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13W

教學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了《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更多教學設計盡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在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不盲從,不懂就問。伊琳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親自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答案。朗志萬和伊琳娜的媽媽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這樣的教育環境,是非常有利於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的。

 設計理念:我喜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語文課。字詞句段都是語文的皮毛,最關鍵的是要訓練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思考的慾望和能力。這篇課文藴含深刻,我們不僅讓學生“知”,還要學生在生活中“行”。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解決不同的方法。在總的“先學後教”的基礎理念上,讓學生的思考明晰起來。為什麼大家那麼相信科學家話?為什麼伊琳娜不相信?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激發孩子不迷信權威,勇於實踐的意識。

4.讓學生懂得應該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堂預設

  一、課前談話——兒歌激趣,曉之以理

過渡:初次見面,老師送大家一首兒歌(課件出示)

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動手又動腦,才會有創造。

1.讀了這首兒歌,説説你明白了什麼?

2.明白每一種發現和發明都是人們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而獲得的。

看,因為用斧頭砍東西又慢又不整齊,於是人們發明了(鋸),手鋸還是吃力,人們繼續發明了(電鋸)。原來我們寫信和遠方的親友聯繫,太慢了,於是我們發明了?(先是電報,然後是固定電話,現在又發明了移動電話——手機。)所以説每一種發現和發明都是人們用心思考,不斷實踐而獲得的。

3.如果我們留心生活,用心思考,願意實踐會怎麼樣?

  二、學習課文——動之以情

(一)檢查預習,鞏固生字

1.檢查生字。(指名讀——同桌讀——齊讀)

魚鱗 哄騙 哎呀 漫出來 提出 問題 ……

2.鞏固生字。(指名讀——同桌讀——男女對讀)(課件出示句子)

黃若琳在朗讀雜誌上的故事。 李娜為了哄小妹妹開心,帶着她在看漫畫故事《七彩魚鱗》。

(二)抓住“哄騙”,深入學習課文

1.抓“哄騙”理清思路。 課文裏講誰哄騙誰?説説你對他們的認識?隨機學習朗、伊、琳、娜四個生字。科學家哄騙小朋友?

2.學習朗志萬哄騙伊琳娜的段落。

A找出相關句子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有一次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裏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麼?”

一個小朋友説:“因為金魚身上有鱗。”

另一個小朋友説:“一定是金魚把水喝下去了。”

3.抓住“奇怪”、“一定”指導有感情朗讀。(指名讀——全班分大組讀——演一演讀)

4.誰和他們的想法不一樣?請劃出相關的句子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説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

A 理解句子,積累詞語 將信將疑 半信半疑

好像不對,但又不知道為什麼?用一個成語來説就是?

B 你平時遇到困難怎麼做?(向父母請教,向老師求教,自己查資料等)

在學生回答時,用“如果你覺得他説的不對,又不知道為什麼?”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C 演一演

伊琳娜選了什麼方法?咱們來演一演,假設你帶着和伊琳娜一樣的問題問你的媽媽,媽媽會怎麼回答?(學生可能會回答和書上一樣的答案,那引導他們有沒有其他的回答。老師自己也可參與演繹一下:“你這孩子,人家是科學家,科學家的話一定是對的。” )

D 領會媽媽的話

媽媽説:“不能 光 想,你動手做做看!”

媽媽説:“不能( )想,你動手做做看!”

E 動手做做看 那讓我們跟着伊琳娜一起動手做做看,請你找出相關的句子。如果你是伊琳娜,此時的`心情怎樣?(越想越生氣,指導朗讀)

您怎麼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

採取學生自己練讀、評讀的形式完成。

5. 朗志萬真的在哄騙小朋友嗎?他哈哈大笑什麼呢?

A 出示最後一段

你覺得朗志萬這時的心裏這時會想什麼

B 這個道理課文裏有一個也知道。她就是(伊琳娜的媽媽)穿插C 介紹居里夫人。

D 伊琳娜,還生氣嗎?她這時可能會説?

(三)學了課文後,你有什麼收穫?

1.讀後,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麼啟發?

2.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四)寫“課題”,回顧課文內容,總結全文

(五)讀寫結合:

1、伊琳娜聽了郎志萬的話會説些什麼?(生各抒己見)

2、請把你想到的寫在日記本上,寫後指名讀。師及時評議。

  三.課外實踐活動

1、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自己讀後的感受説給小朋友和父母聽聽。

2、動手做做看:把一把尺子放進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裏,從杯子外面可以看到:

A:尺子上的字不變;

B:尺子上的字變大了;

  四、板書設計

15、動手做做看

伊琳娜  生氣→→哄騙→→動手做了做

伊琳娜  笑了→→不是哄騙→→明白一個道理

(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