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一年級數學質量分析

來源:文萃谷 1.33W

分析就是將研究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並分別加以考察的認識活動。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中一年級數學質量分析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國中一年級數學質量分析

  一、試題質量分析

本着有利於推進中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富有個性地發展的原則,本套試題力爭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繫,注重考查學生學科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掌握情況,特別注重考查在具體情景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一)知識點的覆蓋情況

章節內容 分值 章節內容 分值

5.1相交線 2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5

5.2平行線 3 8.2消元 12

5.3平行線的性質 4 8.3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6

5.4平移 3 9.1不等式 3

6.1平面直角座標 2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5

6.2座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10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2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5 9.4利用不等關係分析比賽 8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 10.1平方根 2

7.3多邊形及內角和 5 10.2立方根 2

7.4課題學習鑲嵌 3 10.3實數 3

(二)從考點與分值看試卷特點

1、知識覆蓋面廣,注重了對學生所學知識系統性與全面性的考查。從上表不難看出,試卷對各章節均有不同程度的關注,較好地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與全面性。

2、試題注重雙基,重點突出。整套試題在注重對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核的同時,突出了對重點章節和重點知識的考核,為學生後續學習作了較好鋪墊。例如6.2節座標方法的簡單運用佔了14分,8.2節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佔了12分。這些章節的內容都是國中階段的重要知識點,對學生的學習有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因而這些分值的集中分佈,為學生的學習起到了較好的導向作用。

3、注重了對學生創新思維與“用數學”能力的考查。試卷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用數學”的能力較為關注。如8、19、24、28、30、31題等均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且探究性較強,較好體現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既考查了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又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三)試題存在的問題

1、個別知識點的考查超前。如第7題要求學生掌握直角座標系中關於軸對稱和中心對稱的點的特點,而本期教材對該知識點還未作講解;第25題屬於二次根式的化簡,學生在學了二次根式的性質之後才能完成,考查知識點應屬超前。

2、個別試題有誤。如第23題本是一個解方程式的題,但是掉了一個“=”號,給出的是代數式而非方程,給學生解題帶來了不便。

3、試題難易比例設計稍欠合理。一是因為所考查的個別知識點超前,二是因為整套試題難度略大,人平僅56.81分。這均為出題者對新教材挖掘不夠、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實際考慮欠周所致。建議出題者緊扣教材並充分考慮學生學習實際,注重試題坡度,以關注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給予每一位學生恰當、合適、公平、公正的檢測機會。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根據對學生試卷的隨機抽樣,學生答題情況大致如下:

1.選擇題30分,平均得分17.5,得分率58%。

2.填空題30分,平均得分20.2,得分率68%。

3.計算與證明題共40分,得分率約為36.7%。其中26題解二元一次方程組10分,平均得分8.4分;27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5分,平均得分4分;28題幾何結論猜想與證明題4分,平均得分2分;29題幾何計算題5分,平均得分4.2分;30、31題是綜合性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兩題共12分,平均得分4.4分。

由此可見,學生在答題中存在如下問題:

(一)學生的“雙基”還欠紮實,亟待鞏固與提高。從抽樣情況來看,學生在基礎題目上的得分率為68.7%,失分較多。一是學生對基本概念理解不準確,如什麼是二元一次方程組以及點到直線的距離等概念理解性題目出錯較多。二是強化訓練不夠,導致平時練習中出錯率較高的題目出錯仍然較多。如在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有“—”號之處易出錯,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去分母時出現了“漏乘”,在不等式兩邊同乘以一個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未改變等。三是學生解題的靈活性較差,如28題屬幾何結論猜想與證明題,此題所用知識點較單一,主要考查學生對平行線的認識情況,三個步驟即可完成,但學生在此題的得分率僅為50%,究其原因,並不是學生對該知識點認識不到位,而是因為:平時訓練不夠,題型見的少,同一知識點,僅換了一種考法便無從下手。此題若換成常見的幾何證明題型,學生的得分情況定會有改觀。四是學生基本功欠佳,如表示角時忘了用“∠”的符號,出現了“DBA=EDB”這樣的錯誤,在一個頂點(如B)處有多個角時,用一個字母來表示角(如∠B)等。

(二)學生“用數學”的能力欠佳。《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30、31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建模意識與建模能力,需要學生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來解決,但從學生答題情況來看,學生在此題的得分率僅為36.7%,有相當數量的學生此題得分為0。

  三、幾點建議

根據學生在此次檢測中暴露出的種種問題,教師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加強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訓練,為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不少教師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有一種誤解,以為學生學習新課程不大需要知識了,對此我們要在思想上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那就是知識是必需的,否定知識,課程便不復存在,學生的能力也無構建與提高的基礎。課程改革的關鍵是引導學習那些有實用價值、能促進發展的知識,並且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參與、組織、指導下自主、合作、探究地獲得知識。為此,本期教學內容中的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識點均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其中解方程中的漏乘問題、移項中的符號問題、解不等式中不等號的方向問題等在教學中同樣需要重點講解與反覆強調。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建模數學、運用數學的能力。此次學生在檢測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教師反饋的信息中看出,還有不少教師對課程改革認識不夠明確、態度不夠積極、行動不夠主動、效果不夠明顯。教學中仍然沿襲舊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方法,教學中缺少變式與創新,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遠遠沒有落實。因而學生未能從教師的教學實踐中看到、聽到和學到新的學習方法和一些新型題目,從而導致學生在所謂的“新題”上失分較多,如28題,有教師認為這是一道“超難度的試題”。其實,所謂的新題也只是題目形式的改變,考查的知識點並不複雜,只是這些題目更多地強調了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強調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建議在以後的教學中加強創新性、靈活性的訓練,特別要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繫,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着力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