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來源:文萃谷 1.79W

《新課標》指出:國小語文低年級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在國小一、二年級要完成大部分識字任務,為中年級開始的系統讀寫訓練創造條件。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可見,識字的重點在低年級。如何抓好低年級識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呢?

一、從興趣入手,以愉快教育作為兒童識字的內驅力。

《新課標》指出:國小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中外心理學家都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一作是違反心理原則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在識字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呢?

1、營造愉快課堂,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愉快課堂能使學生的識字過程處於高效率學習狀態,從而活躍整個智能活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鞏固識字的效果。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好勝心強,而且學習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注意具有不穩定性和隨意性。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遊戲法、比賽法、情境法、自學法,其中以遊戲法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1)找朋友識字:教師把生字卡片發到學生手中,一個學生拿着“回”説:“我是‘回’,誰來和我做朋友?”另一個學生拿着“家”的學生馬上出來和“回”合在一起,説:“我是‘家’,我和‘回’組成‘回家’”。(2)摘水果識字:教師先畫出不同的果樹,再把寫有形近字水果形卡片貼到相應的果樹上,如:“請、清、睛、情”“趕、幹”“進、井”,教師讀哪個字,就讓學生把帶有這個字的水果摘下來,然後用這個字組詞。像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輕鬆識字。

2、減輕學生負擔,輕輕鬆鬆識漢字。

孔子云:“學之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知好之者。”有了興趣,就等於有了好的開始,如果興趣都沒有了,就談不上有什麼好的效果。大部分一年級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對國小的生活充滿了幻想和嚮往,他們非常樂意進入國小認識更多的漢字。但是,在國小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國小語文大綱對識字寫字教學的要求,把寫字看得無足輕重,一味追求寫字的數量,簡單化地要求學生每個字寫五遍、十遍,甚至至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有的學生為了解脱老師懲治,就隨便亂寫一氣,湊滿所規定的字數上交,這樣一來,不但失去了“識字、寫字”的意義,而且滋長了馬虎、潦草的不良習慣,更主要的是嚴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扼殺了學生識字的興趣。

識字、寫字是息息相關的,當學生在識字後,教師話鋒一轉:看誰能把這個字寫得最漂亮。國小生那種天生的好勝心馬上被調動起來,雖然寫字的數量不多,但鞏固識字的效果絕對是最好的。

二、聯繫生活實際,喚醒學生自主識字的慾望,擴大識字量。

《新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國小生從呱呱墜地起,就不斷接受母語的教育與薰陶,進入國小前,他們已自覺不自覺地積累了許多語言的信息。在識字教學中,把這些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教學的材料和載體,不僅能快捷地打開學生識字的心靈通道——把識字和生活結合起來,而且能拓寬學生的識字空間。有專家指出:識字教學要與學生周圍的事物緊密聯繫。的確,學生熟悉的事物,是識字教學最好的工具。他既深化了學生對漢字本源的認識,又有利於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事物的能力,避免走入“為識字而識字”的誤區。

三、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讓學生自主識字

低年級的識字任務是1600-1800個,隨着幼兒園的普及,兒童入學前受過一定的“語言文字教育”,智慧潛力大,迫切要求低年級識字量應向2000個字靠攏。如何在國小低年級認識如此多的`漢字,把它作為重要的工具,繼續學習的基礎呢?單靠老師一個個去教是不行的,教育行業裏有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只有教給學生一套行之有方的認字規,才能完成新課標所要求的識字任務。

在國小一年級上學期主要是教給學生一些簡單、常用的漢字,指導他們利用識字的工具——拼音,藉助插圖來識字,慢慢過渡到在兒歌和簡短有趣的故事中識字。到一年級下學期,學生的識字達到一定數量,就要在激發學生識字興趣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識字能力,讓學生自主識字。

學生最常見的自主識字的方法是通過字形和字義來識字,如:換偏旁識字、加減筆畫識字、利用熟字識字、利用拼音隨文識字等等,指導學生利用這些識字的方法自主學習。

總之,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認識活動為主體,要既注意教法,又要研究學生的學法,只有全面把握,緊扣信息加工的層次,明確要求,內容具體,耐心指導,不斷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才能提高識字效果。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篇2]

按《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在國小低年級階段的識字任務比較艱鉅。因此,培養其識字能力就尤為重要。而就培養能力而言,自主學習是發展潛能的橋樑;從教育實踐來説,自主學習也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那麼,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呢?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快樂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在低年級段就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識字教學中,要注意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利用遊戲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例如,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組成字串來學習,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能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漢字的結構美,培養識字興趣。

除此之外,我還把有關生字編成順口溜或句子,讓學生在特定的語境中尋字、辨字、讀字、記字,加快了識字速度,提高了識字能力。

二、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

識字教學如果不講究方法,只讓學生機械記憶,學生將產生厭倦心理,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識字教學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更要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自主識字。

1.象形識字法。如學習“舟、竹、石、川、燕”等字時,把它們同具體的事物聯繫起來。

2.會意識字法。比如在學習“尖”字時,讓學生拿出鉛筆觀察,認識一頭小一頭大的東西就是尖的。

3.替換部件法。漢字中有很多形聲字,都可以讓學生用“換部件”的方法來學習。如學習“請”字時,讓學生先回憶“清、晴”字,讓他們把“氵、日”換成“訁”,就是“請”。

4.謎語識字法。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體,根據這一特點,把生字編成謎語,可以幫助學生在猜謎語中識字。如教“也”字,可編成:“有水可養魚蝦,有土能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馬走遍天下。”

5.追根溯源法。即追尋字義形成的淵源,搞清字形的來歷,以加深學生對字形、字義的印象。例如:“籃球”的“籃”字,為什麼用“籃”,而不是“藍”呢?籃球雖然不是藍色的,可也不是竹子做的,為什麼用“■”?原來籃球運動始於美國,起初並無籃板和籃圈,而是在樹上掛着一隻竹籃,把球往竹籃裏投。就這樣,隨着籃球運動傳入我國,“籃球”一詞的意譯也進入了漢語,沿用至今。學生了解了這一歷史以後,就不會再把“籃球”寫成“藍球”了。

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勤於總結。

三、實施有效評價,提高自主識字效果

及時有效的評價,是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有力保證。識字教學中教師要牢記:“自尊、自信是教師能夠送給學生的唯一珍貴的禮物。”評價時教師應把握激勵性原則,使學生不僅樂識字,而且能識字、善識字,不斷擴大自己的識字量。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自主識字星星卡”,對學生在識字學習中的每一點進步或每一次出色表現,都及時給予相應的獎勵。這一評價方式大大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有些家長也積極參與進來,使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不斷增強。

總之,學生一旦對識字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在學到了一定的識字方法以後,不僅課內注意識字,課外也會利用各種形式識字。他們會為認出新字而高興,會為發現新詞而雀躍,會為自己能讀懂一本小書而歡呼。這種源於內心的滿足和對自我能力的發現,將使孩子們擁有自信和持久的快樂。因此,語文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開發學生身邊的漢字學習資源,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識字方法,讓學生自主識字,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