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74W

從《詩經》《楚辭》到漢魏六朝詩,並在公元七世紀的唐朝,形成了一條滔滔河水,這裏浪花翻湧,鳶飛魚躍,一時名家輩出,流派紛呈。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年最新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大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最新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

最新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1:

我看完這個節目,感到了深深的震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要繼承先人的智慧結晶,學習先人的優良傳統,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先人名士的教誨來傳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然而,國學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卻越來越不受關注,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瞭解它。而這些參賽選手對於國學知識的儲備量卻深深震撼了我,我甚至對此感到震驚,感到羞愧和自責。同時身為青少年,我對於國學的瞭解,連他們的一半都不如。這個節目使更多的青少年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國學的傳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此次的比賽大致分為三輪,也是對選手三方面的考驗。

第一輪比賽比的是詩詞。看起來簡單,只是考察選手對古詩詞的積累,但是這對與選手的反應能力和心理素質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限時五秒思考且全場倒計時,可見對選手揹負的壓力也是巨大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若不能迅速反應,若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恐怕是很難完成比賽的。

第二輪比賽比的是對古典知識的瞭解,這一輪就要求選手要有一定的知識量,對古代的知識要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其實也主要靠平時的積累,然後能學以致用,回答上所提問的問題即可。

三輪比賽比的是美德,考察選手自身所具備的美德,並且在特定的情況下能不能依照美德為標準來做事。

通過觀看這次節目,我受益頗多,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同時也發現自己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

然而在社會上有許多人許多事,和美德掛不上邊。例如:貪腐賄賂案件,就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有些人心中的“美德”已經微不足道了,為了利益,為了個人,他們不惜丟掉中華民族一直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而有些人,他們一直把美德裝在心中,他們做事不只顧個人利益,還考慮是否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的利益造成損害,必要時,他們不惜犧牲個人利益,來保護他人、社會及國家的利益。這些人的精神不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嗎?把美德裝在心中,把它傳承下去。

國學是中華門族幾千年來熔鑄成的民族智慧,我們每一位青少年都應該熟識它,做一位“國學名士”。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積累需要每一位中國人的共同努力,讓我們也在生活中為中華文化的傳播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們不僅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在生活中多瞭解、多關注,在生活中實踐學習,做到知行合一。還要把國學傳遞給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他們。真正把國學融入到生活之中。

中國經典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影響和教育了我們之中的每一個人。我們在經典中受益,我相信,我們在完成自身人格修養,提高自身文化品格的同時必將自覺的承擔起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的歷史重任。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國學是中國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藴。

作為中國的未來,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積極加入到國學學習的行列中,讓我們與古代聖賢為友,暢遊古典文學,繼承併發揚國學,讓民族文化傳承下去!

不論是美德,還是國學,它們都是中華文化中的經典。而這些經典需要傳承,它們絕不會後繼無人,作為青少年,我們一定會承擔起傳承經典的重任!

最新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2:

我對誦讀大賽有着很深的感悟,也有着很深的感動!

誦讀大賽不像中國成語大賽一樣枯燥乏味,而是十分的生動形象。各個不同的環節和所表達的涵義,也對我深有感悟。

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由導演規定什麼詞,然後又小選手們依次説出相應的古詩或詞。共兩個回合,第一名到最後一名得分分別是二十五分、二十分、十五分、十分、五分。每輪有四或五名選手。

光是第一回合就把我嚇了一跳。尤其是謝奕辰。他冷靜分析,從容應對,幾乎沒有難住她的題,而且兩個回合都得了二十五分。在後兩個回合也顯得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創造了目前最高的分數。

仔細觀察才知道她詞彙量之大,例如第一環節的關鍵字“鬆”,無怎麼想都想不出來,而她卻輕鬆自如的來了句:“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我認識到了我的詞彙量不足,我都聽懵了。他們説的我都沒聽一會,看來我是要好好補充一下了。

第二個環節是名家對對碰,場上將出現三位文壇大咖,他們手中分別持有十分、二十分、三十分等不同分值的題目,選手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分支的題目,答對加分,答錯將扣除相應的分數。

有一位選手的回答讓我過目不忘。他選了一個二十分的李白,李白問他“乾”和“坤”的意思。他十分的從容,不僅説出了“乾”“坤”的意思,還説出了那兩個字的出處和由來。並且説的.鏗鏘有力,落落大方。表情和神色都顯得那麼從容,那麼淡定。有一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意思。

還有一位選手劉康寧。他在這一環節也表現得十分出色。不慌不忙,選擇穩妥戰術,她選了一個十分的題,而且輕易就答對。這是一個關於論語的題。她不僅在這一環節表現的很好,而且在總決賽上險拿冠軍,謝奕辰亞軍。最後一個環節是最考驗小選手們的環節。要求你出一幅對聯,而且是關於某一個詞語。劉康寧最後三局兩勝,奪得了冠軍的寶座。

還有一個題的題目是“水至清則無魚”的下一句是什麼。最近在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這句網絡用語傳遍大江南北。這句話掩蓋了名句的本身。原句其實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提醒了我們要多關注國學文化,而不是被網絡用語所糊弄。

“三千越甲可吞吳指的是哪位歷史人物。”三號張天宇從容地説出了答案:“越王勾踐”這道題告訴我們要多學習歷史,把歷史運用到國學當中去,是國學和歷史互補互利,使人們更看重歷史。

第三環節是美德大考驗,通過導演組在選手日藏任務中特別設置的隱藏環節,考察選手在無意識狀態下是否踐行傳統美德,是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評委將結合選手在在短片中的表現進行投票。每名評委只有一票,每票記十分。

在一次美德大考驗裏。導演請小選手們吃飯,桌上卻只有五隻蝦和五隻野雞蛋。小選手們個個都表示謙讓,把自己的一份送給別人。這種謙讓的良好習慣值得表揚,也值得我們學習。在另外一次美德大考眼中,考選手們的是是否能看到倒地的垃圾桶,是否有人敲門。是否幫保潔人員撿起橘子。而小選手卻都是連門都不敲,直接推門而入。也沒有一個人看到並扶起倒地的垃圾桶這件任務是算全軍覆沒了。

唯有第三個任務有一個人完成。前幾個人都沒看見橘子。只專心致志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只有一個人看見並幫保潔人員撿起橘子。這説明了我們的素質還不高,有待提升。

國學小名士既鍛鍊了我們的學習能力,又鍛鍊了我們的道德品質,是一部十分值得我們關注的節目。

最新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3:

經典詩文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數千年來依舊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綿延數千年 ,至今風采依舊。

早在西周至春秋時代,我國詩歌就已產生了大批輝煌篇章。歷史上的楚辭,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等哪一個不是文領一代風騷。蘇軾的詞豪邁奔放,李白的詩雄奇飄逸,李清照的詞清俊曠逸清俊曠逸。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水滸傳》,明代的《西遊記》明清時代的《紅樓夢》又是四大經典文學,堪稱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現代文化經典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都歎服不已,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團省委,山東廣播電視台等聯合舉辦了《山東省首屆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來弘揚中國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既提供了傳揚文化的方式也為青少年提供了增長知識的途徑。

在《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中,全省60強青少年在齊魯大地歡聚一堂,互相造詣與欣賞同時大賽也採用了全新的節目形態與演繹方式,讓比賽更加激烈轟動與對文學的渴望。節目過程中更是新穎連連,選手們的表現也令人驚喜不已。就連觀眾也被現場的氣氛所感染,時而緊張,時而長吁。

再看看內容。現在文段與古人演繹等各種社會現象,用更多方式讓選手參與進來,形成一個時代的比例,和對文學的伏筆。同時也更大的宣傳社會美德,與道德的淪陷與指責不良現象。再有對説背古詩詞,其中有個環節正是我“愛記詩詞”,也通過選手的輪流背誦突顯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讚揚中國的文學,與傳遞這份珍貴的財富。而選手們更是深刻體會古人燈油盡燃還全身心投入看書的美好憧憬氣氛。其中還有讓選手們扮演古代的詩人,如李白,杜甫…更全面的來宣傳文學同時也添加了許多童真的樂趣。甚至能從佛禮所講命由己造,相由心生,萬物皆是化相。體會到那種激情豪邁與領悟。這些方式既增長知識又多了些玩樂的趣味,吸引了更多的青少年觀眾的眼球。

節目的播出過程很有震懾性,其中的評委更是有很深的文學底藴,也嚴格要求了選手的準確性和嚴謹性,作為自己的角度,更是從心裏發出吶喊,也有一種衝動,想把學習抬到更深的造紙,和一站到底這個節目一樣,對世界性的文學有很深的瞭解。

更是浮現了一直以來在心中的夢想,和對曾經祈禱的渴望,也越來越清醒,就像這句話所講:你不知道心中的嚮往,就會心裏沒底越走越心虛。你不能成為心靈的主人,就會淪落為外在情物的奴隸。中國國學經典正是不斷追逐的過程,也是不斷髮揚的過程。

現在的我們好像是掙扎的,因為有很多東西鎖住了我們,同時也有自己的迷惘,但是歲月寬容恩賜不會有,我也由衷的感謝這個節目,看這樣的節目無非是增加信心與激勵自己,但很受益。滿帶理想的我們有多衝動,可是卻總是怠慢了自己、敗類了自己,敗給了勇氣。

看着舞台上一個兩個歡天笑語的選手,看着他們嘴裏輕笑的説着頗有文學的詞語,我也深深的感覺我還如此渺小,在學習這條路上的渺小。再想想面對父母的期待,與自己的未來,選手們其實也很普通,但是他們抓緊了時間,抓緊了宿命。而我而言卻是三分熱,説起來也是深深可惜與可笑。

“月不生日,時不勝月,歲不勝時。凡人好敖慢小事,大事至然後興之務之,如是,則常不勝夫敦比於小事者矣。”啟示我們不要忽略生活中的小事,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匆匆》又展示了朱自清隨時間的步伐的情緒的飛動,感歎時光易逝;又或如如梁啟超所説: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寥寥數語就道出了青少年的重任。

《弟子規》中也有許多為人處世的規則,為人處世的前提就是《入則孝》——孝敬父母,親人。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但我們總要聽從他們的話,意見,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出自論語。他告訴我們最基本的道理。《三字經》,《弟子規》我們從小就接觸,可是捫心自問,誰又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呢?這又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面對這份五味雜陳的誦讀,恍然如夢。更是給內心埋了一顆堅強的流星。我要努力。像他們一樣,是金子總會發光。再想想那些開着凱迪拉克漫遊澳大利亞的海灘的人們,那些隨手簽着幾百萬合同的人,他們也是一樣的,都是慢慢努力獲取的。 這個節目更是深刻的宣揚了博學多才是這個社會該有的場景,也是現在所缺乏的。也激勵了我們青少年要像他們努力,我會衷心的會深深記住,誠實踏實夢想。朝着夢努力飛去。

這次大賽的成功舉辦,不僅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揚中國傳統文化,更有利於幫助青少年加深對中國文化的認識理解。而且也會激勵青少年先這些國學名士學習,看齊,激發了青少年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對青少年的影響重大。

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文化道路上的火把,他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奮進的動力。我們青少年要以實際行動來弘揚民族精神,發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將會踐行在生活中!

最新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4:

這,是一片神聖的土地。這,是一位堅強的母親。這,是一隻強壯的雄獅。在這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這崛起;在這裏,散發着古香古韻的唐詩宋詞源遠流長;在這裏,引人深思的《易經》《論語》永垂不朽;在這裏,影響後世的諸子百家雄論爭鳴……要問這是哪裏,這裏是——中國。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悠久而深遠,尤其是唐詩宋詞和精闢簡練的的文言文,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同時又是在九年義務教育中語文的重點學習內容。更有《弟子規》、《論語》、《朱子家訓》、《三十六計》等文言經典,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能夠起到促進學習,增長見識,獲取智慧的重大作用。可是,隨着西方文化進入現代人的世界,以及高科技產品的廣泛應用,我們慢慢得離悠久而充滿智慧的中華文化產生了距離。“做人不可忘本”,作為一箇中國人,是不能忘記前人的教導與歷經磨鍊的智慧的!我們的國家受過的磨難很多,但是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並沒有把我們打垮,而是在歷史的考驗中挺直脊樑,堅強地站起!而今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正在萬眾矚目之中,邁步前進!是什麼讓我們的復興火把點起了希望之火?

在歷史的考驗中不難看出,正是這悠久的歷史文化培養了如此堅毅的民族精神與自強不息的力量!

可是,我們卻經常提筆忘字,古詩背得一塌糊塗,成語寓言應用不精,千年經典拋擲一邊……真是令人可悲,在去追求時尚與潮流時,我們往往卻扔掉了自己的“靈魂”,真是得不償失。但是,“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我們發現了自己的錯誤,於是在中央頻道便起先播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一節目,很快便熱播起來。以及隨後的“中國成語大會”都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大力地發揚我們的文化,希望就在眼前。

作為擁有眾多名勝古蹟的齊魯大地,儒家文化的發祥地,孕育了孔子、孟子、墨子、齊桓公、管仲、孫武、孫臏等一大批志士名人的歷史名地——山東。也舉辦了一檔傳承中華文化的節目,是青少年的“誦讀大賽”。這比賽真可謂是羣英爭霸,各領風騷,各個與我年齡相近的中學生將古詩記得滾瓜爛熟,反應速度極其靈敏,文學基礎堅不可摧,真可謂是“英雄出少年!”不只是唐詩宋詞,就是中國最講究的傳統美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只見一位位英俊淑雅的少年少女,舉止得體,相互謙讓,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的美好品行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美麗的展現。更有趣味盎然的課外文化知識考驗,真是層出不窮,叫人有一種抓耳撓腮的急迫……

在我寫完作業時,總會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腦看激烈的“誦讀大賽”賽中的內容與我們的學習內容息息相關,很多時候,看完幾期節目後,再去做語文,歷史作業總會帶着一種莫名其妙的興奮,並且做起題來得心應手,經常是迎難而解。不只是這樣,就是在寫作文時,腦袋裏的東西也增多了,經常十分自然地將古詩成語應用其中,是自己的文章增添了許多文采。還有啊,學習講究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在生活中我經常與朋友,家人交談時用上寫詼諧幽默的成語,古文,這使家裏的人時常洋溢着快樂的微笑。更重要的還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除了爸爸媽媽的教導以外,我在節目中所學的文雅舉止,謙讓之辭也用在了實際生活中,於是四方鄰里對我嘖嘖稱讚。在觀賞中學習誦讀經典,我真是收穫不小,彷彿有一種“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神力。

但是,“驕傲使人落後”,若不是看了這檔節目真不知道自己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着如此大的差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我不能因這小小的進步而驕傲,在以後的日子裏我要在學好課內知識的同時,在課下誦讀更多的中華傳統經典,課餘之時打開電視多多觀看文化節目,測驗自己的知能水平,努力的將中華文明傳承下去。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創復興,愛國少年自強不息耀光芒!

最新觀國學小名士觀後感5:

國學——中國學問,它承載的是歷史,是文化,是智慧,是哲學,是道義,是文明……它從生活中來。

當今世界,中國風席捲全球,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學習中國文化,世界都在學講中國話,世界都在傾聽中國的聲音。是什麼在吸引着世界關注中國?我想不是美食,不是美景,而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啊!

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熾熱的“中國情懷”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着國人對國學的繼承和發揚,喚醒人們對國學最初的記憶和內心本能的熱愛,“國學熱”已悄然融入我們的生活。幾天前,我看到了山東電視台舉辦的“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活動,富有創意的比賽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讓我受益匪淺。眼看着年齡和我相仿的小選手們在台上精彩的表現,我既高興又羞愧。看了這麼多期節目,我印象最深的欄目是“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知行合一”的理念最早由明代哲學家提出,所謂知行合一就是思想與行為上的統一,“國學”本來就是從生活中來,而我們對國學的弘揚,不過是對生活的一種迴歸罷了。正如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首孝悌,次謹信”,父母就教育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這些既是國學又是生活。

剛上國小時,學校每天都會有經典誦讀時間。每天清晨,陽光透過明亮的窗户,照在莘莘學子的臉上,呼吸着新鮮的空氣,聽着悦耳的鳥鳴,我們手捧一本詩書,用最美妙的聲音朗讀。當時我們年紀還小,讀不懂字句的含義,但卻總覺得其中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很親切,很明白。這就是國學——文字優美,道理卻易懂;意義深遠,卻都來源於生活;即使不明其意,也能身體力行。

我們家雖算不上什麼“書香門第”,一家人卻也都是書痴。平時最愛交流讀書心得,愛看cctv4的“走遍中國”,愛看cctv3的“文化正午”,就連“更衣”時也不忘拿上本書。我媽媽尤其熱愛國學,《三字經》、《道德經》、《古文觀止》等都是她的最愛,正因如此,媽媽格外重視對孩子的素質教育。謙恭禮讓、尊重長輩這些都是最基本的禮儀。從小我一見到長輩一定禮貌地問聲好,到如今,這些禮儀已經紮根在我心中,流淌在我的血液裏,成為我最基本的習慣。父母常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等來教導我做一個講道義的人。而這些不正是對國學精髓最好的實踐嗎?

國學,從來都是平白明淨、清晰可見的處世之道。不呼口號,不居高臨下,不繁文縟節,透着百姓生活的氣息,透着民眾皮膚上的冷暖,正是這樣,仁義禮智信這些看似深奧的道理便從中折射出來。最近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備受關注,節目每集以每個村落為主題,講述一個個圍繞“仁義禮智信”等中華傳統美德在傳統村落千百年的傳承中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斯宅村,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百行孝為首,村中世代相傳的家風,最重要的就是遵循孝道。斯才英,斯宅村一位普通的村民,每天盡心盡力、無怨無悔地悉心照料家中兩位高齡老人,數十年如一日,她的故事成為村中人人稱讚的一段佳話。獨山村,最重視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村中學堂的門匾上,題有“崇學向善”四個大字,意思是崇尚學習、一心向善。在學堂裏,孩子們學習國學知識,更學習做人處事的規矩。紀錄片中的每個村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着自己鮮明的家風,並世代相傳。這些家風家訓就是規矩,他們化作一種信仰,深深紮根在每個人心中,它使得每個村人無論走到何處,都能以禮待人、以德服人,都能牢記家訓,傳承中華美德;無論走到何處,都不會忘記自己的本,自己的根,自己的源。學習國學,就是尋根,就是歸真。有人説過:一個好社會的標誌是,除了規矩,一切都是零。一個壞社會的標誌是,一切規矩都是零,

國家主席説:“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我希望國學成為每個人的信仰,並在生活中踐行之,我們的民族和國家定會充滿希望,擁有無窮的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