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總8篇

來源:文萃谷 2.2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彙總8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並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結合具體的情況,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數學思考:經歷觀察、選擇數學信息、估測、交流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解決問題:初步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4.情感與態度: 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學習活動中來,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

《去遊樂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新世紀版)三年級上冊30頁~31頁的內容,在本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有關的口算乘除法以及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知識,因此在本課引導學生通過“去遊樂場”這一系列活動,使學生掌握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採用多種形式(如採用形式多樣的練習的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還要特別重視學生的差異,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學生分析: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學校籌備建校時,正值我區作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開始進行課改實驗之時,而現在的三年級學生正是建校時的第一批學生,學生大部分來自城市,極個別來自農村,學生基礎相對均衡,學生在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後,已經能夠根據學習內容嘗試着去提出數學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能夠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一、討論“如何過週末”

師:轉眼間,一週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就要結束了,你打算怎樣度過這個週末呢?

【作為一個寄宿制的學校,“如何過週末”是一個温馨的話題,週末了就可以與家人團聚,享受父母的愛。教師利用這樣一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導入新課,在課始就緊緊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生1:我除了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外,我還要去參加象棋興趣活動。

生2:週六是我爺爺的生日,我們全家打算在這一週末一塊兒到農村給爺爺過生日,我們好久都沒有見到他老人家了。

師:你真懂事,是一個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生3:我打算和××一起到鄭州市人民公園看冰雕展覽。……

師:聽了同學們的打算,老師感到非常高興。我們學校三年級一班的`同學在上週六也組織了一次集體活動,他們去哪兒了?請大家看屏幕。(多媒體播放同學們在遊樂場的錄相)

二、討論“買票”

師:在這段錄相上,你看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1:他們去了遊樂場,在售票處寫着:太空船每人8元,蹦蹦牀每人3元,電動火車每人10元。

生2:三一班有12人玩太空船。

生3:還有7人玩電動火車,16人玩蹦蹦牀了。……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1:16人玩蹦蹦牀需要多少錢?

生2:12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

生3:7人坐電動火車需要多少錢?

生4:16人玩蹦蹦牀需要的錢比7人坐電動火車需要的錢多多少?

生5:12人坐太空船和7人坐電動火車一共需要多少錢?……

師:這麼多的數學問題,我們先來解決“16人玩蹦蹦牀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請同學們先自己獨立思考,然後想一想如何解決,想好以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參與到學習小組的交流中,並進行指導。)

師:哪個小組派一名代表把你們小組的想法給大家説一説呢?

生1:我們這一個小組都是用口算來解決這個問題的。

10×3 = 30,6×3 = 18,30+18 = 48,因此16×3 = 48

生2:我估計它應該比12×3 = 36多,而比20×3 = 60小。

生3:我是用連加來計算的。

3+3+3+3+…… = 48。因為16×3 = 3×16,因此我們還可以把3+3+3+3+……轉換為16+16+16 = 48。因此需要48元。

生4:要求“16人玩蹦蹦牀需要多少錢”列式是:16×3

我們是利用豎式來計算的。

我先用6乘3等於18,18滿10,把8寫在積的個位上,並向十位進1。十位上的“1”乘3得30,再加上進上來的10得40,把4寫在積的十位上。

師:同學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麼多的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更好呢?

生1:我覺得用口算很方便。

生2:我認為用豎式計算既快又正確。對於16×3這道題我們可以用口算,但是如果遇到比較大的數相乘如16×8,516×7這樣的題目,就不能用口算了。

師:説得真好!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選擇合適的方法。(課件出示:你會計算下面各題嗎?)

12×5 18×3 15×6 24×4

師:通過計算,你認為哪種方法更好?

(生答略)

師:那麼,剛才我們提出來的“12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和“7人坐電動火車需要多少錢?”你會獨立解答嗎?

(學生獨立解答)

師:剛才,我們幫助了三一班的同學解決了買票的問題,他們也邀請我們一起到遊樂場去。我們去看一看遊樂場裏有哪些有趣的活動。

三、“小小遊樂場”

師:在賽場上,小烏龜正在進行賽跑,讓我們來幫助它,使它跑得更快!

遊戲(1)“誰跑得更快”(以小烏龜賽跑的形式)

師:在遊樂場上,最近又增添了新的娛樂活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遊戲(2)a:“木偶劇表演”(學生任意選擇一種)

b:誰的風車轉得快!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多重渠道引導學生創新解題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豐富的邏輯思維能力。

2、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是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的。體驗數學學習中充滿着探索與創造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你能用別的方式來表達下列語句的意思嗎?

(1)、男女生人數之比是4:5

生1:男生有4份,女生有5份

師:他解釋了4:5的含義,還有嗎?

生2:總人數是9份的話,其中男生4份,女生5份,男生和女生相差一份

師:哦,他能看到隱含的條件了

生3:男生和總人數的比是4:9 女生和總人數的比是5:9 相差人數和總人數的比是1:9

生4:男生人數佔總人數的5/9,女生佔總人數的4/9

(在這位同學回答後,學生的表達一發而不可收拾)

生5:兩者相差的人數相當於總人數的1/9

生6:男生人數相當於女生人數的4/5,女生人數相當於男生人數的1又1/4倍

生7: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1/5,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1/4

(到這裏同學們似乎有些思維窮盡的樣子,但是過了一會小手再次林立)

生7:總人數相當於相差人數的9倍!

生8: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總人數也是女生人數的1又4/5倍!

師:哇,一句話引來大家這麼多不同的表達方法!語文學的真棒!

能不能整理一下有條理一些呢?

生(想了想):每一句話都可以反着説呢!比如男生人數佔總人數的5/9 可以説成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所以我想能這樣一對一對的整理!

根據學生回答一邊板書一邊幫助標上序號:1、生3:男生和總人數的比是4:9 女生和總人數的比是5:9 相差人數和總人數的比是1:9

2、男生人數佔總人數的5/9 3、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

4、女生佔總人數的4/9 5、總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又4/5倍

6、兩者相差的人數相當於總人數的1/9 7、總人數相當於相差人數的9倍

8、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1/5 9、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1/4

(2)、甲數是乙數的3/7

你能有順序的用更多的表達方法嗎?

生:

(呵呵,不用我説各位老師也知道這些小傢伙的説法了,我還是接着寫我後面的部分吧!)

二、條條大路通羅馬

1、如果老師給你這樣一個條件:全班54人 再給你這樣一個問題:男生有幾人?看看你能用多少種方法解答?

(1)、5分鐘內看誰用的方法多

(2)、小組交流,把各種方法儘可能的在小組中就先呈現出來

(3)、彙報:

(各位老師,我打不出來帶分數了。只能説明一下:學生在這裏總共用了一種13種方法。其中歸一方法一種,比例兩個,分數方法9種)

師:你們好厲害啊!這麼多的方法!將這些方法分分類看?

生:按比例分配(其實是轉化成分數應用題的解法)、分數方法、歸一方法、比例方法

師:那麼你們覺得自己用這些方法解題的時候對應哪一句話來解決的呢?(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解題中的具體思維過程)

師:原來你們孫悟空72變化出來的這每一句話都能得到一種不同的解題思路!

師:在這些解法裏頭,你們覺得哪一些是比較簡單又容易理解的?

生:歸一法,正比例,還有還有用第2句男生人數佔總人數的5/9 和第三句總人數是男生人數的2又1/4倍都比較容易!

2、那麼老師如果告訴你的`條件是男生比女生多10人,全班有幾人,是不是這些轉化出來的語句也都能用來解決呢?

生:能!

師:你會先選那些語句來呢?

學生考慮了一下,很快就圈定在語句6和語句7上。

師:你們為什麼要選6和7?不首選別的呢?

想一想:為什麼在前一次,大家首選了2和3,現在卻要首選6和7?

討論後學生很快再次達成一致:要看條件和問題,找出能表達條件和問題關係的語句來解決問題,就能列出比較簡單的算式來。

師:那麼用歸一和正比例呢?

生:也比較簡單,思路上很快就能通達。只要看清相差幾份、總數幾份就可以了。

師:學習到這裏你有什麼感受?

(情緒高漲,叫人不得不説:學生真的是很有趣也很善於表達)

生1:我想黃老師是想告訴我們大家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很多,就象從學校到我的家,並不止一條路可以走。你可以走最直最短的那條路,也可以繞個彎從別的地方回到家裏。

生2:要走最近的路才好,不要繞來繞去!

學生哈哈哈的笑,我也笑

生3:這個叫做殊途同歸!

師:好比喻!我們用歸一法能找到回家的路,用正比例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用眾多的分數方法還是能回到我們的家!

生4:老師我看用條條大路通羅馬來形容也可以。

學生鼓掌為他的形容稱妙

(於是就有了我這一節練習課的名稱《條條大路通羅馬》,呵呵)

三、擴展延伸

這麼説來,分數應用題、正比例應用題還有歸一應用題是一家人了,那麼一道分數應用題或者是一道正比例應用題也一定能用其他兩重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來解決的了。你們能舉例説明嗎?

找道歸一題或者分數應用題來試試!!

下面是學生從練習冊上找的題目:

1、一種鋼絲20米重5千克。稱得同樣重量的一捆鋼絲113千克,這捆鋼絲長多少米?

學生將解法羅列了以後,共用了兩種歸一,兩種倍比,兩種正比例的方法。而且一比較自己很自然的就發現:過去所用的倍比法事實上就是分數應用題的方法。

(我在這裏不羅嗦啦)

2、一段水渠,已經修了100米,比剩下的多20%,這條水渠全長多少米?

各位知道我們的學生列了多少算式嗎?呵呵不説啦!你去試一試就知道了!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發展從情境圖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二、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能力,探索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做了一個家庭理財調查,你們都調查好了嗎?

(前一天發給學生如下的調查表。)

(評析 本環節旨在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做這個調查要幹什麼”引起學生對本節課的極大關注,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生:調查好了。

師:誰把自己調查的情況説給大家聽聽。

生1:**的收入是860元,爸爸的收入是1500元,每月生活費是10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4000元的電腦。

生2:**的收入是1100元,爸爸的收入是2560元,每月生活費是12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5000元的健身器。

生3:**的收入是790元,爸爸的收入是1280元,每月生活費是900元,計劃購買的商品是3500元的空調。

師:這幾個同學們做的調查非常好!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交流一下你的調查,好嗎?

(小組交流。)

師:有一個叫小剛的同學也回家做了一個調查,你們想知道嗎?

生:想。

(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屏幕顯示:小剛的媽媽説:“我的收入是632元。”小剛的爸爸説:“我的收入是786元。”小剛的媽媽説:“我們家每月的生活費是980元。”)

師:看到這裏,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生1:小剛的爸爸比媽媽多收入多少錢?

生2:他們共收入多少錢?

生3:小剛家每月還剩多少錢?

師:你能估算出小剛家每月大約節餘多少錢嗎?小組討論後,自己解答。

師:哪位同學説一説你的估算結果?

生1:600+700-1000=300(元)。

生2:不對,786元接近800元,應該是600+800-1000=400(元)。

師:哪位同學的結果更接近精確結果?

生:第2位同學。

師:同學們這麼快就估算出來了,那麼你們能實際算出小剛家每月可以節餘多少元嗎?請同學們做在練習本上。

(找一生説答案,全班訂正。師板書:632+786-980=1418-980=438(元)。)

師:小剛家也有一個計劃。你們想知道嗎?

(看屏幕:小剛的媽媽説:“我想用節餘的錢買一台價格是960元的洗衣機,幫媽媽算一算,需要攢幾個月?”小剛做思考狀。)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助小剛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能。

(評析課件引起了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好勝心很強,對幫助小剛解決問題個個信心十足,立即投入了積極思考的狀態中。)

師:小組討論,然後全班交流。

生1:用洗衣機的價錢減去一個月的節餘,還缺522元,再減去一個月的節餘,還缺84元,因此需要攢3個月。

(列式:960-438=522(元),522-438=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2: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兩個月的節餘是876元,要買一台洗衣機是960元,還少84元,因此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960-876=84(元),需要攢3個月。)

生3:我們組的想法和第二個同學説得差不多,先求出兩個月的節餘是876元,而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比960少了不到100元,所以要攢3個月。)

生4:我們組的想法是先求出兩個月的節餘,是876元,買洗衣機還不夠,再加一個月的節餘是1314元,這就足夠了,因此要攢3個月。

(列式:438+438=876(元),876+438=1314(元),需要攢3個月。)

師:通過討論,同學們想出了這麼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決了問題,看看小剛説什麼?

(屏幕顯示:小剛高興地説:“謝謝同學們幫我解決了問題,你們的好方法我已經學會了。再見。”)

(評析本環節的設計初衷是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由於是生活中的素材,因此,人人蔘與,課堂氣氛熱烈。由於每個人的思維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

(三)理解應用

師:老師也為同學們的聰明才智感到高興,現在你就是你們家的小管家,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購買計劃中的商品,用每月節餘的錢,需要攢幾個月。數據多的同學可用計算器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可以請小組成員或老師幫忙。

(評析此環節旨在鞏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如果單純地出一道題,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但讓他們計算自己家的理財計劃,學生的情緒又高漲起來了。另外,可以讓學生使用計算器,他們感到很高興,繼續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

(四)回顧總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同學們用很多的方法幫助小剛解答了問題,同時也做好了自己家的理財計劃,並掌握了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同學們的課上得非常好。

四、教學反思

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做一個調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起對本節課的極大關注。課堂上,學生精神高度集中,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幫小剛解決問題時,學生情緒高漲,因為這就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只是平日從不參與,這次讓他們自己當“管家”,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就激發出來了。課堂上,小組討論氣氛熱烈,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讓我為之一振。由於取材於生活,學生感到很熟悉,因此表達起來非常流暢,把一個理財計劃説得井井有條。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 的知識,相信將會令他們終身難忘。這節課,我感到學生在學習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中,並不感到枯燥乏味,因為問題情境很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並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我自己認為這節課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目的,但由於學生的差異,個別學生的思考速度跟不上小組的討論,因此就乾脆放棄。另外,雖然在課前,我強調是近幾個月內的計劃,有些學生在計算時才知道要攢8~9個月,這樣在計算時就耽誤了時間。

通過反思,提醒我在今後備課中要關注每個細節,努力提高自身教學以及處理事件的能力,以便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更上一層樓。

五、案例點評

本課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注重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索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創設“買洗衣機”的情境,緊密聯繫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感到非常熟悉、親切。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家庭的“理財”計劃中,使學生在理財的過程中,探索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使他們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探索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百以內加減法已經為學生萬以內加減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本節課,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體現算法多樣化。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本節課還注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了熱情的幫助,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課堂中在充分讓學生合作探討的同時,要注意合理搭配每一環節的時間,把握住重點內容進行教學。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進一步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係。能根據“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係解決實際問題。

2. 能力目標: 讓學生在實踐中經歷觀察、發現、歸納等數學學習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 情感目標: 通過與日常社會與周圍環境的運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知數學是有用的`。

教學重點:

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能根據“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係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 讀一讀下面的速度

80千米/時 45米/分 96千米/秒 140千米/時 2. 學生交流(做一做): 學校操場一圈是200米,你步行繞一圈大約用( )分鐘,你的步行速度大約是( )。 説説你是怎樣算的?(速度=路程÷時間)

3. 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誰跑得快(二)”。

(通過複習幫助學生鞏固對速度概念的理解,對速度單位的讀和寫這個難點也進一步進行復習鞏固)

(二)探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係

1. 出示媒體:

(1)獵豹奔跑的速度是2250米/分,7分鐘能跑多少路程?

(2)綿羊奔跑的速度是3米/秒,跑774米需要多少時間?

A、學生獨立練習。

B、反饋:口述數量關係及算式。

C、小結:時間=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2. 填表P11:

路程

376千米

476米

時間

9秒

2小時

12分

速度

340米/秒

8米/秒

60米/分

(1)學生獨立練習 (2)反饋:(注意單位)你是怎樣算的? (通過填表練習使學生鞏固“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係)

(三)實際運用

1. 填表:

速度

時間

路程

騎自行車

9分

1080米

駕駛摩托車

50米/秒

500米

人行走

67米/分

1小時

2. 應用 (1)甲船4小時行駛80千米,乙船6小時行駛96千米,哪條船行的快?

(2)甲、乙兩地相距240千米,一輛汽車上午7:00從甲地開往乙地,速度為60千米/時,這輛汽車是在什麼時刻到達乙地的?

(3)一輛轎車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2千米/分,是一輛公共汽車速度的4倍,公共汽車的速度是多少米/分?

A. 學生獨立練習

B. 反饋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根據“速度、時間和路程”三個量之間的關係解決一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含義,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

2.通過“畫一畫”、“數一數”等活動,初步感悟:從一點出發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繫和變化的觀點。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直線、射線和角的含義;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難點:

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繫。

教學準備:

教學、三角板、小組討論表單。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孩子們,現在的你們已經瞭解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都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許多知識都是從生活中發現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今天的知識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請孩子們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生活中圖片(有明顯的太陽光,建築物的線條很明顯),學生認真觀察。

師:這圖是從生活中拍攝的,很美吧。我們今天探究的數學知識就藏在這些圖裏面,畫面上藏着許多的線,大家找找看,用手比劃一下你找的線。(生比劃)

師:你比劃的是哪些線?(請2-3名學生説)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複習線段

出示有線段圖,從圖中抽象出線段。

教師:剛才有孩子找到了這些線,這種線的'名字叫什麼?線段。

教師:孩子們認真看看,線段是什麼樣子的呢?

學生;有兩個端點,是直直的,有的線段長,有的短等等。

2.學習射線

教師:還有的孩子找到了這些線(出示太陽光圖,除去顏色抽象到射線)這種線的名字你知道叫什麼嗎?

板書射線,認識射線的特徵

3.學習直線

教師:剛才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的線段和射線,還有一些曲線。可是還有一種在我們生活中找不到的線,卻在我們數學王國裏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認識這位神祕的朋友呢?

出示直線,動畫延伸。

在自己本子上畫一條直線。

4.線段、直線、射線之間的聯繫和區別

教師:現在我們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他們之間有着什麼聯繫呢?

接下來就需要大家一起認真觀察,討論找一找他們三線的區別和聯繫,活動之前請大家聽清楚活動要求。

活動要求:

請每個小組分工合作把報告單上的填完。

填好後小組團結探索找出三種線的區別和聯繫。

報告單:

關於角,你已知道了什麼?(找角、試畫角等)書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再來深入探究角的祕密吧!

3、看書36頁自學。

(1)自學,可以説一説、畫一畫、比一比。

(2)小組探討,確定交流內容。

4、集體交流。(視學生交流情況,老師及時引導)

(1)學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什麼組成的嗎?(出示沒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你也來畫幾個角。

畫角(先自由畫,再一生實物投影演示)説説你是這麼畫的?(定點,引出兩條射線)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P36做一做

2 練習四1、2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頁“信息窗2”,“你説我講”第一個紅點的問題。

教學目標:

1、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觀察情景圖

1、同學們也讓我們踏上神祕的南極大陸進行實地考察,好嗎?

2、你在南極大陸上都看到了什麼?看誰能把話説完整。

3、先讓我們估計一下,天上有多少隻賊鷗?冰上有多少隻賊鷗?冰上有多少隻企鵝?有多少隻海豹?

學生試着估計一下,並説説是根據什麼估計出來的?

4、提出問題

5、過望遠鏡我們觀察到天上有四十七隻賊鷗、冰上三十二隻賊鷗、冰上還有三十二隻企鵝、二十二隻海豹。

6、看樣子南極的朋友還真不少,就讓我們用數字把朋友的數量記錄下來好嗎?

二、解決問題

1、想一想,這些數字你想怎樣記?

2、把你的好辦法,跟小組的同學説一説,讓他們幫你聽聽怎麼樣。

3、你能把這些數字記錄下來嗎?試一試。

4、相信你會把這些數字讀得非常正確。

5、小組同學交流想法,並用計數器演示。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計數器幫助演示數的寫法,並讓學生説説每一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加深數位意義的理解。

6、小組內一個同學用計數器演示,其餘同學讀數並把數字記錄下來

7、:通過讀數和寫數,你都有什麼發現?

揭示:讀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三、應用拓展

1、聯繫生活實際,找一找我們的周圍什麼地方用到數字?(全班學生的總數、男同學的人數、女同學的人數等等)。先讓學生用該數字説一句話,再讓其餘同學把數字記錄下來。

2、“自主練習”第一題,先讓學生獨自做題,把自己寫的數讀給小組同學聽,在小組內交流寫法。

3、“自主練習”第二題,先讓學生整體觀察這張表,有什麼發現?再讓學生獨立填寫各空格里的數。填完後,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有什麼發現?

小組交流。

全班彙報。教師要鼓勵學生講自己的發現,激發學生的興趣。

課堂: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四、課後反思: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倒數的意義.

2.能正確的求出一個數的倒數.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倒數並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小數與整數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一)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麼特點?

還有哪兩個數的乘積是1?請你任意舉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

(板書:乘積是1,兩個數)

二、引入新課

剛才我們所舉出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係.

(板書:倒數)

三、新課教學

(一)乘積是1的兩個數存在着怎樣的倒數關係呢?

請看:,那麼我們就説是的倒數,反過來(引導學生説)是的倒數,也就是説和互為倒數.

和存在怎樣的倒數關係呢?2和呢?

(二)深化理解

教師提問

1.什麼是互為倒數?

2.怎樣理解這句話?(舉例説明)

(的倒數是,的倒數是,不能説是倒數,要説它是誰的倒數.)

3.0有倒數嗎?為什麼?1有倒數嗎?為什麼?(0雖然可以看作幾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分母為0,不成立,所以0沒有倒數,另外0和任何數相乘卻為0.1可以寫作,1與相乘還是1,符合倒數的意義,所以1的倒數是1).

(三)求一個數的倒數

1.例:寫出、的倒數

學生試做討論後,教師將過程板書如下:

所以的倒數是,的倒數是.

(能不能寫成,為什麼?)

總結: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2.深化

你會求小數的倒數嗎?(學生試做)

三、訓練、深化

(一)下面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演示課件:倒數的認識1)

(二)求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演示課件:倒數的認識2)

(三)判斷

1.真分數的倒數都是假分數.()

2.假分數的倒數都小於1.()

3.0沒有倒數.()

(四)提高

如果末尾加上=1怎麼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麼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麼填?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倒數的哪些新知識?什麼叫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五、課後作業

(一)下面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二)寫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單元教學內容:第九單元(找規律)(第115—118)

第一課時:找規律

課本第116頁例2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髮現、探究圖形和數字的排列規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並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 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並能合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 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圖形和數字的對應關係,並結合圖形的變化規律,發現相應的數字變化規律,很好地實現從圖形變化規律的認識過渡到數字變化規律的認識上來。

教學準備:

情境掛圖、正方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1、 出示情境掛圖

你們看哪些圖案是有規律的?是按什麼規律排列的?

2、 同學們在圖上找到了那麼多的規律,看來生活中許多事物都是有規律的。我們今天就繼續學習“找規律”(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 教學例2

a、仔細觀察我們剛才找到的規律,你發現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這些圖形的排列規律嗎?拿出學具試一試。

c、誰來告訴大家這些圖形的規律是什麼?

d 、括號裏應填幾?再往後你會擺嗎?應擺幾個?為什麼?

(1) 括號裏應填16,再擺16個正方形

(2) 我們根據正方形的個數的特點:1+1=2,2+2=4,4+3=7,7+4=11

11+( )=( ),肯定是11+5=16

2、 你可以仿照例2的規律自己創造出一些擁有這些規律的圖形嗎?

3、 展示你創造出來的規律,並彙報你的規律是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説一説,擺一擺等活動發現新的規律,並找出和原來的規律的不同點,然後放手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探究,進一步瞭解這些規律的特點,最後再設計活動,創造性地利用規律,鞏固新知。

三、深入探究,應用規律:

1、 四人小組討論,你能找到其中隱藏着的祕密規律嗎?

2、 你找到規律了嗎?請告訴大家應該填幾?為什麼?

3、 出示鞏固練習題

(1) 括號裏的數字是什麼?

1、2、3、5、8、13、21、( )、55

(2)96、( )、24、12、6、3

[設計意圖]:在例2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規律,並總結出找規律的方法,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活動中積極思考。

四、教學效果測評:

1、 引導學生完成課本p118頁4—7題

要求學生説出規律和找規律的方法,並同時滲透數軸的知識和數位的知識。

2、 出示課本p118頁8的思考題,先由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動腦,仔細思考,認真傾聽。

五、課堂小結:

六、課堂作業:作業本p53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