滿分3分,平均1.4分。第7題飛鴻的解釋得分率在80%左右,應該還可提高,主要是複習時間不夠。第8題得分率僅22%,有題目本身的問題,但也暴露出學生應對選擇題考試技巧的不足。

3、課內文言文閲讀,滿分5分,平均得分3.8分,句子翻譯仍需落實,提高滿分率。 課外文言文,滿分8分,得分率4分左右,審題不嚴密,是此題失分的關鍵。還是回到前面的話題,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凝神靜氣的閲讀,助長了粗略看看的閲讀習慣,九年級表現的尤其嚴重,在考試中就凸顯了出來。

總計文言文部分28分,平均得分在18到20分之間,還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的。為了進一步提高文言文部分的得分率,我們組內集思廣益,想了一些策略:

1、 温故知新,滾動默寫。每週一固定一個默寫時間,全年級統一默寫,由前往後,滾動。避免前學後忘,同時減輕期末考試其中複習的龐大負擔。

2、 古文部分專項測驗。以往的單元測驗,古文、現代文是放在一起的,學生往往很快做好文言文就去看現代文,今後準備在單元測驗中將兩部分分開,古文單獨全題型考試,引起學生重視加強規律總結與審題訓練。

3、 最後複習階段突出重點。最後複習階段往往時間很緊,那麼我們這一階段的訓練就只把學生平時滾動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重點強化,集中解決。這樣也能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到閲讀訓練。

最後,談談遇到的困難。最大的困難是時間安排的問題。課上時間光是趕進度就不容易,默寫、作業的訂正根本就不敢佔用課堂時間。我們一般的做法是見縫插針,每個課間進教室訂正,中午12點進教室訂正,下午4點45分前利用補課前15分鐘訂正重默。這樣才能基本保證天天清。問題是這個時間也很難保證了,大家進度都很緊,拖堂是常事,中午12點10分就開始午自修也很正常,甚至課間操都用來考試了,學生不是一科內容要清理,經常出現一個班站了5個主課教師的狀況,學生訂正有時還要反覆講解,補課到六點以後再留也不安全。

以上是我們九年級語文備課組對本次開始的分析及相應對策,接下來的我們全體成員將竭盡全力,爭取較大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