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恭達羅人物形象分析

來源:文萃谷 2.09W

沙恭達羅作為印度古代下層婦女的代表,是世界文學史上塑造得極為成功的,屈指可數的婦女形象之一。

沙恭達羅人物形象分析

沙恭達羅温柔美麗,天生麗質,具有樸素的外表和自然美。“這個妙人兒即使穿的是樹皮衣裳仍然動人”,蜜蜂在花叢中採花釀蜜,竟數次往她粉臉上飛撲。

沙恭達羅和大自然的一切都有真摯純潔的感情。她對養父母非常孝敬,與女友相親相愛,把蔓藤當做自己的同胞妹妹,把失掉母親的小鹿看做自己的義子,替扎破了嘴的小鹿抹油,給它喂水;她愛鬱香的小茉莉花;愛富於生命的長春藤,所以當沙恭達羅要離開淨修林時,森林裏的草木鳥獸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眷戀:

小鹿吐出了滿嘴的達梨薄草,孔雀不再舞蹈

蔓藤甩掉褪了色的葉子,彷彿把自己的肢體甩掉。

那野鴨不理藏在荷花叢裏的叫喚的母鴨。

它只注視着你,藕從它嘴裏掉在地下。

這幾句詩被認為是《沙恭達羅》中最好的詩,深得印度人民及各國的讀者的喜愛。它表現了沙恭達羅和大自然之間和諧的感情,也表現了沙恭達羅對美麗的大自然的熱愛,沙恭達羅和自然環境是完美地融為一體的。

沙恭達羅也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她作為淨修女,言語行動受到種種禮法的束縛,但是,當愛情來到她身邊時,她又敢於衝破淨修林的清規戒律。當豆扇陀要離去時,她假裝被嫩<span class=GramE>拘舍草刺傷了腳,樹枝掛住了衣服,回眸給豆扇陀一個多情的秋波,勇猛地迎接了他的愛情挑戰。此後,富於情感,忠於愛情的沙恭達羅與豆扇陀私訂終身,不經雙方親屬的同意用“乾闥婆”(自由戀愛)的方式結了婚。一個淨修女在婚姻上的自主追求,表現了她對愛情的非同凡響的執着和勇氣。

豆扇陀是一個性格複雜的奴隸制小國統治者典型。他英俊健壯、孔武有力,在飛捷的狩獵中出場,“胳膊像城門的閂一樣長”。奮戰百頭鬼怪阿修羅,充分表現了他的驍勇善戰。他是一個體恤民情的國君,在為協助天帝作戰而離開國都時,叮囑他的大臣:“保護人民要用你的精力的全部”。他“關心臣民像關心自己的兒女一樣”。當淨修林被羅剎擾亂,無法進行苦修,兩位仙人請求他保護時,他一口應允。他聽從勸解,聞過則喜,駕車追逐奔鹿時,兩個苦行僧求道:“你的武器用來拯救苦難,不能把無辜弒殺。”他立刻放下手中弓箭,向兩個苦行僧鞠躬致歉。因此人們稱頌他:“你手執王笏約束那些誤入歧途的人,你排難解紛有力量保護你的臣民”,你是“國王中的明燈”。

豆扇陀作為一個君主,其思想、言談和行為受制於他的濕婆教派的人生觀;對女性的玩弄和佔有也完全反映了奴隸主專制統治者的特權。迦梨陀娑一方面隱約地諷刺國王拈花惹草,玩弄女性,一方面又認真地描繪他對沙恭達羅的愛情。兩人相愛後,沙恭達羅的女伴要求豆扇陀“不要使我們愛友的親人為她傷心”。豆扇陀便像一往情深的普通人那樣信誓旦旦。返回宮殿後,豆扇陀由於仙人的詛咒而忘卻了與沙恭達羅的往事。當他見到千里尋夫的沙恭達羅時,雖為她的“千嬌百媚”所傾倒,但仍莊重自持,不為她的美色所動,表明了他潛意識裏對愛情還是

專一的。豆扇陀一旦恢復了記憶,就責備自己是“無知的東西”, “心裏悔恨得像火燒一般”,自責“為什麼把我愛人拒在門外”。他精神迷亂無心理政和賞花,忘卻了節日的祝賀,如痴如呆地看着沙恭達羅的畫像,眼裏盈滿了淚水。兩人再度重逢後,豆扇陀譴責自己“無情無義”,跪求沙恭達羅的原諒。有論者認為,豆扇陀作為封建帝王,對沙恭達羅不可能有真正的愛情。但縱使不能武斷地説封建社會裏不存在純真的愛情,也不能認為帝王就不可能有愛情。白居易的《長恨歌》就將唐明皇對楊玉環的愛情表現得酣暢淋漓。作為林加教派的信徒,豆扇陀很難在對某一個姑娘的感情上改變他的享樂主義的人生觀,因而作者要想通過他來讚美誠摯純潔的愛情,的確很難得到目的。但在客觀上,豆扇陀被描寫成一個“情種”,畢竟還是有不

沙恭達羅人物形象分析 [篇2]

沙恭達羅出自《沙恭達羅》,是作者心目中古代印度理想婦女的'典型,在作者的筆下熠熠生輝。

沙恭達羅單純質樸且温柔善良,集外在美與內在美於一身。她美麗善良,對人真摯,對待大自然和動植物充滿了深情,有自然的性格,在愛情上,體現出一種平民婦女和“自然人"的特點:單純,熱烈,忠貞。渾身上下透露這一種樸實無話的自然美。

沙恭達羅嫉惡如仇且富於反抗,性格柔中帶剛棉中藏針,對愛情勇於追求,敢於反抗清規戒律,為愛付出一切,當愛情面臨為難,就努力追求不放棄,生只認定豆扇陀一人,不得到他的愛決不放棄,死都不放棄,這種對愛的忠貞,讓她有勇氣與一切對她愛情有阻力的惡勢力對抗。但她也有柔弱的一面,多愁善感,她曾被蜜蜂所困“為愛情所擾而不能自拔”,女友們也説她“柔弱得像新開的茉莉花”,像水一樣柔美。

沙恭達羅身上寄託了作者對那種幸福生活的嚮往,寄託者作者的理想,是作者心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人物身上帶着作者的思想與觀念,沙恭達羅身上不僅僅有那些美好的性格特徵,同時她身上也帶有聽天由命的弱點,這與作者的世界觀不可分割,與當時社會女性的地位也不可分割,當沙恭達羅失去豆扇陀的愛,被否認不是豆扇陀的妻時,她覺得自己完全失去了依靠,完全失去了力量,她的一切僅憑丈夫的一句不認便崩塌,這是她性格中的弱點,幸運的是最終作者用想像力給了她一個完美的結局,有情人終成眷屬,在這點上是有進步意義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