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數學教案彙總六篇

來源:文萃谷 1.13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案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國小數學教案彙總六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通過簡單的事例,使學生理解三張餅的最佳烙餅方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滲透解決問題最優的意識。

(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從解決問題的多種中尋找出最優,初步體會優化的,形成優化的意識。

教學難點: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最優,形成優化的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

課件、圓片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師:請大家猜猜老師的平時業餘愛好有哪些?(出示老師在廚房裏烙餅的情境)

師:廚房裏會有什麼數學問題呢?引出:“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

師:根據以上信息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如何烙一張餅?兩張餅?各需要多長時間?

設計意圖從簡單入手,通過烙一張與兩張餅的時間對比,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在同時能夠烙兩張餅的鍋裏,一次烙一張餅在時間上是顯得多麼的浪費,為下一個環節“三張餅“的最優化探究作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1.實踐操作,探求策略

(1)探究雙數餅

師:“烙1張餅要用多少時間呢?”

生:6分鐘。

師:“烙2張餅最少要用多少時間呢?怎樣烙?”

生:“還是6分鐘。把兩個餅一起放進鍋裏,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師:“如果烙4張餅最少要用多少分鐘?怎樣烙?”

生1:先烙2張,用6分鐘,再烙兩張,6分鐘,兩個6分鐘共12分鐘。

生2:烙1次用3分鐘,4張餅共8個面,每次兩個面,共烙4次,4×3=12分“6張呢?8張呢?請你思考一下,把你的方法在表1裏寫一寫。交流方法。

:當餅的個數是雙數時,怎麼計算時間?所需時間與烙2個餅所需時間有什麼關係?

教師:“剛才我們都是每次烙兩個餅,前兩個餅的兩面都烙熟後,再烙後兩個餅。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同時”“節省時間”,滲透優化的。通過老儀仗兵讓學生進行比較,明白“同時烙兩張”會“節省時間”,從而初步感知“優化的”。

(2)探究單數餅

師:“現在要烙3張餅,最少要用多少時間呢?怎樣烙?”

預設

如有學生提出反對意見:“不對!烙3個餅不應該是12分鐘,只要9分鐘。”

師:“你為什麼認為只要9分鐘?”

生:“如果像他這樣烙,在烙第三個餅的時候,鍋的一半位置是空着的,這不浪費了時間嗎?我把前兩個餅烙熟一面後,馬上換上第三個繼續烙;然後將取出的`那一個放回鍋裏和第三個一起烙另一面。鍋就不會有空位,所以只要9分鐘。”

①合作探究

師:“你們聽明白他的意思了嗎?這種方法是不是行得通呢?大家動手試一下吧!為便於操作,建議各小組在試驗中給每個餅編號、並記錄烙餅步驟及所需時間。”

(如沒有學生想出這種最佳的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彙報。)

②交流彙報,請一個小組上台用“餅”演示。

③用課件:

第一次:烙1、2號餅的正面,用3分鐘。

第二次:把2號餅暫時取出,把3號餅放入,烙1號餅的反面和3號餅的正面,又用3分鐘。第三次:取出1號餅,放入2號餅,烙2、3號餅的反面,用3分鐘。

一共用9分鐘。

加載中...

師:這種烙法為什麼會節省時間呢?

我們注意了充分利用鍋,不讓它有空的時候,所以節省了時間,今天我們研究的就是怎樣合理安排時間,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如何儘快地烙三張餅,是本節課的難點。這裏通過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試一試,烙一烙,説一説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儘量不讓鍋空着才是最優。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與方法的合理性。

④探究單數餅計算時間方法

師:“那麼烙5個餅你打算怎麼烙?先烙幾張?再烙幾張?最少要用多少時間呢?

生:先烙2張用6分鐘,再烙3張用9分鐘,一共15分鐘。

師:烙7個餅呢?……”自己試着寫一寫,同桌互相説一説。

交流彙報。

師:“當餅的個數是單數時,所需時間有什麼規律?怎麼烙?”

預設

生1:“只有烙1個餅時鍋才空着一部分,而烙兩個以上的餅都有可通過合理安排始終不讓鍋裏出現空位。所以每增加一個餅,時間只增加3分鐘。”

生2:“實際上烙2張也好,3張也好,都是為了使這口鍋在烙餅時一直不會有空位。”

師:為了能節省時間,我們要最大限度的利用時間和空間。

設計意圖以兩三個餅的最優化方法為基礎,拓展“4、5、6、7“甚至更多的最優化,這裏完全放手讓學生去研究發現規律,進一步體現了學習的

(四)

今天我們學習了怎樣合理安排時間,説説學習感受。

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我們要善於思考,找到最好的方法,提高做事的效率。

設計意圖此環節中“今天你有什麼收穫嗎?”這個問題的提出,主要是想培養學生、歸納的意識和習慣,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科書第85~87頁例1、例2,以及隨後的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畫圖、討論等活動中感受並發現圓的基本特徵,知道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的含義;會用圓規畫指定大小的圓;能用圓的知識解釋一些日常生活現象。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圖形與生活的聯繫,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遊戲:摸圖形。

出示裝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形紙片的袋子。

提出要求:同學們喜歡做遊戲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袋子,裏面裝有很多平面圖形。請一位同學把它們依次摸出來,其他同學一起説出圖形的名稱。

2.出示學生摸出的圓形紙片,指出:這是一個圓形紙片(板書:圓)。圓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它有哪些有趣的特徵?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些問題。

板書:圓的'認識。

二、教學例

1.提問:你在生活中見過圓嗎?舉例説一説。

學生交流時,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如果學生説的圓形物體就在身邊,可以讓他們指一指物體上的圓;第二,課前要準備一些典型的、大小不同的圓形物體或圖片,當學生説到這些物體時,可及時呈現出來;第三,如果學生把球當成了圓,可以通過比較讓他們知道球是立體圖形,而圓是平面圖形。

2.追問:説了這麼多的圓,看了這麼多的圓,大家想不想動手畫一個圓呢?先動腦筋想一想,再用手頭的工具動手畫一畫。

3.學生獨立畫圓。組織交流時,可結合教材所列的畫法,有針對性地介紹一些典型畫法。如果有學生想到了用圓規畫圓,不要急於讓他們説出具體的操作過程。

4.啟發思考:圓和以前學過的三角形、長方形等多邊形相比有什麼不同?

在交流中相機明確:以前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而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複習有關倍數、分數和比的知識

教師出示小黑板,指名學生回答問題:

已知甲數是乙數的6倍,那麼

(1)乙數是甲數的 ;

(2)甲數與乙數的比是(6):(1):

(3)甲數與甲乙兩數和的比是(6):(7);

(4)乙數與甲乙兩數和的比是(1):(7)。

教師:通過以上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出。如果中數是乙數的幾倍。那麼乙數就是甲數的幾分之一。

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也可以把乙數看作1份,那麼甲數就是6份,甲乙兩數的和就是7份。這樣,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甲數與乙數的比是6:1。甲數與甲乙兩數和的比是6:7等等。

弄清這些數量關係,我們就可以在解答應用題時靈活運用。有時用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係解答.有時用分數解答;有時用比的關係解答,有時用比例的'關係解答。總之,怎樣方便就怎樣解答。

二、教學用不同的知識解答應用題

1.教學例6。

教師出示例6(如下),讓學生仔細審題,找出題中有哪些數量,它們之間存在着什麼樣的關係。

少先隊員在山坡上栽松樹和柏樹、一共栽了120棵。松樹的棵數是柏樹的1倍。松樹和柏樹各栽了多少棵?

指名學生説數量關係,教師幫助歸納整理:題目中説松樹的棵數就是柏樹的4倍,那麼我們可以把柏樹的棵數看作1份.松樹的棵數看作4份: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它們之間的分數或者比的關係。由此,我們就可以用不同的知識來解答這道應用題。(板書如下)

共120棵

松樹 柏樹

4份 1份

第一種解法:

教師:我們先用它們之間的倍數關係列方程解答。設柏樹栽了X棵。請同學們根據松樹的棵數加上柏樹的棵數等於總棵數這個等量關係列方程解答。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方程為:4X十X=120)

教師:如果我們設松樹栽了X棵:怎麼列方程?

學生:那樣柏樹的棵數就是 X.列出的方程就是

X一 X=120,

第二種解法:

教師:根據題裏的數量關係。我們還可以得出.松樹的棵數與柏樹的棵數的比是4:1。這樣.我們還可以用以前學過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集體訂正:由於松樹的棵數是4份,柏樹的棵數是1份,總的棵數就是5份。所以,松樹佔總棵數的 。柏樹佔總棵數的 :

120 =96(棵) 120 =24(棵)

第三種解法:

教師:根據松樹的棵數與柏樹的棵數的比是1:1,或者由松樹佔總棵數的 ,還可以進一步得出,松樹的棵數與總棵數的比是幾比幾?(答:是4:5。)

那麼,根據這個關係,已知總棵樹是120棵。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這道題?(答:能。)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集體訂正=

設松樹栽了x棵,按比例關係列出的方程如下;

2.小結。

教師:通過這道題以上幾種不同的解法,使我們進一步理解了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係與分數、比和比例之間的關係。應用這些關係,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來解答應用題。今後我們在解答應用題時,要把思路放得活一些,通過認真分析,弄清數量關係.怎樣解答方便就怎樣解答。

三、課堂練習

1.做教科書第122頁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至少用兩種方法解答這道題。做完以後,指名説一説自己是怎樣解答的。

教師可以把不同方法的算式或方程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比較。

(這道題最方便的解法是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

也可以用分數解答。由銅與錫的重量比是5:7,得知合金中銅的重量是錫的 。因此,錫的重量等於350,是490千克。)

2.做教科書第122頁做一做的第!題和第3題。

先讓學生自己選擇一種方法解答.在集體訂正時。看有沒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哪種方法比較方便。然後告訴學生:今後解答應用題時.只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一種自己認為最方便的方法解答就可以了。

四、作業

練習二十七的第1一5題。(其中第1題和第2題只要求用兩種方法解答。)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課題:練習十三第3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特點,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徵。

2.在練習過程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3.在練習過程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加深對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特點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通過學習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知識,你學會了什麼?

教師引導學生對三角形的分類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復習和整理。

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完成下面的板書:

鋭角三角形:3個角都是鋭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1個角是直角

(按角分)鈍角三角形:1個角是鈍角

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

等邊三角形:三條邊相等,三個角都是60。

2.揭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運用三角形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86~87頁“練習十三”。

1.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組織交流。學生可能有以下兩種解法:

解法一:180-90-45=45

解法二:90-45=45

教師引導學生對兩種解法進行比較和優化,最後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個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第5題。

這道題旨在讓學生認識到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在對稱軸上,並掌握對稱軸的畫法。

先讓學生獨立操作,交流時教師強調對稱軸的畫法。

3.第8題。

課件出示習題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個三角形。

先讓學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個角各是什麼角。

提問:你能根據露在外面的角判斷它是什麼三角形嗎?

小組交流討論。

組織彙報交流得出:第一個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第二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個三角形有可能是鋭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

三、綜合練習

1.第9題。

這道題是將一個直角三角形分成兩個三角形,通過操作和交流找出規律,分成的兩個三角形有兩種情況:一是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個鋭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

2.第11題。

這道題是感受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四邊形的`內角和。當兩個三角尺拼成一個三角形時,內角和是180,當兩個三角尺拼成一個四邊形時,內角和是360。

3.第13題。

由於題目中沒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體有多長,因此需要根據“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於第三邊”來判斷,得出只能用20米作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園的三條邊長就是:10米、20米、20米。

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後進行解答。

4.第14題。

(1)讓學生取出小棒擺一擺。

(2)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擺法。

(3)全班交流。

師提醒學生注意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要大於第三邊,所以“3、3、8”這種情況不能擺成三角形。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藉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平行線。

2、會用三角尺和直尺畫平行線。

[教學重、難點] 用三角尺和直尺畫平行線。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小棒、三角尺、直尺

[教學過程]

一、平移

平移鉛筆:讓學生動手用鉛筆在方格紙上移一移,並説一説移的前後鉛筆的位置關係。説明鉛筆平移前後的線條是互相平行的。

二、平行

1、移一移:

第1題:這幅圖中有許多組平行線,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時,先讓學生用小棒移一移,然後説一説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

第2題:本題平移後線段之間的平行關係是比較複雜的,特別是尋找一些斜線之間的平行關係學生可能更困難一些。可先安排一些簡單圖形如:菱形、直角三角形等,讓學生説説這些圖形在平移前後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

2、折一折

通過折一折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平行線的特徵。活動中讓學生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就互相平行的摺痕進行討論;然後可以鼓勵學生討論如何説明兩條摺痕是互相平行的。

3、説一説

在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平行線。根據書中給出的圖片,想一想日常生活中還看到了哪些平行線,與同學交流。

三、畫平行線

教學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

四、實踐活動

從長方體和正方體中找平行線。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標準教材第二冊P10頁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初步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回顧準備:

1、複習十幾組成

2、拍手組成。

3、創設情景

出示:過年的主題

過年你們去過年貨市場嗎?你門看看新年的遊園會裏都有些什麼?你們能從中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嗎?

 二、探究交流:

1、從圖裏你觀察到了什麼?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你會解答嗎?

2、整理算式

15-9=14-9= 12-9=

觀察這幾道算式,你能發現什麼?

3、大家就一起來研究十幾減9

4、探索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1)分組探究

(2)彙報成果

三、自主練習,鞏固方法,體驗成功:

1、出示百果樹,你想吃什麼就摘什麼果子

(果子後面是算式)

2、交流經驗

你能把算的快的小祕密告訴大家,讓小朋友們共同進步嗎?

3、出示:迷宮路線圖!

比一比誰能最快回到家!

學生試算

展示學生作品。

4、出示:

-9=

有不同的填法嗎?跟你的同桌説説你是怎麼填的。

5、學習了十幾減9,你能發現十幾減9裏藏有什麼小祕密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