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課後反思

來源:文萃谷 1.59W

《詹天佑》被選為北師版六下,人教版六上,蘇教版六上的課文,重點寫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蹟——主持修築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三篇《詹天佑》的課後反思,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詹天佑》課後反思

《詹天佑》課後反思1

上個星期,教辦領導來我校指導課堂教學。他們聽了我上的一節課國小課文《詹天佑》。一節課下來,第一個感覺就是上得不太成功。特別是對重點句子的品讀做得不夠到位。在評課時,劉老師和汪老師也明確指出了這一點。是呀,學生對重點句子理解得不夠透徹,關鍵是老師在指導品讀句子這方面做得不夠到位。

語言美必須透過句子的理解,重點詞語的理解去體現,必須聯繫上下文,必須抓住重點詞語,通過理解後才能領悟句子的含意,才能讓學生通過朗讀去體會句子意思,真正實現對句子的品讀。在發後的教學中,在抓重點句子進行品讀這一方面我得多下功夫。

除此之外,教辦領導還明確指出了我們老師上的課普遍存在以下缺點:指導學生朗讀不到位;學生的語感培養單一;上課的激情把握不夠好,不能很好地以師之情牽運生之情;教學設計上提的問題過於碎;學法的滲透沒有很好地處理。教辦領導還就我們存在的這些缺點幫我們分析並指明向。教辦領導認為我們上的課之所以存在這些缺點,關鍵是教師沒有很好很準確地把握教材,對課鑽研不夠,對課不熟。

靳家彥老師説過:“我教一課書必先爛熟於胸,熟讀成誦,否則我不能走上講台。”試想想,我們老師在上課前期有多少能將課文讀熟,對課文進行鑽呢?於永正老師也説過:“鑽研教材的第二步是朗讀課文。”可見,要很好地鑽研教材,朗讀課文,熟讀課文是很關鍵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在朗讀方面多下功夫,力爭做到上課前熟讀課文,進行對課文的多次朗讀,多點鑽研教材,提高自己課堂效率。

 《詹天佑》課後反思2

對一節課成功了,我們要及時總結經驗;失敗了我們也要認真總結、找準癥結所在,以便彌補不足。在教學國小課文《詹天佑》這一課,我讓學生了解了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他主持修築了第一條京張鐵路,表現了中國人的價值。只是在課上出現了這樣的小插曲。在讓學生上台扮演小司機時,我讓學生推薦同學表演,由於被推薦的同學準備不夠充分,因此他只能用生硬的動作、語言,簡單地説完整個過程,而對其他同學的質疑也只能含糊地回答了,由於調控不及時,引起同學們議論紛紛,我也覺得十分尷尬。是啊,課堂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同時,教師起着主導作用,教是為學服務,而教師的導必須要貫穿教學全過程,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及時的調控,評價,指點,幫助,鼓勵等;同時調控學生的情緒,調控課堂的氣氛,或根據實際情況調控教學手段的使用方法等。看來在以後的教學中,教師如何靈活把握課堂,使自己的教學設計得以完整實現是一件需要長久努力的工作!

國小課文《詹天佑》中“人”字形線路的教學設計

國小課文《詹天佑》這篇課文,我通過直觀演示的方法進行教學“人”字形線路。因為這一節既是文章的重點,又是文章的難點,這一部份內容學生很難理解的。它表現了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理解了這一節的容,才會真正理解“傑出”這個詞的意義,才會對課文的中心思想有個明確的認識。

在教國小課文《詹天佑》一課中的“人”字形線路這一節時,開始,我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把插圖掛在黑板上。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提問:“‘人’字形線路好處是什麼?”學生都鴉雀無聲,回答不出來。當時我也 很着急,又指着掛圖解説了一番,但還是收效不大。從這裏可以看出,學生對“人”字形線路還沒有真正的認識。下課後,我分析了原因:原來掛圖仍缺乏立體感。後來,我準備好兩根教鞭和一大一小兩個石頭。上課後,我改畫示意圖為實物演示。當我再講解“人”字形線路時,就先在講桌上的一端的一角上(圖A點)放上一個小石頭(表示青龍橋),又在一端的另一個角上(圖B點)放上一個大石頭(表示火車頭要上山),然後用教鞭(表示鐵路線)搭在兩個石頭上問:“如果鐵路這樣修建,火車能爬上山嗎?”學生看到陡陡的“鐵路”,大家搶着回答:“坡太陡,火車根本上不去。”

老師説:“那我們看該怎樣解決坡度大這個難題呢?”

學生説:“應該減少坡度。”

老師又問:“那我們學過的哪篇課文也 講到減少坡度的道理?”同學們都在想,過了一會兒,有個學生叫到:“《挑山工》!”“對了,挑山工上泰山走的是摺尺形線路,就是為了減小坡度。”

老師説。接着老師又在講桌的另一端(圖C點)放上一個小石頭(表示岔道口),讓學生閲讀課文後用兩根教鞭去搭“人”字形線路。(A、C兩點相連,B、C兩點相連)學生親自搭成了“人”字形的鐵路後,教師又讓學生用粉筆盒當作火車到前面來演示。並先做了標誌“車頭”“車尾”的.記號,就開始“開火車”了:“北上的列車過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後面推。過了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拉,拉的火車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

這樣一來,火車上山就容易弟弟多了。”這時,再提問學生:“‘人’字形線路有什麼好處?”學生都能爭先恐後地回答:“‘人’字形線路減少了坡度,火車上山容易了。”學生的回答説明:他們不但完全理解了這一節的內容,而且也通過“人”字形線路體會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幹。

 《詹天佑》課後反思3

“創設情境”是一個古老又嶄新的話題,然而不能不説的是,我們平時的教學,常常是為了“情境”和“情境”,情境更多的不是成為教學和學生生活之間的一座橋樑,而是成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頗具功利性的手段。

我教學國小課文《詹天佑》一課就有很深的感觸。一開始,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自由讀文,以四人組為單位,其中一位同學扮演詹天佑,其他同學做工程人員。由“詹天佑”向工程人員介紹設計意圖,注意把手上的白紙利用起來。

這樣的情境設計,由於比較籠統,要求過高,學生對於工程師的形象也瞭解不多。在六(2)班試教時,發現學生一下子手足無措,看看熱熱鬧鬧,但孩子們根本不知道該幹些什麼:是選擇一個方案來介紹還是介紹三個方案;白紙究竟是用來幹什麼的(巡視時發現好多組學生在白紙上是文字説明,應該畫簡筆畫示意圖)……足足浪費了15分鐘時間。

這一敗筆,致使後來的集體交流也相當失敗,整堂課又成了老師的講解。

修改教案,一定要改,一定把情境設計好。在石老師的指導下,我認真修改了教案,結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安排如下:

(1)複習引入後,述説:讓我們跟隨詹天佑去開鑿隧道吧!開鑿之前先要勘測線路,重點要勘測哪兩座山呢?誰能從第5節中一下子找到。(居庸關、八達嶺)

(2)讓我們進行精密的勘測,帶上經緯儀、標杆,我們出發了。自由讀第5自然段,用筆劃下兩座山的特色。(居庸關山勢高,八達嶺有居庸關的三倍長)(根據學生的回答板畫:

居庸關 八達嶺

(3)面對這樣的兩座截然不同的山,詹天佑設計了不同的方案。現在請以四人組為單位,一人扮演詹天佑,向其他工程人員介紹設計方案,注意工程師介紹自己的方案時一般都用圖紙。(學生對“圖紙”的概念應是有所瞭解的。)(學生自由準備、巡視—交流)

把“兩端鑿進法”和“中部鑿井法”清清楚楚地介紹完了,設計“人”字形線路就不是問題了。我還把這個比較成功的教學過程寫進了語文論文《讓學生在情境中自由飛翔》。

細究之,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我們還是把掌握語文知識當成了學生歇息地最終目標,語文知識成了教學關注的軸心。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曾經説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讓我們注重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的關聯性,將設計情境進行到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