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課堂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52W

篇一:人教版國小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課本第69—70頁的例題和練習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3)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與合作交流活動發現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的由來。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

同學們上節課咱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圖形的周長,這節課咱們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在上課之前我們先去動物學校去看一看小動物們在幹什麼。

二 探索新知:

1.瞭解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出示龜兔賽跑圖,讓學生比較烏龜和小兔誰跑的遠,引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讓學生獨立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定義。

2.教學69頁例題的第1小題。

出示例題。

計算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1)自主探究算法。

讓學生針對所提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想法,教師巡視,瞭解同學們的討論情況,從中發現典型的算法。

(2)展示算法多樣化。

指名彙報,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

方法一: 5+3+5+3=16(米)

方法二: 5×2+3×2=16(米)

方法三: (5+3)×2=16(米)

(3)比較選擇

然後讓學生比較得出較簡單的計算方法,並總結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4)即時練:口答下列長方形的周長。

2釐米

3 釐 米

1釐米

3. 教學69頁例題的第2小題。

出示例題。

計算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3 釐 米

(1)自主探究算法。

讓學生針對所提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想法,教師巡視,瞭解同學們的討論情況,從中發現典型的算法。

(2)展示算法多樣化。

指名彙報,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

方法一:3+3+3+3=12(米)

方法二: 3×2+3×2=12(米)

方法三:3×4=12(米)

(3)比較選擇

然後讓學生比較得出較簡單的計算方法,並總結公式: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4)即時連:口答下列正方形的周長:

5釐米

三 基礎練習:

1. 小鳥回家

2. 解決身邊的事情:

二完小的操場是長方形的,長120米,寬80米,請你幫忙算一算,操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3. 這道題可難哦:

用一根36釐米長的鐵絲,把它圍成一個正方形,你知道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釐米嗎?

提高練習:

1.做下面圍牆要用多長的籬笆?

2.

比較烏龜和小兔子誰跑的路程遠:

3.我能行:

在一個長80釐米寬50釐米的長方形上,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1)剪下來的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2)剩下的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

五 問題討論:

有一根32釐米長的鐵絲。

(1)能把它折成一個正方形嗎?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2)用它能折成一個長方形嗎?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

=(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篇二:新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從邊和角的角度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及各部分名稱,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2.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能正確地辨認生活中遇到的長方形、正方形。

(二)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具體的操作思考過程中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徵的過程。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過程中,注重學生觀察、操作、猜想、驗證等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感受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價值,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自主探究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搶答老師逐張出示的圖形是不是四邊形,教師將四邊形張貼在黑板上。

2.説説四邊形有什麼特徵。

3.在這些四邊形中,還有些圖形比較特殊,請看(將長方形、正方形獨立出來),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4.聯繫實際,尋找長方形和正方形。

5.質疑揭題。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和正方形,作為四邊形,它們很特殊,有自己獨特的名字,那它們的邊和角是不是也藏着祕密呢?今天,我們就從邊和角上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二)自主探究

1.猜想。

仔細觀察手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猜一猜它的邊和角有哪些特點? 在小組裏説一説。

2.驗證。

(1)剛才同學們對長方形、正方形邊和角的特徵進行了大膽的猜想,猜得對不對呢?下面我們想辦法來驗證長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具有這些特徵。

(2)出示小組活動要求。

①用直尺量一量或動手摺一折、比一比,你能發現哪些邊的長度相等? ②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個角,你能發現什麼?

3.小組彙報介紹驗證方法。

(1)彙報長方形的特徵。

預設:

①量一量。

學生演示並介紹,從中看出上下邊長度相等,左右邊長度相等。

教師介紹“對邊”的概念。

教師:通過用直尺測量長方形的不同邊,驗證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徵。(板書:量)

②折一折。

學生演示並介紹,折的時候兩條邊重合了,説明對邊相等。

教師:沒有藉助工具,只用摺紙同樣驗證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板書:折) ③比一比。

a.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和長方形的四個角比,長方形上的角和三角尺上的角完全重合,説明都是直角。(板書:比)

b.對摺再對摺。

指出:通過這樣的對摺,原來的四個角就重合成了一個角,只要測量一次即可。 小結:請同學們舉起手中的長方形,互相看一看,你們的長方形一樣嗎?(顏色、大小都不相同)雖然長方形的顏色大小不同,但是不是驗證後都發現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這一特徵?那也就是説,無論什麼樣的長方形,它的邊和角都有這樣的特徵。

(2)彙報正方形的特徵。

預設:

①量一量。

展示作品,發現每條邊都相等。(板書:每條邊都相等)

②折一折。

a.對摺發現對邊相等。

追問:這樣折,説明正方形的對邊是相等的,但能説明每條邊都相等嗎? b.先對摺成三角形再對摺,把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摺合到一起。

教師:你們覺得他的方法怎麼樣?為了讓大家看清楚,老師把四條邊都塗上了不同的顏色,先對摺成三角形再對摺,這四條邊怎麼樣了?説明了什麼? 請學他的樣子一起動手摺一折。

③比一比。

學生用三角尺比後發現: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

小結:剛才我們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驗證了正方形的邊、角有什麼特徵?

4.教師介紹“對邊、長、寬、邊長”等各部分名稱,並讓學生指一指數學書的封面哪條邊是長?哪條邊是寬?在自己的正方形紙上標出邊長。

5.比較。

(1)我們已經發現並且驗證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那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

(2)同桌互説後彙報。

篇三:人教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國小三年級

1、學科:數學

2、學生課前準備:每名學生準備相同規格的長方形、正方形卡片。

教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目標:

1、 通過本課的學習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一定的認識,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會用多種方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動手抄作的能力。

3、滲透事物之間互相聯繫、互相轉換的思想。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理解周長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有兩個例題:例1,例2和做一做的題。例1是求長方形卡片的周長,例2是求正方形卡片的周長,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並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教學難點:

會用多種方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兩條綵帶。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髮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自主學習,動手操作,用學生尺先量出邊的長度,觀察邊的長度,發現邊長的特點,根據自己的理解動筆算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整節課圍繞兩張卡片需要綵帶長短展開教學,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

教學過程:

一 ` 激趣引入

1`同學們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學過什麼新知識嗎?

誰能説一説圖形的周長是指什麼?

2`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師:再過幾天,國慶節要到了,老師製作了兩張卡片,一張是長方行的,一張是正方行的,想在節日裏把它送給我的兩位好朋友,但又覺得卡片不夠漂亮,於是我就想給這兩張卡片的一週都鑲上彩帶(用手演示指一週)。請同學們猜一猜,哪張卡片需要的綵帶更長一些?哪張卡片需要的綵帶更短一些?(生自由猜)

師:看來,同學們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其實,我們要比較“兩張卡片需要的綵帶的長短”,就是要比較“兩張卡片的一週的長” (用手演示指一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兩張卡片的周長吧!(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 實踐探究。

1、引導學生探究長方行周長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例1,組織活動量一量。

師:現在我們用先量後算的方法,先來計算這張長方行卡片的周長吧!

給每名學生都準備長方行的卡片,請學生用學生尺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再算一算長方形的周長。(給學生準備的長方形卡片和老師的是一樣規格的) 教師巡視,參與學生的探究活動。

(2)`組織彙報,交流展示學習成果:你們是用什麼方法得到長方形的周長的?(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演示課件。)

生1:我先量出它的長是6釐米,寬是4釐米,然後用6+6+4+4算出周長是20釐米。

6+6+4+4=20(釐米)

生2:我量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也是6釐米和4釐米。我用6×2算出兩個長邊的長度,然後用4×2算出兩個寬邊的長度,再把它們加起來,就是12+8,也等於20釐米。

6×2+4×2=20(釐米)

生3:我先算出一組長邊和寬邊的長度,就是6+4=10釐米,因為另一組長邊和寬邊的長度和這一組是相等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也就是10×2=20釐米。

(6+4)×2=20(釐米)

(3)`引導學生對算法進行優化。

同學們想出了這麼多種方法來計算這張長方行卡片的周長,真了不起!在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長方形周長=(長+寬)×2

2` 引導學生探究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例2,組織活動量一量。

師:現在我們用同樣的方法,來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生:動手量正方形的邊長,並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2)`組織彙報,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結合彙報,演示課件。

生1:我可以把4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就是8+8+8+8.。

8+8+8+8=32(釐米)

生2:因為正方形的每一條邊的長度都是相等的,所以還可以用乘法來計算,就是8×4.

8×4=32(釐米)

(3)你更喜歡哪一種方法呢?

板書:正方形周長=邊長×4

3比較總結。

師: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已經知道兩張卡片的周長了。現在,誰能説説哪張卡片所需的綵帶的長度更長些?

生:正方形卡片需要的綵帶更長些。

師演示用綵帶圍卡片,從直觀上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所需綵帶的長短。 師:通過剛才的探究活動,我們知道要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

很多,歸納觀察這些方法,我們發現要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一定要先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長度;要求正方形的周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一條邊長就可以了。我們掌握了這兩種周長的計算方法之後,就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了。

、 鞏固知識,綜合運用。

1、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2、這是我的一塊手帕,用90釐米長的綢帶能圍一圈嗎?

3`判斷下面的説法對嗎?

(1)長方形長4分米,寬6釐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0分米。(

(2)長方形的周長比正方形的周長長。( )

(3)一個長方形周長是20釐米,長是7釐米,寬是3釐米。(

4` 這是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形,長4釐米,寬2釐米。

(1)計算一個長方形周長。

(2)計算拼成的長方形周長。

(3)計算拼成的正行的周長。

四` 總結全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誰來談一談?

  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長方形周長=(長+寬)×2

正方形周長=邊長×4

教學反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