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人物形象分析

來源:文萃谷 2.77W

要説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我第一個想到的是《紅樓夢》,因為裏面到處是中國的古典文化。而要説中國人最熟悉的,當屬《西遊記》。在《西遊記》裏,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孫悟空、唐僧、豬八戒,而是大家忽視的沙僧。

沙僧人物形象分析

沙僧是《西遊記》中最不受人注目的形象。一般文學史與小説史囿於篇幅,對沙僧大抵提其名而不論其事,而大多數的評論家往往關注的是三藏、悟空與八戒。因為在他們看來,沙僧在小説中最沒有個性,屬於那種可以忽略不計的人物。然則確是如此嗎?

事實上,在西天取經隊伍中,沙僧能吃苦耐勞,忍辱負重,默默少言,不發牢騷,服從安排,聽命師尊兄長,不計名利,美色不能動其心,妖魔未能亂其志。沙僧在小説中露臉的機會不多,這和他謹小慎微,絕不妄加評斷的性格有關,也比較符合儒家所要求的君子“敏於事而訥於言”的道德標準,因而近來的有些學者將其納入“君子”這一範疇,認為“他具有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應有的一切高尚德行”,是“《西遊記》中君子形象的代表”。為了真正認識沙僧,我們最好還是從他的身世入手。

沙僧形象的最早淵源,當為玄奘求法所經歷過的大沙漠。宋代的取經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已經將現實的沙漠人格化為深沙神。元代的《西遊記平話》中,沙僧正式成為取經隊伍的一員,但因為原作已佚,故對其性格難以把握。河北磁縣出土的宋元間的磁枕上,繪有玄奘取經圖,其中最後一人手舉華蓋跟隨在唐僧身後,當即為沙僧。今見比較完整的沙僧形象,當推元末明初楊景賢的雜劇《西遊記》。此劇中沙僧一方面自稱“不怕神明不怕天”,“生為水怪,長作河神。不奉玉帝詔旨,不依釋老禪規”;一方面又説自己“非是妖怪,乃玉皇殿前捲簾大將軍,帶酒思凡,罰在此河,推沙受罪”前後顯然矛盾。但不論怎麼説,都與《西遊記》中的沙僧性格迥異。

其實, 沙僧名沙悟淨,原為天宮中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塘蝨精),後被唐僧師徒收服,負責挑擔。得成正果後,被封為“金身羅漢”。書中又將沙和尚稱為“沙僧”。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降妖杖,武藝高強,不畏強敵,懂得地煞十八般變化。經南海觀音菩薩點化,拜唐僧為師,與孫悟空、豬八戒一起保護唐僧西天取經。

我細閲前人對沙僧性格的概括,雖有表述方式的不同,卻無根本性的差別。張靜二認為沙僧是“苦行僧的典型”,在取經集團中“經常擔起調和與凝聚的任務”,但他“並不能説是一個積極而成功的調和者與凝聚者”,“取經人發生異議時,他經常保持緘默”,“也並非一味依順附和,了無個性,有時他也會適度地批判是非、表示意見”。鍾嬰將其個性特徵概括為幾點:一、“循規蹈矩,一本正經”;二、“埋頭苦幹,默默無聞”;三、“小心謹慎,明哲保身”;四、“關鍵時刻不失義骨俠腸”。劉士昀認為沙僧是一個“性格內向的”、“更接近社會現實的”人物,是“一個安份守己的和尚”。張錦池認為沙僧是個“唯法是求”、“唯師是尊”、“唯和是貴”、“唯正是尚”的“苦行僧”,“假若把神學問題化為世俗問題”,“沙和尚當是個品位不高的循吏的典型”。結合諸位先生的觀點,我認為沙僧具有以下個性特點:

一、自覺的“贖罪”意識。

沙僧本來是能夠在天宮穩做捲簾大將的,只因失手打碎玻璃盞這個偶然性的失誤,便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因此,觀音菩薩勸他跟唐僧當個徒弟,他當即表示“願皈正果”。西天路上,悟空動不動便神采飛揚地宣揚自己大鬧天宮的神韻風采,八戒動不動便分行李散夥,甚至唐僧也常常表現出鄉關之思,只有沙僧一心一意西天取經,希望以此贖清自己打碎玻璃盞的罪過。文中寫道“紅孩兒捉去了唐僧,八戒和悟空就提出散夥時”,沙僧卻打了一個失驚,渾身麻木,耐心地勸説師兄不能違背菩薩的善果,做事應該有始有終。可見,贖罪意識已經深入到了沙僧的骨髓,而他西天取經的全部行為和動機,都可以從這種贖罪意識中得到合理解釋。    

二、馴順服從,明哲保身。

比起悟空的大鬧天宮和八戒的調戲嫦娥,沙僧失手打碎玻璃盞並不算什麼罪過,可他受的苦難卻最多。但他卻連一點抗爭的念頭也沒有,只是默默忍受。西天路上,他不像悟空、八戒那樣罵唐僧“膿包”、“罷軟”,而是處處對唐僧表現出最大的恭順和忠誠。沙僧對取經集團內部矛盾曾起到調解作用,促進了取經集團的團結,但當矛盾激化的時候,卻又常常緘口不言,明哲保身。當唐僧數次念《緊箍咒》,沙僧除了在號山“苦勸”過一次外,其餘都是“唯師是尊”。特別是唐僧兩次驅趕悟空,沙僧竟然連一句公正話都沒有。悟空就對此十分不滿,沙僧也常常受到悟空的責備 。五聖成真,八戒被授為淨壇使者,還當面表示不滿,可是,沙僧僅僅被授予金身羅漢,卻默默接受,沒有絲毫爭辯的意思。 

《沙僧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