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來源:文萃谷 4.52K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簡單而言,就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各方各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影響

1。提供根基:傳統文化的積極影響

傳統文化中一些極具生命力的思想,在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中仍然發揮着不可忽視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1)中國傳統文化“重人倫”的思想與現代企業文化“以人為本”的核心觀念的相同之處,使傳統文化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國傳統文化重人事輕鬼神,重現世輕來世,人際關係的協調與人文思想的培育是其基本內涵。

(2)中國傳統文化重視道德教化作用的思想,有助於企業價值觀、道德觀的培養和建立。對企業良好風氣的形成及共同價值目標的確立有積極作用。價值觀的培養是企業文化的靈魂。它能夠使員工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引導或約束員工的行為。

(3)中國傳統文化崇尚禮儀秩序的文化傳統有助於企業建立適合其行業特點的行為規範和禮儀形式。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譽,注重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我們應該借鑑傳統文化的很多做法,用切實的行為規範和文化禮儀形式形象地體現企業的價值概念,優化企業的文化氛圍。

2。避免誤區: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畢竟是在長期的自然經濟中形成的文化模式,現代企業文化是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中發展起來的。因此,傳統文化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必然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只有走出傳統文化消極影響的誤區,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積極作用。這些負面影響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傳統文化“重義輕利”,“義”、“利”割裂的觀念束縛着企業家的手腳。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不提倡人們哪怕是合理的經濟利益,崇尚“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把“義”和“利”、經濟和文化對立起來。因此,必須樹立“義利統一”的.價值觀,這是當前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問題。

(2)傳統文化特別強調羣體意識,忽視對人的認可與培養,不利於企業員工個體意識的發揮。企業文化建設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員工的主體地位,塑造個性化的企業及企業家形象,而中國傳統文化十分強調羣體的作用,強調整體對個體的制約力量,忽視羣體中每一個個體作為最積極的行為主體所能發揮的巨大作用,這種思想意識的長期影響,使人們難以堅持個人的看法,企業家不敢大膽實施自己的改革方案,不能充分顯示個人的力量,這對企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3)傳統文化崇尚“中庸”之道,提倡平均主義,壓抑了人們的進取精神、開拓精神、市場經濟需要冒險精神,通過公平的競爭實現優勝劣汰,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但傳統文化的中庸之道提倡的是不偏不倚,不要為人之先。這種觀念造成的後果是壓抑人的進取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博採了道、佛、法、兵、墨等各家之言,最終形成以小農經濟為基礎、以家法制、家族製為背景、以儒教倫理為中心,包容各家所言的多元型傳統文化。本文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有以下特徵:

1。人本思想。人是考慮一切問題的根本,在天地之間,首先應該是以人為中心。朱熹認為:“天下之務莫大於恤民。”以民為本,重視道德倫理,履行義務,對維繫社會正常運轉、人際和諧和提高人生修養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存在着重人倫輕自然、重羣體(家族)輕個體的傾向的消極因素。

2。貴和尚中的思想。“中和”是中華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即社會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儘管千差萬別,矛盾交織,卻能實現多樣的統一,複雜的平衡;種種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卻能協調和諧、共生並存,互相促進;實現“和而不同”、“和實生物”。如何達到和諧?傳統文化認為,必須要堅持中庸之道,即凡事要保持中道,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中和”思想一方面體現了人與自然要和諧發展。在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論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重視。另一方面,也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要保持“中庸”,中庸的思想是“槍打出頭鳥”、“人怕出名豬怕壯”這種思想的集中反映,不敢提出不同意見,明哲保身。

3。倫理道德觀念。中國重視倫理本位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強調倫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仁、義、禮、智、信”。這樣的倫理道德觀的積極作用在於能維繫人際關係,達成社會秩序的穩定與和諧。在領導模式上,表現為“正人正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對於傳統倫理道德的強烈等級觀念、服從意識及由此引發的對個體主觀能動的嚴重束縛卻應予以防範。

  現代企業文化的概念

企業文化的概念來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學者特別是美國學者對日本企業管理模式進行了研究與總結。對於企業文化,國內外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有着各自的理解。

《Z理論——美國企業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戰》一書的作者威令·大內則較為明確、集中和完整地給出了企業文化的概念,他指出:“一個公司的文化由其傳統和風氣所構成。”

中國學者劉光明在《企業文化》一書中指出:“企業文化是一種從事業經濟活動的組織之中形成的組織文化。它所包含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等意識形態和物質形態均為該組織成員所認同。”

綜上所述,國外學者更多的是從觀念形態上着眼的,承認企業的價值觀體系為基礎,同時與管理哲學、管理行為相聯繫,強調價值觀是企業成功的原動力,價值觀高於技術資源實力、組織結構。國內學者則更強調一種廣義的企業文化,既注重精神文化,又強調物質文化,並且對企業文化這個概念的定義、內涵、外延等討論較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