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來源:文萃谷 4.18K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對企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地域文化對於企業文化的影響,希望對你有幫助。

地域文化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地域文化對於企業文化的影響

摘要:自古以來,人與人之間的交易以及活動都離不開商業活動的影響。商業活動建立在人文交流的基礎上,各地風俗雖然不同但任何的地方的商業活動經營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商業活動雖然自有其規律,但和文化是有很大關聯的,如中國著名的浙商、粵商、徽商、晉商等,其經營理念模式都帶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幾千年來全國各地豐富而又風格各異的商業活動,無不是通過另類的傳播方式展現了各地風土人情的情況與變遷。

關鍵詞:經營理念模式 地域文化 商業活動

人類的生存和生產活動向來都是與地理環境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從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來看,地理環境決定了資源狀況,從而決定了人類的生產活動,進而決定了人類的意識形成和發展,然後進一步決定了人類文明。由於地理、政治、生產活動的差異,人類文明分化呈樹狀分支的文化體系。作為東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國文化體系又分化為大河文化、內陸文化、草原文化、叢林文化和海洋文化等具有鮮明地理特色的地域文化。各種地域文化不斷髮展、融合、同化,因此其地位和歷史命運也各不相同。企業存在於一定的地域範圍內,至少它的總部是坐落在一定的地域文化圈裏,其企業文化受地域文化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不同的地域文化,影響甚至決定着不同地域企業的經營戰略和文化,決定着領導者的決策思維和員工的思想意識,從而使一地的企業不同於另一地企業的企業文化,獨具風格、各領風騷。

一、各地商家的特點展示

從古至今 ,幾乎所有商人都認為為別人打工永遠只能掙到工錢,沒有前途。商人們用其職業中所特有的英明,為自身帶來一批又一批可觀的財富。與此同時,文化所帶來的弊端也是處處呈現,所帶來的一個地區商業文化的衰退也是不可避免的――正是過度張揚、過度擴張以及官商結合等特性,導致了“晉商”、“徽商”從中國商業舞台上的徹底消失。

1.浙商

浙江人做生意,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論是做大做小都要做老闆,很少有人選擇到其他發達地區打工。相對而言,浙江人不重視教育。在江浙一帶,往往十三四歲的孩子就出來打天下。浙江的產品鏈很完整,浙商的分工協作很好。比如打火機一樣的產品,温州可以做到成本幾分錢一個,就得益於產品的流水線作業。浙江的商會一直很有勢力,從緣於合作,繼而監控市場。這幾年浙商抱團炒房、炒棉花、購飛機等等,各地對浙商又敬又怕。相比江蘇人,浙江人能吃苦,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同時,浙江人注重排場,各地展銷會上,租當地最豪華汽車,住當地最星級的賓館的,都是浙商,這是生意,並非享受。浙商的產品價格,往往比市場上的便宜得多,比競爭者的成本還要低。一則是在供貨上想主意,團購、二手原料,加上集中的產品鏈(物流成本低);二則是價格策略,低價供貨,撐大市場盤子,然後薄利,批量供貨,這一招所向披靡,無往不勝。

2.粵商

粵商膽子大,在過去歷史的經商曆程中,粵商一直走在了開放的最前端。早年,由於廣東率先在全國進行改革開放,長期壓抑的購買力和消費慾望一下子全國性爆發,進而使廣東商貿流通企業長期處於全國的優勢領先地位。一方面,現代中國大多數先進的零售業態、流通技術以及組織形式,都是由廣東商業企業率先引入並嘗試,例如,超市、購物中心、購物廣場、第三方物流等;另一方面,20世紀 80年代至90年代的近20年時間裏,不僅“廣貨”銷遍全國,旺盛一世,廣州及深圳的零售企業、餐飲企業、酒店企業、批發市場、商業街等都一度領先全國,造成了“發財到廣東”的盛世。隨着中國市場經濟經濟的全面建立和內地商業企業的全面崛起,再加上外資商企的強勢進入,“粵商”的風光似乎不再,在全國業界的地位在不斷下滑。相對於浙商等長江流域“商幫”,粵商缺乏開拓性和成長性。廣東人同樣不重視教育,中國傳統思想在閩南保留最為深厚。

最近幾年,粵商穩健有餘,進取不足,保守過度。中國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國家,儘管市場體制不完善,但市場空間卻非常大。全世界的商業企業都把目光瞄向中國,看中的正是它的巨大市場前景。然而,相當多的粵商卻只顧“耕好自己的幾分地”,踞守嶺南一隅,極少對外省進行大規模擴張。多數廣東人寧可失去全國各地高速擴張的商業機會,或者不敢也不願意到外省去冒風險。他們大多“知足常樂”,小富即安,儘量守住到手的利益,而不願意將它們轉化對外擴張的資本。

3.徽商

徽商,即徽州商人,一般指徽州府所屬歙縣、休寧、祁門、黟縣、績溪和婺源六縣經商之人。古徽州山多田少人眾,許多人必須“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經營四方以就口食”。這義無反顧的“丟”,置之死地而後生。開闢了一條生存新路,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換,也是一步很了不起的邁進。有較高文化素質的徽商,號稱“賈而好儒”,將儒、官、商進行了靈動的.協調,交替為用,以儒飾賈,以仕護商,以商促仕,終於在長三角這一得天獨厚的大市場上首先創出了一片天下,贏得了“無徽不成鎮”的聲望。新型工商業快速發展,沿海浙商、廣東粵商崛起,導致傳統工商業逐漸衰竭,一落千丈。徽商主要從事鹽、典當、茶木等傳統的商業,隨着時間推移,清廷官鹽經銷制度的改變使徽商失去了鹽業專利之優勢,機器生產方式又佔盡了徽商一類傳統商人手工作坊生產之先機。

但是,在近代變化的時勢面前,一些在大都市和沿海的徽商迅速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式和發展思路,順應時代潮流,實現了自己近代資本主義的轉變,有的則定居經營之地,成了近現代的寧波商、浙商、廣商。換句話講,徽商清末以後衰敗並不確切,其實是分化了。

4.晉商

通常意義的晉商指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晉商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如著名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晉商家族不同於一般官紳家族,它是具有商業烙印特徵的中國傳統文化家族。晉商成功的根源在於“誠信”和團結的商幫政策。

晉商的文化特徵有:(1)重視家規與家風。晉商興盛的大族重視家規家風,並沒有躺在祖宗基業上成為紈絝子弟,而是靠着自身的奮勉,各自開闢自己的事業與前途。晉商多恪守祖訓,無一人涉足政界,大多在金融界、教育界、科技界工作。從居住地看,現他們大多住在北京、上海及昆明等地,少數在遼寧、海口等。   (2)學而優則商。晉商家族有重學的一面,他們具有以學保商,“學而優則商”的特點。晉商家族雖然重商,但也不是不重學,他們是商學結合,學中有商,商中有學,因而商人中不乏有學問之士。就連舉人出身、任教20餘年,自命不凡的劉大鵬也承認:“餘於近日(在)晉接(觸)周旋了幾個商人,勝餘十倍,如所謂魚鹽中有大隱,貨殖內有高賢,信非虛也。自今以後,愈不敢輕視天下人矣”(《退想齋日記》)。

(3)為家族買官留爵提高社會地位。據山西巡撫哈芬、恆春、王慶雲等奏摺不完全統計,舊時日升昌、元豐玖、志成信、協同慶、協和信、蔚泰厚等票號的財東和主要經理人員,都捐納銀兩,買有各級職銜。

二、地域位置對於商家的影響

一個地域的文化常常投射在本地區商業文化上,並隨着商業的擴展和延伸,影響到更大的範圍。而企業,作為商業延伸的載體,其文化已然深受本地區文化影響。地域文化越發達越濃厚,它的影響力就越深厚感,影響的程度也就也越廣。我們認識一個企業的歷史文化基因,從它的地域文化去進行剖析,也往往會更直觀更快捷。比如提到安徽人,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想到誠信務實,説到浙江人,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勤奮和精明。這種對地域文化的認同逐漸成為外界判斷一個企業歷史文化基因的依據,同時從企業的產品層面來講也影響着客户對企業產品的選擇。一個企業的'產品所附加的品質信息,也往往會受到企業所在地區特徵的影響,會大大影響客户對該企業產品的選擇。例如,人們普遍認為德國的汽車更可靠更耐用,而英法車則有精巧和華而不實的感覺。這種感覺經過時間的沉澱,會轉移到對企業的看法上。很多沒到過德國和英法的人,會主觀地認為德國人踏實可信,德國的產品可靠。因此,對於某些國際性或者全國性的大企業來説,他們對於不同地區的分支機構的政策及產品支持力度也往往不同。我們看到很多主流銀行給沿海地區分行的支持力度往往大過東北、西北內陸地區。當然,東北、西北地區經營業績不良是一個主要因素,但是我們不能否定在問題背後,粗放的地域文化所造就的根基不牢靠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

三、總結

企業是一個由個人為結點構成的廣大的面。而人,拋開先天基因的因素不講,後天的素養往往受到生存發展環境的影響。由此可見,地域文化不同也形成了各地商家行事風格、經商內容等各項差異。如何把握好其中差異與區別,對於研究我國近代商業文化演變是及其重要的。

  地域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係

(一) 共性和個性的關係

企業在一開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個地域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其企業文化必然會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與其創立者有着巨大的關係,創立者的性格和個性都會影響到該企業的企業文化。然而,創業者又會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響,在這一個角度來説,企業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響,地域文化深深的參透到了本土企業文化之中,從不同的方面影響着該地的企業的企業文化。同時,由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一個不斷與外界交流和聯繫的過程,本土企業文化也會受到外地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影響,這就使得本土企業的企業文化的個性慢慢凸顯出來。

(二) 載體和載物的關係

人的生存和發展潛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響。當企業的財富和規模增長到一定程度以後,就會尋求一種事業和文化上的關懷,比如説給股東、顧客和員工進行分紅與關懷,這是最基礎的部分。除此之外,企業必然會回報它生存和發展的故鄉,比如説對企業的發源地進行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對該地區的教育和慈善事業做一些貢獻等等。因此,從這一角度,企業文化的最終歸宿就是地域文化,企業文化的發展壯大必然促進地域文化的發展。

(三) 繼承和創新的關係

地域文化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其往往經過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發展而來。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廣,在短期內,我們無法發現它的變化,只有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才能發覺其與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業由於員工相對較少,比較容易對企業文化進行創新,企業文化的發展進程也相對較快。一個企業可以從企業形象識別、理念識別和行為制度識別這三個三個層次上去實施企業文化的變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業文化簡單很多,因此,對企業文化的創新也相對容易。企業文化一方面繼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徵,另一方面也對地域文化進行創新,二者有機結合。

  地域文化影響下企業文化建設的策略

(一)利用地理差異

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文化價值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基於此,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品牌文化的建設。實質上,品牌文化與企業的經營理念是相同的,通過品牌建設,凸顯出企業的文化精神,通過宣傳等手段,讓消費者產生認同的情感,並形成品牌忠誠度。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廣告宣傳是重要的塑造品牌文化的手段,在進行廣告宣傳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地理差異,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讓消費者在形成情感共鳴的基礎上購買企業的產品。

(二)整合優勢因素

在地域文化系統中,包含着員工的行為意識,受到地域文化風俗的影響,員工的行為習慣及思想意識都會帶有地域色彩,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要通過外化作用,將員工的行為意識變為企業的凝聚力,進而將地域文化藴含在企業文化中。在企業的管理中,員工管理是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員工管理,保證員工的行為具備規範性,進而形成良好的企業工作環境,不過,管理制度能夠規範員工的行為,卻無法引導員工的意識,這時就需要充分地發揮企業文化的作用,鑑於員工的行為習慣會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因此,企業文化的構建要將優勢因素進行整合,充分的發揮企業文化的指引作用,實現員工意識的規範,提升企業的價值。

(三)汲取地域精華

近年來,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注重企業文化的構建,以便於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不過,企業文化的構建並不是去迎合,而是要在結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礎上,進行繼承和創新。企業文化中融合地域文化之後,企業所具備的核心競爭力將會更強,通過地域資源優勢的利用,準確的找準企業的市場定位,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蘇州是傳統文化歷史古城,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比較大,非常講究禮教,電力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結合蘇州的文化歷史,突出儒家文化思想,形成完善的企業文化,促進電力企業自身的發展。

(四)規避負面影響

在不同的地域中,經濟、政治、環境的發展各不相同,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不對等的現象比較嚴重。在地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有着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企業的經營會對區域內的資源、人力等實現科學配置,進而充分的發揮組合的功能,實現企業和區域經濟共同發展。不過,很多人會對某個地域存在偏見,突出表現就是如果某企業產品來源於該區域,就會直接拒絕購買,對於這種現象,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要通過恰當的創新,扭轉偏見,將地域文化的負面影響轉化為積極影響,促進企業長久的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