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人物形象分析

來源:文萃谷 2.98W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話劇,劇本將八年的時間濃縮到聖誕節前後三天,將主要戲劇衝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挾的情節上,通過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同時也清晰的為讀者展現了劇中各個人物的特點。娜拉作為這部三幕話劇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經成為文學史中的經典,娜拉最終的出走,也被視為是對男權為中心的社會傳統觀念的反叛。本文將對娜拉這一形象進行進一步的探討。

娜拉人物形象分析

一、 娜拉是誰

娜拉是平凡的家庭主婦:她温柔善良,疼愛孩子,愛護丈夫,

誓死捍衞自己的家庭。

劇本開始於非常祥和的家庭氛圍中,聖誕節的前夕,娜拉認真的準備着聖誕樹和過節的禮物,丈夫親暱的喚自己為“小鳥兒”、“小松鼠兒”,似乎對娜拉寵愛有加,讓讀者很是羨慕這樣的家庭生活。但是這個家庭真如表面那樣幸福嗎?隨着閲讀的深入,實則不然,讀者瞭解到八年來,娜拉一直在獨自承受着一筆鉅額的債務。

娜拉是個不平凡的女人:她在家庭遇到挫折的時候敢於擔當,敢於拼盡全力去守衞自己的家庭,這樣的行為與她的丈夫遇到困難時的態度形成了極大的反差。讓讀者不禁佩服這個女人的堅強和善良。發現到這個女人並不是只知道吃餅乾帶孩子的家庭主婦,

而是在遇到困難時,有勇氣有智慧面對的女人。

在丈夫眼裏,娜拉是個玩偶,她只需要扮演好她為人妻子為人母親的角色就好。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和個人見解。

二、 娜拉的成長

娜拉的成長不是突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八年的磨難中一步步成長的,在劇情的催化下一步步成熟的。娜拉的成長為她最後的出走提供了劇情的可能,也為她的覺醒做了很好的伏筆。從一開始,面對丈夫的病,父親的去世,娜拉敢於擔當,到後來面對珂洛克思泰的要挾她甚至敢用性命去一力承當,讀者都可以看出,這個女人擁有的不僅僅是善良智慧,還有一顆堅毅的心。

娜拉的成長,是林丹太太促成的,是珂洛克思泰促成的,更是與她朝夕相處的丈夫促成的',這為她後來的覺醒的奠定了基礎。

三、 娜拉的覺醒

這部三幕話劇直到最後才讓所有的矛盾爆發出來,達到劇情的高-潮。到最後,當娜拉説出那一連串讓丈夫有點不可思議的話的時候,讀者是否也會感覺有點突然?!這個一心以家庭為中心的女人,怎麼會突然之間就有了這麼大的覺悟,有了自我覺醒的意識?

其實細讀文本這並不突然。早在之前,通過對娜拉心裏的描寫,她希望出現一個奇蹟,她做好毅然赴死的最後決定,就已經可以看出她的深明大義,而最終沒有等到她想要的奇蹟,丈夫完

全是對立指責她的嘴臉時,才讓她明白過來,她的心意丈夫完全不能理解,甚至不對她有任何的感激之情。她到底是錯付了年華啊。從一開始對愛情的絕望,到最後對自己人生的覺醒,娜拉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但最終以她的出走標誌着她的覺醒。

四、 娜拉走後怎樣

魯迅在女子大學做過“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説,他説娜拉不是回來,就是墮落。誠然獨自生活是充滿艱辛的,女人沒有獨立的經濟是不會有獨立的話語權,但是她不走出這一步,她的人生永遠只能是個玩偶。

換個角度想想,娜拉走後,她的丈夫海爾茂是否會有所觸動,是否會隨之覺醒?讀者不得而知。

然後娜拉走後,究竟能不能活下去,活得怎樣,我們也不得而知。但無數個娜拉走後,又會怎樣?!

劇本沒有告訴讀者男女不平等的問題究竟該如何解決,只是用“娜拉出走”這一象徵性的舉動結束全篇,我認為這沒有什麼不好。文學畢竟是文學,文學與現實相關聯,但文學家畢竟不是社會學家。

五、 “娜拉形象羣”分析

其實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都會有“娜拉”這樣的形象存在,每一個娜拉又都有各自的同於不同,她們所反映的無非是婦女的覺醒,女權運動的促成。可以對這一類形象進行一個總的概括總結,對女性文學進行探討。

總結:娜拉的形象之所以閃耀在文學歷史的殿堂,是因為她所代表的是同一時代無數要求人權的女性,以及她所獨有人格魅力在深深吸引着每一位讀者。角色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才顯得具有開創意義,尤其是娜拉最終的出走,震撼的不僅僅是劇中的那個傀儡丈夫海爾茂。

娜拉人物形象分析 [篇2]

《玩偶之家》,19世紀挪威最偉大的戲劇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會劇。作於1879年。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麗活潑,天真熱情。她熱烈而真誠地愛着自己的丈夫海爾茂。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舉債,又熬夜抄寫文件,掙錢、省錢,偷偷還債。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過去的銀行職員,現在的銀行經理),卻是個虛偽自私的資產階級市儈,他平時管她叫“小鳥兒”、“小松鼠兒”,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舉債,危及自己的社會名聲和地位時,便一反常態,大罵她是“犯罪女人”,還揚言要剝奪他教育子女的權利,要對她進行法律、宗教制裁。後來,當債主受女友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據時,他又轉變-態度,表示要永遠愛她和保護她。經此轉折,娜拉終於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處境,發現自己不過是丈夫的“玩偶”,於是對保護這家庭關係的資產階級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嚴重懷疑和激烈批判,並毅然離開了這個“玩偶之家”。 娜拉是個具有資產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對社會的背叛和棄家出走,被譽為婦女解放的“獨立宣言”。

恩格斯在給保爾*恩格斯的信中説:“挪威的小資產階級婦女比起德國的小市民婦女來,簡直是相隔天壤。”這句話多半就是指娜拉這類挪威女人説的。娜拉的形象表現了當時挪威社會的特徵。這個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為爭取婦女獨立人格而鬥爭的先進婦女形象,不僅是挪威文學中光輝的藝術形象,而且也是歐洲資產階級文學中著名形象之一,它至今仍然用以鼓舞資本主義國家中的人民為爭取自由權利而鬥爭。

在戲劇《玩偶之家》中,易卜生着重描寫了她的“精神叛逆”。娜拉和海爾茂生活了八年之後,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可悲的社會地位:結婚前,她是屬於父親的;結婚後,她是屬於丈夫的。她對海爾茂説:“你們何嘗真愛過我,你們愛我只是拿我當消遣……我在家跟父親過日子的時候,他把他的意見告訴我,我就跟着他的意見走。……他叫我‘泥娃娃孩子’,把我當作一件玩意兒,就象我小時候玩兒我的泥娃娃一樣,後來我到你家來住着,……我從父親手裏轉移到你手裏。跟你在一塊兒,事情都為你安排。你愛什麼我也愛什麼,或者假裝愛什麼,……讓我回頭想一想,這些年我在這兒簡直象個要飯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託伐,我靠着給你耍把戲過日子,可是你喜歡我這麼做。你和我父親把我害苦了。我現在這麼沒出息都要怪你們。”這就是娜拉對她自己,也是對廣大婦女在資本主義社會所處的被支配地位的正確理解,是她對私有制社會壓迫婦女的嚴正控訴。

易卜生在事件進程中把資本主義社會的冷酷現實展示在娜拉麪前,當她認清了丈夫的虛偽、自私本質,認清了自己的奴隸地位以後,如夢方醒,變自殺為尋求新生。娜拉勇敢地衝破資本主義的法律、宗教和道德習俗的枷鎖,實行了“精神的反叛”,毅然決然地關上了通往“玩偶之家”的門。她關門發出的巨大聲響,是展示人物思想昇華的戲劇動作的精彩表現,是戲劇家唱出的婦女解放的讚歌。它震動着觀眾的心靈,激勵着人們對資本主義的法律、道德和宗教以及男權為中心的家庭結構的不合理性的思考,喚醒人們為追求新型的生活而鬥爭。

娜拉是易卜生的“精神的反叛”的典型。但是這個叛逆女性除了一顆覺醒的心,其他毫無準備。雖然她離開了海爾茂的家,但卻逃不出那個自由的資本主義社會,正如魯迅説的:“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因為如果是一匹小鳥,則籠子裏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籠門,外面又有鷹,有獵,以及別的什麼東西之類。”如果我們要娜拉不走這兩條路,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她在社會上有獨立的經濟地位。因為“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男子在婚姻上的統治是他的經濟統治的簡單的後果,它將自然地隨着後者的消失而消失。”假如要廣大婦女在社會上有獨立的經濟地位,那只有消滅不合理的資本主義制度。娜拉雖然具有強烈的民主思想,但她沒有什麼崇高的理想和生活目的。從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不與人民結合的個人反抗是改變不了社會的。婦女的解放只有與階級的解放相結合,只有在消滅了階級,消滅了剝削,推翻了腐朽沒落制度以後才有可能,才可能徹底。恩格斯説:“婦女的解放必須以一切女性重新參加社會勞動為其先決條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