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來源:文萃谷 1.58W

在招聘市場,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怪異的現象。一邊是企業管理高喊“招工難”,另一邊是求職者發出“找工難”的感歎。而這樣的用工矛盾,這兩年在市場上一直都存在。掌握一門技術,練就一項專長,成為大多數應聘者的強烈願望和要求。 企業存在的招工難問題,歸根結底是企業對人才管理問題。下面是yjbys小編分享的一些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下面我們對管理學的人性理論逐一作介紹。

一、“工具人”的人性假設與管理

“工具人”的人性假設產生於管理學尚未正式形成的時期。“工具人”的人性假設,嚴格地講,還未形成系統的人性理論,它只是在當時絕大多數管理者思想中普遍存在的一種觀念。

“工具人”的人性觀認為,人在生產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和機械的作用沒有多大的區別,管理的任務,就在於迫使工人像機械一樣去工作。因而,被管理者成了被動的生產工具。在這種觀點指導下的管理方式,就是“大棒式”的管理,這種“大棒式”的管理主要是應用各種各樣的處罰手段進行強制性管理。在這樣的管理下,工人生產勞動積極性和效率是有限的。

二、“經濟人”的人性假設理論與科學管理

“經濟人”這種人性觀產生於早期管理學階段,“經濟人”的特徵概括如下:

1.人是由經濟誘因來引發工作動機的,人謀求最大的經濟效益

2,經濟誘因在組織的控制下,人是被動地受組織的操縱、激發和控制而工作的。

3.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必須善於干涉他所追求的私利。

4.組織必須設法控制個人的情感。

科學管理之父泰勒就是“經濟人”觀點的典型代表。泰勒所提倡的“時間——動作”分析的出發點是就考慮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對工人的思想感情則注意甚少。泰勒甚至對於工人不像牛那樣愚蠢而感到遺憾。他認為,如果工人真能像牛那樣愚蠢,就可以讓他們俯首貼耳地按照他所設計的那套標準動作進行工作,工作效率也許會更高。泰勒還認為,工人做工完全是出自金錢的動機,或者是為了避免受懲罰。因而,在他的管理思想和具體管理措施中,主要以金錢或處罰來調動和維持工人生產積極性。

“經濟人 ”的人性 假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注意反映人的經濟需求,認為人的經濟需求是客觀的、基本的,是人勞動工作的根本性動機。這表明管理 學者開始扭轉把工人作為“工具”的落後的人性觀,從經濟的角度尋求人的工作的最主要的動機,不再把人看作完全被動的“工具人”,轉而從經濟的角度尋求調動工人生產、工作積極性的途徑、方法和措施。“經濟人”的人性理論比“工具人”的人性觀大大前進了一步。

三、“社會人”的人性假設理論與霍桑實驗

“社會人”的人性理論形成於20世紀30年代,“社會人”的人性理論認為,工人不是機械的、被動的動物,對工人的勞動積極性產生影響的也絕不只是“工資”、“獎金”等經濟報酬,工人還有一系列社會的、心理的需求,如尊重、良好的人際關係等。因而,滿足工人的社會性需求,往往更能激勵工人的勞動積極性。

“社會人”的人性理論代表人物梅奧教授認為,人們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質利益只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人際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梅奧教授等人認為,影響生產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條件而是工人自身,在決定工人工作效率因素中,融洽性和安全感較之獎勵性工資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因而,管理中的人不是“經濟人”,而是“社會人”。

“社會人”的人性觀不僅看到了人具有滿足自然性的需要,並且進一步認識到人還有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等其他一些社會需要,後一類需要比前一類需要層次更高。較之“經濟人”的人性理論,無疑是又前進和深入了一大步,由於這種認識更接近於對人的本質的科學認識,所以在管理界很快被人們所接受,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從上面的關於人性假設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每一種人性假設理論都是和當時的管理環境和被管理的人素質相一致,即使是最野蠻的“工具人”人性論也是當時低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落後的勞動手段和低文化素質的工人相適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當時的生產率。不論哪種理論都圍繞着人的利益和需求展開,都是通過滿足人的需求來提高人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人的效率,最終達到提高組織效率之目的。

其實,人類對物質利益的追求,是人類物質生產和經濟活動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動力,也是人類從事創造精神財富活動的最主要的動力之一。而人對精神利益的追求,不僅是人們從事創造精神財富活動的主要動力,也往往成為人們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動力,甚至是主要動力。研究證明,追求利益是人類最一般、最基礎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準則,人的行為積極性的高低,直接受人追求利益的動機強度的制約。究人性實質而言,人性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利益需求。因此,人是“利益人”。對於人的本質,我們可以做以下認識:

1.人是由需要來引發行為動機的

需要是一種心理現象,是指人們對某種目標的渴求或慾望。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行為科學家把促成行為的慾望叫做需要。需要隨着人的自身發展和社會生活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需要的層次也不斷改變,因人而異,即使在同一時期內,人也有各種各樣需要和動機,它們發生相互作用,並結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形成複雜的需要動機模式。不同的個人面對同一個環境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或者不同的個人對環境的適應行為之所以有所不同,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於個人的需要不同。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便會用自己的行為去追求需要的實現。由於個人的需要不同,因此他們的行為也各不相同。

人們為了生活,得滿足各種各樣的需要:食物、衣服和其他很多別的東西。一個人的行為,總是直接或間接、自覺或不自覺地為了實現某種需要的滿足。例如,由於口渴這一生理上的要求,便產生了對水的追求,或由於求知慾這一心理上的要求,就產生了對於書刊的追求。可見,需要是產生行為的原動力,是個體積極性的源泉,需要可以因個體的需要而產生,也可以因社會的需要而產生。需要一旦被意識到,就會以動機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人的行為便來自追求需要的滿足的改變。

對需要理論研究最為著名的是馬斯洛所創造的需要層次論。

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一書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這種理論認為人要生存,人的需要能夠影響他的行為。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層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從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複雜的(如自我實現),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後,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馬斯洛提出需要的5個層次如下:

(1)生理需要,是個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等。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與物質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犯罪威脅,職業有保障,有社會保險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要,人是社會的一員,需要友誼和羣體的歸屬感,人際交往需要彼此同情、關懷、互助和讚許。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內在的自尊心。

(5)自我實現需要,指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對生活的期望,從而對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義。

對馬斯洛的觀點存在着許多爭論,許多人從不同的角度批評馬斯洛的觀點或者提出自己的需要層次學説,但到目前為止,馬斯洛的觀點仍然是最為廣泛傳播的一種。2.利益是人的需要的滿足

“利益”是指對需要的滿足或對需要的滿足過程。人的利益由於人的需要的多樣性而十分紛繁多樣,人的需要分為物質需要、精神需要,人的利益也可分為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精神利益如感情、榮譽、信任、威望、名聲、信仰等許多能滿足人的精神需要的事物。物質利益與精神利益並非是絕對區分的,二者是相互聯繫的。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能否成為人的利益,從而對人的行為產生誘惑力或激勵力量,取決於它與人的需要之間是否具有某種聯繫。事物能否成為人的利益,並非取決於事物本身,而是由該事物能否滿足人的需求所決定,如果該事物滿足了人的需求,則成為人的利益,反之,則不能成為利益。例如,對於一個物質至上的人,金錢是他最大的利益,而對於一個追求理想的人,金錢不是他的利益。3.組織可以通過滿足人的需求,從而引導人的行為以實現組織目的

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支配的。人的工作積極性的高低,幹勁的大小,決定於他是否具有進行這項工作的動機以及動機的強弱。只有激發起人的內在的動機,才能使他自覺地去努力完成額定的目標。動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