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臨牀執業醫師《藥理學》精講:抗高血壓藥物

來源:文萃谷 1.76W

抗高血壓藥又稱降壓藥。是一類能控制血壓、用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降壓藥主要通過影響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和內皮素系統等對血壓的生理調節起重要作用的系統而發揮降壓效應。

2017臨牀執業醫師《藥理學》精講:抗高血壓藥物

  西藥降壓

  1.利尿降壓藥:

(1)噻嗪類:如氫氯噻嗪等

(2)瀦鉀利尿劑:氨苯蝶啶,阿米洛利

(3)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等

(4)袢利尿劑:呋塞米等

  2.交感神經抑製藥

(1)中樞性降壓藥:如可樂定、利美尼定等。

(2)神經節阻斷藥: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如普萘洛爾等。

  3.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藥

(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藥:如培哚普利(長效)、卡託普利(短效)等。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藥:如氯沙坦 坎地沙坦等。

(3)腎素抑制藥:如雷米克林等。

  4.鈣拮抗藥:

(1)二氫吡啶類:硝苯地平(短效),左旋氨氯地平(長效)等[1-2]

(2)非二氫吡啶類:地爾硫卓,維拉帕米等[3]

5.血管擴張藥:如肼屈嗪和硝普鈉等。

  中藥降壓

1.羅布麻:味淡澀性驚,平肝降壓、清熱利尿。

2.稀薟草:味苦性寒,祛風通絡、清熱降壓。

3.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散結、化痰、降壓。

4.鈎藤:味甘性微寒,清熱平肝、息風止痙。

5.杜仲:性味甘温,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壓。

6.決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降低血脂及血壓功,防止血管硬化。

7.石決明:味鹹性寒,清肝明目、平肝潛陽功效。

8.茺蔚子:味甘性微寒,活血調經、涼肝明目、降壓。

9.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

10.地龍:即蚯蚓,味鹹性寒,降壓。

11.葛根:味甘辛性涼,改善頭暈頭痛、肢麻、耳鳴。

12.生槐花:味苦性微寒,降壓及改善毛細血管脆性。

13.黃芩:味苦寒,使血壓降低,改善頭痛、胸悶、煩躁等症狀。

14.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消食化積,活血降壓。

15.淫羊霍:味辛甘,性温,補腎壯陽,祛風濕,降壓。

16.吳茱萸:味辛苦、性熱,疏肝下氣,散寒止痛。

17.梧桐葉:味辛苦性涼,祛風濕、降壓。

18.丹蔘:丹蔘祛瘀止痛、活血通經,具有擴張血管、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作用;葛根解肌、昇陽、生津,具有降血壓、減慢心率、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環及心、腦血液供應等作用

19.生地黃: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生地黃對心血管系統有較強的'生理活性。

20.三七:活血散瘀,對心腦血管起明顯內皮素拮抗劑作用,起到擴張血管,增加心肌血供,減慢心率,降低心臟負荷,降低心肌氧耗和提高心肌供氧利用率作用。

21.昆布:具有補鉀排納功效,降壓作用温和,降壓效果確實可靠。將眾原料相伍,可共奏滋陰益腎、鎮肝息風、穩血壓、通血管防併發之功。

22.據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九卷記載“石膏亦稱細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風寒熱, 有解肌發汗,除口乾舌焦, 頭痛牙疼 等功能,乃祛瘟解熱之良藥。”在中國人們早就用天然石膏製成枕頭,唐朝薛逢有詩《石膏枕》“表裏通明不假雕,冷於春雪白於瑤。朝來送在涼牀上,只怕風吹日炙銷。”據中醫理論及民間使用證明:高血壓屬熱症,石膏性寒,用石膏磨製而成的石膏降壓枕,以寒克熱能自然調節腦神經和人腦正常温度,使腦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壓升高,長期堅持使用,能將血壓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