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里科夫形象分析

來源:文萃谷 1.66W

高中語文第二冊第四課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小説《裝在套子裏的人》,其中主人公別里科夫的形象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焦點。筆者在教學中也對別里科夫的形象向同學們作了分析:別里科夫一向被認為是一個沙皇統治的衞道士,他既是沙皇專制制度的產物,又反過來維護着這種制度;他既是這種制度的受害者,同時,又加害周圍的人。他把自己深藏在套子裏,不論是他的生活,還是他的思想,抑或是他的穿着、用具,再或是他的居室、出行,他都用一個一個的套子把自己的一切包裹得嚴嚴實實。“套子”是他的法寶,是他生活的全部。“套子”之於別里科夫,就象如意金箍棒之於孫悟空、青龍偃月刀之於關雲長、“癩疤”之於阿q。因此,我們往往把題目“裝在套子裏的人”中的“人”認為是別里科夫,“套子”就是別里科夫套在自己身上的套子。但筆者認為,這種理解只是涉及到了“套子”的一種含義,而沒有能夠解釋出它的全部內涵。要想全面地闡釋出“套子”的含義,就必須要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考慮。

別里科夫形象分析

人,是社會中的人。一個人不能脱離社會而生存,因為他來於社會,若脱離了社會,他便不成其為一個“人”;一個人也不能被社會拖着生存,他必將反作用於社會,如果他不能對社會有所影響,他便不是一個個體的人。這是馬克思在很多年以前就給我們揭示出的真理。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社會,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別里科夫自然也不會例外。所以,要想正確認識別里科夫的社會特性,就必須先來了解別里科夫所生活的社會的特性。

那麼,我們就該先來看一看別里科夫所生活的社會的特性。這篇小説反映的是19世紀末沙皇俄-國的黑暗現實。188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繼位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加強了專制恐怖統治。當時擔任宗教院檢查總長的波貝多諾斯採夫在給沙皇的奏章中説:“在當前這個艱苦的時代,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平息那種頭腦不清、瀕於瘋狂的的社會輿-論;必須禁止那種人人饒舌的不可名狀的街頭巷議,以期儘量減少流言蜚語……”。而此時的俄-國因受到歐洲進步文明潮流的影響,在俄-國的知識分子和貴族中間,要求自由民主,改變專制統治的呼聲越來越高,面對洶湧而來的革新浪潮,沙皇政府採取一切暴-力手段鎮-壓革命者,禁錮人們的言論思想。一切反動勢力、守舊勢力集合在沙皇的周圍,對抗進步潮流,極力維護日益沒落的沙皇專制統治。

別里科夫正是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所有的人都被專-政的暴-力束縛得喘不過氣來,每一個人都在恐怖的氣氛中戰戰兢兢地保全自己的生命,他們小心翼翼地生活,生怕出錯,他們用蒼白的懦弱為自己編織一個薄弱的、虛幻的套子來保護自己,他們在自己虛幻的套子中生存,自己約束自己,同時,這種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又成為這個時代的特徵。別里科夫正是這種人的典型代表,他們在給自己加上套子的同時,又自覺不自覺地影響着周圍的社會和社會中的人——給別人加上套子,於是乎,人被物化了,別里科夫自己也變成了套子,變成了加在其他人身上的套子,這就是在非正常社會形態下的人的異化。因此,對於一個產生別里科夫這種人的社會來説、對於生活在這種社會裏的人來説,這是一件可悲的事。但是,悲哀並沒有止步,更為悲哀的是,那些生活在這種社會裏的人雖然已經意識到了套子的存在,卻不敢去反對。科瓦連科和華連卡作為新思想和新事物的代表,與代表着舊思想的別里科夫之間存在着矛盾,這種矛盾在“漫畫事件”和“自行車事件”後激化了,引出了科瓦連科和別里科夫之間的直接的、面對面的鬥爭,鬥爭以別里科夫的落荒而逃結局,而華連卡的笑聲結束了別里科夫的愛情和生命,因為,在別里科夫固有的思維中,這是不可想像的。別里科夫的套子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同時,作為束縛別人的套子,別里科夫也被新思想憤怒和嘲笑的力量擊得粉碎。那種生活中的套子在鬥爭中全敗,這就是套子的命運!所以,雖然小説的結局不是樂觀的,但別里科夫的遭遇告訴我們:明天是光明的。這就是作家在這篇小説中想要傳遞給我們的思想。

因此,我們在學習這篇小説的時候,應清楚的認識到:作家所塑造的別里科夫這一典型形象不僅僅是一個“裝在套子裏的人”,更是一個約束別人的套子;別里科夫的結局不僅僅是一個“裝在套子裏的人”的結局,更意味着那種“套子式社會”的必然滅亡的結局。

別里科夫形象分析 [篇2]

白銀時代的天才作家契訶夫作品的現代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他在《裝在套子裏的人》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別里科夫,是俄羅斯文學中“小人物”這一文學形象長廊中具有經典意義的重要一員。本文想從文化批判的角度,就其性格的心理結構及其社會意義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些分析。

《別里科夫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