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來源:文萃谷 1.41W

一、注重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探索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疑,使學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去主動探索獲得新知。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我不是簡單告訴學生能被3整除的數具有什麼特徵,而是出示一張寫有342765的卡片,讓學生判斷此數能否被3整除。學生有的思考,有的交流討論,有的筆算。抓住這一時機,我告訴學生:不用思考,不用筆算,我一看就能很快判斷出這個數能否被3整除,而且不管多大的數,都能很快判斷出它能否被3整除,還不會出錯。大家如果想驗證一下,就隨意説一個數字,讓老師判斷,再計算看老師説得對不對。接下來,學生隨意説了一些數字,我進行判斷,學生驗證後發現,我判斷得完全正確。他們很吃驚,議論紛紛,七嘴八舌地問:“老師,你判斷得那麼快,還不出錯,我猜想你一定掌握了什麼方法,是不是?”“老師,我猜想能被3整除的數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徵,對不對?”……聽着學生們一連串的發問,看着他們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我讚許地點了點頭。這一教學情境的設置,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新知的精神。

二、注重課堂上學生的動手操作,使學生主動探索

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課堂上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強化他們動手操作的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主動探索新知的活動中來,讓他們在動手中學習、思維,通過自己的觀察、操作、主動探索獲取知識。例如,教學“有餘數的除法”時,開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每人拿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分完後,再把橫式和豎式寫出來。然後讓學生分別再用7根小棒、8根小棒也來平均分成3份。要讓每個學生都動手操作,分完後,再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三次操作活動有什麼不同,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後學生所得的結論是:從三次操作活動中可以發現,第一次正好分完,第二次和第三次不能正好分完,還剩有小棒。這時老師告訴學生像這樣不能正好分完的除法題,就是有餘數的除法,剩下的小棒根數就是餘數。老師邊説邊出示新課的學習,並把橫式和豎式寫在黑板上。課堂上,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發現並獲得了新知,這樣對“餘數”概念就十分清晰。

三、重視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發現知識的過程,使學生主動探索

世界著名的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指出,數學的學習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習的東西發現或創造出來。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應該將重視結論的教學轉變為重視過程的教學,要重視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使學生主動探索獲得新知。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先讓學生任意畫一個三角形,度量出每一個角的度數,再求出三個角度數的和,然後猜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度,並設法加以驗證。接下來,教師出示以下幾個探究的題目:1.你認為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的和是不是確定的;2.如果你認為是確定的,那麼三個內角度數的和是多少;3.你能用什麼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想;4.寫出你自己實踐證明所得出的正確結論。有的學生猜想三角形內角和是確定的,在量了幾個三角形的內角後,分別算出度數和都是180°。這時老師問:“誰是用別的方法驗證的,可以發表一下見解。”一個學生説:“我猜想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我是這樣驗證的,先拿一個直角三角形,把兩個鋭角剪下來,拼一拼,看到結果是拼成了一個直角,再加上原先那一個直角,和是180°,所以我認為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又有一個同學拿了一個鋭角三角形,他把鋭角三角形的三個鋭角剪下來,拼接成了一個平角,得出鋭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並且也用這種方法驗證了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得出也是這個結論。老師及時進行小結並鼓勵了這些學生。又問:“大家還能不能再想一些方法驗證呢?”學生們各自討論,並進行驗證。一個學生説:“我有辦法驗證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用兩個同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長方形,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它們的和是360°,所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360°除以2,等於180°。”大家聽後,都為這個學生的創新想法鼓掌祝賀。學生通過親身實踐探究知識的過程,不但獲得了新知,而且還培養了敢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精神。

總之,教師只有創設民主、輕鬆、和諧、合作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讓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理解領會知識,才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理念和精神。

《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