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朵花的教案設計

來源:文萃谷 3.1W

教學內容:

五十六朵花的教案設計

1、 學唱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其多列》、《我的家鄉日喀則》。

2、 欣賞童聲對唱《小放牛》和童聲合唱《猜調》。

3、 欣賞撥樂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4、 學跳集體舞《我的家鄉日喀則》。

教學目標:

1、 會唱歌曲《苗家兒童慶豐收》《其多列》《我的家鄉日喀則》,並瞭解有關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簡單常識

2、 能參與集體舞《我的家鄉日喀則》的創編和表演,初步感受藏族踢踏舞的特點,學會用形體動作表現歡快的情緒。

3、 通過欣賞《猜調》、學唱歌曲《小放羊》,瞭解對唱的演唱形式,知道趙州橋、魯班及八仙等傳説。

教材分析:

1、《苗家兒童慶豐收》是一首根據苗族蘆笙調填詞的`兒童歌曲。表現了苗家兒童吹起蘆笙、敲起銅鼓,歡慶豐收時的喜悦心情。蘆笙調是苗族民間音樂的一種形式。歌曲旋律歡快、跳躍、流暢,節奏感較強,具有舞蹈性。歌曲具有苗族音樂的特點,五聲羽調式。歌曲為三個樂句的一段體結構,每個樂句為四小節。

2、《送我一支玫瑰花》是根據新疆民歌改編的一首彈撥樂合奏曲,彈撥樂合奏是由揚琴、琵琶、柳琴、阮等彈撥樂器組成的合奏形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送我一支玫瑰花》原是一首新疆民歌,由被稱為“西部歌王”的王洛賓改編,流傳很廣。改編後的音樂歡快、熱烈,表現了新疆人民熱愛生活、熱情奔放的性格。

3、《猜調》是根據雲南民歌改編的一首童聲合唱歌曲,充滿了童趣。《猜調》流行於雲南彝族地區,用問答的對歌形式反映了生活知識的內容。對歌是民歌的一種演唱形式,全國各地、各民族都有這種對歌的演唱形式。對歌的演唱內容相當廣泛,包括天文、地理、歷史、生活常識等。如:東蒙民歌《鹿》,北京民歌《對鮮花》,河北民歌《小放牛》等。集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猜調》的音樂很有特點。第一,旋律活潑、詼諧,節奏緊湊,多用十六分音符,由慢漸快,一氣呵成,只是在結尾處才舒展開來,形成歌曲的獨特風格。第二,歌曲中多次出現的si形成獨特的色彩。由於歌曲風趣、詼諧,因此流傳很廣,不僅有獨唱,還被改編成多種演唱形式,如:童聲合唱、鋼琴獨奏等。

4、《其多列》是哈尼族民歌,通過“揀樹葉”、“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紋多美麗”等詞語,表現了哈尼族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活潑性格。其多列是哈尼語“快來”的意思。歌曲短小、精練,音樂形象鮮明。歌曲為五聲羽調式,全曲由兩個樂句構成,兩個樂句的結構是成對比的,猶如一問一答。旋律以dol、mi、sol三個音為主,暫時偏離主音,使人產生一種強烈的尋求結束的願望,直到最後一個音樂才結束到主音上,全曲一氣呵成,歡快、流暢。

5、《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也是對歌的形式,通過一問一答,使人瞭解趙州橋、魯班,以及八仙、柴王爺等神話傳説。歌曲《小放牛》是由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五聲徵調式。第一、二樂句是上下呼應的兩個樂句,第三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複(換頭合尾),第四樂句是第二樂句的變化重複(合頭換尾)。歌曲中八分休止的切分節奏非常突出,使歌曲詼諧、活潑。歌曲的旋律採用了河北傳統的戲劇曲調,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旋律的發展始終圍繞着主題素材展開,旋律流暢,一氣呵成,很容易記憶,成為流傳很廣的一首民歌。另外還有一首河北民歌《小放牛》,是一段載歌載舞的對唱。內容是説一個小姑娘去買酒,走道三岔路口,不知往哪裏走。看見路邊有一個牧童,於是上前去問路。但是牧童卻沒有直接回答她,俏皮地要小姑娘回答他的問題才肯告訴她,音樂詼諧風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