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來源:文萃谷 1.51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P42-43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過程,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能利用這些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觀察、測量、思考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在探究周長計算方法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緒體驗。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通過探究理解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教學難點】

理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多種方法,並結合自身實際進行算法優化。

【教學準備】

PPT課件,課堂作業紙,配套長方形和正方形卡紙和框架各一組。

【教學流程預設】

一、揭題解題:

1、揭示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引導複習析題:

(1)、什麼是周長?

(2)、什麼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

二、展開學習:

1、設疑激趣:

華華想給自己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兩張小卡片分別圍上花邊。哪張卡片需要的花邊長一些?(作業紙長方形卡片長6cm,寬4cm,正方形邊長5cm。)(板貼長方形和正方形卡紙各一張,各邊長度放大5倍。)

(1)、這是要比較兩個圖形的什麼?(周長)

(2)、請先選好起點,再用手比劃或用筆描出兩個圖形的周長。

(3)、觀察、估計:哪個圖形的周長更長一些?

2、探索新知:

(1)、怎樣才能準確比較兩個圖形的周長?(測量、計算、比較)

(2)、你認為兩個圖形分別需要測量幾條邊的長度?為什麼?

(3)、學生準確測量相關邊長,標明數據後集體核對。

(4)、請獨立計算兩個圖形的周長,並進行比較。追問:你能分別用幾種方法進行計算?之後同桌進行簡單交流。

(5)、彙報交流,相機板書。學生想法預設:

長方形:

A、6+4+6+4=20cm

B、6×2+4×2=20cm

C、(6+4)×2=20cm

正方形:

A、5+5+5+5=20cm

B、5×4=20cm

答:兩張卡片需要的花邊一樣長。

(6)、小結:你更喜歡哪一種方法?理由是什麼?

3、拓展延伸:

(1)、師板貼兩個圖形的花邊(外框)後設疑:利用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將長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分別拉成平行四邊形和菱形(相機指名拉動)。現在這個平行四邊形和菱形的周長又分別是多少呢?

(2)、生觀察思考後組織交流:(要點:四邊形拉動後形狀發生變化,而周長不變。)

(3)、你會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嗎?

①、出示:張大爺家裏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菜地,他想在菜地的四周圍上籬笆,籬笆長多少米?

②、需要測量哪幾條邊的長度?(生思考作答後師相機出示一組鄰邊長度)

③、學生嘗試完成後組織交流。

4、走入文本:

學生閲讀教材P42-43的例題2和例題3,並將自己喜歡的、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做上標記。

三、課堂鞏固:

1、判斷正誤:

(1)、長方形的周長=長×2+寬×2=(長+寬)×2()

(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3)、一個長方形的長是8米,寬是2米,周長是10米。()

(4)、一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8米,那麼它的邊長一定是7米。()

2、新知應用:

(1)、基本練習:P42做一做第1題、P43做一做第1題。

(2)、補充:學校給每間辦公室配了一面長方形的鏡子(如上右圖),這面鏡子的邊框一共用了幾米長的鋁合金材料?

四、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1、談談你本節課的收穫與感受。

2、課外思考及作業:

(1)、請比較下面每組圖形的周長。

(2)、解決問題:

①、華華拿來一張長15cm、寬8cm的長方形紙,準備折一隻千紙鶴,先將這張紙剪裁成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②、華華用一根鐵絲正好可以圍成一個邊長6cm的正方形框架,他想把這根鐵絲改圍一個長8cm、寬4cm的長方形框架。夠嗎?文章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觀念和想象力;

3、通過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探究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及正確計算周長

教學難點:運用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同桌一份(小棒6釐米4根,4釐米8根,3釐米4根)

圖片若干,尺,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擺擺、想想、探究計算周長的方法

(一)長方形的周長

1、我們學過了那些圖形?

2、①你會用小棒圍長方形嗎?(出示長方形)真的會嗎?那聽清要求:一定要同桌合作,每根小棒代表長方形的一條邊,圍出的長方形要大小不同,看那對同桌是最佳搭檔,又好又快?

②發現特別快的,讓他們説説你們怎麼圍的這麼快?為什麼你用兩對一樣長的小棒?

③量一量你圍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大約是幾釐米?

3、指名介紹你擺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大約是幾釐米?教師出示學生擺出的長方形的放大圖,標出長和寬的長度。

4、那麼要知道你圍出的每個長方形的小棒的總長度是多少就是要知道這個長方形的什麼?你會算嗎?那麼我們先來算第一個。

①可以在本子上寫出算式,也可以同桌合作説説算法和想法

②指答算式,並説説你是怎麼想的?擺小棒幫助理解

③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更簡便些?為什麼你認為它要簡便?

④用自己的話説説計算正方形的方法?得出公式:(長+寬)×2

⑤對這個方法還有不理解的嗎?

5、那就用這個方法計算另外2個長方形的周長,再出示學生的作業校對,説説想法。

(二)正方形的周長

1、剛才我們圍了長方形,正方形你們會圍嗎?那就用小棒圍出不同的幾個正方形,開始圍。

2、反饋擺出的正方形的邊長(説出正方形的特徵)(出示放大的圖)

3、你們能算出圍成的正方形的周長嗎?選一個先算

① 獨立計算

② 反饋説説計算方法,為什麼乘於4?4哪來的?

③ 計算正方形的方法你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嗎?形成公式:邊長×4

4、獨立用公式計算其他的正方形的周長,板演校對。

二、用用、練練、解決與周長有關的實際問題

1、(出示課題)剛才我們計算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在我們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計算周長。(出示花壇)要給花壇圍上籬笆,需要多長的籬笆?該怎麼辦?(量出一條長和寬,算出周長)出示長和寬,你能算了嗎?

3、(出示手帕)要給一塊邊長是20釐米的正方形手帕鑲上花邊,需要多少長的花邊?

4、在我們生活中你還看到過那些地方需要計算周長的?同桌討論,再彙報。

5、判斷:(用手勢表示“√”、“×”)

(1)一個長方形,長10釐米,寬5釐米,周長是10+5×2=30(釐米) ()

(2)邊長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長是3×4=12(釐米)( )

(3)一個長方形,長加寬的和是10釐米,周長是10×2=20(釐米) ()

三、看看、算算、尋找影響周長的變化的因素

1、學生用8根小棒圍成正方形,周長怎麼算?獨立計算,再投影校對。

2、如果移動兩根小棒,這個圖形的周長該是多長呢?為什麼?

3、那用這8根小棒,你能擺出普通的長方形嗎?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長?投影圍出來

4、比一比,看一看,你發現什麼?

5、(出示)長是15釐米,寬是8釐米,沿邊減去5釐米以後,他的周長比原來減少了多少?

四、總結:

你今天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五、作業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認識了長、正方形,並瞭解和掌握了長、正方形的特點,學會了測量長度,瞭解一些測量單位,對周長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時的教學又為學生今後學習計算其它圖形的周長和麪積奠定了基礎。

教材的設計是從聯繫學生的實際出發,重視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探索新知。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法,從中總結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進而讓學生獨立思考,進行推理,歸納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一、 教學目標:

1、 在學生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的基礎上,引導、組織學生通過探索活動總結出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準確地進行計算。

2、 通過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 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推理能力,學會合作學習。

二、 教學重、難點:長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 教學具準備:

投影儀、每小組木棒4支(長、寬各一對)

四、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讓學生指出各個圖形的周長。

意圖:聯繫學生已有的“周長”概念為探索“周長的計算”的活動予做準備。

2、讓學生分小組擺出一個長方形。

3、教師提出探索活動的目的、要求,並板書課題。

師:你能求出所擺出的長方形的周長嗎?這是我們師生今天要研究的課題。(師:板書:長方形 的周長)

(二)分級探究,發現規律。

1、教師提出要求:先量出長方形的長與寬,再通過不同的方法算出它的周長,請小組的記錄員做好記錄。

意圖:提出明確的要求,使學生明確思維方向。

2、學生分組進行探索活動。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意見:

(1)長+寬+長+寬

(2)長×2+寬×2

(3)(長+寬)×2

意圖:通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培養他們的探究意識,學會合作學習,讓學生從不同的方法得出探索結果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

(三)彙報交流,總結規律。

1、讓學生代表到講台前,通過投影儀,説自己小組探索結果(教師邊板書上來)

2、師生共同總結規律。(板書:長方形周長=(長+寬)×2)

意圖:通過討論,引導學生總結出最簡捷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聚合思念能力。

練一練

學生在所發練習紙上做練習

計算下面各圖形的周長。(圖略)

(1) 長方形長12釐米,寬8釐米。

(2) 長方形長10釐米,寬4釐米。

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學生的認識,初步形成能力。

(四)自我探究,擴展認識。

教師在投影儀上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自己探求正方形的周長如何計算:

邊長6釐米(圖略)

請學生髮表自己的探求結果,總結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板書:正方形周長=邊長×4)(將課題補充完整)

意圖:讓學生自己獨立探究,同時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

(五)結合實際,學會運用

讓學生結合自己身邊的長方形,正方形,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意圖: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中深化知識,並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靈活訓練,發展思維

比較下面的兩個圖形,它們的周長相等嗎?(用投影儀)

意圖:通過平移轉化成一個長方形,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正方長周長=(長+寬)×2 正方形周長=邊長×4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4

練習內容:

教材第44頁練習十

練習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並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練習重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

練習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用自己的話説説什麼叫做周長。要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2.先量一量,再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⑴自己先量一量記錄下來,然後再計算。

⑵全班彙報,集體訂正。

3.課本44頁第二題:

出示一幅長方形的地圖,求出它的周長。

⑴學生獨立完成,再和同桌説説你是怎麼算出來的。

⑵集體訂正。

二、綜合練習

1.用2個邊長為1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如圖:

⑴獨立完成

⑵集體訂正,並説説你是怎麼想的,中間哪條邊為什麼不算?

2.一塊正方形的手帕邊長是2分米,用90釐米長的綢帶能圍一圈嗎?

⑴獨立思考:用90釐米的綢帶圍一圈指的是什麼?

⑵在四人小組裏説説你是怎麼算的。

⑶全班彙報

3.在課本上找兩幅自己喜歡的圖畫,算一算它們的周長,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動練習

四人小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頭圍釐米

胸圍釐米

腰圍釐米

四、作業

找一件表面是長方形的物品,想辦法算出它的周長。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實際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和靈活解題的能力;

3、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周長的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圖形的拼剪引起的周長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梳理舊知:

1、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誰能説説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先閉上眼睛想一想,再與同桌交流)

你能整理成下列這張表嗎?

圖形

相同點

不同點

四條邊關係

周長計算公式

長方形

正方形

2、什麼叫圖形的周長?

師:用手指一指課桌面和長方形紙(學生人手一張)的周長。(學生用手指周長。)

二、引導探究,質疑拓展

1、要知道這張長方形紙的周長,首先要知道什麼?

(教師出示板書長25cm,寬20cm。)

在紙上計算周長。

一學生板演,完成後並説説為什麼這麼做?

2、誰能在這張長方形紙上找出一個最大的正方形?並説説理由。(學生操作)

為什麼用寬邊去比?

3、教師將一張長方形紙剪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並貼在黑板上。

4、要想知道這張正方形紙的周長,怎麼算?為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5、師:剪下的這個圖形的周長怎麼求?為什麼?(學生獨立完成,同時請兩個解法不同的學生板演,再交流方法。)

6、仔細觀察原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和剪開後的兩個圖形的周長,你發現了什麼?

(1)為什麼剪開後兩個圖形的周長比原來一個圖形的周長要長呢?(同桌討論後再交流)

(2)假如把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想一想,周長會發生什麼變化?

三、鞏固深化,應用延伸

1、列式計算。

(1)動物園裏有一個養水禽的正方形水池,四周圍了欄杆,共長60米,水池的邊長是幾米?

(2)用木條做一個長方形鏡框,長48釐米,寬比長短8釐米,這個鏡框至少需要木條几釐米?

(3)一個長方形的花園,四周圍了136米長的竹籬笆,寬邊籬笆長30米,長邊的籬笆有幾米?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思考過程。

2、考考你。

把6個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可以怎麼拼?(畫一畫)你能算出拼成後的長方形的周長嗎?

多種方法分別請學生上來板演,講解思考過程。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42頁—43頁例2、例3以及第44頁練習十的第1、2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並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什麼叫做周長?

2.同桌摸一摸課桌的周長。

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分別叫做什麼?有什麼特點?

二、新授

1.出示兩張卡片,如圖:

2.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有什麼辦法證明你的判斷是正確的?

3.學生探究

⑴學生獨立思考計算:要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首先要知道什麼?你怎樣算出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⑵四人小組交流

⑶全班彙報: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一些?你是怎麼知道的?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4.算法概括

⑴長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⑵正方形周長的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麼?

⑶你喜歡哪種算法就用哪種方法計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準。

5.鞏固

⑴6分米8釐米2釐米1釐米

3分米8釐米

⑵一塊長方形的枱布,長5分米,寬4分米,在它的四周繡上花邊。花邊長多少分米?

⑶一個正方形的鏡框,四周釘上木條,鏡框的邊長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條多少分米?

⑷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三、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學會了哪些本領?有什麼感受?還有問題嗎?

四、機動發展題

⑴要計算下圖的周長,你準備量哪幾條邊?最少量幾條?為什麼?

⑵計算下圖的周長呢?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7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在貓王國裏,有對有趣的好朋友。它們是貓先生加菲(顯示)和貓小姐凱蒂(顯示)。它們倆可喜歡散步啦!加菲每天沿着這個長方形的綠色草坪走一圈,凱蒂則沿着這個正方形的湖面走一圈。這一天,它們卻吵了起來,吵什麼呢,原來,它們倆都説自己每天走得路多。

引導:同學們,你們來猜一猜,到底誰走得路多些?(學生猜測)

引導:加菲和凱蒂可不是光憑你們的猜想就能説服的,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讓他們心服口服。你覺得加菲和凱蒂散步的路線與我們所學的哪一個數學知識有關?

揭題:你想得真快!老師非常欣賞你對數學的敏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揭題板書)

二、新課展開

1.提問: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能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周長?

(生可能回答:用繩子繞一圈,量一量繩子的長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長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長.寬各是多少,再計算。)

談話:你們的辦法可真多,但在這裏哪種辦法比較合適呢。説説你的想法。(用繩子饒一圈太麻煩,有侷限性;在不要求精確結果時用步測很好,這兒就不合適。

2.提問:加菲採用了先測量再計算的辦法,量出了長方形草坪的長是50米(板書),寬是40米(板書), 請你們幫它來算一算這個草坪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同桌討論完成在自備本上。

3.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

4.引導: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可以看出你們肯定有成果了,誰願意來展示一下。

學生説教師板書。要求説清這樣做的道理。

可能有這四種:

(1)50+40+50+40=180(米)這是把長方形的四條邊一條一條加起來。

(2)50+50+40+40=180(米)先加兩個長,再加兩寬。

(3)50×2=100(米),40×2=80(米),100+80=180(米)。

(4)50+40=90(米)90×2=180(米)。

5.提問:用這些方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都必須知道什麼?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説説你的想法。

6.小結:現在我們發現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有這麼多的方法,在小組裏説説可以怎樣算長方形的周長。

7.解決了加菲的問題,我們該幫一下凱蒂了,她量得正方形湖面的邊長是45米。請你算出它的周長。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兩種算法:

(1) 45+45+45+45=180(米)

(2) 45×4=180(米)

説明:其實這兩個算式之間還藏着一個有關加法和乘法的數學祕密呢,今後你們學了就知道了。

提問:要求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條件,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8.談話:原來,兩人走得路一樣多,通過科學地計算,加菲和凱蒂心服口服了,他們不再吵了,握手言和,又成為了好朋友。

9.通過這件事,加菲對周長產生了興趣。它來到籃球場(出示書上的圖)。你們願意跟加菲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計算。

把書翻到63頁,看看你的方法跟書上的哪一種方法是一樣的。

提問:加菲有點累了,球場服務員馬上遞上手帕,可他不急着擦汗,卻問我們(顯示:正方形手帕邊長25釐米,它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口答,並説説是怎樣算的。

三、鞏固深化,聯繫生活

過渡:掌握了方法,再難的問題我們都能輕而易舉地解決,就請你們用已掌握的方法再來解決一些問題吧。

1.“想想做做”第3題。學生口答。

2.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長和寬的長度,那正方形呢?書上64頁想想做做1、2兩題有幾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現在請你先動手量出每一題左邊一個長方形和左邊一個正方形需要的數據,再計算。(不出示第1.2題,看書)

3.生活中經常需要求長方形的周長。這不加菲又想給它的鏡子做做美化了(出示第4題)。學生搶答,説出算法。

4.星期天,我們的加菲又閒不住了,他去效外租了一塊邊長6米的正方形土地種花,考慮到這塊地有可能被踐踏,要在四周圍欄杆,請你幫他算一算,欄杆一共長多少米?(電腦出示圖片)

如果花圃的一邊緊靠着牆壁,那欄杆長多少米?(出示卡片上的簡易圖)

5.出示第6題。動手拼一拼。(學生同桌試拼,交流時電腦演示拼的過程及結果)

四、總結全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你學會了嗎?

附板書設計: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50+40+50+40=180(米) (1)45+45+45+45=180(米)

(2)50+50+40+40=180(米)

(3)50×2=100(米),40×2=80(米), (2)45×4=180(米)

100+80=180(米)。

(4)50+40=90(米)90×2=180(米)。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後安排的一節複習課。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及周長的計算。通過複習和整理,進一步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以及一些變化題。也是為以後學習圓的周長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奠定基本的。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和整理,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解答有關的實際生活問題,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和靈活解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考。

3、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充分體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教學難點:

在特殊的情景裏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教法學法: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強調“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探索、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數學規律,獲得數學經驗;因此,我設計一系列生活當中的問題,讓學生知道身邊的數學問題隨處可見,能把自己的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事情,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用上週開過的運動會上獲得的獎狀為數學活動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心態。

二、整理

1、求鏡框的長就是求什麼?(獎狀的周長)

2、什麼是周長?(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3、什麼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1)怎樣求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小結:圍成長方形四條邊長度的和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2)求它的周長,先要知道什麼? 學生説方法。

小結:這些方法都是求出長方形四條邊的總和。

(3)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你能算出正方形的周長嗎?

小結:正方形的周長就是它四條邊的和,也就是邊長×4。

師:通過剛才的複習我們進一步理清了長、正方形的有關概念及計算長、正方形周長的方法.下面我們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本環節利用情境的創設,幫助學生回憶舊知識,把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與歸納,把把知識“串”起來,形成知識網絡,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便於掌握和運用。通過複習進一步理清了長、正方形的特點及計算長、正方形周長的方法。

三、運用

1、基本練習:計算下面各圖形的周長

三角形:3釐米、4釐米、5釐米

長方形:長6分米、寬3分米

正方形:邊長13釐米

不規則圖形

讓學生計算各種圖形的周長,通過觀察、比較、歸納,進一步明確長、正方形的計算方法,又增強了概念的清晰度。

2、選一選

(1)一個正方形的邊長增加5分米,它的周長增加()分米。

①5分米

②10分米

③20分米

(2)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4釐米,它的長和寬的和是()釐米。

①6釐米

②12釐米

③24釐米

(3)如果大正方形的邊長是小正方形的2倍,那麼大正方形的周長一定是小正方形的()倍。

①2倍

②4倍

③8倍

(4)用一根鐵絲可以圍成一個長6分米,寬4分米的長方形,如果用它圍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分米。

①5分米

②10分米

③20分米

從這些練習題中可以看出,我們在計算長、正方形周長時,首先應該弄清楚解決問題所必須的兩個信息,根據需要適當地改變題中的信息與問題,使原題的結構不斷變化,內容不斷擴充,通過變化使學生很好地瞭解了長、正方形周長計算的過程,使學生把握了知識的來龍去脈,形成知識的結構,達到了訓練學生思維深刻性的目的。

3、實際運用

用學到的長方形、正方形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一個長方形操場,長70米,寬30米,小明沿着操場跑2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2)有一張獎狀,長40釐米,寬20釐米,

①給它做一個鏡框,需要多少釐米長的鏡框?(學生讀題,你怎麼想的?要求鏡框的長,就是求這張獎狀的周長。)

②如果兩張這樣的獎狀拼在一起,需要多少長鏡框?

③如果要把4張這樣的獎狀(長40釐米,寬20釐米)拼在一起,需要多長的鏡框?

想:為什麼拼成後兩個圖形的周長比兩張分開來的周長要短呢?(同桌討論後再交流)

小結:當把兩個長方形拼接起來後,這個圖形的周長並不是原來兩個長方形周長的和,而要減去拼接處的兩條邊。拼接處越少,周長越大;拼接處越多,周長越小。

(3)有一塊地,長12米,寬7米。

①這塊地的周長是多少米?

②現在要從中分出一塊的正方形地種白菜,這塊菜地的周長是多少?

③剩下那塊地的周長是多少?

④如果這塊地有一面靠牆,並用竹籬笆圍起來,需要多少竹籬笆?

①審題:從第一句話中讀到什麼?(靠牆)

②畫草圖解答讀一讀問題,畫一畫,算一算

③反饋

兩次操作一拼一剪。拼——周長會因為拼接處而減少,剪——周長增加。學生通過操作發現其中的規律,同時進一步複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4)下圖是有6個長9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拼成的圖形,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計算組合圖形的周長,讓學生感悟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

(5)小小設計師:設計出一個周長為16米的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玫瑰園,你能設計幾種?

思考:周長16米,長()米,寬()米。

在方格紙上畫一畫,你能畫出幾種?(每格邊長為1米)

實物投影,算出周長進行檢驗

怎麼思考,可以找出各種不同的畫法呢?

回顧小結:長方形的周長除以2得到長和寬的和,再有順序的一一列舉,畫出來也要計算檢驗周長是不是16米。

感受到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可以有不同的長和寬。長和寬變了,長方形的大小和形狀也有所不同。並讓學生理解一個長與一個寬的和正好是周長的一半。

四、總結

1、今天這節課我們複習的是長、正方形的周長。

2、我們應該運用長、正方形的特徵來計算長、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時一定要認真審題,明確所求問題所必須的條件,如果是間接條件,要首先把它轉化為直接條件,再運用公式進行正確計算.

通過基礎複習和延伸複習,每個學生都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很多學生能正確把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以及一些變化題的處理方法。但在複習中,好象學生對長、寬、邊長的變化帶來周長的變化規律會判斷,就此,我讓學生用舉例的方法,通過數據的變化來判斷他們之間的變化規律。這樣,很多學生都能進行判斷了。但如果問題出現多種可能,學生就很難全面的考慮問題,只能説説其中的一種情況而已。

我積極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於、善於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並通過同學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靈活運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經歷將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的過程,養成仔細觀察、認真讀題和根據條件提問題的習慣。

2、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掌握它們的計算方法,會用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同學們,喜歡公園嗎?老師今天帶領大家到月湖公園去觀賞,(出示課件)。公園裏的花壇真漂亮。為了維護花壇裏的花草,同學們準備為花壇裝置護欄(顯示護欄)。仔細觀察這幅圖(出示情景圖),圖中提供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同學獨立考慮後回答。)

生1:長方形花壇的護欄長多少米?

生2:給長方形花壇安上護欄需要多少元?

師:這個同學提的問題非常好,誰還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嗎?

生3:給正方形花壇安上護欄需要多少錢?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解決紅點問題,探索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師:要求“給長方形花壇安上護欄,需要多少錢”,可以先求什麼?為什麼?

生:可以先求給長方形花壇的周長。

(1)獨立考慮。

師:你能求出長方形花壇的周長嗎?不只要會算,還要知道為什麼這樣算,有了一種算法,有沒有兩種、三種?先自身算算。(教師巡視指導)

(2)班內交流。

師:同學們,誰能説一説你是怎麼算的?

生1:8+4+8+4=24(米)

師:哦,同學們看這位同學是把長方形的四條邊圍着加起來,算的就是這個長方形的什麼?

生齊答:周長。

生2:8+8+4+4=24(米)

生3:82+42=24(米)

師:方法很好!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4:(8+4)2=24(米)

師:哦,這種方法有點不同,你能指着長方形花壇和大家説説你是先求的什麼嗎?

生4:我是先求的一個長加寬,再乘2求出兩個長加寬,就是求出長方形的周長。

師:這個同學的方法你們聽明白了嗎?誰再來説説這位同學的想法?

(另一同學又説一遍。)

師:哦,這位同學你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5:38=24(米)

師:能和大家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生5:因為兩個寬是4+4=8,再加上兩個長是8,就是3個8,所以可以用38來計算。

師:這個同學的想法很獨特,不錯。

師: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長方形花壇的周長是24米,現在能求出給長方形花壇安上護欄,需要多少錢了嗎?

生:242=48(元)。

(3)試一試。

計算下列各圖的周長。

三年級上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現代國小數學》第五冊79~80頁).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歸納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因為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計算公式).

教具學具:

電腦課件,長方形鐵絲框,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圖形的紙片,火柴棍.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什麼是圖形的周長?

2.指出下面圖形的周長.

二、引入課題:

(出示 )做這樣一個長方形至少需要多長的鐵絲?實際是求什麼?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出示課題.

三、展開與討論:

先請你們試一試.(電腦出示例1)

[例1]你能求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周長嗎?怎樣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

學生列出算式:

4+5+6=15(cm) 5+5+4=14(cm) 6+6+6=18(cm)

5×2+4=14(cm) 6×3=18(cm)

討論: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長,為什麼有的只能用一種方法?而有的可以用兩種方法呢?

四、探索與歸納:

1.長方形周長的計算.

(電腦出示 ,學生拿出學具)請你量一量手中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釐米?(長5cm,寬3cm)

小組討論: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怎麼求?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討論後由各組彙報得出):(1)5+3+5+3=16(cm)

(2)5+5+3+3=16(cm)

(3)5×2+3×2=16(cm)

(4)(5+3)×2=16(cm)

(由電腦演示每種算式的推理過程)

提問:你喜歡哪種算法?為什麼?

(根據生答板書):(5+3)×2=16(cm)

提問:5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括號裏求的是什麼?為什麼要乘以2?

小組討論:你能根據第四種算法總結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嗎?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板書):

2.由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引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你能根據公式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嗎?

(電腦出示)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7+5)×2=24(cm)

(電腦演示:把長方形的長減少1cm)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6+5)×2=22(cm)

(電腦演示:再把長方形的長減少1cm)求周長.

由學生列出算式:

(5+5)×2=20(cm)

提問: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由學生列出算式:

5×4=20(cm)

你是怎樣想的?

提問:哪種方法好?為什麼?

當長方形的長和寬相等時,是一個什麼圖形?

根據這種簡便的算法,你能得出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試一試.

利用公式計算周長.(單位:cm)

4.看書79~80頁.

5.質疑.

提問: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釋疑)

提問:要想求出長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麼?

五、鞏固和提高:

1.判斷.(用手勢表示“√”、“×”)

(1)一個長方形,長10釐米,寬5釐米,周長是10+5×2=30(釐米) ( )

(2)邊長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長是3×4=12(釐米) ( )

(3)一個長方形,長加寬的和是10釐米,周長是10×2=20(釐米) ( )

討論:(出示 和 )這兩個長方形的長、寬相等嗎?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是不是所有長、寬不相等的長方形,周長都不相等呢?

下面請你們動手擺一擺.

2.用14根火柴擺成一個長方形,有幾種不同的擺法?

(四人一組,把各種形狀的長方形都擺出來)

提問:這些長方形的周長哪個長?(一樣長)為什麼?(都是用14根火柴擺成的)

引申:把(3)號長方形其中兩根火柴平移成下圖:(演示)

提問:改變後的圖形和原圖形的周長哪個長?為什麼?

想一想,是否還可以改變成別的形狀而周長不變?

(學生再次動手擺)

3.口答書81頁第③題,看下圖,求(1)、(2)、(3)、(4)號正方形的周長.(單位:cm)

4.(電腦出示)下圖中,每個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兩個正方形的周長共多少?

把這兩個正方形合併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為什麼?

(電腦演示合併過程)

可以用多種方法解答:

(4×2+4)×2=24(cm)

4×3×2=24(cm)

4×4×2-4×2=24(cm)

4×6=24(cm)

4.遊戲:找朋友.(周長相等的是朋友)

老師依次出示(a)、(b)、(c)號圖形,學生從(1)~(7)號圖形中找與老師出示的圖形周長相等時,就用手勢表示圖形的編號,如果有兩個答案,那麼可以舉雙手.

六、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七、作業:書81頁練一練⑤題留作思考.

下圖是一個樓梯的側面,如果要鋪上地毯,要計算地毯的長度,你應該怎樣測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