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集合15篇

來源:文萃谷 1.75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集合15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

《讓我們學會合作》這一課的教學實踐中,我引導學生從平凡的生活體驗入手,組織了一系列相關主題的音像材料和教學活動,引發學生的實踐、創造積極性。

在這節課中應首先讓學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因為一個人只有認識到一件事物的重要才會產生想按照事物的規則去做的願望,尋找做好這件事的方法。然後在實踐體驗中總結出與人合作成功的條件和不成功的原因。因為我們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教育,最終目的還是要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方法,使其能在生活實踐中運用這種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二個環節,通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引入,再展示大量學生日常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讓學生知道合作無處不在,人人需要合作。充分利用音像教學資源的優勢,設置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

第三個環節,給學生提供一個學會與人合作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合作的重要,學會合作成功的方法,認識到合作不成功的原因,感受合作成功的快樂。活動之所以採取比賽形式,一方面依據兒童好表現自己又愛爭強好勝的特點,又考慮到學生因年齡小,往往在遊戲中會充分表現自我,將平時的習慣、情感真實的暴露出來。老師則能借機發現學生道德思想行為中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及時有效的教育和引導。

我們雖然在教學中提倡給學生創造發展的空間,但我們也同樣不能忽視學生在集體生活中自覺守規的培養,眾所周知:規則是人們做某事時應該人人自覺遵守的規章制度。針對本節課第三環節的學生體驗活動的開展,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活動特點、活動步驟,以及學生在活動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或現象,制定了相關的規則,並暗示每位學生都必須嚴格遵守。如:在學生第一次活動前我制定了比賽規則:“接下來以小組為單位,在3分鐘之內,每個小組合作捏一個只熊貓,每個同學捏其中一部份,看哪一組捏得又快又好。先制定了紀律要求:“別急,為了比賽能順利進行我們先提兩點要求:小組合作之前,老師先提幾個要求:

(1)合作時,要做到輕聲細語,避免影響他人。

(2)要聽老師的指令,説開始才能開始,説結束就立即結束,否則算違規。要求明白了嗎?可以開始了嗎?”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我認為人們在做任何一項活動中都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影響活動的正常進行,而本課中學生的體驗活動時間長達近20分鐘,又是突破本課重難點的重要環節,如果沒有細緻、具體的要求,只是讓學生完全自主的活動,結果很可能就是一場鬧劇,學生在互相影響的混亂中任意放縱自己的個性,使活動無法按既定方案進行,合作的研究也必將無從談起,教師的作用也會因此而變得蒼白無力,教學實效便會是零,甚至對學生還會產生負面影響。實際上由於太過於高估學生的動手能力,沒有事先沒有對學生捏手工能力進行調查,結果課堂實踐後,學生兩次捏製效果都不是很好,導致兩次對比效果不明顯。也許是孩子們從沒在課堂上做過遊戲,全然忘記老師事前的的要求,遊戲結束了還在繼續,讓他們交上作品,沒人主動上交,有的甚至遲遲不交上來。這個環節處理得不是很好,拖了一段時間,導致下個環節(拓展昇華環節)用時不夠。

整節課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

1、整堂課老師的話太多了,學生的發言面不廣。

2、老師關注面較小。

3、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合作,可是老師卻沒有留出多餘的時間讓學生談談具體的事情應該怎樣合作。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2

《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一課,可以説是“百易其稿”,要上好一節課真非易事。這篇課文因為貼近學生的生活,內容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就因為太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就會覺得司空見慣,對課文的內容無動於衷,不能深深觸動學生的心靈。所以如何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撥動學生的心絃,激發學生主動去幫助他人,就成了這課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在執教《從幫助別人中獲得快樂》一課後,積累了自己的幾點心得,下面簡單地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做法。

一、聯繫生活中的“大愛”撥動學生的心絃

在授課時我舉了兩個例子,一是令世人哀痛的汶川地震,一是令世人為之驚喜的北京奧運。這兩件事可以説是深深地觸動了人們的心靈。我抓住這兩件大事,緊緊聯繫課文,以助人的角度為切入點展開教學。當學生看到汶川地震的視頻中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助人場景時,有的學生流下了感動的眼淚。當學生看到在包括自己的無數人的幫助下,災區的孩子已重返課堂學習的温馨畫面時,學生由衷地體會到助人的快樂。當看到北京奧運會上辛勤忙碌而又快樂的志願者時,當聽到看到奧委會主席羅格稱讚自願者的話語時,當看到悉尼的“志願者林”時,學生體會到了助人是得到世人普遍為之稱頌的高尚行為。能讓自己更快樂、生活得更有意義。併發自肺腑地説出了“我長大了也要當志願者”的動人話語,讓人深深感到祖國後繼有人。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我重組了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深深地體會到了助人的快樂。併產生了要儘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的願望。

二、聯繫生活中的“小我”撥動學生的心絃

有了關於汶川地震中的“大愛”的鋪墊,學生的情緒已被很好地調動了起來,我適時引導學生去回顧生活中助人的事情,啟發學生用心體會從中獲得的快樂。“運動會上,我受傷了,是××扶着去醫務室。”“我的鄰居是一位獨居的老奶奶,我經常去和老奶奶説説話,給老奶奶解悶。”……課堂上是如此温馨、快樂,學生們進一步深深地體會到了幫助助人的快樂,及被別人幫助時從中獲得的快樂,體會到人與人之間原來是需要互相扶持的,助人還能讓社會美好。

三、創設體驗活動撥動學生的心絃

在導入新課時,我創設了一個情境:“遺漏課題,讓學生幫着尋找。”在課堂上,我又設置了一個小遊戲:“給笑臉貼鼻子。”而遊戲者必須在全體同學的幫助下才能完成。讓學生一次次地設身處地地體會到從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中獲得的快樂。學生興趣盎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總之,淡化完美,追求真實;淡化説教,追求無痕;淡化概念,追求情景;活化教材,追求深度;拓展教材探索空間;發掘教學個性內涵;還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教學內容要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多樣化;注重創設寬鬆的教學環境,建立寬容互動的師生關係,這就是品德課所追求的境界。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3

這學年我們使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品德與社會》,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如《自主選舉班幹》這一課,我選擇了真真正正地進行一次學生自己選班委會的活動,教師只對選舉程序做説明和解釋,然後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懂得自己應有的權利,並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4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瞭解社會,同時還要養成良好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明理。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靈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點撥者,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學習主體。

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從關注學生智能出發,拓展有限的課程資源,從各個角度發展學生的智能。教學設計中,儘可能通過品德與社會學科教學來改善和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利用學生的智能的多元化特點創造多元的通道來改善學科教學。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弘揚學生個性發展入手,探索適合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教學過程,設計教師和學生的活動課改的目的是: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教師由單純的教學者轉變成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這兩種轉變需要“量”的積累過程。

在教學火燒圓明園中,主要講述了英法侵略者搶奪圓明園、焚燒圓明園,揭露侵略者殘酷的行為,舊社會的中國受盡了屈辱,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殘酷的歷史事實的瞭解,體驗和感受,孩子們做為一箇中國人是不應該忘記那段歷史的,作為一個有正義感的中國人更不能忘記那段屈辱。而且學生還能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整節課顯得特別活躍。問題反思:通過教學我感到不足的是學生們對歷史知識的瞭解太少。作為新世紀的國小生,我們應該自強不息!知道落後就要捱打,只有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總之,通過教學和課後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成功與失敗,加以總結和昇華,變成自己的教學經驗教訓,這是難得的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在老師引導下學會如何做人處事,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從“教書匠”變成“教育家”。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5

《品德與社會》的教科書內容的設計不侷限於課堂內的教學活動,而是體現課前、課中、課後,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教學反思之十一。研討問題的提出,不追求固定的、統一的結論,而是為學生留有更多的選擇和創造空間。教學內容的選取,在完整、準確體現課程標準要求的前提下,適當拓展,以使學生在某一主題學習中,能多角度地獲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體驗,或者在現有生活範圍內,能有一個更開闊的視野。所以在“聯合國”一課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教材,聯繫學生已有經驗和學習經歷,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問題,廣泛整理各方面的資源,合理運用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將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生生活中,學生對聯合國這個國際組織產生深刻的印象,對中國的維和部隊取得了成就有了更深的認識,對和平與安全產生強烈的念想。以下幾點是教學本課的反思:

一、讓《品德與生活》與社會生活聯繫起來

在德育課程形態迴歸生活,促進學生道德主體性的發展是國小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一個具體體現。所以,在教學中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以兒童原有生活經驗為生長點,以實踐活動為依託,以迴歸生活為最終目的,讓我們的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終生髮展。在課前我讓學生通過搜查有關戰爭和聯合國的資料,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談談社會上不安全的現象,也讓學生寫寫今後面對不安全的現象怎麼辦,這樣吧課文與社會生活上聯繫起來,讓學生明白《品德與生活》與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品德與生活》就是在記載在我們身邊的事,把學到的知識也運用到生活當中。

二、潛序漸進,清晰、完整的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主題是關於“和平與安全”,為了突顯主題,讓學生對和平與安全產生強烈的念想,我從戰爭的話題入手,談談戰爭對人類帶來的災難,無形中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對戰爭的痛恨,對和平的嚮往。接着從聯合國説起,讓學生通過搜索有關聯合國的資料,體會聯合國組織的規模之大,跨越國家之多,跨越地域之廣,影響力之遠;瞭解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讓學生了解《聯合國憲,章》的內容,明確聯合國的權力和義務,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之十一》。再談談聯合國的維和部隊莊嚴肅穆和發揮的作用,在此之上了解中國參加國際維和部隊的傑出成就,讓學生對維和部隊有了更深的認識,對維和部隊的光榮使命和至上榮譽產生敬畏之情。最後,談談身邊不安全的現象,明確雖然生活在沒有戰爭的社會但也受到不安全的威脅,如食品衞生安全、交通安全、疾病健康的安全等等,從而讓學生產生消除安全隱患的意識,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給學生思想行為上得薰陶。整個教學環節潛序漸進,層層遞進,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突顯教學主題達到教學目的。

三、利用多媒體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於六年級的學生對於社會生活尤其是世界大事的瞭解很少,儘管在上個學期已經學習了聯合國的相關內容,但是經歷了一個寒假,很多已經淡忘。如果在課堂僅僅靠口頭的語言描述,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們搜查有關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資料,在課堂上播放有關維和部隊的視頻,讓學生充分了解聯合國,瞭解維和部隊的資料,對和平產生新的共鳴,讓課堂更富表現力和感染力,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1.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學生看教材,並用鉛筆進行勾畫,這樣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整理課前收集的資料,為小組交流做準備。

2.小組合作形式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現自我的機會,促使學生的思維向更高的層次延伸。因此在教學本課是我多次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首先在課前以小組的形式搜查有關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搜查有關聯合國的資料。在課堂上也採用小組合作的精神,讓他們小組交流蒐集的資料,小組交流學習課文內容後的收穫等。如此給每個學生表現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們充分的展示自我,做到人人都發言,人人都參與,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性。

五、關注學生的活動,薰陶學生的思想行為。

在教學前對文本我進行深入研究和學習,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做有意義的拓展,善於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解決問題。例如:開課學生首先交流自己已經瞭解的關於聯合國的知識,接着就提出了自己的問題“聯合國的原則是什麼?”“聯合國是有哪些國家組成的?”“聯合國有哪些維護人類和平的行動?”等。學生帶着問題看書自學教材和收集到的資料,探討並解決問題。我還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時引導講解。

隨着教學環節的推動,從瞭解聯合國的宗旨原則到了解維和部隊發揮的作用,產生對和平的嚮往,再談談社會的不安全現象,讓學生產生對安全的渴望,在此基礎上面對不安全的現象,讓學生寫寫希望身邊的人怎麼做,自己又決定怎麼做?無形中在薰陶學生的思想,也規範今後的行為,這也是《品德與生活》課程與其它課程不同的之處。最後,全班起立攜手呼喊:攜起手來,為了和平與安全!為了和平與安全,攜起手來!讓學生為和平與安全邁出第一步,給學生行為行動的鼓勵,又突顯本課教學主題。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教學處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真因為遺憾才讓自己一次次進步,因為遺憾才能更完善自我,因為遺憾在教學之路上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6

兒童的社會生活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進行的手段,而品德新課標也倡導通過學習者的自身體驗來學習。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生活經驗持續不斷髮展、改造和推進的過程。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

(1)從教本走向人本

我依據自己對課程的認識、文本的理解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求,努力使課程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融合,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體驗、感受與探究,為此對教材進行再創造,不侷限教材設計構想,讓學生暢談熟知的家鄉人的生活習慣、節令習俗,欣賞感興趣的戲曲藝術,使教學成為學生社會經驗不斷髮展的過程。

(2)注重教學的實施過程

對於學生來説,受教育和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生活,我們的教育應使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發展。課前,我佈置學生觀察、蒐集、瞭解相關知識,在這個發現、思考、辨析的過程中,擴大了知識面。課堂上,大家暢所欲言,在教師指導下,孩子們培養了協作、互助的合作精神,並且開拓思維,獲得了根據所學知識和掌握的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追求情感的生成與提升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課堂上我注重學生情感的參與,使學生言其所想,讓他們認識到家鄉的美好,產生熱愛家鄉的美好體驗。得到情感上的觸動和提升,並且主動為建設家鄉,推廣家鄉文化貢獻力量。孩子們通過教學所得又迴歸生活,提升了對生活的認識與態度。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7

第一單元《在愛的陽光下》

第一課家人的愛

一、主題目標:

1、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懂得家人對自己疼是愛,嚴厲也是愛。

2、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感激與愛。

二、教學重點:

強調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父母的情感。

三、課前準備:

教師引導學生事先觀察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所做事,並作為觀察記錄,學生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四、課時: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愛,促使他們產生孝敬父母的行動。

一、情景導課

讓學生把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拿出來,同學互相傳看,並和現在比比,看看有什麼變化,讓學生體會出我們在一年年長大,並且讓學生知道是家人的愛才使我們一天天成長。(板書課題;家人的愛)

二、活動組織(是愛讓我長大)

活動一:

1、引導學生年頁幾幅表現家人的愛的場景,讓學生體會家人在這種背後的種種付出。

2、參照6頁的圖,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回憶和講述自己家人關愛自己的故事,讓學生體會什麼是家人的愛。

活動二:

1、結合課前的觀察記錄,與組內同學交流一天中家人為自己做的事情,請記錄,做的最詳細或最有特點的同學再向全班同學介紹,讓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對孩子的愛。

2、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一天中家人就為自己做那麼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長歲月裏的無數個日日夜夜家人要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導學生思索自己應該對家長説些什麼?做些什麼?

活動三:引導學生讀一首小詩結束全課。我們一天天長大,辛苦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愛我,我愛爸爸媽媽。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懂得家長對自己疼是愛,嚴厲也是愛。

二、教學過程

活動一

引導學生看8頁、9頁的幾幅圖。

活動二

這也是愛

1、分組討論:結合課本第8、9頁圖,引導學生討論:這些家長為什麼做?媽媽不給孩子買新車,是為了什麼?爸爸不幫孩子繫鞋帶,又是為了什麼?奶奶讓孩子自己做手工,是想讓孩子怎樣?爺爺為什麼讓孩子向爸爸認錯?

2、經驗交流:

向同學介紹自己類似的生活經歷,説一説當時家長是怎樣説的,自己是怎樣想的,現在又是怎樣體會的。

3、分組討論:怎樣才能體諒家長的良苦用心。

4、教師小結:讓學生懂得愛不僅是對自己的遷就,還包括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同時也提示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動腦,勇於克服困難,犯錯誤要勇於承認,這也是對家長愛心的回報。

第二課 讀懂爸爸媽媽的心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父母辛勞,懂得做子女的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在家做個好孩子。

2、行為目標:做到自己會做的事自己做,不讓父母操心,並能幫父母幹家務活,虛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實際行動給父母帶來快樂。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父母的熱愛之情。

4、教學重難點:落實行為目標,激發愛父母情感。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問題情景,進行討論

1、介紹問題背景:今天老師想和大家探討一件事,這件事想必曾經遇見過,這件事是這樣的:一個四年級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飯後,爸爸媽媽因為還要到店裏去幹活,讓他洗一下碗,他説:沒空,我還要做家庭作業。要麼給二元錢。

2、討論:

3、你覺得這位大哥哥該不該討這兩元錢?為什麼?

4、指名回答。

5、教師小結:家裏的事,僅僅是爸爸媽媽的嗎?確實,爸爸媽媽賺錢不容易。

二、瞭解父母辛勞

(一)父母賺錢不容易

1、為了家庭,為了我們有一個舒適的環境,爸爸媽媽努力工作。你知道你爸爸媽媽是幹什麼的嗎?他們什麼時候起牀,什麼時候回家?回家後還要幹什麼嗎?

(1)指名回答,同桌互説。

(2)他們這樣辛勞又為的誰?

2、小結:我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錢呀,一元一角都來得不容易呀。

(課件出示圖片:錢是這樣賺來得)

(二)父母養育我們不容易父母親為了我們,他們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對我們的成長無時不刻傾注着他們的愛。有一位學生是這樣寫她媽媽對自己的愛。

1、(課件出示)配樂詩朗誦:媽媽的愛

2、爸爸媽媽的點點滴滴都傾注着對兒女的愛。你能説説爸爸媽媽在你成長道路上付出的愛嗎?

3、同桌互説,指名説。(生病時,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從身邊小事引導父母親對孩子的愛。)

4、教師隨機評價

5、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第二課時

一、分擔父母辛勞,關心父母

(一)我們可以怎樣做

1、爸爸媽媽為我們傾注了無限的愛。現在我們長大了,成為了一個三年級的國小生了,那麼我們該怎樣報答爸爸媽媽呢?揭題關心父母

2、關心父母,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使他們高興?小組討論。

3、小組代表發言,

4、歸納並板書:

(1)不讓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讓父母勞累,主動做父母的小幫手

(3)不讓父母生氣,聽從父母的教導

這就是我們送給爸爸媽媽的愛心,畫愛心(半個,會説並不表示會做)。

(二)我們是怎樣做的

1、母親節,你為媽媽做了什麼事

2、學生回答,隨機補畫愛心。

3、節假日我們應該想到爸爸媽媽,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時你又曾經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媽媽很開心。回答一個補畫一段,直到愛心畫完。

4、因為我們的年幼無知,因為我們的淘氣不懂事,我們曾經做了些傻事,使爸爸媽媽很傷心呢?你曾經做了什麼?

5、教師評價:你很有誠意,老師相信你,你以後一定不會再讓爸爸媽媽傷心了。

(三)我們又可以怎樣做的更好

1、為了爸爸媽媽的微笑,為了我們的長大,我們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為現在你做的怎麼樣?請同學如實對下列行為進行自我評價。

2、反饋學生自我評價

二、總結談話,課後延伸

同學們,關心父母,就要時時處處體諒,瞭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氣,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儘量分擔父母的辛勞,給父母帶來快樂。老師願每一個同學都能為父母獻上一份真摯的愛。

三、教學反思:

一、注重情境創設,激發學生情感。新課標倡導情境創設,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特別注重情境創設。

1、創設情境,喚起情感。

教師於課堂教學的開始用《我愛我的家》的歌曲環繞課堂,在音樂中教師談話:“同學們在父母的精心培養下健康成長,老師為你們高興。然而,美好的家庭中也有不和諧的音符,我們常常對父母有很多不理解,那麼今天就讓我們??”。教學由此展開。在教師的談話與音樂的刺激下,學生進入了情境,喚起了學生的美好回憶。

2、創設情境,你是主人公。

教師通過課件總結了學生常見的七大煩惱,並讓學生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交流彙報。在呈現問題的同時,用多種形式去引導學生理解父母,讓學生設身處地。

二、注重課程資源的挖掘和整合。

1、將學生家庭生活引進課堂。

教師將學生的家庭生活作為課程資源,由於這種資源來自於本地域,本地區文化背景,因此更加貼近了學生的實際,在課堂上的學生就如同在生活中,因此實現了“課堂——生活”的結合。

2、讓家長參與課堂。

在課堂上播放家長的錄象,讓學生能聽到家長的心聲,為孩子和家長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因此使我們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落到了實處。

3、整合資源,發揮整體功效。

教學中教師將各種資源進行整合,課堂上為我所用,極大地發揮了整體功效。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8

《一封特別的來信》是粵教版國小《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6課,主要通過一封信瞭解那位寫信的學生是怎樣走向犯罪道路的,進而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內容,知道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基本表現,學會明辨是非;認識自己並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與習慣。

黃老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主要通過談話引入→讀信知意→學法執法→明辨是非→案例警示→認錯改錯→警句長鳴→作業超市等八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老師從不同形式,引導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小毛病、壞習慣。最後老師以案例警示和一則震撼心扉的視頻,使學生得到很好的教育。整個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節能一環扣一環,抓住“明辨是非、案例警示、認錯改錯”作為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學會在或是或非的事情中明辨是非,讓學生從一些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例中明確它的危害性,讓學生剖析自己的壞習慣或不良行為,去矯正自己,達到提高思想認識,改正行為的效果。教師自身激情洋溢,感染力強,學生學得認真,感情投入。課堂上,都能大膽地説、積極地議、清晰地辨,課堂學習氛圍濃厚。

俗話説“人無完人”,這節課也有一點小瑕疵。或許因為老師一時疏忽,板書時把“搶劫”的“劫”錯寫為“卻”字。有一位學生立即舉手指出老師的錯誤,老師可能因為慌亂,一時沒想起那個字怎麼寫吧,就説:“等會老師再去改。”過了好一會想起來了才改。我想:當時老師若一時想不起這個字,可以這樣説:“請你上來把這個字改過來,好嗎?”當學生改對後,就表揚他學習很認真,觀察真仔細等那就更好了!在課堂上,我們老師應多一點教學機智。

當然,瑕不掩瑜,這節課教學設計科學巧妙,教師課堂上循循善誘,學生學得認真深入,教學效果很好,是一節優秀的國小思品課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9

《走近殘疾人》是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5課中的第一個內容。本課的設計意圖在於——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殘疾人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感受殘疾人面對困難時的那種頑強不屈的意志,激發學生尊重殘疾人、理解殘疾人,從而能夠願意主動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本節課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深切地感受殘疾人,我設計了三個體驗活動,為了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將這三個活動逐一進行(也可分組——每個小組領取任務後,分別展開體驗,同時進行能夠節省時間,但是那樣的話很可能給孩子一種做遊戲的感覺,容易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在不自覺中使這節課變成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遊戲課從而失去了我們設計這幾個環節的本來意義)。

在進行體驗殘疾疾人這一環節時,同學們的配合非常好,完成的比較順利。三個體驗活動中,我感覺讓學生體驗肢體有殘疾時學生的體會最深刻。因為前面兩個活動我採用的是請同學來體驗,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然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的方式來完成的。而這次的活動,要求所有的同學都親自參加體驗,當他們用雙手將自己上衣的拉鍊輕輕鬆鬆就拉開的時候,他們的臉上帶着得意的笑容。我問他們是什麼感覺的時候——“太簡單了”、“輕鬆極了”、“小意思”……這些詞脱口而出。但是當我讓他們將左手背到身後,只用右手將拉鍊再拉上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再去説上面説過的詞語了,只見他們有的用牙咬;有的一隻手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還有的同位之間在互相幫忙……等我再問他們感覺怎麼樣時,他們的回答變成了——“太難了”、“真不容易”、“我可受不了”……我想,他們已經真正的感受到了殘疾人生活的不便,也能體會他們在做某一件事情時,需要付出比我們常人多得多的努力,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

整堂課完成下來,我感覺同學們與老師的配合比較融洽,但是仍然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完善。如:某些環節的銜接還不是那麼連貫,對於同學們回答完問題時的評價、藉助孩子們的回答及時補充、引導同學們思考問題等方面,自己説得還是過於多,應該再多給孩子們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您可以通過本文底部的“下載”來下載本文的文檔。

新學期又開始了,開學的前兩週,上課時,我發現學生們上品社課無精打采,學習的氣氛遠不如語文、數學,就連老師提出的問題都不是太感興趣,儘管我努力的引導他們讀文字、看圖片、列舉與他們生活緊密相關的事例來調動學生積極性,但是課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有問題時,第三週上課更令我大吃一驚:課堂上有的同學偷偷寫語文、數學作業;有的同學居然把嶄新的課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鋼筆、彩筆在書上亂塗亂畫,把書上畫的一些著名人物“改頭換面”。看到此現象,我又驚又氣又難受,驚的是六年級學生竟然這樣缺乏道德品質,氣的是六年級學生竟然這樣不重視品社課,難受的是我們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敗。我努力地嚥下胸中的氣憤,靜下心來與學生們交談。在交談中我瞭解到學生們認為《品德與社會》學科是一門副課,沒必要認真學習,再説課文中的許多知識他們也聽不懂,還不如騰出時間學語文數學呢。聽了學生們的話,我連續幾天陷入沉思,《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很好的學科,為什麼會陷入如此困境?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這門課程?經過思考與查閲資料,我認為《品德與社會》學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品德與社會》學科不受重視。素質教育已經提出了多年,但在應試教育模式沒有真正改變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重視這門課程而使它微乎其微。農村國小的《品德與社會》課程流於形式,成為所謂的副科,學生認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無的課程。

二、學生的作業多,負擔重。教師們為了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加班加點加作業,學生的作業不按時交會受到批評,他們課餘時間寫不完,只能在所謂的副科上偷着寫,而比起音樂、美術、體育課來説《品德與社會》課又是他們最不感興趣的課程,於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成為他們偷寫語數作業的最佳選擇。

三、學生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有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他們認為太簡單,他們在生活中就已經會了。而有些內容比如有關抗戰歷史、祖國建設歷史、科技發展等,農村學生們平日閲讀量小,聽的少,見得更少,這些知識離他們又太遙遠。因此,他們對《品德與社會》學科不感興趣。

四、教師的身教作用發揮不好。有的教師對學生缺乏愛心,不尊重學生人格,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仍有發生,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國小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輔導,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五、家庭原因。家庭是國小生初次社會化的第一場所,父母子女的天倫關係保證了父母通過教養子女來塑造其行為規範,引導其融入社會。一些家庭父母為了生計,無暇管教子女,難以發揮傳統的居家照顧角色,出現家中子女自理生活、無人管教現象,學校(教師)—家庭(父母)—學生(子女)之間的交流減少,使得社會不良風氣對國小生施加影響的機會和效果增強;還有一些父母以過於溺愛或過於嚴厲的態度來管教子女,使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較強,敢於反抗師長及父母,也滋生了桀驁不羈、自我本位、自我放縱等不良品性。

讓學生喜歡這門課程,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課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品德與社會》課要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

二、結合實際,讓道德教育工作有特點

農村的國小《品德與社會》教育應面向農村,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要利用《品德與社會》課加強愛農村、愛勞動的教育。與家長緊密配合,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説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採取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國小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説教式教學模式。這種以説教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現實社會面前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要改變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就要改變過去的以説教為主的教學方法。可採用自主探究法,問題討論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學生揹着沉重的作業包袱怎麼能快樂健康的學習?把玩耍的時間留給學生,把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識,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樂羣、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學會健身、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1

首先我要感謝上級領導和本學科老師不辭辛苦頂風冒雨來到我們香安國小交流研討。《品德與社會》新教材力圖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使用好教材。我在教學“我們的生活需要誰”這個主題中,利用多媒體根據教材呈現了一組學生日常生活熟悉的場景:吃早餐;上學路上;乘公共汽車;進校;到商店買學習用品;回家看電視。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尋找為我們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業的人們,特別介入了剛剛過後的五十年一遇的暴風雪一幕幕感人的場面,從而讓學生的道德體驗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教材有一句話:“我們來觀察一天的生活,看看都有哪些人為我們服務。”我就是根據提示話,假設想象暴風雪那天要是沒有環衞工人、沒有警察叔叔,這時我們的城市會怎麼樣?我們的生活又會發生什麼變化?緊密地開發了學生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他們體會到了日常的生活中與他人的一種內在聯繫,從我們離不開他們的服務入手,感受人與人共生共存的關係。回到主題: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關鍵詞“需要”,也就是説我們不僅讓學生髮現相關的人,更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需要”。

我們知道,“需要”是一種體驗過程,在學生的體驗培養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維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豐富。我創設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感受人們的服務是他們所需要的。課前我拍攝的一組照片,目的是讓學生們發現我們學校收發室的 劉 老師,食堂的叔叔、阿姨,還有打掃衞生的阿姨為我們工作的場景,可能孩子們每天都他們交流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通過課堂教學的體驗,孩子們清楚地感受到由於他們的辛勤工作為學校和大家創建了一個舒適的環境,孩子們再遇到他們時就能很尊重他們的勞動,這樣的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實效就能夠凸顯出來了。無論是什麼課,總會留有遺憾和不足的,在多媒體軟件應用的連貫性上操作不是很熟練,今後我會更加註意,課件中的播放順序應由近及遠,靈活選擇教學行為。

希望今後,我能夠和更多的品社教師通過交流與學習提高個人專業化的發展,為更多的學生服務!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2

《我的家鄉在哪裏》是本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熱愛家鄉教育的第一篇,根據教材三課的順序編排,分別要求學生從瞭解家鄉的地理位置和特點(我的家鄉在哪裏)、自然人文環境(家鄉的美景,家鄉的人)、家鄉的文化(濃濃家鄉情)三方面來了解家鄉從而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在第一課《我的家鄉在哪裏》的第一課時中,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家鄉的地理位置,從而加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勢必要在教學環節中設計一些地理知識(如我國的行政區劃、內蒙古的地理位置及鄂爾多斯的地理位置等);還要適當的設計一些能引發學生表達熱愛家鄉之情、昇華這一感情的環節。反思本課,從優缺點兩方面來説:

1.優點:因為是新學期的第一課,在新學期寄語、一分鐘安全提示方面做得很好,很好的溝通了感情,學生對於老師寄語的希望很認同,也很受鼓勵;在歌曲《我的家鄉內蒙古》的歌聲導入中,學生基本能繪聲繪色的描歌曲中家鄉的優美風景及演唱者對於家鄉的熱愛之情;在出示的祖國版圖中,學生能踴躍的説出第一眼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祖國的形狀、祖國行政區版圖的印象。從這幾點而言學生體會到了一些愛祖國,愛家鄉的感情。

2.缺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大部分的時間用到了“看地圖找家鄉”這一塊,之後本想以畫家鄉的輪廓及景色為結尾來昇華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的這一環節卻沒時間做。分析原因,第一,我想是因為想要給學生拓展更多的地理知識,沒有把握住本課的重點。第二,我也可以在課前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查找和學習一些地理知識,讓學生在課前完成題單,這樣,課上就會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互動,也節省了學生書寫這些內容的時間。

品德與社會是門開放的學科,有各種知識的融合,但思想品德的教育仍然是每一節課的重點,這一點是我的困惑,更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3

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的《品德與社會》學科。通過這幾周的教學,我深刻的體會到,《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及綜合性,如何上好品德課,希望每一節課學生都有所收穫,是我努力的目標。本節課主要的學習目標是使學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愛,培養學生分辨是非、美醜,愛護自己的名譽,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為。上完課後,感覺自己很多地方做得不夠,根據聽課^領`導的指導及自己的反思把我的問題歸結如下:

一、由於剛接觸這門學科

對於這門學科的教學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上課講的太多,學生説的少,容易上成説教課,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學生思維受限,表達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師應該在這裏只起到提問,引導的作用,讓學生明理,然後導行,更多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本課中我用到了圖片

還有視頻進行引導,來讓學生去發現,分辨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一堂課上下來,感到圖片與視頻的內容有些重複,可以選取其中的一部分作為引導,或者由視頻直接導入即可。可以把更多一些的時間放在拓展維護國家名譽這部分,用故事,兒歌等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維護國家名譽。

三、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

三年級學生還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自尊,名譽等詞,要使學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愛,就要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最大限度的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深入淺出引導,這樣才能達到目標。我這節課結合教材中的事例大做文章,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應由事例、圖片的引導,延伸到現實生活中,延伸到孩子們自己身上,應該主要解決學生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並不是一味講道理。最主要的要讓學生髮現自己及周邊的事情,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最終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維護自尊,珍惜名譽。

總而言之,通過課後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加以總結,變成自己的教學經驗。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一點知識,懂得一點道理,得到一點感悟,引發一點思考,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4

執教《多彩的節日》一課,我遵循了新課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先學後導的教學理念,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同時在小組展示環節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品社課程整合起來,使學生更直觀地瞭解了我國的一些傳統節日的來歷和習俗等。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想説、敢説。

課一開始,我由談話直接引入,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這學期度過了哪幾個節日,然後説一説哪些是傳統節日,另外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這樣導入,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從而為深入瞭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打好了基礎。在全班交流時,我採用小組展示的方式,每個小組的成員都願意上台來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哪怕只是給大家背誦一首古詩。這一形式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激發出來。

2、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給學生提供學習、展示的空間。在小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們結合收集的資料以及生活經驗,按照學習提示進行交流,這樣,既為學生提供一個互相學習的空間,又拓展了學習內容。同時,在課堂中,我作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給予適時的指導補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3、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拓寬了學生視野。

教材中的內容不夠全面,僅僅依靠課文中提供的材料,不足夠讓學生對傳統的民族文化、民族風俗習慣有深刻的瞭解。因此,為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發揮學生學習的潛力,我讓學生課下收集傳統節日的資料,並做整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給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

4、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學生的資料有一部分是在父母的指導下,從網上收集來的,同時收集了一些與傳統節日相關的圖片,如粽子圖、賽龍舟通過U盤交給我。我在製作課件時,充分利用了這些圖片和資料,並在課堂的小組展示環節,讓學生一邊口頭介紹一邊點擊相關的圖片和資料,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教學內容更直觀,同時讓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在學習上的作用和優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學習。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要真正地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便要“退居二線”,成為指導者,而非主導者。要充分開發學生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整合的優勢和作用,使學生的創新、合作學習、探究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養,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

為了能比較細緻地描繪課堂教學的細微之處,使其具有人性化,體現以人為本,關注和尊重每一個兒童的觀念,本文以課堂敍事的形式,呈現教學案例。

一、案例實施環境

“遊遍天下,不及塘棲廊下。”“商賈齊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塘棲之寶地也……”“塘棲之水鄉情韻以古橋、流水特色人家、特色小吃演繹了一代又一代的風流故事。”但時過境遷,往日的舊跡已萍蹤難覓。廣濟橋、七環連橋、小橋流水已是陳年舊跡,美人靠,牌樓,廊坊也已成為歷史的遲暮,茶餘飯後的聊資。水鄉的遺韻也只能在點點滴滴,零零碎碎中依稀可現,家鄉的記憶也在韶華遺逝中漸漸模散了。)

《品德與社會》課中,與孩子們談及塘棲的種種好處,也似乎顯得蒼白無力,孩子們雖身處此地卻無從談及,更不用説為家鄉而自豪之類的話,這一節“家鄉真美麗”的課似乎可以在不了了之中草草收場。孩子們的議論也令我痛心不已。小莫里悄悄地對同桌説:“塘棲和別的地方沒什麼不同啊!”馮穌則乾脆説:“還不如上海好玩呢?”金鳴陽似乎懂得很多:“我去過同裏、烏鎮,那裏才叫水鄉呢,到處是老房子,石板橋……”“還説是花果之地,魚米之鄉呢?什麼都沒有啊……”面對這些言論,我能説什麼呢?

從他們的言論中,可以看出,兒童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還只停留在可觀可感的層面,認識較為膚淺和片面,對上面這段文字的描述不理解,“真的古塘棲有如此之美,現在大不一樣。”但儘管如此,我們仍不能否認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讓兒童在與課程文本對話之外,與生活進行對話,與社會進行對話。使兒童對生活所知所感與文本互融共通。實現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二、案例過程實錄(敍述整理)

又一節《品德與社會》課,我為了實施這一尋訪計劃作了精心佈置。我把全班28人,就近分成4個小組,分別調查:塘棲的特產、塘棲的建築、塘棲的名人、塘棲的歷史四個板塊,要求通過詢問、調查、訪談、查閲書籍和史料、上網等方法、途徑,全面查找塘棲的風土人情。

孩子們聽了都忙活開了,有的定時間,有的約地點。

一週後,我們組織學生對調查情況進行了彙報,還沒走進教室,就見孩子們三五成羣地圍在一起高聲談論着什麼,還有的已按耐不住,急着為上課準備物品。教室裏亂亂的,每一個人好像都很忙。見我走進教室,平時寡言少語的朱亞微一站在門口對我笑眯眯的,尤顯得可愛。大家都朝我圍過來,七嘴八舌,七手八腳亂起來。看到這個情景,我知道這節課肯定有戲了,我示意他們坐下來,上課鈴聲接隨而至。還沒等我師生問好,小莫里就站了起來,這節課看來只能在匆匆忙忙中開始了,她臉上似乎很興奮,一改上節課沮喪的表情,只見她打開一本藍封面的筆記本,説:“我們組,八位同學調查的任務是‘塘棲的特產’,我們問了我媽媽中學裏的一位地理老師,他告訴我們,塘棲的特產其實很多,水果有塘南枇杷,茭白、磨菇、荸薺、桔子、超山的楊梅、梅子等。”和莫里同組的範嘉其,樓肖航根據介紹忙着傳遞圖片和實物樣本,一邊還指手畫腳起來,看來挺有默契。莫里繼續介紹:“水產品有丁山河的鰱魚、黑魚、扁魚、鯽魚、東塘三白潭的青魚。”她一路説着,一路比劃着,顯得很興奮。“什麼是……是‘青魚’啊?”突然,一個怯怯的聲音傳來。我接過他的話:“青魚,又叫烏青魚,和草魚、鰱魚、鱅魚(包頭魚)稱四大家魚,東塘三白潭的青魚養殖面積廣,產量多,製成的青魚乾、青魚片袋包裝暢銷全國各地,十分有名……”沒等我説完,同組的楊洋就大聲叫起來:“對!對!”顯然他已耐不住寂寞了,他接過我的話茬説:“我的家鄉在東塘,聽我爸説,青魚最珍貴的地方在魚尾,肉嫩鮮活,魚尾還有活血散血的作用呢!我爸爸這老風濕,經常吃的,挺好的。”接着,他在大家的掌聲中,欣然坐下。他們組剩下的陸斌,金鳴陽等介紹了塘南的枇杷、超山的楊梅的特點,其中,塘南的枇杷還拍了一些照片,都一一做了展示。

還沒等幾個小傢伙説完,同組的仲易已把手舉得很高,沒等我示意,已迫不及待地站起來介紹起他的成果來了,朱亞微也樂滋滋地跑上來,為他當副手,仲易清了清嗓子,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説:“我向大家介紹塘棲的小吃,我的內容是我奶奶講給我聽的,我奶奶説,塘棲有四大風味小吃?刺毛肉元、細沙羊尾、豬油八寶飯、鍋巴湯……這些小吃在聖盪漾菜場都買的到,我們組已經調查過了,還問了賣的人怎麼做的呢!”朱亞微這平時一聲不吭的傢伙,今天卻一反常態,異常興奮,四大風味小吃圖片的展示一個不錯,還逗得大家個個喜笑顏開。他的表現贏得了大家一致歡呼,他更賣勁了,把拿圖片的手舉得更高了。這幾種平常大家見慣,吃慣的小吃,今天卻變得神乎其神,特別那細沙羊尾,匯得真讓人垂涎欲滴,掌聲又開始此起彼伏。在大家的掌聲中,仲易和朱亞微同時向大家敬了個隊禮,心滿意足地走下講台。忽然他倆又折回身向我跑來,手裏多了兩個盤子,原來這幾個機靈鬼不僅拍了照,還帶來了實物──細沙羊尾,刺毛肉元,説是給我品嚐,看來還挺有心的,看着下面二十多雙眼巴巴的眼睛,我只能推卻了,僧多飯少啊!

沈志煒似乎很有紳士風度,等大家鬧完了,才慢條斯理地站起來,開始他們的發現:“我們組調查的是‘塘棲的建築’,我們八個人花了好幾天時間找《塘棲鎮志》,終於在一位老爺爺家裏找到了,從‘塘棲鎮志’上,我們知道了塘棲從公元前602年前後開始建鎮,始為塘西鎮,屬錢塘縣;隋朝開始改名為‘塘棲鎮’,距今有1500多年曆史了。塘棲的建築與安徽的建築相似,依水而建,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建築。民國初年,塘棲就有七十二條半弄堂,遊塘棲一圈,雨天不用打傘。河邊建有美人靠,供遊人休息,觀賞,塘棲最大建築羣為勞家別院和汪家裏弄,其中勞家當年富可敵國,為塘棲首富……”他一邊介紹一邊出示他拍的照片,美人靠,中心街里弄一應俱全。他像一個歷史學家娓娓道來,這些聽所未聽,聞所未聞的“奇聞”引得孩子們交頭接耳,嘖嘖稱奇。沈志煒接着説:“由於舊城沒造,大多古代建築都被拆了,只剩下市新街和八字橋剩餘幾間老房子,大家可以在有空的時間去看一下。市新街還遺留着“子孝女貞”牌坊,聽我爸爸説,這牌坊在清朝初年建造,分三層,都用手工雕刻,十分美觀……”幾個住在市新街的孩子也大聲附和起來:“是的是的,我經常在那裏玩,有很多老房子,原來那是我們家鄉的寶貝啊!”自豪感油然而生。經他一提醒,孩子們忙開了:

“原來這些就是我們家鄉的特色啊!”

“我們家河邊有一些石頭圍成的河岸,也是寶啊!哈哈!”

“我們八字橋邊的木頭椅子,原來叫美人靠,真有哪個美人靠過嗎?前幾天爸爸還想把它砍了發煤爐呢,原來是古代的文物,我得回去和爸爸説説了,讓他不要砍!”

“那可破壞文物啊!要被抓起來的!!!”

“牌坊幹什麼用的?”

“大概打牌用的吧!?”

“我們水北小區還有一塊碑呢,我爺爺説,是清朝一位叫乾隆的皇帝寫的,叫乾隆御碑。也是文物吧!”

“這算什麼,我媽媽説在塘棲一中裏有一個水南娘娘墳,據説是宋朝小康王落難時為一個叫水南的姑娘建的。”

看來孩子們並不是不知道,而是沒有開竅。

沒等大家反應過來,沈韻雯開始在亂哄哄的情況下代表自己的組向大家介紹起“塘棲的名人”:“大家好,我代表我們組八位同學,向大家介紹塘棲的名人,我們資料來源是網上。”説完,她熟練地把軟盤插入計算機,操作起鼠標來,第一個出現的是吳昌碩,以及生平成就都有文字介紹,接着有汪建琛,史孝德等內容全面、不一而足,引得孩子們面面相趣,目不瑕接。

正當我準備讓徐小云組彙報時,計越凡舉起了他很難得的手,我示意他來説説,他卻朝着沈志煒,大聲地説:“我來糾正一下沈韻文同學的錯誤,吳昌碩不是塘棲人,而是安吉人,他是著名的畫家、書法家,他晚年住在超山,我爺爺的爺爺和他是好朋友,和他經常喝酒,我爺爺告訴我,吳昌碩死在超山,葬在超山腳下。”他言語中帶着幾許驕傲和滿足,我示意他坐下,他卻又轉向大家,大聲地嚷起來:“我家還有吳昌碩爺爺的畫呢?很值錢的。我爺爺説,這是吳爺爺送給我太公的,是我家的‘鎮家之寶’。”天機一泄露,講台下一片譁然,顯然計越凡最喜歡這種轟動的效果,在大家的驚羨聲中,坦然坐下。

接着教室裏開始亂起來,藉資料看的,相約放學後去親眼目睹的,討論的不一而足。連我班裏最沒心思聽課的謝斌也有興趣和同學約好去看一下沈志偉介紹的牌坊。比起上節課的死氣沉沉,大家顯然興奮了許多。

通過這堂課,他們知道了很多。他們瞭解了塘棲,找到了塘棲的特色,作為一個塘棲人而感到由衷的驕傲,這正是我想達到的效果,並且我達到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