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數學教案四篇

來源:文萃谷 8.4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國小數學教案四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本節內容是學生在學完比的意義、比的基本性質後進行的,主要引導學生應用比的意義解答有關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本節內容是平均分的延伸,跟分數乘法有密切聯繫,也是學習第十二冊教材比例的基礎。

2、本節內容設計比較靈活,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的方法解決按比例分配的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學情分析

1、經課前瞭解學生對於比的意義理解得比較透徹,也非常理解、喜歡比的多種表現方法,而分東西時他們都喜歡用平均分,認為平均分最合理,也非常喜歡幫助別人分東西。

2、國小生好奇心和求知慾比較強,凡事都喜歡刨根問底,喜歡挑戰各種難題,所以本人設計了由平均分向按一定比分配的策略,讓他們的認知由平衡向不平衡發展。並一步步引導他們運用舊知識解決新知識,最終真正學到知識。

3、學生可能會認為為什麼平均分分東西會不公平,為什麼要按一定的比分才合理。

教學目標

1、在合作探究和解決問題過程中使學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分配的應用題的特徵和解題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正確理解按比分配的意義。

2、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特徵和解題方法。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7~48頁整理與練習回顧與整理和練習與應用第1~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因數和倍數,能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進一步認識質數和合數;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徵,進一步認識偶數和奇數;加深理解質因數,能正確分解質因數。

2.使學生能整理因數和倍數的知識內容,感受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能應用相關概念進行分析、判斷、推理,進一步掌握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積累數學思維的初步經驗,提高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能力;加深對數的認識,進一步發展數感。

3.使學生主動參與回顧、整理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等活動,培養樂於思考的品質和與同伴互相交流、傾聽等合作意識和能力;感受數學方面的知識積累和進步,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整理、應用因數和倍數的知識。

教學難點:

應用概念正確判斷、推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準備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最近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哪方面的內容?回憶一下,都學到了哪些知識? 揭題:我們已經學完了因數和倍數這一單元的內容,今天開始主要整理與練習這一單元內容。(板書課題)通過整理與練習,我們要進一多認識因數與倍數,2.5.3的倍數的特徵,能熟練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的方法;能判斷偶數和奇數、質數和合數,瞭解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繫與區別,能正確分解質因數,提高對數的特徵的認識,加深對數的認識。

二、回顧與整理

1.回顧討論。 出示討論題

(1)你是怎樣理解因數和倍數的?舉例説明你的認識。

(2)2、5、3的倍數有什麼特徵?我們是怎樣發現的?

(3)自然數可以怎樣分類,各能分成哪幾類?舉例説説什麼是質因數和分解質因數。

(4)什麼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結合討論適當記錄自己的認識或例子。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地位: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充分掌握了2-5的乘法口訣,能熟練地用2-5的乘法口訣計算,並且在本單元的《做家務》、《需要幾個輪子》、《可愛的小青蛙》等課中,已初步接觸了乘法口訣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逐步發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3)體會口訣的優越性。

2、過程與方法

(1) 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提問題、解決問題。

(2) 運用口訣解決數學問題,熟練掌握口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有條理地説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2-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有條理地説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關鍵:

通過小組合作和採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達成目標。

教學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有關特點及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知基礎和接受能力;充分發揮學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學的規律和原則;本節課特採用了講解法、談話法、實驗法、激趣法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體現“精講、善導、激趣、引思”的課堂教學“八字”要求;達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指導思想。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教學學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習能力,本節課準備指導學生學會在小組合作中,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為實現教學目標,優化課堂結構,落實素質教育;根據以上的分析,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與學生共同完成幾個繞口令

一張桌子,四條腿;兩張桌子,八條腿;……

師:其實這是應用了?生:4的口訣。

一雙筷子,有兩根;兩雙筷子,有四根;……

師:這是應用了?生:2的口訣。

一隻手,五根手指;兩隻手,十根手指;……

師:這是應用了?生:5的口訣。

(二)自然過渡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很多地方都能應用到這些乘法口訣。你看,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後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瞧!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師課件出示情境圖,並板書:回家路上。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一)問題一: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什麼?

1、分組討論

2、小組代表彙報

在這個環節中為了後面的提問題做鋪墊,故要引導學生説出:在回家路上,我們看到了河裏面有四艘小船,每艘船上有四隻小動物……

(二)問題二:根據你們觀察到的內容提出與乘法有關的數學問題。

1、小組合作:1人提問,1人回答,1人記錄。

2、小組彙報展示。

3、師板書整理。

船上共有多少隻小動物?4*4=16(只)

路上共有多少隻小動物?3*3=9(只)

草地上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隻小鳥?3*5=15(只)

河裏有多少條魚?3*4=12(條)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師出示口算卡片(開小火車的形勢)

2、看圖填空。(指名回答)

引導學生説出“我為什麼這樣列式。”

3、遊戲:搶凳子。

三輪,共六人蔘加,淘汰三人,剩下三人獲勝,派發小禮品。

準備六道算式,五把椅子,椅子上貼好數字:12,12,24,24,18

六道算式是:2*6= 3*4= 4*6= 3*8= 3*6= 2*9=

音樂起第一次撤掉數字24的椅子,第二次撤掉數字12的椅子,第三次,找到座位的三人獲勝!

後師引導學生總結:同學們?在遊戲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現老師設計這個遊戲的小祕密?生:有兩道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師補充:在乘法口訣表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口訣不同,但結果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積是一樣的`口訣。我們在後面還要繼續學習。

四、談談收穫,總結評價

好,同學們!我們今天的課就先上到這裏,大家今天玩得開心嗎?開心之餘,你又有什麼收穫呢?

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本課的總結采用了引導回憶歸納的方法,這樣總結,既突出教學重點,又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進一步培養歸納概括的能力。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一天內的時間的計量,會區分時刻與經過時間這兩個概念.

2.會計算簡單的求經過時間的題目.

3.初步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教育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上課鈴一響,教師進教室,師生問好後,教師拿出小鬧鐘.上課鈴聲過後,即讓學生觀察鐘面,這時鬧鐘的時針、分針正指示出八點三十分.

師:八點三十分就是現在,我們開始上課.(板書:上課:8:30)

2.教師用鐘面教具(或演示動畫設定時間)撥出下列時間,讓學生觀察後説出鐘面所表示的時間.

4:25,10:00,7:30,8:45,11:55.

3.教師口頭報出時間,學生在自制鐘面模型上撥時針和分針,同桌兩人互相檢查.

8:00,2:40,6:30,9:15,3:45.

4.提問:1小時是幾分鐘?60分鐘是幾小時?

二、新授

(一)通過直觀,引出時刻概念.

上課五分鐘後,鬧鐘突然響了(老師事前撥好的),再讓學生觀察.這時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指出的位置是八點三十五分.(板書:鬧鐘響:8:35)

師:(指板書)8:30和8:35我們是怎樣知道的?(是從鬧鐘鐘面上看來的)這些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指的時間告訴我們一天當中某一特定的時刻(板書).如上課時,時針分針指到8:30,8:30是上課的時刻;鬧鐘響時,時針分針指到8:35,8:35是響鈴的時刻.我們平常説的六點起牀,十一點三十分放學,晚上七點看電視新聞聯播,六點、十一點三十分、七點指的都是時刻,它表示的是時針、分針所指的某一個位置的時候.

讓學生説出幾個學習、生活中常用到的時刻.

(二)教學經過時間.

1.引進經過時間.

師:從上課開始到鬧鐘響鈴,即從8:30到8:35,中間經過了幾分鐘?你怎樣知道的?

學生回答後,教師用鐘面教具再演示一次,先把時針、分針撥到8:30,然後把分針慢慢撥到8:35上,使學生看出兩個時刻之間間隔是5分鐘.

師:我們平常説的課間休息10分鐘,爸爸每天工作8小時,都是時針、分針運行時經過的時間.

2.感受時間的久暫.

(1)3分鐘有多久?

師:我們來體會一下,3分鐘有多久.現在我發給大家每人一張要求寫出得數的口算卡片.(8:40老師宣佈開始算,3分鐘後,老師宣佈停止算.問幾個同學,各做了多少道口算題?)

師:老師宣佈開始算時是8:40,停止算時是8:43,中間經過了3分鐘時間,就是説剛才做作業用去了3分鐘時間.

師:3分鐘時間雖短,但同學們口算了不少題,説明只要抓緊時間,時間短也能做許多事情.

(2)10分鐘有多久?(10分鐘就是課間休息那麼長短的一段時間.)

(3)師:老師在經過時間的兩個圖裏都標有一個箭頭,你們能體會出它表示什麼意思嗎?

生:箭頭表示方向,從8:30到8:35,從8:40到8:43.

師:對,箭頭表示方向.這個箭頭一直往前去,還表示時間是一去不回的.你想,今天上午的8:43過去了,再來的8:43是晚上的8:43,明天的8:43;今天是月日,明天可是月的日了.所以我們要愛惜時間,不要讓它白白地過去了.

(三)時刻與經過時間.

師:時刻與經過時間的意義不同在哪裏?鐘錶上的時針、分針所指的每一位置,表達的是某一個時刻.前一個時刻到後一個時刻之差就是所經過的時間.時刻好比一條直線上的點,時間好比兩點間線段的長(教師邊講邊畫出下圖).

師:還要注意的是,時刻表達成幾點幾分或幾時幾分,時間(經過時間)説成幾小時幾分.

舉例對比.

  三、練習

1.選擇填空.

(1)電影《閃閃的紅星》要放映________,電影院下午第一場是________開映.(1小時40分鐘;1點40分)

(2)媽媽上午________上班,她一天工作________.(8時;8小時)

2.搭配練習.(把下面左右兩邊有聯繫的句子連線)

學校上午什麼時候放學? 20分鐘

上午在學校的時間是多少? 2時

課間休息多久? 3小時

下午第一節上課時鐘面時間是 11點40分

3.在下面這段文字中,哪些是指明時刻的?用單線劃出來;哪些是表達經過時間的?用雙線劃出來.

一列快車從甲城到乙城要行6小時,一列慢車從乙城到甲城要7小時30分鐘.已知快車8點40分從甲城開往乙城,半小時後,慢車從乙城開往甲城,結果兩車於12點14分在途中相遇.

4.結合計算,鞏固兩個概念.

(1)看圖在()裏寫出鐘面上的時刻,並在□裏填上兩個時刻中間經過的時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