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秀蓮人物形象分析

來源:文萃谷 1.67W
  賀秀蓮人物形象分析 [篇1]

賀秀蓮在農村長大,從小就養成刻苦耐勞、勤儉持家、尊老愛幼的優良品德,只要作為一個傳統女性應該有的美德,在她身上都能夠找到。她以丈夫為天,對愛情專一、痴心,對男人從一而終,性格温順而且善良賢惠,有着極強的奉獻精神。

賀秀蓮人物形象分析

她作為一名傳統的女性應該是幸運的。雖出身農民家庭,但卻有選擇愛情的自由。她只要找一個讓自己隨心的丈夫,就可以不要彩禮,這樣的決定不僅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就是處於現在也是一個比較大膽的創舉。於是緣分促使遠方的窮小子孫少安與其結識。秀蓮與孫少安的結合是幸福的,彼此間雖不屬父母之命,但也是媒妁之言而成的。在路遙筆下的女性中,秀蓮不同於戀愛中的女性那麼完美空洞,它有自身的慾望和缺點,是個實實在在的人。秀蓮與少安一見傾心,他欣賞少安身上那股很強的悍性,喜歡他身上那種即使討飯也踏實的安全感。秀蓮是一個體面、精明、開朗、樂觀的普通姑娘,也正是莊稼人所夢想的那種女人。她對愛情的追求是熱烈、執着的。第一次與少安見面便捨不得他走,又與少安同去雙永村,最後主動提出年後就結婚。“有知識的人或許可以讓愛情具有羅曼蒂克色彩,但是普通的農家姑娘秀蓮卻有一顆更執着於愛情的心。”雖然秀蓮與少安都出身於普通農民家庭,可謂門當户對,但相比之下,少安的家境卻遠不如秀蓮的家境殷實。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那份真愛,為了能真正得到這份愛,為了能和自己所愛的人生活在一起,苦一點、累一點、窮一點,對秀蓮來説都無所謂。因為秀蓮堅信:自己可以和少安用勤勞的雙手共同把這個貧窮的家變得富有起來。因此,秀蓮毫不猶豫地走進了那個所謂“無底洞”的家庭。結婚時,秀蓮和少安連一孔屬於自己的窯洞都沒有,而住在飼養室中。婚後的生活雖然無法一時從貧困中擺脱出來,但有丈夫的體貼關懷,秀蓮還是比較幸福的。

在秀蓮的心目中,丈夫一直是最值得她依賴,最值得信任的人。因此她冒着家庭生活可能會陷入更窘困狀態的危險,給予丈夫事業上最強有力的支持。當丈夫的事業遇到挫折時,他並沒有病倒,也沒有埋怨丈夫,更沒有對丈夫、對這個家失去信心,而是給予丈夫更大的支持關愛。為了能讓丈夫樹立信心再次創業,他多次求助於孃家,併為少安出謀劃策,在秀蓮的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幫助下,少安終於走出了失敗的陰影,成為事業上的強者。作為丈夫的賢內助,它既可以為工人做飯,又可以幫丈夫開發票當會計。秀蓮為了這個家,置孕身與疾病不顧,與丈夫同甘共苦,共同興家。然而就在丈夫的事業蒸蒸日上,達到輝煌之時,秀蓮卻因積勞成疾而倒下了……與丈夫患難與共的妻子,我們可親可敬的秀蓮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離開了。

作為讀者,我們不能不為此而動容,不能不為此而感動,不能不為此而流淚、有首歌唱到:“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樂的',為你付出的,再多我也值得……”的確,秀蓮為了自己的愛而默默耕耘着,為了自己的愛而默默付出着,而不求回報,但老天爺似乎總是容易嫉妒,讓這麼好的女人在生活剛剛過好的時候,竟讓她患上了肺癌,帶着對丈夫孩子的眷戀撒手人寰,最終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獻給自己所愛的人。作者對這個傳統婦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憐愛,比起如聖女般無瑕的田曉霞,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勞動婦女,她甚至保留着一些農村婦女的固有缺點:比如説鬧着分家等,但她對丈夫的摯愛,對公婆的孝順,對家庭的任勞任怨都使我們對她由衷地充滿敬意,些許缺憾反而使她的形象更豐滿、真實。秀蓮身上折射出的讓人心酸的樸素的美,是黃土高原上悽婉的悲歌!

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太行詩》寫道:“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讓我們體會到女性命運的悽慘、悲涼。導致女性如此命運的究竟是什麼呢?是傳統道德觀念,是傳統社會意識,還是傳統女性自身?是什麼造就了賀秀蓮的個性?又是什麼造成了她悲劇的命運?首先取決於她自身原因,個人價值觀導向方面。對於賀秀蓮來説她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對少安一生的付出,就是她的人生目標和理想所在。每個時代的人都會打下階級的烙印,這與她所處的社會環境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不論是雙水村還是江西老家都是處在一個相對閉塞的環境中,沒有外來文明的衝擊,有的是幾千年的優良傳統、封建世俗、男尊女卑思想等等,理所當然地造就了秀蓮這封建社會的典型的“賢妻良母”的傳統女性形象。正如作品中所説“温暖的女人的懷抱,對於男人來説永遠就像大地一樣寬闊而深厚,撫慰着男兒們創傷的心,給他温暖,快樂和重新投入風暴的力量”。

正因為如此,註定了她的愛情像一隻荊棘鳥,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一切生靈的歌聲都優美動聽。從離巢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着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間放開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歌聲響遏行雲,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在靜靜地諦聽着,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

  賀秀蓮人物形象分析 [篇2]

《平凡的世界》中賀秀蓮是一位典型的農村婦女形象,純潔、善良、本分、賢惠、有很強的奉獻精神,她雖只接受過國小教育,沒多少文化,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卻牢牢地刻在她的骨血中,她作為普通農村姑娘中極平凡的一個,秀蓮的愛情也沒有那般色彩斑斕,但她對丈夫忠誠,以黃土高原上女性特有的柔情和體魄,在平凡的生活中,哺育着她和少安相依相伴的愛情,操持着屬於她自己,屬於她和少安,同時也屬於她的整個家庭的人生。

農村嫁娶之時,女方對男方的彩禮很在意,如果彩禮太少,女方大多數都不樂意,更別説分文不要了。然,我們的秀蓮卻是一個大膽勇敢的女性,既不要少安的彩禮,還不嫌棄他家的爛包光景,非常願意跟他在一起,認為哪怕跟着少安討飯,心裏也有踏實的安全感。第一次的見面,秀蓮就把她這一顆年輕而熱烈的心交給了這個小夥,並且全身心得愛他,為他着想。少安和秀蓮要結婚的時候去買結婚穿的衣服,秀蓮知道少安家的光景不好,自己只要最便宜的衣料,而給少安用好的布料,連店員都説從來沒有這樣的情況,女方不僅不要好的布料,還要給男方用好的。這就是我們的秀蓮,率真,善良,體貼。

第一次見面便捨不得少安離開隨後與少安同去雙水村,真真切切地看到少安家的窮困潦倒,她沒有嫌棄,而是打心眼裏心疼這個男人,全家老小的生活重擔全壓在他的肩上,她要幫他一起承擔,她要成為他的依靠,和他一起愛他的家人。在打棗節的時候,秀蓮撿了一會兒棗,就馬上跑到少安奶奶身邊。把綿軟的棗剝掉皮給老太太吃,多麼善良的秀蓮啊,善良的讓人心疼。

秀蓮有中華的傳統美德,然也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點。鬧着分家,自私,但她的這些不好。更顯得人物真實,而且她都是為了少安,對少安的愛毫無保留,有時甚至傷害到他的家人。她嫁給少安之後,早上吃飯,把稠的粥都盛給少安。從奶奶的籃子裏拿白饃。她的這種自私,不是為了自己,全是為了心愛人兒,哪怕自己餓着不吃,也要讓心愛的人吃飽,在她的認知裏,她的男人是這個家最累的,理應要吃飽,要不然如何再幹勞苦的工作,一心一意地愛着他,也是這種自私讓秀蓮變得更可愛。正是因為她和丈夫火熱的愛情生活,她才能忍受着如此的飢餓和貧窮,對秀蓮這樣的姑娘來説,只要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就算餓肚子,心裏也是暢快的!

這位山西姑娘走進了少安的生命中,成為少安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逐漸在日後的生活中不斷展現出自己熾熱的感情,對少安的信賴。對家庭的熱愛,對生活的期待。

孫少安揹負的太多太多,一路走來是那麼艱辛,生活對少安這樣的青年小夥,是那樣的殘酷但他也是幸運的,老天讓秀蓮來到他的生命中。

文革結束後,少安開始辦磚廠,秀蓮在家裏和磚廠兩頭奔波,卻毫無怨言,做少安強有力的後盾;當少安遭受了第一次的創業失敗時,秀蓮對少安毫無埋怨,她除了自己內心要像少安一樣承受破產的痛苦外,同時還千方百計的安慰他,幾次求助於孃家,為少安出謀劃策,從燒火做飯到會計核算,還跟他説寬心話。陪伴他,支持他,甚至當少安苦悶至極,無端向她發火時,她也心甘情願的當他的出氣筒。這時的她,更像少安的母親,完全的自我奉獻,成為少安的精神支柱,因為她堅信,困難會過去的。她在少安最需要的時候,以黃土高原女性特有的柔情和體魄,成為這個揹負太多重擔的青年漢子身心疲憊暫時停泊的港灣。

然而,馬上要有好日子的時候,老天又太狠心,讓她突發肺癌,奪取她鮮活的生命,讓她從此與心愛的人少安天人永隔。

對秀蓮來説她最大的幸福就是為愛的人付出一生。她與大多數的農村婦女相比,她是幸運的,有選擇愛情的自由,她只要找一個讓她隨心的丈夫,就可以不要彩禮,住飼料房,這樣的決定不僅在當時那個年代。就是在現代也是一個大膽的創舉。於是緣分促使她們相識,秀蓮與少安的結合是幸福的,她是幸福的。

秀蓮的愛情就像一隻荊棘鳥,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一切生靈的歌聲都優美動聽。從離巢的那一刻起,她就在找尋着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然後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嘴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間放開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歌聲響遏行雲,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

路遙在在作品中寫到:“有文化的城裏人,往往不能想象農村姑娘的愛情生活,正是由於像她沒有文化的女性,精神不會太分散,對於兩性之間的愛情非常的專注,所以這種感情更為豐富,激烈。”

每個人都有來到這個世上的使命,而秀蓮的使命就是為少安而生,支持他幫助他去擺脱困境。當使命完成,她離他而去,演繹了一個悲愴與希望的人生。

耳邊回想起她對少安説的那句:“你笑俺陪你笑,你流啥淚,俺都替你抹。”這聲音那麼動聽,那麼温柔,宛如天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