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詹天佑》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1.26W

  教學目標:

國小語文《詹天佑》教學設計

1.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邊讀邊想,適當作記號。

2.學會10個生字,理解阻撓等11個詞語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視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層次,瞭解先概括介紹,後具體敍述的篇章結構。

4.感受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和難點:

重點:詹天佑是怎樣克服修築京張鐵路的困難的。

難點:瞭解詹天佑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社會背景和自然地理環境。

  導入:

①誰説説自己認識的名人?

②誰介紹介紹在建築業方面較為傑出的人物?

要點:這裏的引導,是一種有意識地引導。即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漸漸縮小交流的範圍,漸漸接近交流的主題、主體:從認識的名人到建築業的傑出代表。教師要把握好度,既要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又要對學生的發言作出正確地評估,有機地點拔。

(過渡:今天來認識一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

你心中的詹天佑是什麼樣的人?

要點:既是猜測,就需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肯定並接受學生自由的思想、個性化的思想,愛護學生的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當然,對於理解發生歧義的學生,教師應給予適當地提示。

  (一)初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通過查工具書,初步理解阻撓:要挾、藐視、勘測、主持、經緯儀、竣工等生詞的涵義。

2.按照課後習題1中的(1)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進行的?,(2)修築京張鐵路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讓學生自學課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內容,劃出文章的段落,為精讀課文作鋪墊。習題1中的(3)題,可在精讀課文之後,引導學生回顧全文,深化對課文的整體理解,再作思考解答。

  (二)精讀課文,突出傑出、愛國(重點講讀二、三兩段)

1.通過京張鐵路簡圖(或地圖冊),讓學生了解京張鐵路的地理位置,理解聯結華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認識修築京張鐵路的重要意義。

2.扼要介紹修築京張鐵路當時的歷史背景:清朝政府的軟弱無能;帝國主義者掠奪、控制中國的野心。再讓學生根據下面的四個問題,讀課文的第二段,分步思考解答:

①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計劃,一些帝國主義者為什麼要出來阻撓?

②一些帝國主義者是怎樣要挾清政府的?他們的企圖何在?為什麼説帝國主義者完全想錯了?

③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為什麼全國轟動起來?外國報紙是怎樣宣傳的?

④連外國工程師都不敢輕易嘗試,至於中國人,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有什麼依據?

圍繞四個問題,讓學生讀、思、議、説,理解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領導修築京張鐵路的。

講讀第三段時,讓學生思考:

①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務這表明什麼?

②他面對高山深澗,懸崖峭壁是怎樣精心設計施工的?這裏要抓詹天佑的所做、所説、所想,來理解他工作認真、嚴密;要用圖示法讓學生理解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是怎樣開鑿的;要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用騎車(或拉車)上下坡的情景,來體會、理解人字路線,用兩個火車頭,使火車平穩上下坡的道理,以突出詹天佑智慧和才能。

讀講第四段時,注意引導學生思考課後習題1第(3)題:為什麼説這條鐵路修築成功是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同時要讓學生領悟樹銅像的歷史意義,領會今天的外國朋友看到這偉大工程讚歎不已的深刻涵義。

3.歸納文章中心思想。

  (三)指導背誦,反顧全文,理解當時情況於文章主題的關係,落實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

1.指導背誦第三段,可用連線法幫助學生記憶:接受任務勘測線路(所做所説所想)開鑿隧道設計人字線路。

2.回顧全文,思考問題:這篇文章寫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的事蹟,來表現他是一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卻用了很大篇幅寫了帝國主義者的阻撓和自然條件的惡劣,這與文章所表現的主題有什麼關係?通過設問,讓學生反顧全文,思考和理解寫人寫事的文章與歷史背景和當時情況的密切聯繫。這篇文章寫的人和事距今已85年,寫了當時的歷史情況,更能表現詹天佑的傑出、愛國,顯示中國人民高度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能把我國的事情辦好。同時,使學生讀了這篇文章,激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深信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能夠把我國建設得繁榮昌盛!再讓學生談談讀了這篇文章有哪些想法,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為國獻身的精神。

3.這種寫歷史環境表現文章主題的寫法,要求學生變文法為學法,在學習本組後面兩篇課時加以運用。

熱門標籤