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1.77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您可以通過本文底部的“下載”來下載本文的文檔。

新學期又開始了,開學的前兩週,上課時,我發現學生們上品社課無精打采,學習的氣氛遠不如語文、數學,就連老師提出的問題都不是太感興趣,儘管我努力的引導他們讀文字、看圖片、列舉與他們生活緊密相關的事例來調動學生積極性,但是課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有問題時,第三週上課更令我大吃一驚:課堂上有的同學偷偷寫語文、數學作業;有的同學居然把嶄新的課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鋼筆、彩筆在書上亂塗亂畫,把書上畫的一些著名人物“改頭換面”。看到此現象,我又驚又氣又難受,驚的是六年級學生竟然這樣缺乏道德品質,氣的是六年級學生竟然這樣不重視品社課,難受的是我們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敗。我努力地嚥下胸中的氣憤,靜下心來與學生們交談。在交談中我瞭解到學生們認為《品德與社會》學科是一門副課,沒必要認真學習,再説課文中的許多知識他們也聽不懂,還不如騰出時間學語文數學呢。聽了學生們的話,我連續幾天陷入沉思,《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很好的學科,為什麼會陷入如此困境?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這門課程?經過思考與查閲資料,我認為《品德與社會》學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品德與社會》學科不受重視。素質教育已經提出了多年,但在應試教育模式沒有真正改變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重視這門課程而使它微乎其微。農村國小的《品德與社會》課程流於形式,成為所謂的副科,學生認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無的課程。

二、學生的作業多,負擔重。教師們為了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加班加點加作業,學生的作業不按時交會受到批評,他們課餘時間寫不完,只能在所謂的副科上偷着寫,而比起音樂、美術、體育課來説《品德與社會》課又是他們最不感興趣的課程,於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成為他們偷寫語數作業的最佳選擇。

三、學生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有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他們認為太簡單,他們在生活中就已經會了。而有些內容比如有關抗戰歷史、祖國建設歷史、科技發展等,農村學生們平日閲讀量小,聽的少,見得更少,這些知識離他們又太遙遠。因此,他們對《品德與社會》學科不感興趣。

四、教師的身教作用發揮不好。有的教師對學生缺乏愛心,不尊重學生人格,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仍有發生,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國小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輔導,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五、家庭原因。家庭是國小生初次社會化的第一場所,父母子女的天倫關係保證了父母通過教養子女來塑造其行為規範,引導其融入社會。一些家庭父母為了生計,無暇管教子女,難以發揮傳統的居家照顧角色,出現家中子女自理生活、無人管教現象,學校(教師)—家庭(父母)—學生(子女)之間的交流減少,使得社會不良風氣對國小生施加影響的機會和效果增強;還有一些父母以過於溺愛或過於嚴厲的態度來管教子女,使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較強,敢於反抗師長及父母,也滋生了桀驁不羈、自我本位、自我放縱等不良品性。

讓學生喜歡這門課程,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課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品德與社會》課要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

二、結合實際,讓道德教育工作有特點

農村的國小《品德與社會》教育應面向農村,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要利用《品德與社會》課加強愛農村、愛勞動的教育。與家長緊密配合,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説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採取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國小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説教式教學模式。這種以説教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現實社會面前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要改變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就要改變過去的以説教為主的教學方法。可採用自主探究法,問題討論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學生揹着沉重的作業包袱怎麼能快樂健康的學習?把玩耍的時間留給學生,把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識,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樂羣、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學會健身、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2

《多與少的思考》一課出自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可愛的祖國”,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資源、人口的現狀,我國雖然地大物博,總資源豐富,但因總人口太多,所以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非常低。在瞭解了我國資源現狀的基礎上,進一步自發產生節省資源的想法,從而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節約習慣。

“人口”與“資源”這些概念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是比較抽象的,離他們的生活也比較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走近它們、瞭解它們,是本課的難點。

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遵循“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課前讓學生選擇性地瞭解自己感興趣的資源,並在課堂中以小組的形式交流,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掌握主動權,比枯燥地講解什麼叫資源效果更好。

品德與社會課程建立在學生的生活體驗及現有認知上,因此我在課堂中設計了一個情境——把粉筆分給多數學生,產生一盒不夠分的結果,再通過問題“把這一盒粉筆比做我們國家的資源,你想到了什麼?”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國的資源總量雖然多,但是因為人口太多了,所以仍然導致人均資源佔有量不足。再通過數學算式:總資源÷總人口=資源人均佔有量,讓學生了解到節能及控制人口的必要性。

在課的最後,向學生髮出了“低碳生活”的號召,並要求學生制定詳細的計劃,並把這些細則落實到生活中,形成節約能源的生活好習慣。比如:除了人口計劃之外,我們還能做到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節約用紙……最後通過反映實際的圖片、數據、視頻片段與社會現狀內容有機結合起來,用事實説話,從而提高本節課講述的可信度。

品德課是一門綜合課,主旨是和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不能脱離生活實際。學習者參與現實的生活,要活用知識,在參與中學習,是社會參與的過程。並在學習中提高自己思考的能力,發展多向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3

《一封特別的來信》是粵教版國小《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6課,主要通過一封信瞭解那位寫信的學生是怎樣走向犯罪道路的,進而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基本內容,知道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基本表現,學會明辨是非;認識自己並改正自己不良的行為與習慣。

黃老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主要通過談話引入→讀信知意→學法執法→明辨是非→案例警示→認錯改錯→警句長鳴→作業超市等八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老師從不同形式,引導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小毛病、壞習慣。最後老師以案例警示和一則震撼心扉的視頻,使學生得到很好的教育。整個教學思路清晰,教學環節能一環扣一環,抓住“明辨是非、案例警示、認錯改錯”作為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學會在或是或非的事情中明辨是非,讓學生從一些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例中明確它的危害性,讓學生剖析自己的壞習慣或不良行為,去矯正自己,達到提高思想認識,改正行為的效果。教師自身激情洋溢,感染力強,學生學得認真,感情投入。課堂上,都能大膽地説、積極地議、清晰地辨,課堂學習氛圍濃厚。

俗話説“人無完人”,這節課也有一點小瑕疵。或許因為老師一時疏忽,板書時把“搶劫”的“劫”錯寫為“卻”字。有一位學生立即舉手指出老師的錯誤,老師可能因為慌亂,一時沒想起那個字怎麼寫吧,就説:“等會老師再去改。”過了好一會想起來了才改。我想:當時老師若一時想不起這個字,可以這樣説:“請你上來把這個字改過來,好嗎?”當學生改對後,就表揚他學習很認真,觀察真仔細等那就更好了!在課堂上,我們老師應多一點教學機智。

當然,瑕不掩瑜,這節課教學設計科學巧妙,教師課堂上循循善誘,學生學得認真深入,教學效果很好,是一節優秀的國小思品課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4

自尊是立人之本,沒有自尊的人不能成為真正的人,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尊意識,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活動涉及了自尊最基本的含義和要求,讓學生樹立初步的自尊意識,在教學中我採用形象具體的材料讓學生直觀感悟什麼是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性。

通過主題故事,讓學生更深刻認識到那些行為會損害自己的名譽,怎樣做才是維護了自尊,另外,在教學中我還進一步拓展,引導學生檢查自己和他人還有那些缺乏自尊的表現。在這些內容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認識到學生是一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要抱寬容的態度,尤其不要恥笑、侮辱那些曾經犯過錯誤的孩子。重要的是要引發孩子對這些事實、行為進行反省,知錯並改正錯誤。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5

《家庭的親情》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與家庭”中的第一個主題。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感受到父母和長輩對自己的關愛,體會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激發對父母和長輩養育自己的感激之情。教育學生能夠以各種恰當的方式對父母和長輩表示感激;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知道應該尊敬、關心、孝敬父母長輩,知道感激父母和長輩,懂得怎樣去關愛家人。昨天,和邯山國小的孩子們一同感受了親情的魅力。在這節課中,我感受了自己的成長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首先,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得到了太多父母的寵愛,卻往往不能夠真正從心靈上體會這一份份關愛。如何喚起他們的愛心,培養他們愛的情感呢?我就試圖在課堂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有意識地挖掘情感要素,引領學生進入情感的世界,洞悉和感受包含在活動中的情感要素。我向他們講述老師自己親身經歷的親情故事,激發他們也在回憶尋找他們自己家裏的親情故事。在課堂中,我的故事起到了創設親情氛圍的作用,但是學生在講述自己家庭的親情故事時,顯得仍然還是那麼表面,那麼蒼白。沒有更深一步的走進學生的內心。我覺得這裏面有老師的引導的經驗不足。例如:當一個孩子説自己過生日的時候,媽媽從外地趕回來給自己過生日時,我給予了肯定。但接着後面的幾個孩子還是停留在這樣的故事中時,我卻沒有成功地把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引導出去,所以在談自己家裏的親情故事時,顯得有些千篇一律。

其次,生活是任何品德與社會活動的源泉所在,脱離生活本體的課堂活動是沒有意義的。第斯多惠説過:“知識是不應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在本課設計中的幾個活動把學生的生活與課堂勾連起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例如:我課前發放了調查表,調查自己的家人在一天中為自己做了哪些事?從而聯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年齡,體會家人這麼多年如一日為我們無私的付出與奉獻。然後有開展了“親情大比拼”的活動,激活了學生心底曾經被忽視或漠視的美好情感,從而激發了對父母的愛。活動從生活中來—真實,到生活中去—有效。當生活的珍珠用情感的絲線串聯起來,愛的光芒便温暖了每一顆心靈。但是在“親情大比拼”活動中,有些學生對於父母的業餘愛好這幾個字不太理解,而我在課堂中只是關注到了學生對於父母的瞭解有多少,而忽略了這個詞本身的意思學生是否清楚明白。所以有部分學生回答的不太準確。

最後,我設計了真情連線的活動,因為德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然而,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説過:“在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間,有一條小小的鴻溝,需要用實踐把這條鴻溝填滿”。可見,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能逐漸形成。這就需要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拿出實際行動,來實現道德認識的"後延"。讓學生在這節課與家人進行一次“真情連線”。讓孩子在這節課中所感受到家人對自己關愛的感情,在連線的活動中抒發出來。而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一句:“爸爸,您辛苦了!”已經説明了一切。

曾經,有人這樣概括新課程理念下的理想的課堂: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潛能的時空;課堂應是向在場的每一顆心靈都敞開温情雙手的懷抱;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我想説,課堂還應該是真情盪漾的幸福的港灣。説實在的,這也是我追求的方向。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6

首先我要感謝上級領導和本學科老師不辭辛苦頂風冒雨來到我們香安國小交流研討。《品德與社會》新教材力圖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使用好教材。我在教學“我們的生活需要誰”這個主題中,利用多媒體根據教材呈現了一組學生日常生活熟悉的場景:吃早餐;上學路上;乘公共汽車;進校;到商店買學習用品;回家看電視。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尋找為我們生活提供方便的各行各業的人們,特別介入了剛剛過後的五十年一遇的暴風雪一幕幕感人的場面,從而讓學生的道德體驗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教材有一句話:“我們來觀察一天的生活,看看都有哪些人為我們服務。”我就是根據提示話,假設想象暴風雪那天要是沒有環衞工人、沒有警察叔叔,這時我們的城市會怎麼樣?我們的生活又會發生什麼變化?緊密地開發了學生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他們體會到了日常的生活中與他人的一種內在聯繫,從我們離不開他們的服務入手,感受人與人共生共存的關係。回到主題:我們的生活需要誰,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關鍵詞“需要”,也就是説我們不僅讓學生髮現相關的人,更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需要”。

我們知道,“需要”是一種體驗過程,在學生的體驗培養中既要有情感的投入,也要有思維的介入,情理交融才能使感悟深刻豐富。我創設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導學生體驗感受人們的服務是他們所需要的。課前我拍攝的一組照片,目的是讓學生們發現我們學校收發室的 劉 老師,食堂的叔叔、阿姨,還有打掃衞生的阿姨為我們工作的場景,可能孩子們每天都他們交流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通過課堂教學的體驗,孩子們清楚地感受到由於他們的辛勤工作為學校和大家創建了一個舒適的環境,孩子們再遇到他們時就能很尊重他們的勞動,這樣的品德與社會教學的實效就能夠凸顯出來了。無論是什麼課,總會留有遺憾和不足的,在多媒體軟件應用的連貫性上操作不是很熟練,今後我會更加註意,課件中的播放順序應由近及遠,靈活選擇教學行為。

希望今後,我能夠和更多的品社教師通過交流與學習提高個人專業化的發展,為更多的學生服務!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7

《吃穿住話古今(一)》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個主題《吃穿住話古今》中的一個話題。本課通過講述“食”,透過歷史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積澱,引導學生探究歷史,探究我們生活中許多事情的來龍去脈,同時體驗和感悟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創造。

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收穫:

一、創設情境,拉近現實和歷史的距離。

《中華食文化》是個比較大的話題。吃不僅僅是為了充飢、品嚐美味,吃中還有人的智慧,吃中還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還有一定的難度。教學中,我採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兒童的生活經驗作為歷史教學的基礎。學生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進行歷史教育的“活教材”。只有讓學生從對身邊事、身邊物的歷史追溯與關心瞭解中,學生才能尊重歷史,尊重地方的文化與傳統,萌發對歷史的感性認識,豐富對民族及國家的愛國主義情感。所以,教學時,我就從現實生活出發,瞭解了現代社會的“食”之後,再追根尋源,引發學生對於人類在幾千年前的生活的思考。這樣一來,就拉近了現實和歷史的距離,不會顯得很脱節。

二、活動多樣,發現食文化的智慧與魅力

活動性是品德與社會這一新課程的特點,在品社教學中創設適宜的生活化教學活動,使學生強化情感體驗,促進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確保學生通過活動這個中介和載體,體驗和分享,幫助學生領悟、行為遷移和品質內化。在活動中體驗、感受到中華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食文化的興趣。本課教學時設計了四個活動:食背後的故事、追溯古代飲食文化,給學生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由學生宣傳、介紹中華食文化;同時我也有目的地插入一些相關的圖片,穿針引線,使得課堂始終處於師生平等、共同探究學習的和諧氛圍中。

三、探究歷史,體驗學習歷史的方法。

歷史總是以一種過去時的姿態呈現在我們面前,它講述的是離學生生活久遠的時代發生的事件。那麼人類是怎樣瞭解歷史的呢?在這裏,我也滲透探究歷史的方法。例如:在《吃穿住話古今(一)》這課中,教材就設置了一個問題“最初的人類,還不能把自己的歷史記載下來。人們是怎樣知道他們當時的生活的?”在這裏,我引導學生思考、猜測遠古時代人們是怎樣生活的,從而得出結論:我們可以通過史書、成語、圖片、出土文物、歷史遺址等方面瞭解當時的歷史。

 四、課後留白,培養學生歷史探究能力。

“品德與社會”教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精彩的對話文本。為學生的創造性發揮留有許多彈性空間。它尊重不同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思想觀點,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再加上,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我們為學生留有一定空間,讓他們自主合作學習,在交流中獲取知識,體驗情感。在上完《吃穿住話古今》這課後,我請學生自己去探究我國的飲食禮儀,發現其中的精妙之處,從而增進民族自豪感,我想下節課一定能上得更貼近學生,更能走進歷史!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教學過後,還是發現的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對於學生的發言,情感掌控得不是很好。本節課內容教學內容從走近遠古時代到中外飲食的比較,內容很多,跨度很大。在教學過程中我每項內容都想深入挖掘,導致課堂教學教學時間不夠充裕,雖然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有興致,多感官的參與過程中,但孩子參與的時間還是不夠多,今後設計要注重讓學生隨時有話可説,不僅僅是一名“看客”。;教師語言的組織上還不夠精煉;在時間的把握上還不夠精確;在處理一些細節問題上的能力還不夠成熟。在今後教學中要注意這方面問題。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8

《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應該體現從教材走向生活。《發生在我家裏的事》這一課正是基於此的一種教學實踐。通過學習教材讓學生了解節儉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與作用,懂得節儉是珍惜勞動成果的表現,並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前讓學生觀看《洗手》、《打包》兩段錄相。看後,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看法,並適時給予評價,給學生營造寬鬆、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區分什麼樣的行為是節儉,什麼樣的行為是浪費。

二、聯繫實際,實話實説

先讓學生認真閲讀教材中的三個故事,聯繫實際想到自己家庭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然後通過小記者採訪,讓學生髮現一些源於生活的節儉與浪費現象。

三、課前調查彙報

構建開放的課堂,課前讓學生到社會去調查,並把蒐集到的資料進一步加以整理。課上各小組採用照片、幻燈片、錄像、實物展示、小品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進行彙報。使學生深刻地理解節儉是珍惜勞動成果的表現,節儉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年輕一代應該繼承的。

四、反思自己,指導生活

以學生現實生活為基礎,聯繫我國經濟不斷髮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資源與人口矛盾日漸突出等國情,使學生學會從不同方面思考節儉的意義,並且把這個傳統美德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將節儉轉化為自覺、持久的'行為習慣。

通過本節課“從教材走向生活”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髮現所學對自己的意義:以節儉為榮,以揮霍為恥。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9

《多彩的課間生活》一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課餘生活》的第一個分主題。主要是讓學生願意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由於學生在上課期間上廁所、喝水,在沒有老師的允許下扔垃圾等多方面行為。我原本以為這是個別班級的表現,但不是如此,而是整個二年級普遍存在的情況,而且頻繁發生。

當然,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寒,有其對象是國小低年級的學生,他們正是習慣逐漸形成時期,可塑性潛力非常之大,是我們無法估量。如果針對習慣養成,那麼教師可以每天耳提面命,包括家長。不過,大部分學生對於經常説的話往往是不會放在心上,聽之任之。這問題,我主要還是針對國小新生的切身進行分析。

從幼兒園到上國小,對於兒童來講,使他們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他們的社會角色、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活動環境都將由此發生巨大變化。一般來講,國小新生對於國小新生活都充滿了期盼和憧憬,但同時也伴隨着對國小新生活變化的心理不適應。幫助國小生適應新生活,解決好他們的心理適應問題,是完成從幼兒園到國小教育銜接的重要途徑。同時,幼兒園和國小的各種規定、制度和秩序有着千差萬別,在快樂教育和賞識教學過程中,國小生的良好習慣培養對他們的發展有着重要作用。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些拙見,如有不足之處還希望指正。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而遊戲、童話永遠是國小生喜歡的話題。因此我在上《平安回家》一課時讓天天和學生相伴的人物小剛引領學生走進交通王國,通過生動的錄像把人們在常用的交通標誌下的活動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既把靜態的圖片和文字活動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初步瞭解了交通標誌的作用,而豐富的內容又給下文的畫交通標誌、知道交警的基本手勢等作了鋪墊。

對於天天接觸紅綠燈、十字路口的城市學生來説,認識常用的交通標誌不是難事,可是對於農村的孩子就比較困難了。因此在教學常用的交通標誌時,我不僅讓學生進行了連線,又讓學生進行搶答練習,及時對交通標記進行識記,使知識得到鞏固。而小芳的話則把畫面和現實生活連接了起來,並且巧妙地告訴學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從學生的練習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基本的交通標誌知識,而且在搶答時情緒活躍,興趣盎然,深深吸引了學生的參與。

在教學三個基本的指揮交通手勢時,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畢竟能力有限,我採用了觀察、模仿、表演三步曲,讓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知道交警最常用的三個手勢的意思,降低了表演的難度,使大部分學生能進行表演,切身感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不僅如此,學生表演後讓他們談體會,適當補充其他內容,讓學生在表演中獲得交通知識,使新課標所要求的寓教育於活動之中真正落實到實處。

接着生動的課件把沒有安全標誌的岔路口人車混雜,橫穿馬路的危險情境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想象可能發生的事故引起自身的警惕,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最後告訴學生把他們設計的安全用語交給警察不是哄騙學生,而是讓學生們感到自己的設計是有用的,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而且起到警示作用,可以保護他人,使他們真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活動的結束並不等於教育的結束,應該是新的教育活動的開始和延伸,因此在活動結束時,讓學生利用交通標誌牌繼續學習,使課堂教育繼續向課外延伸。最後的過馬路活動使全班的學生都動起來,再一次切身體會怎樣正確過馬路,體會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同時極自然地點明瞭課題,使本課的教學活動前後呼應,餘音裊裊。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1

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把課堂教給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是關鍵。如何讓學生好學、樂學、主動學習,是老師的任務。在課堂上,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得到肯定,才能鼓舞學生大膽發言,激發他們的好勝心。

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了解網絡給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方便,讓學生認識到網絡的優點,然後轉換話題,通過具體事例來了解網絡對我們青少年的危害,讓學生小組討論,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網絡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最後昇華感情,小組合作,完成網絡公約的制定,使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避免陷入網絡陷阱,合理利用網絡,讓網絡能夠造福於人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到一個“線”的作用,把學生蒐集到的資料串起來,並讓他們積極的動腦思考,把資料內容上升到思想上來,從思想上認識到網絡的危害,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合理利用網絡,做到健康上網。

在本次課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學生的思想很靈活,有的問題也許教學過程中沒有涉及到,但是學生提了出來,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的隨機應變能力,使得學生圍繞本課進行思考討論。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2

《品德與社會》作為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瞭解社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通過教學以及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而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特別是實行“六環三步”教學模式以後,這種一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搞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下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這是新課程對我們的要求。

首先,讓學生提出問題,這樣學有目標,思路清晰,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後選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可以自行解決,進行個體彙報,也可以合作討論進行解決問題,還可以參照自己收集的材料進行評析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實在不能自己解決,教師要進行點撥,幫助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概括,講一講自己的所得、收穫。此後,可以聯繫實際生活進行剖析,情感進一步昇華,最後鼓勵學生想要探究的問題。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指導者或參與者,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

在實施“六環三步”教學模式中,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從班集體的小事入手,緊緊抓住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3

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懂得自己應有的權利,並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課程改革後教學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內的教與學,而是體現在課前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品德與社會》作為人們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4

國小五、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這兩本書,涵蓋的知識面太廣了,學校、家庭、班級、個人、國家、歷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態環保等相關知識都有涉及。通過大半學期的教學和參加聽課、評課等一系列活動,有很多感悟和體會,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收穫頗多,現作如下反思。

傳統的課程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標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教育理念的轉變,也體現在課前的任務、課堂的活動、課後的延續和知識的連續這樣一個完整過程中。課堂中的活動應是在教師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如在《幅員遼闊的祖國》這一課,我讓學生親自動手製作了我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的卡片,並讓他們自己拼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這項活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讓他們記住了各省區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培養了他們的愛國思想,這正是《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教材源於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和提煉有教育意義的素材,在學生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現問題,強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從班集體中的小事入手,緊抓集體中常見的不良現象,如在《我們的班集體》一課中,我們召開了"我的心裏話"發佈會,事先要求學生蒐集各自的心裏話,以便於活動的順利進行,目的在於提升學生在集體中與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所以,"我們選擇一種什麼樣的教育,就為孩子選擇了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認識社會,瞭解社會,同時形成良好的習慣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瞭解祖國遭受屈辱和人民頑強抗爭的史實,進一步增進愛國主義情感。

但有的時候我還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沒有多渠道收集資料、信息,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自覺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老師素質,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

1、堅持學習。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

2、勇於反思。老師不但要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要用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品社學科教學的規律和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

3、為人師表。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做到,如:不遲到,不早退等。

二、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逐步完善"讀、議、講、演、評"的有效教學方法,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

三、利用好社會大課堂,與社會生活相結合

理論聯繫實際,校園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是國小品社課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可以有組織地去校外調查、採訪、參觀、詢問,然後作彙報交流。

總而言之,通過課後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加以總結,變成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是十分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鬆中感到學習的快樂。使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從"教書匠"變成"教育家"。

反思帶來的快樂我感受頗深,如今嚐到了甜頭。"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老師,往往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對學生的教育事半功倍。願快樂永伴老師和學生!!!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

《品德與社會》的教科書內容的設計不侷限於課堂內的教學活動,而是體現課前、課中、課後,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教學反思之十一。研討問題的提出,不追求固定的、統一的結論,而是為學生留有更多的選擇和創造空間。教學內容的選取,在完整、準確體現課程標準要求的前提下,適當拓展,以使學生在某一主題學習中,能多角度地獲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體驗,或者在現有生活範圍內,能有一個更開闊的視野。所以在“聯合國”一課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教材,聯繫學生已有經驗和學習經歷,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問題,廣泛整理各方面的資源,合理運用在教學活動中,重視將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生生活中,學生對聯合國這個國際組織產生深刻的印象,對中國的維和部隊取得了成就有了更深的認識,對和平與安全產生強烈的念想。以下幾點是教學本課的反思:

一、讓《品德與生活》與社會生活聯繫起來

在德育課程形態迴歸生活,促進學生道德主體性的發展是國小德育課程改革與創新的一個具體體現。所以,在教學中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顯得尤為重要,以兒童原有生活經驗為生長點,以實踐活動為依託,以迴歸生活為最終目的,讓我們的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終生髮展。在課前我讓學生通過搜查有關戰爭和聯合國的資料,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談談社會上不安全的現象,也讓學生寫寫今後面對不安全的現象怎麼辦,這樣吧課文與社會生活上聯繫起來,讓學生明白《品德與生活》與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品德與生活》就是在記載在我們身邊的事,把學到的知識也運用到生活當中。

二、潛序漸進,清晰、完整的教學思路

本課教學主題是關於“和平與安全”,為了突顯主題,讓學生對和平與安全產生強烈的念想,我從戰爭的話題入手,談談戰爭對人類帶來的災難,無形中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對戰爭的痛恨,對和平的嚮往。接着從聯合國説起,讓學生通過搜索有關聯合國的資料,體會聯合國組織的規模之大,跨越國家之多,跨越地域之廣,影響力之遠;瞭解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讓學生了解《聯合國憲,章》的內容,明確聯合國的權力和義務,教學反思《教學反思之十一》。再談談聯合國的維和部隊莊嚴肅穆和發揮的作用,在此之上了解中國參加國際維和部隊的傑出成就,讓學生對維和部隊有了更深的認識,對維和部隊的光榮使命和至上榮譽產生敬畏之情。最後,談談身邊不安全的現象,明確雖然生活在沒有戰爭的社會但也受到不安全的威脅,如食品衞生安全、交通安全、疾病健康的安全等等,從而讓學生產生消除安全隱患的意識,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給學生思想行為上得薰陶。整個教學環節潛序漸進,層層遞進,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突顯教學主題達到教學目的。

三、利用多媒體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基於六年級的學生對於社會生活尤其是世界大事的瞭解很少,儘管在上個學期已經學習了聯合國的相關內容,但是經歷了一個寒假,很多已經淡忘。如果在課堂僅僅靠口頭的語言描述,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們搜查有關聯合國、維和部隊的資料,在課堂上播放有關維和部隊的視頻,讓學生充分了解聯合國,瞭解維和部隊的資料,對和平產生新的共鳴,讓課堂更富表現力和感染力,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1.在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學生看教材,並用鉛筆進行勾畫,這樣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整理課前收集的資料,為小組交流做準備。

2.小組合作形式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現自我的機會,促使學生的思維向更高的層次延伸。因此在教學本課是我多次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首先在課前以小組的形式搜查有關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搜查有關聯合國的資料。在課堂上也採用小組合作的精神,讓他們小組交流蒐集的資料,小組交流學習課文內容後的收穫等。如此給每個學生表現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們充分的展示自我,做到人人都發言,人人都參與,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性。

五、關注學生的活動,薰陶學生的思想行為。

在教學前對文本我進行深入研究和學習,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做有意義的拓展,善於啟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並且解決問題。例如:開課學生首先交流自己已經瞭解的關於聯合國的知識,接着就提出了自己的問題“聯合國的原則是什麼?”“聯合國是有哪些國家組成的?”“聯合國有哪些維護人類和平的行動?”等。學生帶着問題看書自學教材和收集到的資料,探討並解決問題。我還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適時引導講解。

隨着教學環節的推動,從瞭解聯合國的宗旨原則到了解維和部隊發揮的作用,產生對和平的嚮往,再談談社會的不安全現象,讓學生產生對安全的渴望,在此基礎上面對不安全的現象,讓學生寫寫希望身邊的人怎麼做,自己又決定怎麼做?無形中在薰陶學生的思想,也規範今後的行為,這也是《品德與生活》課程與其它課程不同的之處。最後,全班起立攜手呼喊:攜起手來,為了和平與安全!為了和平與安全,攜起手來!讓學生為和平與安全邁出第一步,給學生行為行動的鼓勵,又突顯本課教學主題。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教學處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真因為遺憾才讓自己一次次進步,因為遺憾才能更完善自我,因為遺憾在教學之路上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