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的歌會教學設計及反思「彙總篇」

來源:文萃谷 3W

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中,有介紹我國各地的節日風俗的,也有講民間藝人軼事的,也有描繪街頭商販吆喝的,組成了一幅幅有聲有色的民俗風情畫卷,學習這個單元,能夠引導學生關注民俗,瞭解民生和民間文化,學會從生活中發現無窮的樂趣,還能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雲南的歌會教學設計及反思「彙總篇」

《雲南的歌會》出自現代作家沈從文之手,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筆描繪了三種不同場面的唱歌情景,對每一個場面的描寫都各有特色,三個場合在內容上各有側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裏行間洋溢着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能瞭解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雲南民風民俗,還能從中得到美的享受,感悟生命的真諦。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感知文章內容,體會雲南少數民族的歌會習俗。

2、品味文章精妙的文筆, 理解三種不同場合歌會的方式和內容及在寫作手法上的不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覆誦讀理解散文的特點,品味文章極具特色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自然、對生命、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之情,培養學生熱愛美好生活,追求幸福人生的情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語句的品讀,引導學生去感受雲南歌會所藴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感受作家對人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走進雲南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組圖片。看完後,請大家談談感受。

這些圖片讓我們領略到了雲南特有的風情,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跟隨着沈從文先生的文字去雲南看看。

  (二)整體感知,走進歌會

沈從文,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民俗的作家來到了雲南,被這裏的風土民情深深吸引。他説:“雲南本是個詩歌的家鄉,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國。這一回卻更加豐富了我的見聞。”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章,分享一下作者的見聞。

請同學們速讀文章,説説作者有哪些見聞?

  (三)探究文意,參與歌會

作者用微妙的筆觸描繪了三個不同場合中唱歌的情景。如果你到雲南旅遊,當地人邀請你參加其中的一種歌會,你會參加哪一種?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理由。

  (四)品析人物,回味歌會

沈從文先生説:“從馬背上研究老問題,不免近於賣呆,遠不如從活人中聽聽生命的頌歌為有意思了。”

請同學們思考“活人”的含義。

文章中,沈從文先生描摹出了許多鮮活的人物。假如你是一位攝影記者,請你為文章中的一個人物拍攝一張照片,你會選擇哪個人物?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他(她)的照片配上一段展示他(她)風采的文字。

  (五)走出歌會,認識作者:

沈從文筆下的人物各具風采,他們健康美麗、質樸純真、熱情無私……讓我們一起記住這位洗滌人的靈魂,為生命頌歌的作家吧!

沈從文,京派小説代表人物,出生於湘西鳳凰縣,有苗漢土家族的血統。他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很多傳奇:一個只讀了幾年私塾、自學成才的大學教授,一個寫了《邊城》《湘行散記》等偉大作品的文學大師,一個生命前40年做作家、後40年成為考古學家的奇人,一個永遠自稱為“鄉下人”的透明自然的赤子……

他常以“鄉下人”的視角審視世界,作品中處處流貫着一種燃燒的感情:對於人類純樸自然人性美的傾心以及對愚蠢自私的極端憎惡。

推薦閲讀:小説《邊城》

  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文本的改革,更是教的方式,學的方式的改革。就教材而言,與舊的教材比較,最大的改變在於從知識性到人文性,從被動性到主動性,從微觀性到宏觀的改變。在於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基本點,最後認定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就教的方式來説,在於要求教師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

《雲南的歌會》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這篇文章寫的是雲南少數民族地區一種古老的歌會,藴涵着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但是文章內容離學生的生活較遠,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材的處理中,我特別注意了幾點:

一、在激情中導入課程內容。

課堂教學一開始我就利用多媒體放展示雲南風采的圖片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沉浸在教學情景之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打下了學習此文的基礎。

二、在朗讀中感知作品內容。

“語感”,反映人對語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運用能力,是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核心因素。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文學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於語文的敏鋭的感覺。”

朗讀作為一項重要的閲讀技能在閲讀課堂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教師的範讀更是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讀解的“催化劑”,它能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的心緒,甚至與作者脈博合而為一,教師通過繪聲繪色,神形兼備的朗讀,就能面對面地傳遞給學生,使他們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進而感知作品中所具有的自然美,藝術美及社會美。

三、在參與中領略文字的魅力。

將教學重點放在對本文語言的欣賞上,要求學生反覆誦讀課文,通過角色轉換,讓學生由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成為歌會的主角,以此去感悟文字的魅力,感受歌會的魅力。教師根據情況選出語言片段引導欣賞,以補足個體差異。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這樣的設計成功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又有力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同時學生的精神領域受到了一次強烈的撞擊,充分張揚了教材的人文性。

四、在回味中感悟生命的真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