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與反思

來源:文萃谷 3.17W

《桂林山水》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讚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與反思,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與反思

  【1】桂林山水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説教材

《桂林山水》是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

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文中的插圖基本反映了課文中描寫的桂林山水的特點。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引領讀者走進了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

課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説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嚮往;然後,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灕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後,把桂林的山和水聯繫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在讀者面前。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以激情的讚歎引出了灕江水的特點:靜、清、綠。在點出特點之後,又具體描寫了灕江的水怎樣靜,怎樣清、怎樣綠。這種以讚歎的語氣寫實,讓讀者和作者一樣,猶如親臨灕江,盪舟觀賞這一美景。接着,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筆法,描寫了桂林山的特點:奇、險、秀。文中二、三自然段以抒情的語言寫實,並運用排比、比喻的手法讓讀者切實地感受到灕江的水美,桂林的山美,《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語言更美!文章第四自然段,綜合觀賞印象,山水相映,雲霧迷濛,綠樹紅花、竹筏小舟點綴其間,構成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首尾呼應。

根據本篇文章的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認知和思維規律,擬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灕江、無瑕、翡翠、峯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緻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説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構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通過反覆訓練,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3、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三、説學法: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風光旖旎,江山如畫。這節課,老師想和大家一起走進遊覽勝地——桂林,去領略那裏山山水水的無窮魅力。”

上課一開始,教師便用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優美的情境,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求知慾望,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先來欣賞一下《桂林山水》的錄像,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麗風光,激發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

2、提出預習要求:(1)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2)思考: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桂林的什麼?分別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3、檢查預習情況,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4、交流學習生字:

(1)教師針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中出現的讀音錯誤的字進行重點指導。注意引導學生從字義上區分生字“瀾”和“巒”的讀音。

(2)指導學生將本課中出現的多音字“似”、“倒”、“卷”的不同讀音及組詞讀準。

(3)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並向學生滲透“漓、瀾、障、筏”等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規律,幫助學生理解、識記生字,並初步感悟中國漢字的神奇。

4、學生質疑問難(教師根據疑難歸納有價值的問題)。

(三)舉一反三學課文,品詞賞句悟感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它和全文有什麼關係?在一定的語境中辨析近義詞“觀賞”與“欣賞”。 《桂林山水》説課稿設計

2、精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①灕江的水有何特點。②用“~~~”劃出具體描寫特點的句子。

(2)引導學生交流:

①灕江水的'特點是:靜、清、綠。

②通過教師範讀、學生試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描寫灕江水美的句子,體會灕江水奇異的美,並理解其中的比喻、排比手法的運用。

③教師設計—組舉—反三的句子訓練,投影出示句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