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複習試卷帶答案

來源:文萃谷 2.44W

九年級的學生在進行期會考試複習的時候,想要提高語文成績,多做一些試卷是少不了的。小編為大家力薦了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複習試卷以及答案,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閲讀!

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複習試卷帶答案
  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複習試卷

一、基礎:(2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2分)

A.煞 (shà)氣 誆(kuāng)騙 拮(jié)據 重蹈覆轍(fù)

B.駢(pián)文 遏(è)制 襁(qiáng)褓 根深蒂(dì)固

C.鄙 (bǐ)夷 訛(é)詐 墮(duò)落 無與綸(lún)比

D.懸 (xuán)虛 褻(xiè)瀆 棧(zhàn)道 一抔(póu)黃土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言行相顧 斷章取義 強聒不捨 心無旁騖

B、神情恍忽 蕩然無存 花團錦簇 稜角分明

C、鉻盡職守 自之知明 惱羞成怒 重蹈覆轍

D、一抔黃土 涕泗橫流 怒不可遏 歇斯底理

3.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妄自菲薄,能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助於我們取得更大的進步。

B、就衝着你三顧茅廬的這番情意,明天的宴會我是去定了。

C、唐雎這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獨立人格和自強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一直熠熠生輝。

D、“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是周恩來少年時就立下的鴻鵠之志。

4.下面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中語會即將在我校召開,這次會議規定每位發言者的發言時間最多不超過30分鐘。

B.為降低交通噪音對奧運村的影響,我國科研人員制定了總平面防噪音方案。

C.隨着電腦文字錄入技術的應用,使人們逐漸不喜歡用筆寫字了。

D.我們的報刊、電視、網絡和宣傳媒體,更有責任作出表率,杜絕用字不規範現象不再發生。

5.下列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我們忘不了同窗三載的情誼。”“一手好字讓人賞心悦目。”兩句都是陳述句。

B.“20多年的農村生活體驗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創作資源。”一句的主幹是“體驗是資源”。

C.“河,萊茵,江聲浩蕩……鐘聲復起,天已黎明……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願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一句中破折號的作用是:話題突然轉變。

D.“聰明人無論在哪裏跌倒,都會撿點有用的東西。”一句是條件複句。

6、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校文學社開展以“我愛校園”為主題的對聯徵集活動。請根據所給上聯,對出下聯。2分

上聯:四季美景養靈性,

下聯:         。

7.名著閲讀考查。(3分)

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最可厭的莫如自以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己去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築在瞭解自己瞭解別人上面的愛,才不是盲目的愛。

文段選自《 ① 》(書名)。這封信的內容由 ② (人名)樂曲的特點談起,論及了藝術家要有一顆赤子之心,要真誠。信中父親還要求 ③ (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時,要養成一種乾淨的習慣。

8、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10分)

(1)今我何功德, 。(白居易《觀刈麥》)

(2)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3) ,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諸葛亮《出師表》)

(4)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 , ”用典故表達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願望。

(5)默寫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詞。

梳洗罷 , 。 , 。 。

二、閲讀理解:(45分)

(一)閲讀下面一首詞,完成9—10題。5分

漁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9.這首詞的上片描寫 ,以一個“ ”字統領全部景物特點。(2分)

10.結句“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運用了互文手法,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二)閲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25~29題14分

[甲]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節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乙]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①,約②官職,從權制③,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④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⑤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⑥矣。

[註釋] ①儀軌:禮儀制度。②約:省減,簡約。③權制:合乎適宜的制度。④服罪輸情:認罪並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亞匹:同一流人物。亞:同類。

11.下面選項中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先帝稱之曰能 諸葛亮之為相國

B.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終於邦域之內

C.悉以諮之 徒以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 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

1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

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⑵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

⑶撫百姓( )

⑷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

1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鹹 畏 而 愛 之 刑 政 雖 峻 而 無 怨 者 以 其 用 心 平 而 勸 戒 明 也

14.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⑵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15. [乙]文中稱讚諸葛亮是“識治之良才”,請結合[甲]文加以説明。(2分)

(三)、小説閲讀(13分)

風吹起蒲公英

顧曉蕊

①十歲生日那天,母親送他一把紅棉吉它。母親是位鄉村音樂老師,她輕輕撥動琴絃,流淌出美妙的樂曲。他聽得着了迷,纏着母親教他識譜,教他彈唱。

②過了一段時間,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絃間飛舞。那時日子雖然清苦,卻有無數小快樂。可是,兩年後,母親因病去世。想念母親時,他就抱着吉它輕輕彈唱,讓琴聲帶走內心的悲傷。

③有一天,他放學回家,父親指着位個子瘦高的女人,説是他的繼母。女人身後站着個年齡與他相仿的男孩,父親説這是弟弟。他的心猛得一疼,難道父親忘記母親了嗎?

④周未,父親進家,從包裏掏出兩個蘋果。紅紅的蘋果又大又圓,散發着誘人的香味,饞得他直咽口水。父親當着繼母的面,把蘋果都遞給弟弟,扭身想對他説些什麼,他賭氣跑開了。他覺得父親果然變了心,心裏更覺悲涼。

⑤他躺在牀上,想起剛才的一幕,淚水悄然滑落。這時,有人推門進來,是繼母。他合

上眼,假裝睡着。繼母在牀邊坐了會兒,給他掖掖被,隨後,輕輕地離開。他側過身,碰到涼涼的東西,一看,是個蘋果。他心頭一暖,委屈消散了許多。自那以後,每每父親捎回些好吃的,繼母總給他留上一些。

⑥繼母無聲的關愛,為他孤獨的心靈,打開一扇亮窗。他和弟弟的感情日漸融洽起來,弟弟的成績好得出奇,讓他這個做哥哥的自愧弗如。

⑦那天,他和弟弟並排躺在田野上,周圍叢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風輕輕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柄汢白如雪、輕盈如羽的小傘兒,飄飄悠悠,隨風遠逝。他們聊起各自的夢想,他説將來想當一名歌手,弟弟説願化作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向廣袤的天地。

⑧就在他對未來充滿憧憬時,不幸再次降臨。父親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病危之際,拉着他的手説:“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多年的誤會和責怨,頃刻間煙消雲散。他悲慟地呼喚,最終沒能留住父親。父親走後,繼母一下子蒼老許多,她常坐在那裏發愣,任憂愁爬滿臉龐。

⑨他想了又想,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他對繼母説要到外邊打工,掙錢供弟弟讀大學。繼母低聲説:“我一個婦道人家,沒啥能耐,讓你跟着受苦了。”她用手指絞着衣角,淚水落了下來。

⑩第二天清晨,他留下一封短信,背起心愛的吉它,悄悄地離開家。他來到一家建築工地,幹着又髒又累的活,在飛揚的塵土裏,拋灑辛勤的汗水。最困難的時候,他住廉價的出租屋,被成羣的蚊子叮咬。為了省錢,他甚至連着一個月,每頓只吃鹽水煮麪條。他把節約下來的錢,寄往家裏。

11偶然的一個夜晚,他看到有人在街頭彈唱,生意似乎還挺火,心中一陣暗喜。弟

弟正讀高中,購買複習資料,需要更多的錢。他把吉它擦試一遍,調好弦,對着樂譜苦練了幾十首曲子。

12他穿行在繁華的夜市,用心彈奏每一個音符。有的聽眾被他的歌聲吸引,拍手叫好;也有的聽眾拿他取樂,推搡中將他撞翻在地。他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轉身離去。

13 來到城市這些年,他學會了隱忍。不管人生的際遇多麼黯淡,他從沒有忘記當初的夢想,並用自身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

14就這樣,他白天在工地幹活,晚上到街頭彈唱。終於盼到這一天,他收到弟弟的來信,弟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他接着往下讀,讀着讀着,淚水浸濕了紙頁。  原來,弟弟曾到工地上找過他,工友們説,他下班後,到街頭唱歌去了。弟弟轉過幾條街巷,看到抱着吉它彈唱的他。弟弟聽得淚流滿面,忍了又忍,沒有喊出聲來。弟弟説,當時就下定決心,要用最好的成績回報哥哥。考上大學後,可以邊學習邊做兼職,這樣哥哥就不用那麼辛苦。弟弟還説,母親很掛念他,讓他有空多回家看看。

15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買了酒,跟幾位工友一起慶祝。大聲地説:“我弟弟考上重點大學了!”他的語氣是那麼驕傲,那麼自豪,彷彿考上大學的是他。

16他生平第一次喝醉,倒在牀邊,微閉着眼,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在半夢半醒之際,他感覺自己化作一縷清風,吹起潔白的蒲公英,飄向那不知名的遠方。

(選自《2012年中國微型小説精選》,有改動)

16.根據情節的發展,用文中的詞語,把“他”的心理變化過程補充完整。(每處不超過4個字)(3分)


情節發展

心理變化

母親教學吉他,


繼母弟弟進家


父亡外出打工

悲慟隱忍

弟弟考上大學

17.每⑦段劃線句在文中有什麼作用?(3分)

18.閲讀下列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4分)

(1)過了一段時問,他的指尖也能如蝴蝶般在琴絃間飛舞。(結合語境,品味加點詞的圾達效果。)

(2)不管人生的際遇多麼黯談,他從沒有忘記當初的夢想,並用自身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聯繫上下文,理解加點詞的含義。)

19.有人把文章題目改為“兄弟情”,你贊同嗎?請簡述你的理由。(3分)

(四)閲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題。(13分)

“知入”與“知出” 張運輔

①怎樣讀書才能取得效果?經驗表明,處理好閲讀中的“入”與“出”是關鍵所在。南宋學者陳善雲:“讀書須知出入法。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脱,此是出書法。”此論道出了讀書的精髓。

②閲讀中的“入”,是指對所讀之書全身心融入,潛心對其進行研讀與探索。就是讀者通過文字去觸摸作者的內心,與其進行心靈的對話。如此“入書”,方可“見得親切”,實現雙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閲讀中怎樣“入”呢?一個方法是堅持“精思”。朱熹認為:“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就是説閲讀要慢嚼細嚥,通過揣摩語言,達到把握文章內容、體悟作品意藴與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讀基礎上精思,確為“入書”之妙訣。蘇軾讀陶淵明《飲酒》詩後寫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採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一篇神氣都索然矣。”蘇軾發現“望”與“見”雖一字之差,但意境全異。何故?蓋因陶詩所表達的是辭官歸田後的喜悦之情,故用“見”字來表達悠然自得之感。若改為“望”,變為主動尋求,就不但破壞了全詩的意境,而且也與陶淵明的節操相悖。蘇軾的體會,表明他對全詩意藴和詩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認識;這種認識若離開了對全詩全身心的“入”,離開反覆思索,是無法達到的。

⑤閲讀中的“出”,是指讀者能站在更高層次,對所讀之書做出分析判斷,能從新的角度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哲學家叔本華就主張讀書要與書本拉開距離,不要“入”書過度,要敢於並善於從書本中走出來。這樣讀書,方可避免“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方可在讀後能解其意、識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魯迅早年讀過不少進化論書籍,曾一度相信社會進化論:“總以為將來必勝於過去,青年必勝於老年。”後來,他在生活中發現了青年們在階級鬥爭中分化的事實,“目睹了同是青年,則分成兩大陣營,或則投身告密,或則助官捕人的事實,我的思路因此轟毀。”就這樣,他對這種理論產生了懷疑,並由此發現其諸多偏頗和謬誤。於是,他摒棄了從書本中得到的舊認識、舊觀點,在鬥爭中樹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他的這段經歷和思想轉化過程,對於閲讀時怎樣“出”於書,怎樣“用得透脱”,很有啟示意義。

⑦閲讀,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礎,不“入”則無所謂“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閲讀的價值與意義。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閲讀者必須掌握的祕訣。

20.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分)

21. 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3分)

22. 下面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當?請説明理由。(3分)

葉聖陶認為:“文字是一道橋樑,橋這邊站着讀者,橋那邊站着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樑,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瞭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23. 第⑤段加點的詞“這樣”在文中指代什麼?(2分)

24. 讀了全文,聯繫實際,談談你對第④段畫線句子的感悟聯想。(3分)

四、寫作。二選一(50分)

25、(一)歲月匆匆,讀九年級的我們已走進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門檻上,清點行囊,我們會發現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索,少了一份盲從;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動,少了一份幻想;還多了一份責任、理想與憧憬……我們的行囊變得沉甸甸的',我們的道路正在向未來延伸。

請以“九年級,我多了一份________ ”為題,寫一篇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要求:①請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詞語,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②文體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班名、校名。④書寫清楚,卷面整潔。

(二)以“青春流汗不流淚”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不得抄襲。

  九年級語文期會考試複習試卷參考答案

1.解析:綜合考查學生辨識漢字讀音與書寫的能力。辨識漢字讀音和書寫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和形似字,重在平時細心辨識,多積累記憶。A項中“煞”為多音字,在“煞氣”中應讀“shā”;“復”為別字,正確寫法應為“重蹈覆轍”。B項中“襁”正確讀音是“qiǎng”,讀起來像陽平聲,是因為兩個上聲字在一起時,第一個字的讀音變調為陽平。C項中“綸”屬於別字,正確寫法是“倫”。D項為正確選項,但要注意“抔”的讀音與書寫,讀音上常常誤讀為“bēi”,書寫上誤為“杯”。

2、A 3. A4. B 5. 解析:綜合考查句式,句子主幹,標點作用,複句類型。答案:C

6、寬對即可。(共2分,內容、形式各1分)示例1:滿園書香育英才。示例2:一片真情報恩師。

8.略

二、(一)答案:9.邊塞秋景 異(每空1分,滿分2分)

10.表達了詞人思念家鄉、功業難成的哀傷,也含蓄地表達了他對於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思念家鄉”、“功業難成”、“憤懣不平”各1分,滿分3分)

【答案】

(二)11. D(2分)

12. ⑴彰顯(顯示)⑵痛心遺憾⑶安撫,撫慰⑷親人(親近的人)(4分)

13.鹹畏而愛之 ∕刑政雖峻而無怨者∕ 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2分)

14.(4分)

⑴全部來詢問他們,就一定能使軍隊上下團結、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點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2分)

⑵善的(好的)沒有(因為)微小而不獎賞;惡的(壞的)沒有(因為)輕微而不懲罰。(2分)

15.示例甲文中諸葛亮要求後主做到了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並舉薦一批忠臣良將,這充分展示了諸葛亮治國的雄才大略。

(三)【答案】16.(1)不快樂(2)委屈(悲涼)(3)驕傲(自豪)(3分,每空1分)

17.通過環境描寫,營造(渲染)了優美温馨的氛圍;推動情節的發屜,為下文引出弟弟的夢把和他為弟弟的夢想而奮鬥的情節作鋪墊;與標題、結尾相呼應,突出文章主題。(3分,結合具體語境答題,吾則酌情扣分)

18.(1)運用比喻的修羣手法,形 象生動地寫出了他琴拉的熟練,表達了他內心的快樂。(2分,修辭方法l分,分析1分,意對即可)

(2)“微弱’是指他身份低微,工賢微薄;“光芒“是指他以自身微弱的力量支持着弟弟,供弟弟讀書,給弟弟帶來希望,照亮弟弟前行的道路;表現了他自立自強、勇於擔當的優秀品質。 (2分,意對即可)

19.(1)我贊同用原來的標題。因為“風吹起蒲公英”喻指他幫助弟弟實現人生夢想,標題含蓄新穎,形象生動,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題,令人回味無窮。

(2)我贊同用“兄弟情”這個標題,因為這個標既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表選出了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標題簡潔明自,(3分,任選一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四)(13分)

20.(2分)處理好閲讀中的“入”與“出”,是讀書取得效果的關鍵。(或:讀書的精髓關鍵是處理好閲讀中的“入”與“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閲讀者必須掌握的祕訣。)

21.(3分)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論點。(1分)然後從“入”與“出”兩個方面分別分析論證了其在閲讀中的意義和運用。(1分)最後再一次明確中心論點。(1分)

22.(3分) 第②段,(1分)這段文字引用葉聖陶的話闡述了“通過文字和作者會面,瞭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內容。(1分)與第②段所闡述的 “閲讀中的‘入’是觸摸作者的內心,與其進行心靈的對話”的觀點一致。(1分)

23.(2分)指讀者能站在更高層次,對所讀之書做出分析判斷,能從新的角度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或:讀書要與書本拉開距離,不要“入”書過度,要敢於並善於從書本中走出來。)

24.(3分)圍繞“熟讀精思的讀書方法”來談感悟聯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