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優秀

來源:文萃谷 7.61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優秀,歡迎閲讀與收藏。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優秀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圖形的面積,探索活動梯形的面積。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操作等實踐活動,探索並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利用數方格或割補等方法,靈活運用旋轉和平移的知識,探索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滲透遷移和轉化的數學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能有條理的思考,並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説明,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

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具準備】

兩套完全一樣的平面圖形卡片、小剪刀、每個小組準備一份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投影:五種平面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卡通形象。

(1)開心辭典:

每個學生可任意選擇一種平面圖形,説説對這種圖形的認識。

(學生可能會圍繞着圖形的特徵、周長和麪積,以及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展開介紹)

師給予肯定和評價。

(2)激發內需,提出問題:

對於這5種平面圖形,你還想了解哪個圖形的數學知識?

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二、合作探究,逐層遞進

活動(一):猜一猜

1)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你打算運用什麼方法,找到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呢?(數方格或割補等)

2)讓學生嘗試用數方格的方法進行學習,製造認知衝突。

質疑:那該怎麼辦?(割補方法,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

板書:轉化

投影如圖:

(二)剪一剪,拼一拼

1)畫一畫: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拿出準備好的5種平面圖形。

師:你能把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剪成兩個完一樣的梯形嗎?請大家先試着在圖形卡片上找一找、畫一畫。

2)剪一剪:跟小組同學商量後,再剪。

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動作更快?(提醒學生: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彙報交流:

a、正方形可以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

b、長方形可以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

c、平行四形可以剪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

多媒體課件剪的演示過程。

5)學生互評:表揚小組中勤于思考、勇於探索的同學。

(三)議一議,填一填:

1)小組議一議:剪出來的梯形與原來的圖形有什麼聯繫呢?

2)填寫表格。

投影如下:

底(ab)

高(h)

面積(s)

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正方形

梯形

我發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彙報交流:

a、梯形面積原來圖形面積的一半;

b、梯形的(上底+下底)的和,是正方形的邊長;

c、梯形的(上底+下底)的和,是長方形的長;

d、梯形的(上底+下底)的和,是平行四邊形的底;

e、梯形的高是正方形的寬;

f、梯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高;

學生邊回答,課件邊填寫展示。

4)怎樣計算梯形的面積呢?

板書:

因為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 × 邊長,所以: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 × 寬,所以: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 × 高,所以: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5)小結:

誰能再説一説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板書: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s = (a + b ) h÷2

三、迴歸生活,深化認識

1、出示情境圖:一個堤壩的橫截面,它的面積是多少?

2、頑皮的梯形:

投影:梯形的卡通人物形象,(配音1:同學們,休息一會兒,伸伸腰,我們一起來做操。)

(單位:cm)

配音2:同學們,現在你還以求出我的面積嗎?

學生練習後彙報交流,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形狀改變了,面積不變;梯形的面積大小是由底和高的大小決定的。)

我該怎麼辦?

3、大象的困惑:

如圖:

師:大象每天都得運一堆33根的木材。今天它卻碰到了難題,不知道該運哪一堆才好。你能幫助它嗎?

學生練習,並彙報小結:(上層的根數+下層的根數)×層數=梯形木材的總根數

四、反思總結,拓展延伸

1、學生談收穫,談學習方法;

2、組內互評:這節課你最想表揚誰,為什麼?

五、作業:

1、練一練第1、3題和“試一試”;

2、怎樣把梯形轉化成其他平面圖形,回家試試看。並把推導過程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梯形的面積

(轉 化)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底 × 高,

梯形的面積 =(上底+下底) ×高 ÷2

s =( a + b )h÷2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時間

1課時(40分鐘)

學情分析

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的有關知識,會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長方形的面積,本節課也通過學生拼擺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來觀察與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關係,進而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學生總結長方形面積公式也比較容易。因此,本節課應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小組合作共同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2、通過學生親手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通過用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擺一擺,掌握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

三、知識與技能

1、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會正確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經歷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並會應用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讓學生自主探究,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並理解長方形所含的平方釐米數正好等於長方形長所含的釐米數與寬所含的釐米數的乘積。

教學資源

(1)教學課件

(2)每人15個邊長1釐米的卡片、每2人一個長5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卡片。

(3)每4人一張表格。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內容:

課本第78頁例3,第80、81頁練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使用公式求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

2、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明確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和周長計算的區別。

3、培養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正確應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用紅色塗下面圖形的面積,用藍色塗出周長。

2、長方形周長=-------------

正方形周長=----------------

長方形面積=--------------

正方形面積=----------------

3、給第1題的長方形、正方形各邊標出長度,讓學生計算面積和周長。

二、新課

1、出示例3

(1)學生嘗試完成。

(2)交流方法

你從題裏發現那些信息?要解決什麼問題?求這塊玻璃的面積是多少其實就是求什麼?

2、練習

(1)摸摸數學課本的面積,請你估計一下它的面積是多少?

(2)摸摸數學課本的周長,請你估計一下它的周長是多少?

(3)請測量並計算它的面積和周長。

3、討論交流

周長和麪積有什麼不同?

(1)意義不同

(2)計量單位不同

(3)計算方法不同

三、綜合練習

1、課本81頁10

學生讀題,理解題目要求後獨立完成啟發學生看錶發現,面積相等的長方形,長和寬越接近,周長就越短,當長和寬相等時,周長最短。

2、學生按題目要求,自己準備圖形剪一剪,觀察、計算、比較三種不同減法,剩下部分的面積相同,周長不等。第一種情況周長與原正方形周長相等,後兩種情況的周昌都比原正方形長,增加了哪幾斷?

四、小結

五、作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